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烽烟万里 > 第231章 大儒郑玄

三国之烽烟万里 第231章 大儒郑玄

作者:冥九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7:52 来源:笔趣阁

郑玄,表字康成,当世的经学大儒,受天下士子敬仰。

在马日磾去世之后,郑玄便成了文坛的魁首。就连诸如卢植、蔡邕这样的大儒,也会尊称郑玄一声“郑君”。

他本是北海人氏,当年孔融参加讨董联军,北海的黄巾余党再次啸聚,战火也波及到了不其山书院,而这些黄巾军却十分尊敬郑玄,对不其书院秋毫无犯,但弟子们担心郑玄安危,生怕黄巾军出尔反尔,遂保着他投奔了在清河的崔琰。

孔融对郑玄特别尊崇,返回北海之后平定叛乱,他一面为郑玄修葺故居庭院,一面再三派人敦请郑玄回郡。

可郑玄此时已经在清河过上安逸的生活,不想在劳师动众了。

对于崔琰的到来,郑玄显得漫不经心,崔琰跪坐在一旁滔滔不绝,可他却逗弄着怀里三岁的孙子郑小同,对崔琰所讲充耳不闻。

花甲之年的郑玄,彷佛对世间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他如今只看重家人。

半个时辰过去了,崔琰叩头不起,郑玄这才将孙子交给了侍女,对崔琰说道:“韩孟炎,乃存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嫉恶如仇,平康正直;征战四方谓以刚强取胜,刚克也;心怀苍生谓和柔而能成事,柔克也。今番冀州各郡望族为何皆归于其下?试问世间谁人不惜命?季珪,老朽明白你心中所念,不外乎家族延绵昌盛,你只要本分做人,那韩炜为何要为难崔氏一族?”

崔琰听罢,醍醐灌顶,旋即叩谢说道:“多谢恩师解惑。”

郑玄对汉室是忠心的,对军阀割据是痛心的,他在注释群经时总是神化君主,要求地方诸侯服从君主,把封国的财富贡献给天子。

而韩炜如今的所作所为在郑玄眼中正是如此,征伐冀州那是有天子诏令的。

可不得不提,袁氏一门把持朝政多年郑玄却是深恶痛绝,再加之当年他的独子郑益恩被黄巾围困,袁绍近在咫尺却不发援兵,导致郑益恩战死沙场。

人,终归是人。

免不了七情六欲,郑玄内心深处把丧子之痛潜移默化的转嫁给了袁绍,他恨袁绍。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韩炜格外的推崇。

从侧面来讲,郑玄就没有私心吗?毕竟他默认韩炜替他报了儿子的仇。

人心这玩意儿,谁知道呢?

还有便是数月之前,蔡邕来信诚邀郑玄参加未来金城书院的落成仪式,还带来了韩炜所作的诗:山中书院有人耕,不问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康成公。

郑玄看后对韩炜另眼相待,期待跟他的见面。而如今的他一心只为治学,不想在被俗世的一切搅扰。

崔琰解惑完毕,遂与郑玄告辞。

郑玄突然说道:“老朽想去凉州一趟,季珪安排一下。”

“恩师意欲何为?凉州苦寒,恩师年岁已高,不可长途跋涉。”崔琰关心的说道。

郑玄听闻此言,心中老怀大慰,可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平淡的说道:“凉州金城学府落成,蔡伯喈盛情难却,不去反倒不美。加之蔡伯喈、黄承彦都在,老朽不可不去,权当会晤故友。至于这幅老骨头嘛,倒还算健全,去趟西凉不妨事。”

崔琰无奈,他不能忤逆老师,只好安排人准备郑玄的凉州之行。

随着韩炜拿下了清河,安平国被围在了中间。

崔琰最先响应号召,出甘陵,兵发安平国。巨鹿太守如今是张郃,带着大戟士也是兵临城下。

郭嘉也是坐镇博陵,负责这一次的围城战略。

目的再简单不过,只要你袁尚开城投降,一切都好商量。

袁尚收到了母亲要前来议和的消息,也不再斩丧丁忧,捧着冀州牧的印信,正襟危坐在信都大殿之上,他眉头完全拧在一起,面对文武群臣的骚乱,无可奈何。

所谓的议和,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议和、投降区别不大,反正都是交出安平国。

同时,这也是韩炜给刘忧儿的劝降余地,劝解他人自然要说的好听一些。

崔世依旧是支持主战,他对被废黜了族长一事还浑然不知。

站班出列说道:“主公,在下夜观星相,我军必胜!不可轻易投降。更何况我崔氏一族也会源源不断的支持钱粮。”

郭图冷冷的斜了他一眼,趴在袁尚耳边窃窃私语一番。

将崔琰出兵的情况告诉了袁尚,并且怀疑崔世图谋不轨,已然归附了韩炜。

袁尚正在气头之上,听闻这样的情况,大怒道:“崔巨业,狗贼!你安敢通敌?别以为本州不知道你安得什么心,出城迎战?说的好听,你家兄弟已经带兵而来,到时候你跟他里应外合?哼哼,来人,将他推出殿外斩首!”

这股暴戾的劲头,跟其父袁绍如出一辙。

任凭崔世歇斯底里的喊叫,袁尚的禁卫亲兵也不理睬,径直拉出了殿外,当场砍下了头颅。

大殿之上,顿时鸦雀无声。一众文武都惶恐的将头埋在自己胸前,谁也不敢再吭声。

“诸公,是战是和,都各抒己见,只要说的有理,州牧自有明断。”郭图肃声说道。

审配自然是主战,为了表示决心,还特地顶盔掼甲。

放出话来:若是信都之中武将都不肯迎敌,他便亲自出战。

此时正是时候,审配出列说道:“求和万万不可,如此,跟投降又有何异?唯有死战才不负先主遗志!”

高干、高柔、高蕃纷纷出列响应审配:“唯有死战!”

在有就是外姓将领,为首有尹楷、马延,也是支持死战,即刻附议。

以主和为首的自然是郭图、逢纪,毕竟袁绍遗命也说到了投降一辄。

可毕竟二人都是袁尚手下的高官,也不能直接就说投降,传扬出去有损自己的名声。

此次刘忧儿前来,正是为了求和之事。

更何况二人皆知袁尚对母命可谓言听计从,再与韩炜开战恐怕是绝无可能了。

郭图与逢纪使了眼色,逢纪自然出列说道:“州牧明鉴,投降自然是万万不可,可在下觉得拼死一战,实则兵祸四起,遭殃者还是百姓罢了。无忧公主殿想必晌午过后就可抵达信都,不妨听听殿下的意思。”

袁尚看看郭图,问道:“别驾的意思呢?”

“逢治中所言甚是,还是等公主殿下前来。”郭图恭声说道。

袁尚点了点头,遂决定道:“散了吧,是战是和,午后再议。”

高干还想再禀,被审配拉了一把,审配连连摆手,高干这才作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