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

大唐颂 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7:07 来源:笔趣阁

古人贵族成亲沿袭六礼:《五礼通考》记载,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

不过对于天策府众人而言,前面五个步骤现在已经不考虑了,唯一的就是最后一个亲迎。但是鉴于李玄清和巧兮都是孤儿出身,除了一帮子兄弟,别无亲人在世,所以负责成亲大典的崔瀣思虑再三决定把这些都省了,重点放在了婚礼现场的布置之上。只见年节这天,长安城迎来了久违的喜庆热闹的气氛,从早晨开始,负责长安城执勤的第二营全体将士身着军常服,身上披着大红色的喜庆披风,沿长安城主大街至宫城门被连夜挂上了喜庆的大红灯笼,后勤部所属人员把已经打扫了好几遍的街道再次打扫了一遍。所有长安百姓都被通知到了,今天天策大将军今日迎来大婚的日子。这对于刚刚倚靠天策府一系列政策才能够生存下来的战后百姓是一个天大的喜事。天策府入住长安以来,每天都会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有以工代赈招工的,有发放救济粮的,甚至还有公开招聘人才的,各式各样的布告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这些普通百姓心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天策大将军的名号也随着这些布告传遍长安城甚至关中大地的各个角落。所以难得碰到年节,这些历经战火而幸存的百姓把这件事当成了年节最好的节目,所以一大早各处百姓就涌到了宫城门口,准备一睹这位天策府最高统治者的风采。

百姓在等待,天策府各机构、各军统领也在这时候把军务扔给了副手,全部集中在长安城。李玄清成亲对于天策府来说是第一件大事,意味着天策府的机构有了稳定有序发展的契机。这些人在岑天时的带领之下全部身着新制的天策府官服和将服在长庆宫等待。

而工商厅长慕容瀚海此时也领着一群工商界代表和岑天时汇合,这些商人除了新近的关中和夏州的几位之外,剩下的都是工商厅邀请的丰灵两地的豪商,他们才是天策府工商政策的受益者,这个时候受邀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进入了天策府最高层的视线,所以这些商人都以能接到邀请为荣。

“主公,吉时快到了。”由于两人都没有家,所以成亲之前巧兮就转到了万福殿那边去了,而李玄清则在长庆宫待着。此刻崔瀣看着沙漏算着时间提醒李玄清道。

李玄清看着身上这一系大红色新郎官的服饰感觉有点怪怪的,这是巧兮自己做的衣服,所以临时决定换掉了原本岑天时等人准备的公侯冕服,不过照了照镜子,至少对于自己的长相来说还算是过得去。

换好衣服之后李玄清从长庆宫骑上玉狮子跟随仪仗队出发,直接到了千秋殿,那边巧兮已经准备好了,大红色的喜帕遮住了容颜,看到众人搀扶下巧兮的身影,李玄清也是感慨万千,前世自己在婚礼当天消失在那个时代,如今在这个时空补上了。

“主公,快上去接夫人啊。”一旁的崔瀣见到李玄清脸色不断变幻,小声的提醒道。

崔瀣的话将李玄清从回忆中拉到了现实,闻言从马上轻轻跳了下来,来到巧兮身边,接过旁边宫女手中的千秋红锁,轻轻道:“巧兮,咱们回家了。”

李玄清轻轻的一句话让巧兮的身子猛然间一怔,随即伴随着的微微颤抖也让李玄清心头一暖,伸手将她一把抱起,一边的宫女也打开早就准备好的花轿,等到李玄清将巧兮放了进去,开始跟随玉狮子开始出发。这次没有走宫内道路而是转到了宫城之外,开始沿着朱雀大街进行花轿游街。

这一路上围观的百姓被李玄清这新奇的方式惊呆了,但是紧接着就开始欢呼起来,但见花轿两侧一队宫女手持宫灯、仪仗、朝冕跟随。而李玄清一袭大红色喜袍也是一改百姓的眼球,一路走来李玄清也是不断的和周围的百姓已经执勤的天策军战士打招呼,有些士兵也开始回应自己的统帅。而看着李玄清朝大家招手,这些百姓顿时山呼海啸般欢呼起来,李玄清的身影这段时间也是不时的出现在百姓的视线里,这让已经习惯看着出门前呼后拥生怕别人偷袭的长安皇宫贵族们截然不同的风格百姓而言,这一切和刚刚接受的天策府这个新生的政权一样,对于百姓来说更多的是新奇也同样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气。至少百姓们已经不是像以前那样害怕官府害怕军队了。

而此时混在人群中随时注意以防不测的胡小四也在人群中看到了这一幕,旁边的赵四看了半天忽然对身边的老大道:“老大,主公这成亲大典怎么和崔瀣说的不一样啊?我怎么觉得这仪式被主公改的我一点都不认识了。”

“你管那么多干嘛?主公成亲又不是崔瀣成亲,主公喜欢怎么样就弄怎么样,你赶紧的别看了,去好好警戒。等你回头成亲了你也想怎么整就怎么整。”胡小四一把将自己的心腹干将打发走,在那跟随花轿边走边自言自语道:“还是主公脑子好使,这婚礼搞得都与众不同。”

李玄清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举动让胡小四心头升起的感慨。不过随着花轿渐渐抵达长庆宫所在的东宫城门口,在一旁等待的岑天时等人见到李玄清搞出的举动以及沿途百姓的欢呼却齐齐的看了旁边脸色尴尬的崔瀣一眼,这种安慰的眼神差点让这位关键时刻反正的宦官一头栽倒在地。

不过大家也就看看而已,对于李玄清这种不愿意遵循礼仪的举动大家也没多大意见,显然这一路上李玄清的表现大家也都是心服口服,天策府通过这一个举动也会在百姓心中急速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有了这些那些礼仪也就可以放在一边了。

到了长庆宫,剩下的就按照崔瀣这个礼官的布置了,这些李玄清和巧兮不熟悉,但是身边的宫女却在不断的小声提示两人,所以倒也没有出什么大错。而岑天时和徐天翔见到大典基本上没出什么意外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此时胡小四却从外间匆匆而来,脸色也变得奇奇怪怪的。

“小四,怎么啦?不会出什么事了吧?长安城外可是布置了八万人马,你不用这个脸色吧?”一边的李天一见到胡小四的脸色好奇的问道。

“李存孝来了。”胡小四的话让他身边的几人顿时脸色也变了。徐天翔和岑天时对视一眼,也算是拿定了主意,后者低声在胡小四耳边吩咐了几句之后看了看周边一眼,对岑天时道:“先生待会和两位老师作为主公的家属,我去迎接李存孝。”

“我知道了。”岑天时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朝着张天虎和马老三走了过去。而徐天翔也是带着吴欢和杨天成快速去找李存孝。

而徐天翔出了宫城的时候也得到了城防军的禀报,通知李存孝已经被玄影卫放了进来,所以几人急速来到东城主大街入口,只见李存孝一袭便装,身后还带着一个女子见到徐天翔几人笑道:“天翔,我来了,我兄弟的婚礼我没迟到吧?”说完纵马一个奔驰就来到徐天翔身边。

“李将军安好,主公的婚礼现在已经开始了。”徐天翔苦笑道:“之前主公安排过了怕给将军惹麻烦,所以我们也没敢通知将军,没想到将军还是来了。”

李存孝摆摆手笑道:“玄清是关心则乱,我好歹是十三太保,我今天来可是代表我义父来的。快点带我进去吧,我有礼物,放心好了。这位是我家娘子。”

徐天翔和李存孝的夫人见礼之后见到李存孝果然抱着一个礼盒,顿时也不禁好笑,此时也不好再阻拦,带着他开始急速往宫城而去。途中见到李天一李存孝笑道:“兄弟你没事吧,那天不好意思啊,哥哥我也是没办法。”

徐天翔心里有点奇怪,总觉得今天李存孝似乎心情特别好,往日里目中无人的状况一扫而空,见谁都乐呵呵的,还主动打招呼。

“老弟,哥哥来了。”李存孝随徐天翔来到长庆宫,李玄清的婚礼这时候也到了最后时候,这时候李存孝的声音从殿外传了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