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

大唐颂 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7:07 来源:笔趣阁

温池县,灵州西南的一个县,盛产食盐,是灵州境内食盐的产地之一,其盐色如桃花,俗称桃花盐。自李玄清入主灵州之后,温池的食盐生产就被五大豪商当中的宇文家接了下来,派了专人前来温池,和县衙公私合资开设了三个大型的盐场,食盐产量瞬间翻倍,而晒盐之法的流入也让自古就守着盐池却吃不上低价盐的灵州食盐价格出现断崖式的下跌,由此带来了其他产品连锁式的下跌,李玄清知道这些情况之后开始让财政厅和工商厅开始筹备经济改革事宜。

天策军重甲营的驻地就在温池县境内。由于后勤部的军工作坊规模扩大,李玄清提倡的新型的流水线模式和分区分工的做法成为标准之后,军工产量逐步拔高。这次重新组建的重甲营可谓是装备齐全,清一色的钢制板甲,让这支私下里被誉为镇国之器的军队散发着一股令人绝望的寒意。

重甲营和其他部队不同,下辖两个都,铁枪都和陌刀队,每都五千人的编制。虽然是步兵,但是全员配备战马,加上辅兵总编制达到恐怖的一万四千人。

此刻的重甲营正在做常规训练,灵武军和安西军对于重甲兵都有着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李玄清让万毅担任重甲营都统之后,专门系统的总结了重甲兵的训练之法,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之后开始普及,并将一些破解之法转授其他部队,总参甚至将这些战法全部列入非战时部队考核名单之中。

高高的指挥台上,万毅手持号旗,背后战鼓跟随自己的号旗变换不同的鼓声,前方两队泾渭分明的大阵排列成整齐的大阵,跟随号旗挥舞手中的兵器。

也就在这时,传令兵由远而至,沿着两阵中间的通道快速行至指挥台,翻身跃马,“启禀都统将军,主公已过温池县界,半个时辰后到达军营,传令重甲营指挥使以上将领立即集合,全军马上转入战时编制,不得有误。”

万毅接过令符,高举过顶,厉声吼道:“兄弟们,主公马上就要来了,大家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吗?”

看着下面沉默以对犹如本身黝黑色光泽的铠甲般厚重的将士,万毅的声音远远的传出:“意味着我们几个月以来的辛苦操练今天终于要迎来检验了,意味着我天策府要动用我们这支镇国利器了。我命令,全军立即整装,准备开拔。”

半个时辰以后,李玄清率领的第五营和亲卫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出现在重甲营大营前。万毅则领着重甲营两个都指挥使以及一干营部人员在辕门门口迎接。

“主公匆忙来温池是不是出什么事了?”重甲营中军大帐之内,此刻聚集着三个营所有的六名指挥使和三位都统,万毅见到这么大阵仗,出言问道。

“玄影卫派往西南方向的斥候有没有回来的?”李玄清指着挂起来的灵州西南地图道。

亲卫队中有玄影卫随行的灵州总部人员,这时出列道:“玄影卫经营西南方向时间太短,胡统领紧急安排之后,已经派出三拨共计五十人的分队前往西南方向和原州等地,目前尚无消息传来。”

李玄清也知道玄影卫之前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东部,所以也没有苛求太多,吩咐亲卫队派人沿主要道路侦查之后继续说道:“全军休整三天,三日以后以第五营为前锋,重甲营为中军,亲卫队为侧翼,奔袭原州,将吐蕃人赶出去。”

“主公要动吐蕃人?”万毅看着李玄清新画出来的战略态势图,惊疑不定道。

”不是我要动他们,而是搞不好他们要来动我们。”李玄清扔下炭笔道:“师兄久居灵州,想必很了解吐蕃人吧?”

“吐蕃人自安史之乱起,不断袭扰中国,历经肃宗、宪宗等年,占领河西,远征西域,困安西北庭于绝域,断中原出塞之咽喉。朝廷虽屡次联合草原回鹘等游牧部落夹击,但是始终不见成效。十年前,吐蕃内讧,其本部分裂为数支,诸部各行其政。”万毅简易的说了一下吐蕃的历史,指着地图上和灵州交界的位置道:“我灵州西部是温末人,也是吐蕃的一支,是当年起义的奴隶后代,西南原州方向是吐蕃多弥王系的一支,割据陇右已经十余年了。兵力强盛,不可小觑。”

李玄清听完之后点点头,叹息道:“我早就知道陇右吐蕃不可小觑,但是我听闻吐蕃自分裂之后,属边境驻军实力最强,越靠近其王系本部,其实早已败朽,实力反而越弱。是这样吗?”

万毅点点头道:“确实是这样,其实吐蕃这一点也是当年导致其分裂的一个重要因素。边镇主将手握重兵,权力太大,加上内部横征暴敛,当年起义的奴隶就有几十万,涌入甘陇,这就是温末人的由来了。”说完看了一眼李玄清,咬咬牙道:“末将不建议主公此时收复原州,我军战线太长,从南到北,跋涉千年,很容易让对手各个击破。还是将注意力收缩到关内,等到拿下关中自然可以派遣一偏军收复河西陇右。”

“可是如果有人挑唆吐蕃主动进攻呢?”李玄清看着万毅似笑非笑道:“玄影卫在西部没有发现吐蕃的动静,但是在长安却发现了朱全忠派遣陇右吐蕃的密使,两人约定攻取我灵州和关中。这就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啊。”顿了一下道:“此战能拿下原州最好,不能拿下也没关系,我们要的不是占领一城一地,而是此番一战打掉吐蕃人的野心,灭掉入侵大军,为我天策军直取关中赢得时间。”

“我们只有两万五千人,这是天策军在不动用机动部队的情况下能抽调的极限了。”李玄清眼睛扫过身前傲然挺立的将领,语气激昂,“但是我们要打出天策军的气势来。当年安西军能够凭借区区几万人傲立数十国之中,维护大唐正统,我相信我天策军也能做到。因为我们有不败的军魂,有大唐百姓历经罹难,不屈不挠的傲骨。我命令,全军立即整顿,准备出发。”

三天后,这支军队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出现在陇右境内,为了保持行军的秘密性,亲卫队五千人全体充任斥候,所到之处全部清场。

而就在李玄清这边秘密奔袭原州的时候,位于原州的吐蕃驻军也迎来了自己的大军。陇右吐蕃的赞普派遣而来的三万精骑,汇合原州守军两万人,组成一直五万人的庞大骑兵集群,准备出发进入灵州。

灵武军时代,灵州和吐蕃几乎是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战事,所以这些吐蕃将领在接到要去灵州打仗的军令之后没有任何的疑虑,对于他们来说攻占灵州等于打开了进入中原花花世界的西大门。所以在王庭大将桑熊的指挥下,五万人的骑兵浩浩荡荡的朝灵州开拔。

一路上丝毫没有隐蔽行踪的意思,大军过后,烟尘滚滚,人喊马嘶,好不热闹。

不过就在吐蕃大军出发的时候,原州城内刚刚安插进去的玄影卫人员也悄然放出一只只信鸽,传递出大军出动的消息。由于时间仓促,玄影卫并没有能打听到具体的内幕,只是将吐蕃大军开出原州城的消息传了出去。

不过这些对于李玄清来说已经足够了。几乎就在收到玄影卫信鸽传信的同一时间,亲卫队前方搜索的斥候也传来消息,几百里外出现大队人马。

正在行军赶往原州的李玄清停下脚步,找来万毅和薛万里,指着亲卫摊开的地图道:“玄影卫和亲卫队传来消息,吐蕃人出动了。按照他们的脚程,最多明天就能达到此地。你们说此战该怎么打?”

“既然是突袭,我觉得我们就打埋伏战吧。陇右这一块地形复杂,不利于骑兵集团冲锋,倒是对于我们步兵作战很合适。重甲卫石坚的陌刀队可是得到了当年纵横西域未尝一败的安西军传承。”万毅看了看地图,道。

“我同意万指挥使的意见。以前灵武军对阵温末人也是这样,都是打巧仗,骑兵冲锋我们没有那个本钱。”薛万里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山脉道:“早些年我来过原州,这处名叫孤鹰岭的地方就很适合我们埋伏。此地地处原州出入灵州和岐州等地的要冲,山势陡峭,道路位于山峰一侧,适合我们埋伏。”

李玄清计算了一下路程之后马上传令全军迅速赶到孤鹰岭。然后亲自带人查看地形。原来这个孤鹰岭就是当时陇右道通往长安道路上的一座险峰,呈不规则形状立于这条南北向的驿道东侧,面向道路一侧坡道很长,比较平缓,只是怪石很多,让整个山峰看起来陡峭险峻。

李玄清摸了摸身边的一块风化成不规则形状的玄武岩,知道这是西北气候寒冷,才造成这些石头被风化,而下层的沙土北风吹过不断减少,多少年以后石头才会浮出地表,造成今天这样的怪异景观。于是点了点头道:“这里的确很适合埋伏。师兄你马上安排重甲营和后勤部的随行人员布置埋伏阵地,重甲营在左前方,万里你率第五营在右侧。陆翊让亲卫队马上集中,隐蔽在道路西侧二十里左右的地方,如果战事一旦打起来,亲卫队绕后袭击,重甲卫在左前方往右推,第五营以弓箭开路,堵住对方,主力要集中在右侧的一个高地上,切割对方。弩炮和地狱火大队随我到山腰,构筑阵地。”

“地狱火?”万毅本来都要去准备了,猛然间听到李玄清嘴里冒出来的新词顿时停下脚步问道:“主公,什么是地狱火?”弩炮他知道,这个传说是李玄清亲自发明出来的远程打击兵器,当时在灵州还亲自试验了几次,对于其射程和精准度是赞不绝口,为此他的关于全面淘汰车弩和床弩,全军改用弩炮的建议得到了总参采纳。

李玄清微微一笑道:“一种秘密武器,保证能让吐蕃人胆寒。”也不解释是什么,只是淡淡的吩咐到时候就知道了。

说完也不理会他们两个,径直走上半山腰,开始指挥架设阵地。地狱火大队是新成立的特战大队,和飞鹰旅一样隶属于特战部,在外人眼中这是一群神神秘秘的家伙,外面根本就不知道这群人整天在忙什么。

地狱火大队的统领就是苏合,这家伙自从被李玄清任命为地狱火大队统领,见识到这个时代火药带来的震撼以后就彻底迷上了这个新型武器。在李玄清的提点之下,苏合不仅熟悉掌握了火药的特性,还针对性的倒腾出了好几样成品。

不过这个年代火药用于野战,也只能借助投石车和特质弩炮来发射炸药包了,为了增加威力,苏合在这些十五斤装药的炸药包里装了军工车间生产的废料,注入铁角铁屑等等边角余料,制作成球形状态,以保持其弹道的稳定性,不使其发射出去之后轻飘飘的找不到落地点。

此次李玄清出征带走了火药作坊这段时间产量的三分之一,就是要一战打怕吐蕃人,让他们从此不敢东侵。

十辆被拆成零部件的投石车组装完毕,后勤部特意研制的十座特质弩炮也组装完毕。地狱火大队的阵地后面是清一色弩炮大队,整整五十座弩炮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那里,黝黑色的炮身散发着灼人的寒光。这种李玄清盗用的西方冷兵器最杰出的作品,正在东方战场上显示着自己的威严。

两万人这么大规模的埋伏阵地构筑起来难度很大,这种冷兵器时代的埋伏不仅仅是隐蔽自己那么简单,还需要方便自己出击,所以李玄清没有插手万毅和薛万里的指挥,对于他们这种宿将来说,这种事情只存在于完不完美而已。

这一忙碌就直接到了傍晚,亲卫队的情报也显示,最迟明天中午吐蕃人就能抵达战场,而且因为此地在吐蕃人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他们也很放心的没有派遣斥候侦查,事实上如果不是李玄清,其他人也根本不会想到主动来偷袭他们。

不过这样李玄清倒也是度过了一个安稳的夜晚,除了在外埋伏的亲卫队,孤鹰岭的部队该开火的开火,该吃饭的吃饭。后勤部统一采购的羊肉罐头和鱼肉罐头让战士们大快朵颐,欢声笑语布满军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