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六十七章 长安来使

大唐颂 第六十七章 长安来使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7:07 来源:笔趣阁

天策府大厅,长安来使看着接旨的韩逊,不知道在想什么。但是此次长安朝廷对于韩遵的谥号给的还真是够高的,谥号“文正”,追封文定侯,也算是大唐王朝对于韩遵做出的贡献的一个肯定。韩逊捧着圣旨深深的吸了口气,辞别特使和岑天时之后,走了出去,朝着新挂上的“三个字”深深的看了一眼,转身朝着设在灵州城北的讲武堂走去。

“新任的灵州节度使李玄清呢?咱家还等着他来接旨呢,皇上对于他的事迹可是好奇的很呢,特意吩咐咱家有几句话要带给他。”韩遵的事情办完了,这个名叫张德的宦官朝着岑天时身后扫了几眼,问道。

“天使大人,天策将军下去军营视察去了。嘱咐在下全权负责接待天使大人。”岑天时微微一笑,走上前去,拉着张德的手,眼睛扫过他身后一个瘦高的宦官道:“天策府准备好了宴席,还请大人和监军前去赴宴如何?”

“李玄清好大的胆子,特使来灵州都是提前告知过的,他为什么不在府中等待接见?”张德还没说话,他身后的监军崔瀣朝着尖细的嗓子道。

岑天时脸色一沉,放开张德的手冷笑道:“怎么,天策将军的行踪也需要提前向监军大人禀告?大人现在还没有和天策将军交接吧?这监军的权力行使的也太快了吧?”

张德见到崔瀣又要开口,连忙打断他,这自己还没离开呢,你好意思找他李玄清的麻烦?也不怕连累了我这个天使,“岑大人别和崔大人一般见识,他旅途劳顿,有点不适应灵州的气候。既然李将军不在,圣旨交给岑大人也是一样的。”

“灵州节度使留后李玄清素有大功于朝廷,长安之战奋勇争先,败乱匪于西城之郊,救黎民于水火之中。今有前灵州节度使韩公表奏,特许李玄清升任灵州节度使一职,期许李卿家继续公心体国,维护朝廷大义。丰州巡察使一职交由胜州将军周德威接任,钦此。”岑天时扫了几眼圣旨上的话,笑道:“张大人,我想这里面是不是有点误会?我家主公表奏的是天策都督府都督,不是灵州节度使。丰州乃是我主公起家之地,万无让别人接手的道理。这圣旨恐怕我天策府不能接。”

“怎么?岑大人的意思是,这圣旨李将军是不接了?天策都督府?咱家在长安的时候可没听说有什么天策府啊?”张德脸色也跟着不对了,停下了脚步。

岑天时哪还不知道他的心思,微微一笑道:“天策军自丰州起家,继承的是天德军的责任和义务。此次接管灵州也是遵韩老大人遗愿,统一朔方防地,为我大唐巩固西部边陲。还请张大人代我主奏明皇上,天策府感激不尽。”

张德歇着眼看了看岑天时,眼珠子一转,忽然笑道:“你看你看,岑大人这就是咱家的不是了。小事一桩,岑大人放心,回朝之后张德会忠实禀明陛下和杨大人的。”

“哈哈,多谢张大人了。那正事说完了,咱们去赴宴吧。”岑天时拉着张德,两人一路说说笑笑的走进宴会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多年老友一般呢。

定远城外,第一营、第二骑兵营和一个新编营组成的天策军战略机动部队,将这个快要废弃的地方彻底变成了军营。而在天策府民政部规划的行政版图上,定远城原本的一州五县被裁撤成三个县,定远、磴口和三封,这个地方不像灵州和丰州,西北绕过贺兰山余脉有乌兰布和沙漠流沙威胁,西南背靠黄河,地方虽大,但是很多土地不适合种植,所以在天策府的规划中,这里除了屯兵,发展畜牧业为主,为此这三个县的县令在上任之前就得到岑天时的明确指示,不求农工商有多少发展,只需要在畜牧业、采矿业和环境保护上有作为即可。

但是此时此刻的定远城刚刚接收从灵州迁徙而来的少数民族数万人,和部分随军而来的军人家属,这几万人的后勤保障可是让后勤部的人头疼不已,不得已左天成和交通厅厅长吴作栋开始认真琢磨李玄清所说的三合土到底是什么,看看能不能在这个时常流沙遍地的地方修出一条完整的直道来。

“天成,你的方法不对,后勤要通盘考虑,这些迁徙民众大部分是游牧人,本身就带着牛羊等牲畜,民政部也已经安排好牧场,只需要少部分援助粮食即可,剩余的汉人也安排到了三封、磴口,这两个地方可以直接就近从丰州调粮。”定远城军营中,前来查看的李玄清见到自己的这位后勤部长苦着一张脸仿佛谁欠他百八十万的样子,忍不住笑道。

左天成苦笑道:“主公你有所不知,这都怪那个张全复。他在三封搞了个全民种树比赛,只要参与种树并且成活的奖励粮食一石,如果获得名次的话还能免税一年,奖金也丰厚的很。这家伙最近在筹划沿三封到磴口和定远的道路两侧种树,喊出了要在五年内种满三封县所有的地方。主公啊,这家伙的奖励都是粮食,可偏偏定远地区的道路流沙遍地,车辙一压,马上会下陷数尺,运输力度太大了。”

李玄清似笑非笑道:“之前让你们后勤部作坊抓紧时间研究水泥,最不济也要去研究三合土,现在好了吧。”走了过去拍了拍左天成的肩膀,语气郑重:“老左,后勤部虽然不像作战单位那样光芒耀眼,但是承担的责任却一点也不会少。你身为掌舵人不是让你事必躬亲,但是一定要做到做事情有前瞻性。三合土我在丰州都已经准备了,你马上安排丰州留守人员接收,然后从丰州开始从北往南铺设。必要的时候可以协调民政部,以工代赈嘛。”

“还有,张全复的沿直道植树种草才是对付流沙最好的办法。你们后勤部要支持。驻守定远地区的后勤部人员一定要积极参与这个比赛,我期待你们能获奖。”李玄清的话让左天成陷入了沉思,不过李玄清也不多言。他此来是想办一件秘密事宜的,所以见到大营之中其他人都在忙,就连军事主官杨天成也去整合部队去了。

“老左,我让你准备的人手准备的怎么样了?”李玄清拉着左天成来到营外,低声道。

“主公放心,安排的都是最核心的人手,而且按照主公说的,六个队每个队都是熟练的工人。玄影卫也安排人员在其中。”左天成对着李玄清好奇道:“主公到底要安排他们做什么这么隐秘?玄影卫传过来的报告标注的可是最高级别保密。”

“火药你听说过吗?”李玄清和左天成来到大营外一个孤立的小山坡上,道:“一种威力极大的武器,能够颠覆我们以前所有的认知。老左,安排可靠人手,必须严格遵守我撰写的条例,严禁明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主公放心,天成一定严格遵守主公制定的条例,保证不会出现岔子。”左天成见到李玄清脸色郑重,神情严肃,连忙保证道。

“尽快安排到位,此次大战我还指望着你这个神秘武器呢。”李玄清打发走左天成之后回到大帐,见到杨天成已经带着吴欢和李天一在等着了。

“主公,这是民政长发过来的通告。”杨天成将刚刚接到的通告递给李玄清道:“长安特使的意见看起来很怪啊。咱们的皇帝陛下到底什么意思啊?”

“这哪是皇帝陛下的意思?这是那个大宦官杨复恭的意思。一个字,拖。他倒是好算计。”李玄清冷笑一声,解释道:“杨复恭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接下来我们赢了,那么给个天策都督府也未尝不可。如果输了那就当什么都没说。反正他两边不得罪。”

“那主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杨天成和吴欢李天一等人对视一眼,问道。

李玄清随手让通告放在案几上,笑道:“凉拌,还能怎么办?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应对办法也是一个字,拖。多拖一天内政改革的成效就会好一点,军部也就多一天的准备时间。如果三个月之后也就是忙完春耕他们还没有达成对付天策府的办法,我李某人可就要自行动手了。”

“就是,怕他们做什么,咱们天策军自成军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下面的兄弟们可是一天不打仗就开始手痒痒的。”吴欢咧着嘴笑道。最近军队整编,他从步军调到第二骑兵营都统,一万多骑兵啊,他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好了天成,特使走了,我也该回灵州了。你们这三个营是天策军的机动部队,如果发生战事,向北要支援陈凡和陈宇,向南要回援灵州大本营,东向还担负着牵制党项人的任务,所以遇事一定要慎重。”李玄清指着地图对着眼前的三个结拜兄弟郑重道。

三人当中杨天成心思最为缜密,又长期独立指挥军队,也是李玄清安排的这支机动兵团的最高指挥官,当下也不迟疑道:“请主公放心,天成知道怎么做。”

李玄清点点头,也不多言,上马带着直属队策马朝灵州而去。

定远城距离灵州二百多里,骑兵全力奔驰不到三个时辰的时间也就到了。李玄清一到天策府就见到岑天时也从外面回来,两人相视一笑,走到天策府书房。

岑天时见到巧兮泡好茶走了出去笑道:“天时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主公。”

李玄清一愣,笑道:“先生不会是把那个崔瀣给赶走了吧?这么高兴?”

岑天时摇了摇头,道:“这次主公可猜错了。这个崔监军天时是没办法赶他走了,但是这次长安特使团内有一名意外的人出现。汴梁的朱全忠派遣的心腹混在了其中,传达了朱全忠的一个意思,想和我天策府结盟。”

“朱全忠?”李玄清念叨了几句之后问道:“他派了谁过来?人走了吗?”

“郑璠,此人是朱全忠帐下军师,早些年天时也曾听人说起过此人。不过他此次西来似乎另有要事,匆匆传达完朱全忠的意思之后就连夜出城,似乎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行踪。”岑天时一五一十的把郑璠的话转述了一遍之后道:“主公,人说远交近攻,既然杨复恭想联合其他人对付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可以?”

李玄清摇了摇头,沉吟半晌道:“朱全忠的心思没那么简单?只怕这家伙有别的心思。”

“别的心思?”岑天时思索半天也没想出来,只好苦笑道:“臣愚钝,看不出来他有什么企图。”

李玄清默然叹了口气,如果自己不来的话,这朱全忠才是葬送大唐江山的首要人物啊。现在长安的小皇帝昭宗不就是让他给毒死的吗?现在已经是888年了,西北的历史已经被自己篡改的一塌糊涂了,搞不好这家伙这时候打的主意就是让自己挑动长安附近的几大诸侯大战,他自己忽悠昭宗去汴梁或者洛阳,从而真的变成活曹操。

“这个朱全忠是打算趁乱怂恿皇帝迁都洛阳,好他变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李玄清想清楚这点之后淡淡的道。

“先生,这次特使前来我的身份问题有没有确定?”李玄清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

岑天时摇了摇头,道:“这个张德没带来确定的意思,不过他倒是把主公的族谱带回去了。我打算以中书后人的名义上表皇帝,正式表明这件事。”

“先生抓紧时间,一旦天策军和周围的诸侯开战,朱全忠必然会派人前往长安。他现在已经占有洛阳,到时候可以名正言顺的怂恿皇帝移驾东都。如果真要这样,那么局面就复杂了。”李玄清点点头,头一次感受到这个历史上的后梁皇帝的厉害。

“我看郑璠此行的目的除了传递结盟迷惑咱们,还有挑动周边几大诸侯的神经,早点开战,他的如意算盘才能早点开动,所以他才急匆匆而去。”李玄清叹了口气,这种事情就算猜到了也没什么好办法,这是阳谋。朱全忠是算准了周边的几大诸侯对自己动手,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的来纵横捭阖。

“主公,咱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提前动手?”岑天时也是聪明之极,李玄清一说他就脑补了所有的情节,此时急忙问道。

李玄清摇了摇头,敌不动我不动,自己一对多,不能贸然出动,引而不发才能震慑对手,为自己赢取时间。

“传令玄影卫,加强对河东、夏州、凤翔和岐州等地的情报侦查,任何风吹草动都要报上来。”李玄清淡淡的话语飞速随着传令兵的步伐传到玄影卫,成了日后这场大战的引线。因为此时的玄影卫都统胡小四也在酝酿着一个计划,一个破局的计划。在听到李玄清的命令之后原本还有些犹豫的胡小四下定了决心,转身朝天策府将军书房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