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

大唐颂 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7:11:35 来源:笔趣阁

“皇上万岁,帝国永恒。”庞大的城市广场之上百姓都在热情高呼,李玄清看着下面百姓的神情,感慨万千。如今的百姓比起以往朝代那样畏惧上官畏惧朝廷那样唯唯诺诺的模样,至少在李玄清和巧兮看来,百姓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所以虽然李玄清随后交代了让王志文继续主持公审,但是崔家及其党羽在无数的铁证面前彻底失去了猖狂的底气,在随后的的时间中根本不需要王志文多说什么,在场的百姓根本无法容忍崔家逆党做出如此疯狂之举,不仅仅企图谋夺幽州等地统治权,还在军工企业当中大肆安插人手,企图藏匿武器,串联军队部分将士和府中死士企图暗杀帝国皇帝陛下,这让百姓如何忍得下去?所以公审还没有结束所有百姓都开始高呼要求律法院立即处死所有涉案分子,部分激进百姓甚至要求军队再次出手,清洗所有和崔家逆党有关人等,宁可杀错不可放过。在百姓看来,李玄清身负百姓所望,如果出现差池,那么幽州人可就对不起普天之下所有的百姓了。自古以来幽并两地多出慷慨悲歌之士,怎么可能容忍此等罪名背在自己身上?此等逆党既然已经找到,那就应该千刀万剐,公审已经对得起这些人了。当王志文以叛国罪等十一项罪名全部说明之后,在场所有人再次欢呼,更有甚者登台高呼要求律法院不要放过一个人,幽州人不能让世人瞧不起。

王志文面对群情激愤的场面难以控制,只能派人紧急通知李玄清,请求其出面安抚百姓。

“巧兮,看样子这一代百姓已经是成了合格的大唐新一代公民了。”李玄清自然知道依照目前的场面,律法院那边肯定已经压制不住,所以此时已经带着巧兮走上了高台。两人迎风而立,四五月间的幽州还有点冷意,但是不论是李玄清还是巧兮,站在高台之上却明显感到一股难以严明的炙热扑面而至。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的百姓齐刷刷跪地山呼万岁。只听得之前说话的那个声音再次开口道:“皇上明鉴,此等逆党逆徒不仅仅妄图颠覆我幽州大好局势,更是阴谋行刺皇上,此等罪行就该诛灭九族,千刀万剐。还请皇上将其斩尽杀绝,也好让我等幽州人能够对得起天下百姓,对得起大唐帝国,对得起皇上啊。”

“诸位父老乡亲,我李玄清从来没有怀疑过幽州百姓,自古幽并多出好男儿,多出英雄悲歌之举,在我大唐百万天策军中,幽州人从来都不会比任何人差,你们身为父老乡亲应该以此为豪。”李玄清高声道:“所以今天我李玄清有一言相告,准确的说这句话不仅仅应该告诉幽州人,将来也要告诉全天下所有的大唐子民。”李玄清让王志文走到自己身前,指着他继续道:“大家请看,我们的王副院正,他所在的律法院代表的就是我大唐的公平公正,也代表了百姓的希望。所以大家要相信我大唐的律法,相信独立律法院,更要相信我大唐上下一心,才能够砥砺正气。”

“各位幽州父老,律法院承蒙皇上信任前来幽州举行公审,就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相信律法院相信皇上。”王志文朝前深深一鞠躬,他没有李玄清那样高深的内力能够将声音在数万人的广场上传得很远,但是那深深一鞠躬还是让所有百姓安静下来。

“律法院宣布结案,但是后续搜捕逆党残余的事情不能放松,必要的时候可以去找天成帮忙。至于军事法院那边的审判结果你们上报一份到大院正那边,剩余一份让他们紧急送往总参。”李玄清吩咐完这些之后离开高台,但是岑天时和拓跋思谏却带着很多随行而来的人进入广场开始深入人群之中接管了后续的事情。这样一来整个公审案至此渐渐落下帷幕。但是在场的所有百姓却没有离开的迹象,反倒是三三两两开始主动讨论起案情来了,不少人甚至一边说一边对照律法研究律法院的审判结果是参照哪一部律法那一条才定案的。

“只怕这才是皇上想要的结果吧?民智一旦开启那么就能够这么快的普及开来,这才给了你我所建立起来的政党一个机会,去撬动那些千年世家把持仕途的机会。”岑天时边走边对着身边的拓跋思谏笑道:“知道皇上为何让你陪着我去组建政党吗?”

“略知一二,”拓跋思谏笑道:“先生为国为民,自然是组建政党的不二人选。至于思谏嘛,因为我是党项人出身,和诸多世家大族关联不大,甚至因为这些年党项人和汉人融为一体,不分你我,有我出头的话不仅仅能够让百姓看到大唐的华夏民族一体一心,更能够断绝这些世家大族插手政党的念头,至少在你我作为党魁的时候,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看样子这些年你在西北长进不小啊,这样我也就放心了。”岑天时笑道:“皇上这是在考虑我们这一代人退休之后的事情了,这么多百姓开启民智,明事理,这才是我等对付世家大族的前锋和主力,更是大唐的希望所在。”

“是啊,所以皇上既然已经把路都铺好了,剩下的就看你我的努力了。”拓跋思谏一笑,和岑天时一起开始纷纷寻找前方的百姓然后开始深入交谈。

“大哥哥,这幽州真是物华天宝啊。”巧兮和李玄清站在后面见到如此场景,顿时捂嘴娇笑不已。自己夫妇二人努力了这么多年,就算是强行将帝国扳到工业化的道路上来,但是究其原因的话还不如今日看到这一幕更让两人欣慰。民智开启就意味着大唐的百姓已经试着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试着将自己摆放在帝国主人的位置上思考问题了。这才是李玄清之前和岑天时等人所说的大唐主人公了。

“的确,如今的幽州百姓算得上帝国新一代公民了。”李玄清轻轻揽过巧兮的纤腰,和她悄然走出了这让人热血的城市广场,朝着幽州北城而去。那边是运河和易水的交接之地,也是天津河港的中枢,每一天都有无数的船只南来北往,无数的物资由此交流到帝国各地。

“这里差不多就是汇通天下的所在。”李玄清随口说着只有巧兮能懂的话语,因为两人并没有带着御林军随行,所以也不在乎有人听到。

“大哥哥说的是,说起来还是大哥哥有远见,将陆路火车的货运站放在了这运河河港附近,这样一来真的就是汇通天下了,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都因此在此地交汇。我想这一代将来不会比天津海港那边差的。”巧兮泯然一笑道:“只有经济发达了才能够让百姓有余力去想天下大事,也只有这样才符合经济政治发展的规律。”

两人一边走一边想着这件事,不多时两人就商议出一条推广的办法出来,至少在北方工业带被基本上建成之后,北方百姓就已经能够比拟幽州,然后从而让帝国新政率先在北方先行推广开来。也只有这样岑天时和拓跋思谏两人的复兴社和正义党才有了成长的的根基和土壤,李玄清夫妇二人的新政也才有了实施的基础。而一旦有了根基和基础,不仅仅民间会开始仿效从而跟风,将这样的风气迅速席转到大唐各地,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帝国不朽的根基。

“大哥哥,至少这样我们能够从后世的经验看到一条看得清的路,一条帝国永存的路。”巧兮点点头笑道:“虽然我们的后代子孙有可能会怪罪我们,将他们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分了很多出去,但是和帝国永存和皇族永存来说这些都不是大事了。”

李玄清自然是知道自己不仅在肢解皇帝手中的权力,更是在培养民间的这股主人公之风,所以李玄清丝毫不介意将皇帝手中的权力分解出去让其相互制约但是又能够在关键时刻抱成一团,这样在上面有皇帝压制,下面有无数百姓双眼雪亮的盯着的情况之下,无论谁上台都不可能将帝国带向无法挽回的深渊。而随着工业化持续推进,迟早技术发展会跨出关键的一步,进行持续性的革命,那样的话不仅仅经济上面会有更大的发展,自身的政治建设也会随之跟上,只有这样才会真的让帝国永存下来。

“大哥哥,你说这样一来将来皇室的钱会不会不够花啊?要不我在找飞雪姐姐商议一二,多弄出几个挣钱的产业出来?”巧兮歪着小脑袋想了半晌忽然笑道。

“巧兮的意思是海外?”巧兮的话让李玄清心里一动,倒不是他觉得继续增加皇室资产的财富,依靠巧兮和慕容飞雪的能力只怕自己的以后留下的皇室财产会庞大到让人害怕。倒是巧兮的这句话让李玄清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大哥哥在想着东北?”李玄清的目光转向东北之后,巧兮忽然一笑道:“那地方和咱们这一块大陆可是仅仅就隔着一条海峡啊,就算是你我不指点,按照海军那边的规划还有徐大哥他们探险队的出海频次,不出三年他们一定会越过那条海峡的。而且大哥哥应该也要考虑到洋流吧?虽说我们的动力火轮对于洋流和风向不那么依赖,但是不可否认这可是一个重大的影响因素。”

“是啊,那片土地也是该上去好好看看了。提前了数百年时间说不定我们还能够发现什么秘密呢。”李玄清也是微微一笑,如果有皇室出面的话那地方倒是可以提前利用起来,而且至少百年以内,除了大唐根本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和大唐争夺那个地方。自己如今的势力比起后世殖民时代的西欧诸国可是强了不止一大截啊。而且帝国的人口基数也在快速增长,一百年的时间足够让帝国百姓的人数增长到可以大规模殖民海外占领那块土地的地步了。所以两人在回去之后立即派出御林军传讯急招徐兴夏前往天津。与此同时巧兮也开始让皇室资产内部人员通知在广州的张强返回天津。

而在此期间,幽州乃至于汴州和中原等地的后续剿灭乱党的事件也正式落下帷幕,无数藏匿各处的参与人员被全部拿下,律法院随即也开始进行后续的审判工作。而此时军事法院那边也已经将涉及到军队和军工后勤方面所有的审判结果递到了李玄清面前。王永年的作风还是一如既往的干脆利落,所以李玄清也只是看了看结果,就没有多言让王永年自行处置。

“先生,思谏兄你们两个这些天的成果如何?”李玄清带着巧兮是没什么大事,长安那边内阁的计划基本都是稳步推进,张建忠主政之后一方面推进今年的年度计划,另一方面则开始编写自己的改革计划。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大事会找到自己,就在两人打算游历蓟州的古迹的时候,见到岑天时和拓跋思谏两人联袂走了进来。

“看样子是成绩斐然。”李玄清刚刚说完一句之后就听到岑天时笑道:“这可不是我和思谏的功劳,而是皇上还有我们的皇后娘娘的功劳。如今的幽州百姓可是真的如皇上所言,是大唐新一代公民了。不再面对朝廷面对政务避之唯恐不及,反倒是开始将注意力渐渐从自家的衣食住行上更多的转移到国家大势,天下大势上面。如此我们大唐就有了无数忠心耿耿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复兴社和正义党也就有了生存的基础。”

“岑先生说的是,微臣也是感触良多。所以思谏愿在皇上和皇后娘娘面前许下誓言,必然不会辜负皇上的苦心,一定将正义党建好,为国为民。”相对于岑天时的感慨,拓跋思谏更多的是满怀的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