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

大唐颂 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7:11:35 来源:笔趣阁

“大哥哥,今天可是新任首相上任的第一天,需要前去天地坛祭奠大唐历代皇帝,然后向你宣誓效忠,最后宣布内阁成员名单呢。”一大早李玄清和巧兮就在换朝冠礼服,旁边慕容飞雪也带着天启三人走了进来,一家三口抵达天地坛的时候外面广场之上早就是人山人海,负责值守的御林军是满头大汗,生恐几日之前的那场行刺在今日发生,所以不仅仅从城外调来了天策军正规军,而且玄影卫那边也调派了无数的暗卫混在人群之中进行随时监控布局,防止出现意外。而天地坛那边,岑天时也赶了回来进行正式移交权力,等到李玄清到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在山呼万岁,现场的气氛一时之间达到了顶点。

“大唐的子民们,今天对于大唐帝国来说可是一个大日子,我们十年前的十月初一,就是在这天地坛的祭台上,大唐帝国正式宣告成立,我华夏九州从此走向了统一繁盛之路,十年以来筚路蓝缕,承蒙各位百姓支持,我们能够走到今天,大唐也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昌盛。这一切离不开这十年里内阁各位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才换得的。而今天第一任首相岑天时已经任期圆满,今日面告天地,禀告历代先皇,移交给新任首相张建忠,希望张卿,希望你能够承继岑先生为国为民的初衷,继续带领帝国臣民再接再厉让大唐更上一层楼。”李玄清一摆手制止了台下的欢呼声,一亮嗓子,清朗的声音一如十年前那样响彻在所有人的耳中,而伴随着李玄清不断响起的话语,台下所有的百姓都在默默回顾这十年来帝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等到李玄清说完之后所有的百姓再次一起不约而同鼓掌,为昔日的内阁所有人喝彩。

“臣张建忠多谢皇上,臣必以岑先生为标榜,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张建忠当即双膝跪地而拜,同时朝着身边的岑天时等人鞠躬,接过后者递过来的象征着首相权柄的玉如意,朝着李玄清叩谢。

“两位爱卿请上祭台。”李玄清将岑天时和张建忠招到祭台之上,朗声道:“今日新旧首相交接,是普天同庆的大日子,也为后世开了一个好头,我大唐内阁权柄从此有了一个全新的移交方式,也表明我大唐从此走进了一个新时代。”

张建忠在旁边司礼官的示意下走到李玄清身边,手持玉如意深鞠一躬之后道:“今日承蒙皇上厚爱,岑先生支持,帝国上下的信任,臣张建忠能够接任内阁首相之职,实感荣幸非常,今日愿对吾皇陛下和万千百姓许下誓言,为臣一日当尽本分,为百姓服务,为皇上分忧,为我大唐继往开来添砖加瓦。”

“请新首相上前,宣布内阁成员名单。”司礼官的声音在此时响起,而李玄清带着巧兮等人在祭台之上面朝百姓而立。只听得张建忠朗声道:“臣今日接任内阁首相,诚惶诚恐,与岑先生等商议之后,选任内阁各部部长人选,希望各位同僚随我一起,服务大唐。”

他这句话一说出口顿时前来出席的所有高层官员全部双膝跪地,只听得张建忠继续道:“大唐帝国第三任内阁成员名单如下:民政部部长李成玉、财政部长祁宏、国防部长杨天成、教育部长元和、农业部长王靖宇、工业部长高崇民、商业部长慕容瀚海、水利环保部长张全复、卫生部长李文和、警卫部长张奇、交通部长吴作栋、建设部长吴天明、外事部长王守田,国土资源部朱来臣还有新成立的宣传部部长张翰。”张建忠拟定的这份内阁成员名单基本上沿袭了岑天时之前的内阁布局,稍微有些变动的也只有按照李玄清的意思将工商部一分为二,工业部开始单独划分,由被调到高昌任布政使的高崇民接任。而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另外一点,那就是之前拓跋思谏的建议,开始分设四位副首相,其中负责对内的是副首相兼任商业部长的慕容瀚海,主管工商发展委员会;主管海外事务的副首相李成玉;主管西北事务的副首相兼安西布政使的曲承美和主管国内水利环保和国土资源普查委员会的张全复。这样一来新的一届内阁班子基本上定了下来,而且因为大部分人都沿袭了以前的人员,所以能够确保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行使内阁权力。而且相对于第一第二任内阁,张建忠的内阁在内政上更加注重工商发展,而对外也有专门负责管理的副首相处理边疆事务,从而加强了内阁对于边疆各地以及海外领土的管理,这一点也正是李玄清所希望看到的,在未来随着帝国内部尤其是中原大部分地区进入工业化社会,那么大唐帝国对外扩张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不管是为了给庞大的工商品寻找一个越来越大的倾销市场,还是为了开疆拓土的需要这有了专门管理边疆和海外事务的副首相都会让内阁越发的成熟。所以不论是李玄清还是岑天时对此都是大感欣慰,张建忠能够上台执政代表着大唐在经历了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的体系来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也能够根据国策和国势的发展适时改变自己的内阁部门组成来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情况。

张建忠的内阁成员纷纷上台开始跟随张建忠一起向李玄清宣誓效忠,并在随后返回内阁大楼正式行使内阁的职权,大唐的第三任内阁由此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工作。而在随后的几天之内,内阁下属的其他单位也开始纷纷被任命,其中最大的几个部门,大唐钱庄和铁道司等次级单位的主事之人也都被定了下来,大唐钱庄自然仍然交给殷红林,目前而言虽然金融的概念在大唐已经兴起,而且各大学院也纷纷开设专门的部门,但是依然没有其他人能够有殷红林这般能够跟得上李玄清那看起来变幻多端犹如神迹一般的金融手段。所以殷红林主导的大唐钱庄已经按照李玄清的指示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朝着后世央行的体系转变。而铁道司因为这些年帝国基本上都是日夜不停的在修铁路,所以交通部那边铁道司成了最主要的下属机构,甚至比起河运和海运还要重要。所以铁道司在交给了这些年为了铁路修建立下了汗马功劳经验丰富的吴天明。这几大下属机构迅速恢复正常之后整个帝国内阁开始全速运行,并且随即各式各样新的内阁训令个发往帝国各省,与此同时内阁新任首相张建忠发布的第一号内阁首相令也被传媒集团全文刊发,颁行全国。在首相令中张建忠明确表示内阁在接下来的重要任务就是一方面普及工业化,让帝国再日全部进入工业社会,其次对于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各省,要进行改革,让工业技术能够加快更新,从而让工业化更加深入,帝国工业的车轮必须不断前进。为此科学技术再次被张建忠提上了高度,作为帝国的基本国策,内阁将在每年投入巨资对于科技发展进行扶持,对于有能力进行科技研发的企业和个人也要进行大力扶持,总而言之一句话帝国工业化要走科技发展精益求精的道路。

而在新首相履职之后不久李玄清也在此发表署名文章,表示作为帝国皇帝全力支持内阁制定的国策,并且首次提出了后世的那句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样一来大唐帝国在一面普及工业化的时候一面开始了技术革新的举措,以丰州和幽州为代表的北方老工业区在这一波发展大潮当中得到了最快速的发展。一方面将自身落后需要淘汰的产能搬到中原和草原等南北两大区域,另一方面大力开发新式的发展模式,大量高科技产业落地生根,在悄无声息之间完成产业升级。这一波的工业发展和革新当中,那些专注高科技产业的家族和企业得到了巨大的优势,并且借此机会,有几个往日里低调的家族一跃而起开始跻身豪门之列。

在内阁已经能够行使自身权力之后李玄清也终于放下心来,开始召集岑天时和拓跋思谏两人在长庆殿讨论之前被新首相上任履职盖过了风头的大唐复兴社事情,准备将政党的事情在帝国范围内进行广泛推广。

“思谏兄你的政党名称想好了没有?岑先生那边叫大唐复兴社,因为当初我们创建新大唐的目的就是要恢复大唐雄风,让汉唐以来流淌在百姓心头的那股热血和傲骨重新涌现出来,所以复兴社算是名副其实。不知思谏兄这边打算叫什么?宗旨是什么?”李玄清见到两人坐下笑道。

“皇上恕罪,这段时间忙着内阁权力交接,所以这些我还没想好,只有一个大概,正好此时说出来让皇上和岑先生给我斧正一二。”拓跋思谏苦笑道:“岑先生的复兴社确实是符合我大唐的国策和创建初衷,想来以后也是帝国政党发展的主流,所以我想的就是另外一方面了,我想的是如何维护公平公正,所以向创建一个政党,主旨就是要在大唐内部弘扬公平正义,所以一开始打算叫正义联盟,后来又觉得这名字太大了,所以改叫正义党。”

“正义党,这个不错啊,而且创建宗旨其实也不错。随着大唐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之产生的不公平和不公正自然也就随之不可避免,如果能够以此为契机我觉得大有可为。”李玄清还未说话旁边巧兮走过来笑道:“而且这名字就直接叫正义党也很好,贴合政党制度,大哥哥我认为很好。”

“嗯,一个坚持发展和传承,一个意在建立公平正义,进行权力监督。倒也是相辅相成,这样很好。”李玄清也对于拓跋思谏的思维很感兴趣,所以点了点头道:“我和巧兮已经在北方各大学院校帮你们二位铺好了路,所以你们下一步应该三路并进,一方面尽力在帝国官员层面进行推广,毕竟是我们选拔出来的帝国精英人才,他们能够加入最好,其次就是大学学子,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住未来帝国人才的发端地。另外最后一条就是那些广大的百姓,这一次我和巧兮深入各大工厂车间,那些工人却能够理解我们的政党制度和新政,他们必然能够成为我们帝国的根基所在。”李玄清的话让岑天时一阵点头,他是跟着李玄清夫妇的脚步前进的,自然能够明白往日里以为肯定不会明白这么高深的政治的制度的百姓却能够比起某些世家大族还要明白事理。

“不过有一点你们要明白啊,你们宣传的时候不能带上我和巧兮的名义了,能够发展多少党员就靠你们的本事了,这一点没人能帮得了你们。”李玄清笑道:“不过还好,我已经和律法院和参议院那边打过招呼了一旦你们的政党正式建立起来,有了一定的规模就开始正式立法,不允许有第三家政党团体出现,以后能够角逐内阁首相大位的就是你们两个政党了,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集中帝国的政治力量。”

“皇上放心,如果这样我们两个还做不好这件事,那皇上就是所托非人,我等也无言再回来见皇上了。”岑天时微微一笑,很显然明白了李玄清话里的意思。

“大哥哥,四哥过来了,相比那天的事情有消息了。”李玄清正打算传授一点自己在后世见过的政党宣传的手法就听到巧兮叫道。

“这一次皇上就不要留手了,这帮人居然敢对皇上的动手,真是活腻歪了。”岑天时见到胡小四走进来顿时怒道。他自然是知道李玄清之前在幽州省界附近遇刺的事情。李玄清这些年为了帝国和百姓发展呕心沥血他这个前首相是看在眼里,如今的李玄清不仅仅是帝国的象征,一旦有什么闪失那么这么大的帝国只怕历时会分崩离析,这在岑天时眼中简直是十恶不赦之罪。所以李玄清尚未开口他直接出声。

“岑先生说的是,这一次可不能在心慈手软了。”胡小四走到李玄清面前,脸色有点阴沉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