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

大唐颂 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7:11:35 来源:笔趣阁

“我怎么觉得咱们这不是在打仗,这是在屠杀啊。近十万人被咱们三下五去二击杀在这里了。”薛洋自己在写战报,徐英坐在一边苦笑道,这种战报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写,而且要命的是一旦护密一战的具体战报被公布出去只怕国内国外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国内就不说了,那萨法儿王朝只怕真的会拼老命了。

“咱们是军人,只负责战场之上的事情,何况这是对外战争我们如果不能够震慑住对手,只怕未来一旦帝国稍微露出一点颓势周围的敌人都会露出獠牙。要我看就应该打得狠一点才能够震慑群雄,让他们明白,跟我大唐帝国作对的下场到底是什么样的。”薛洋摇摇头道:“至于有什么其他影响,大不了辛苦一下外事部的人来一趟西北就是了。”

“好了就这样了,战报让亲卫队快马送到于阗然后让李阳那边快速处理。咱们也别闲着了,不是还有三万多人的俘虏吗?让他们挖坑将城内的那些尸体全部就地埋了,清洗一下城内,咱们在护密只怕要待一段时间了。”薛洋将写好的战报递给在一旁等待的亲卫长让他火速发出之后道:“但是我觉得咱们两万大军守着这一座孤城也不是办法。”

“那咱们要不就分兵吧。我带山地营守在这里防止萨法尔王朝卷土重来,你带兵回援于阗,增援李阳,顺便将这三万名俘虏押回去,咱们占着他们的地盘如果他们有异动只怕这护密城会不得安生的。”徐英点了点头笑道:“咱们抢下来的那些粮食可不够五万多人坚持太久。”

薛洋点了点头,对于徐英的提议很赞同,山地营本身的战力就不比第三营差,在高原地带作战其实力而言可能比第三营还要更胜一筹,所以两人合计完毕之后第三营在护密被拿下的第三天也就是天启四年二月二十三这天从护密匆匆启程返回于阗,而徐英则带着山地营并少部分俘虏驻守在此,从此以后护密这所葱岭重镇就永远的纳入到大唐帝国的版图之中。

而在薛洋他们决定分兵的时候,于阗北部边境,飞鹰旅也迎接到了一群特殊的人士,五万多人身着西域回鹘服饰和装扮的人在张胜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翻阅疏勒和于阗边境进入北方鸭儿城属地,和飞鹰旅第二大队汇合。

两部会合之后从鸭儿城用了五天的时间穿越七百多里地来到于阗城外,此时于阗城也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的李阳带着悟心等人迎出城外五里,天策军第十五营一个都全体在城外列队迎接远道而来的昭武九姓后裔。

而张胜则和此次昭武九姓中的康氏和石氏两部组成仪仗队按照安西时代唐军的礼节郑重拜见李阳,并送上百年前康氏和石氏被大唐册封的诏书印绶。

“昭武九姓随远隔中原百年之久,但是其部族在群雄环伺之中尚且能够心系中原,心系大唐正统,李阳代表我大唐帝国皇帝陛下接受各位的忠心,我宣布从今天起,给予所有昭武族人以大唐公民待遇,享受和中原百姓一样的福利。”由于于阗这边没有及时安排民政官员过来,所以李阳也只能勉为其难将帝国基本的国策简单说明了一下,但是好在如今大唐的户籍和唐民的待遇福利基本上已经传遍西北,就算是不清楚具体的细节,但是还是能够说得出来一二三的。

原本李阳这几句有点干巴巴的话说完他自己都有点赫然,毕竟他不是正统的民政官,对于很多民政细节都不了解。但是这些话听在此次前来的这些昭武九姓后裔耳中却不亚于晴天霹雳,百年以来和中原断绝联系,昭武九姓当年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而随着安西军回国,大唐在西域的势力最终被吐蕃消灭,他们这些当年安西军的羽翼也备受西域各族欺凌,不管是吐蕃人还是回鹘人对于这些坚持说唐言坚持大唐正统的昭武九姓都是另眼相看,不仅仅在政治上压制他们,还在经济上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障碍,使这些当年建立过国号的部族这么多年以来日渐凋零,很多坚持不下去的部族族人都已经改换门庭,另谋生路。能够坚持到现在的都是那些心志坚定,对于东方的那个中原帝国一直心存眷念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褒奖比起李阳的这几句话有感染力,这是对于他们失落的百年的身份的肯定,也是对于昭武九姓大唐正统的一个肯定。所以包括张胜在内所有人都激动的热泪盈眶,跟随张胜而来的几名头领更是直接踉跄跪下,操着半生不熟的唐言齐声道:“多谢将军垂怜。”

张胜也是眼眶红红,看着李阳扶起这几人道:“李将军,这位便是当年康氏后裔,如今康氏的老族长,此次张胜能够携带如此之多的昭武兄弟前来于阗正是老族长前后奔走的功劳。”

“不敢不敢,大唐百年之后重新踏上西域,我等自当前来报效。天佑大唐,让我等能够重见我大唐雄狮登临安西,如此老朽即便是即可身死也可以含笑九泉了。”老族长见到李阳上前扶住自己,慌不迭的推辞,声音之中都带着颤抖道:“将军尽管放心,我昭武九姓如今尚有十几万部众,只要大唐需要老朽可以马上让他们速来于阗听候将军调遣,只要能够为大唐收复安西效力,孩子们无怨无悔。”

“昭武九姓的兄弟们,我代表天策军欢迎你们的到来,也感谢你们不顾艰难险阻翻山越岭来和我等并肩作战。他日收复安西归复我大唐国土,我自当上报皇上为各位庆功。我来的时候皇上说了,安西收复他要亲临故土,为所有征战在这片土地上的英雄后裔庆功,也为百年前为了大唐为了安西前赴后继死战不悔的先烈铭石记功,昭告天下,找回我们当年那段悲壮的历史让千秋万代后辈子孙永远铭记。”李阳的声音陡然高亢,声音当中带着丝丝的悲壮之色,这让所有前来的昭武九姓后裔齐齐下跪。

“张胜,带着所有的昭武兄弟们进入大营然后由你负责整编出五个营的编制,我会从第十五营当中抽调一千名基础将领协助你,给你十天时间,十天后率军收复整个于阗。”李阳带着老族长开始入城,张胜则带着所有前来听命的昭武九姓后裔进入城外的大营,按照西征集团军那边发过来的编制计划,此次所有人马和张胜的安西营合编成安西兵团,隶属于西征集团军编制。

“老族长,我想请教一下你们昭武九姓如今的现状,另外我已经接到大唐皇帝陛下诏命,皇上邀请你和诸位族长回长安,他要在长安为诸位举行宴会,昭告天下,昭武九姓重新回到大唐怀抱,并且给你们下达册封诏书。”李阳带着几位族长回到于阗城内的王宫之后郑重道。

“皇上要册封我们?”老族长显然对于这个很激动,所以闻言之后直接站了起来道:“我等没有及早前来王师帐前效力,没想到皇上还这么看重我们。老朽自当前往长安向皇上请罪。”

“李将军,如今我们昭武九姓在西北早已经不复当年了。基本上我们康氏和石氏这些年以来一直受到回鹘的奴役和压榨,出入各地做生意经商也都被严格限制,税收都是其他各族的好几倍。在西北只要是说唐言的都被他们称之为唐寇,光是人头税一项我们每年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各部族百姓辛辛苦苦养的牲畜也时常被这些畜生抢掠,还不许我们出手反抗,否则的话就以叛逆罪屠杀我们。”李阳好不容易安抚好这几位族长,老族长才缓缓开口道:“将军,都一百多年了,从我的祖辈开始我们就一直盼着中原的王师能够返回安西,来解救我们,来带领我们过上自由的日子,天见可怜,终于让我这老不死的盼到了。李将军,你看我这把老骨头还有没有用处?只要我们能够做到的,但请将军吩咐,我们一定竭尽全力。”老族长的话让身边的几位族长纷纷点头。而通过他们的诉说李阳也大致了解了昭武九姓的遭遇,如今的昭武九姓分散居住在疏勒到以北碎叶城之间的几个区域,被回鹘和萨曼王朝统治。如今过来的这几支基本上都是在回鹘境内,也是因为这次曹仁贵的主意才让他们能够从回鹘人的重重监视之下冲破封锁进入于阗的。而且如今昭武九姓的人口也在残酷的环境和压迫之下减少了很多,九姓如今加起来按照老族长的估计也就十几万人,他们此次能够一次性带来五万青壮,几乎算是倾其所有,不考虑任何后果的。

“老族长,如今西北还有多少唐民?”李阳的脸色变得异常阴沉,尤其是听到几位族长控诉回鹘人的残暴和对待西北唐民的种种手段之后,更加是要紧了钢牙,半晌之后才缓了过来问道。李阳的这句话也代表了此刻中原所有人,包括那些普通百姓在内一提到安西,都在疑问,百年断根之后那片辽阔的土地上是否还有多少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阔别百年之后再回安西,大唐是否还有自己的支持者?

“有,将军,请将军转告皇上和所有的大唐百姓,虽然西北被贼人占据百年,但是我大唐的热血是永远都不会消沉下去的,只要有一个唐民在西北,安西就永远属于我大唐的。我等昭武九姓后裔就是大唐最坚实的奴仆,他们都在期盼王师早日收复安西,匡扶正义。”老族长激动的再次站起身来道:“请将军转告皇上和百姓,不要灰心,安西大地还有千千万万的昭武九姓后裔和汉民百姓,他们虽然生计艰难,不见天日,但是所有人的心中都知道,在遥远的东方还有希望,大唐就在那里。”

“将军,这也是我等西北所有唐民的心声,请将军放心,我们稍后就会前往各地区联络那些散落在各处的唐民,告诉他们,我们的王师已经来了,让他们配合将军的行动,这一次我们绝对不会重蹈当年龟兹的惨剧,就算是让我们几个老骨头上战场也一定要打败那些该死的回鹘人和吐蕃人。”老族长白胡子一抖一抖的,他知道李阳心里的担忧,但是却在不经意间说出了往昔的秘辛。

“将军可知道当年龟兹一战,郭大都护为何得不到任何的支援?要知道就算是吐蕃占领了安西全境,但是偌大的一个安西怎么会抽不出一支援军?”老族长双眼垂泪道:“我们安西所有的百姓都对不起他们啊,使我等对不起郭大都护和所有的安西兄弟。”

“老族长此言何意?”李阳紧紧地抓住老族长的袖子,这是所有大唐百姓心头的疑惑,百年前龟兹一战,郭昕大都护率领安西军最后的力量在龟兹和吐蕃十万大军决一死战,城坡之时只剩下几千名满头白发的老兵在抗击外侮,让郭大都护留下了千古遗憾。这里面为何没有其他军队和部族来援?要知道那时候大唐虽然已经式微,但是在边疆各族心中,那个曾经的中央帝国的威慑从来都不曾衰落,更何况安西还有十数万汉人和昭武九姓这样的铁杆羽翼在,说什么都不可能凑不出一直军队出来。

“郭大都护当年被困龟兹其实是叛徒出卖导致我们根本就不知道龟兹那边的战况,等到我们知道的时候龟兹已经城破,再也没有回转的机会了。”老族长一句话说出了惊天的大秘密,“那个叛徒就是如今的高昌回鹘王族一支,将军,千万不要放过高昌回鹘,当年就是他们背叛了郭大都护,在关键的时刻撤军返回北庭大草原,导致郭大都护功亏一篑啊。”老族长抹了一把眼泪道:“故老相传,当年郭大都护其实是准备在龟兹城和回鹘军队里应外合围歼攻城的吐蕃人,然后一举匡扶整个安西的,结果却惨遭背叛,这些叛徒自己撤退还封锁了所有的消息不让我们知道龟兹那边的战况,导致安西军孤立无援最终城破的。”

老族长的话让李阳倒吸一口凉气,这种曲折如果不是老族长这样活了几十岁的人亲口说出,后来的人在百年的离乱之后恐怕早就不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什么了。

“老族长,你随我一起我们一起去找大唐西征主帅,我想他一定会替当年的安西军报仇的。”李阳豁然站起朝着老族长深深鞠了一躬,淡淡的声音之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杀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