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

大唐颂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7:11:35 来源:笔趣阁

天启二年九月初十,就在天策军在广州境内准备和刘昌鲁进行决战的时候,一场前所未有的台风也悄然从琼州登陆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整个珠江流域,硬生生打乱了双方的部署,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汹涌的珠江水倒卷广州,往日里来来往往的广州码头一片狼藉,所有的船只都遭到了重大打击,沉没翻覆者不计其数。刚刚抵达的静海军水师部队更是差点全军覆没,人员死伤者数不胜数。城内的粤军虽然久居于此但是依然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城内的民房、军营被风吹之后倒塌的更多,被砸死砸伤的军民百姓哀声遍布全城。可以说一场台风差点让整个广州城陷入彻底的停顿。

天策军这边也好不到哪去,由于事先并没有对岭南地区的天气气候做足够的估计,加上又是野外宿营,一场台风几乎让所有的营帐全部飞上了天空,暴雨冲毁了几乎所有的后勤物资,包括炸药包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火药武器不是被雨水淋湿不能使用就是被狂风吹走毫无踪迹。而且更要命的是因为事先没有准备,将士死伤惨重,许多士兵被狂风卷上天落地之后被其他土石杂物活生生掩埋,而更多的士兵则是被骤雨淋透之后染病不起。

而且更要命的是台风一路往西北而去,几乎横扫了几乎所有的天策军作战区域,虽然登陆之后风力在逐渐减弱,但是依然给陈宇和钱宁等军团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阻碍和伤害。虽然这些比起薛万里和柴嘉而言已经好了很多,但是第一次面对台风的天策军显然没有太多的应对办法,台风过后的二次灾难让西线的钱宁备受伤害,泥石流和洪水让薛洋和钱宁的后勤道路几乎全部中断。

台风过后,杨天成和王厚纯几乎是欲哭无泪,原本好好的筹划硬生生被打断,而且还要面临无穷无尽的后续赈灾事宜。所以几乎是台风一过指挥部就想办法联络薛洋、钱宁两路人马立即后撤至己方区域,避开这段受灾区域,军队在撤退的同时一定要想办法协助当地民众度过难关,必要的时候可以携带民众后撤。同时紧急给后方内阁与李玄清传讯,汇报台风和受灾情况,请求内阁紧急救援。

至于受灾最严重的东线兵团,两人一方面指挥后勤部人员竭尽全力打通道路,紧急运输物资接济前线,同时沿途收拢难民暂时编入建设兵团之中,一方面以工代赈救助难民,一方面加快疏通道路的过程,短短几天之内就聚集了十几万人的庞大队伍。这样一来在海量的人力面前从福州至前线的道路疏通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台风离开以后海上风浪也逐渐减弱,在九月十九这天庞大的后勤船队开始从福州出发前往珠江口接济前方的大队人马。

而在杭州的李玄清也收到了杨天成的汇报,对于台风即使在后世也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而且因为之前自己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所以并没能够提前通知前线注意这个问题,所以除了发出紧急命令通知中原各省的储备仓库立即输送大量物资南下之外,迅速给杨易发布最高命令,传令国民警卫队率领建筑总公司迅速调集大量人手南下,并且紧急通知总参,立即择机抽调北线兵马南下,必要的时候接替南线部队。

“大哥哥不要担心了,虽然这个时代抵抗灾难的能力没有后世那么大,但是毕竟也只是一场台风,咱们举国之力救助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巧兮见到李玄清面色黯然忍不住安慰道。

“不,巧兮,我不是担心这一次台风的问题。而是在考虑以后咱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应对策略。”李玄清苦笑道:“我现在总算是知道了历史上钱镠在钱塘江修建的海堤是为什么了。咱们恐怕也要修了,不然等到钱塘江水倒灌,只怕这两岸会顷刻间变成一片泽国。”

巧兮也知道历史上钱镠在杭州附近的沿海地区的举措,点点头道:“江南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如果受灾必然牵动整个帝国的经济走向。那就等南边战事打完了咱们调集人手来修吧。反正这么多战俘修什么都是修,不仅要修海堤,还要疏通整个帝国境内的水系,发挥内部水运的优势弥补咱们在铁路交通上的不足,这样才能够给铁路建设腾出必要的时间。”

李玄清和巧兮商议灾后事宜的时候岑天时也接到了南线的汇报,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赶赴东南,同时派人急速给杨秋传讯,调集东南物资进入岭南救灾。同时和徐兴夏商议之后将原本用于远航的船队全部从渤海湾调集过来在杭州等地码头停靠,依靠运河将海量物资转运至船队然后运往南方,弥补陆上通道受阻之后前方的物资需求。

不过这一次薛万里和柴嘉两人的动作确实指挥部刮目相看,在灾难过后第一时间将部队收拢,先期救助伤员之后,立即分派部队收拢附近的百姓,依靠后方几个没有波及到的物资仓库将百姓和部队安顿下来。接着在和后方失去联络的情况下远离珠江口,退守到后方靠近山地的宽阔地带。同时两人商议之后由薛万里率领部分人手执行防御粤军的任务,同时派出十几路信使分路出发和后方联系,柴嘉则带着大队人马和全部的百姓开始自力更生自行打通被冲毁的道路。

此时台风已经离开珠江流域朝着西北方向而去,渐渐平息的海上风浪也让两人决定寻找船只沿海路转回去。事实上这个办法的确比在陆上寻找道路要快速的多。在天启二年九月十九那天玄影卫驾驶的小船在经历了三天三夜的漂泊之后终于冲到了福州城外。王厚纯也正是因为这个消息从而决定派遣后勤船队南下救援前线。而后续从杭州等地启程的远航船队则在徐家的带领之下迅速跟进,随船而去的还有大量的人员。按照李玄清的指示,在必要的时候重新开辟一个港口。这个被后来称之为汕头的港口也正式在此次救灾的过程中崛起。

得到物资补给的前线大军索性将救灾范围扩大,派出上百支分队出发搜索幸存人员接引到军营救治,很快,几乎整个珠江流域东北部的灾民都被搜索出来,多达十几万人的受灾百姓让负责百姓救助的李立三想出了一个办法,选拔其中青壮年迅速组建临时的建筑兵团在随船而来的建筑总公司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加入了疏通道路的大军之中。

同样的几天以后玄影卫广州城内的消息也送到了薛万里手上,此次刘昌鲁的联军损失并不比天策军小,曲承美的静海军水师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陆上兵马也和天策军差不多。只是对方毕竟有城池掩护,灾难面前比起天策军要好很多,没有多达几万的伤员拖累。不过让薛万里感到诧异的是刘昌鲁在广州城中也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见到天策军后撤之后也主动撤除了城防。这样一来双方几乎是默契的放开了戒备,将精力放到了后方和民政上面。

天启二年九月二十四,杨秋赶到了前线汕头港,开始接替军方主持百姓救助和以工代赈的工作,将庞大的百姓就地安置,安排部分民众配合随行人员开始了在汕头安家落户的节奏,因为是建立一座新的港口城市,所以这一次采用的是李玄清带来的后世的标准,各项功能区层次分明,而且还未将来城市的发展预留了大量的空间。新建立的港口码头直接用钢筋水泥建造长长的栈桥,以方便货轮停靠装卸,仓库区也很快建立起来,大量的物资有了地方屯放之后,杨秋立即主持修建道路通往军营所在地。

在灾后重建的这段时间里杨秋直接将十几万百姓重新落籍在汕头,以此建立一个新的港口城市。这片原本就是一片荒原的地方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场,各项物资随着后续船队流水线一般运送过来,部分就地采集的建筑材料也纷纷堆积过来,在各项人手的手中变成一幢幢房屋和一条条路。

“杨部长,你们这个速度也太快了吧?我这道路都还没疏通呢,你这一座城市都快建完了。”杨天成随船从福州赶过来的时候正好碰到柴嘉送一批伤员回杭州养伤,见到汕头港的时候忍不住赞叹道。

杨秋倒是没有那么乐观,反而叹息道:“天成你没在灾难现场是不知道这场大风暴给百姓带来的损失啊,这一季的收成几乎是颗粒无收啊,地里的庄稼几乎全毁了。”

“现在也只有一个办法了。”杨天成也是跟着沉默道:“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将广州这一块全部拿下来,然后打破旧秩序,免除税收,调拨粮食过来赈灾,否则就算广州这边一年两收,但是也架不住百姓手中没有粮食啊。”

“你们恢复的怎么样了?”杨天成上岸之后和柴嘉边走边道:“厚纯那边带着补充部队过来,到时候要想办法尽快拿下广州,收复整个岭南道。”

“大帅放心吧,东线这边因为靠海,物资运输其实还算比较便利,攻占广州问题其实不大,而且刘昌鲁的广州城也是受创严重。只是钱宁和陈宇那边问题比较大,我听说钱宁已经准备和薛洋合兵一处了,先期打通后方道路。”柴嘉有点犹豫道:“大帅要不要让陈宇他们先南下和我们拿下广州之后再北上吧?这样至少交通运输上面能够方便不少。”

柴嘉的建议让杨天成一愣,随即点了点头道:“你的办法似乎能够减轻不少后勤压力。大军驻扎耗费钱粮无数也不是办法。我会和厚纯商量一下。”

不过在杨天成看了前线的狼藉场面之后顿时不再犹豫直接让身后的参谋火速传达命令让薛洋和钱宁撤回永州待命,让陈宇率领兵马分路南下韶州,将后方的百姓全部移送到天策军控制的区域让军管区衙门尽全力救治。

这种调整也为内阁和后勤部节省了大量的军费钱粮,这些都留给了后方的受灾百姓,无形当中为内阁减轻了负担。让内阁准备的赈灾钱款直接用在了灾后道路和重建上面。

天启二年十月中旬,在陈宇大军陆续抵达汕头之后,杨天成和王厚纯商议之后决定立即出兵珠江口,第二次围攻广州。这一次吸收了上一次的教训,海军特意派出了一艘军舰前出珠江口查探天气,并且让刚刚抵达前线的胡小四派出玄影卫探查当地熟知气候特征的百姓,绝对不会让灾难再来一次。

“皇上,你打算修建海堤?”刚到杭州尚未歇息的岑天时被李玄清的这句话吓呆了,愣是没反应过来。不过还好巧兮在旁边详细的解释了李玄清的意思之后才让他明白。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是应该提前安排。”岑天时明白过来之后点点头道:“只是这修海堤的话需要天量的物资和人员吧?咱们一时之间上哪去筹划?”

“这件事让财政部在东南新区筹措专项费用吧?至于人员就将此次岭南战役的所有战俘全部押送过来修完海堤之后放回去。”李玄清摆摆手道:“先生你可能不了解,台风这种大风暴天气不一定会发生在岭南一带,江浙一带也会发生。而且基本上在夏秋季节多发。这几天我也查了杭州和台州的周志,这边的记录可不少,我们需要趁着这一段难得的空闲时间将这些事情做完。杭州一带的江南地区是帝国经济中心,即使我们努力兴建了其他几个重工业带,但是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必然会让江南在未来持续作为帝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我们需要未雨绸缪。”

“皇上放心,这件事内阁来具体筹划,一定会将这个海堤修起来的。”岑天时听完李玄清的话之后点点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