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连环布局(下)

大唐颂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连环布局(下)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7:11:35 来源:笔趣阁

“主公,果然不出所料,现在各地藩镇几乎都已经疯了,他们手下的秘密组织都开始追查此次物价上涨的原因。”玄影卫的情报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几乎就在各大藩镇派出手下探查的同时,消息就已经传递到长安总部。

“你们的计划有没有开始执行?”李玄清匆匆扫了一眼,问道。目前看样子朱全忠的反应最大,四川等地尚有战事,加上本来就很富足,物产丰富,几乎没有什么反应。

“郑璠已经代表朱全忠全权处理这件事,而且这家伙几乎靠直觉就锁定是我们干的,只是目前没有证据,而且宣武军内部也还有不同的声音,所以他现在打算找到证据。”胡小四解释了一下朱全忠的举动之后继续道:“玄影卫的计划已经展开,我来是打算和主公辞行的,我打算亲自前往东都,和郑璠好好过过招。”

李玄清沉吟了一下点点头道:“既然你亲自前去那我也没什么好交代的,其他地方也要安排好人手,还有啊——”说完指了指北边道:“别忘了这件事。你在山东的布局我不插手,只有一条原则,那就是即使撤退也要留下后手,拖延朱全忠恢复经济的时间,为我们的计划争取一年,一年以后朱全忠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了。”

“主公放心,小四明白,其他地方都已经安排了可靠人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咱们的经济战会转移到其他地方,从而形成一股洪流,席转天下。”胡小四拱手接令道。

“主意保护好百姓和随行的商人。以后这天下还大着呢。”李玄清看着自己眼前的情报头子笑道:“等你完成任务回来我给你娶门亲怎么样?”

“啊?主公,不是应该给天翔他找媳妇嘛?怎么突然转到我头上了?”胡小四听到这话连忙把徐天翔拉出来垫背道:“咱现在还不急,你看天翔比主公还大,还有陈宇,他年纪最大,主公应该去找他们两个才是。”

“小四,你不够兄弟啊,怎么在主公面前一下子就把我卖了?”胡小四的话音未落,徐天翔已经走进了长庆宫,恶狠狠的瞪着胡小四道。

“你拉倒吧,那个杨大人家的伏瑶小姐人家看上你了好吧,明天我就去找陈凡,让他和主公去给你提亲去。”胡小四一点也不给徐天翔面子,直接开口喷到。

“好了好了,说不过你。主公,小四去东都要不要让小虎跟着一块去啊?”徐天翔哪是胡小四的对手,连忙转移话题。

李玄清点点头道:“让飞鹰旅全军乔装出境,协同玄影卫作战。”顿了一下继续道:“你来不会就为了这事情吧?”

“那倒不是,总参调兵的命令已经下发了,目前西线的两个集团军已经开始组建,想问下主公要不要去前线督战。”

“不用了,厚纯和万毅都能够独当一面,再说西线战事只是苔藓之疾,就当做为将来做个铺垫吧,军部今年的任务就是练兵整编。”李玄清摆摆手道:“小四那边要努力了,这十几万大军动员的粮草可都等着你运过来呢。”

“哈哈,我来之前后勤部的老左还神神叨叨的跟我念叨呢,说是前段时间后勤部的钱粮都被主公调拨到丰州一带去了,这西部可没有储备那么多粮草。但是我见他却没有一丝忧愁,合着这里还有这一出啊?”李玄清的话让徐天翔恍然大悟,顿时一拍大腿道:“小四,东线的天成已经准备好了,紧急情况下可以兵出华州,和你配合。”

胡小四见到李玄清看着自己点了点头转身而去。

“主公,这件事就算是做好了估计也是毁誉参半,而且可能造成山东地区的民心归属问题。确定要这么做吗?”徐天翔难得的关注起民政问题,眼神中却透着一股难以言明的忧愁。

“放心吧,小四已经在做了,收复民心其实有时候也简单。尤其是那些底层百姓,对于他们而言我们天策府的政策才是最适合他们的。”李玄清淡淡的解释了一句,也没在继续说什么。徐天翔的担心有道理,但是他没有自己来自后世的知识。

而伴随着胡小四开始从长安出发,玄影卫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天策府在山东的商人开始了自己的动作,这种倒了好几手之后,已经将货物来源摆弄的面目全非,而且那些本地商人在让人眼红的利润面前纷纷给天策府商人当了最后一手接盘侠。这种前期低价买进之后现在高价抛售,顿时引起了汴梁、东都、徐州、兖州等地开始了疯狂的抢购。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商铺门口排起了长龙,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很多人拿着钱买不到米之后引起了骚动,大队的百姓冲入这些商铺里面,砸开店门将大米哄抢一空。

这场发生在郑州的哄抢事件也正式揭开了这场经济战争的序幕,郑州事件发生以后,本地商人巨大的财富被抢之后到郑州府衙哭诉,郑州府衙火速调兵镇压,杀死百姓五百余人,抓捕三百多人。但是血腥的镇压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粮价虚高已经威胁到绝大部分普通百姓的生活,所以继郑州之后,山东的华州、卫州、梁州甚至河南府所在地洛阳陆续都发生了骚动。而当地府衙一边倒的镇压也让百姓的怒火持续发酵,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这场骚动已经发展成了流窜各地的武装反抗。

而这些突然发生的变故让刚刚攻入蔡州的朱全忠差点直接撤兵回来,危急关头军师谢瞳力排众议,让朱全忠坐镇蔡州剿灭秦宗权余党,并且恢复蔡州等地的安定,自己带着后方一众将领文臣紧急回到汴州大本营,开始接手处理这突然发生的变故。

谢瞳从郑璠手里接过这些天发生的变故的详细始末之后却皱起了眉头,一边的郑璠知道自己在民政上面不是眼前这位的对手,所以干脆把主动权交给了谢瞳,等待他的发话。

“郑兄,你说这些都是我们本地商人的买卖?那你为何要怀疑天策府头上?”谢瞳看着这些情报也是惊疑不定,但是对于郑璠的举动很奇怪。

郑璠见到谢瞳认真的眼神苦笑道:“我一开始只是直觉,但是查到最后却没有查出什么有力的证据。但是有一点很明确,这些本地商人的产业或多或少都和天策府的商人有关。”

“那依你之见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谢瞳扫了一眼眼神有点不自然的郑璠忽然问道。

“立即抓捕在山东各地的天策府的所有商人,然后严加审讯必然能够找到源头所在。与此同时全区域搜捕所有商人囤积物资的仓库、暗堡,查处所得进行充公,这样既能够凭空得到大批的物资,又能够打击这些不法商人。等这些做完,少了那些投机倒把的商人,物价自然能够下来。百姓也能够回归平静。至于那些叛乱者让驻军逐一剿灭就是了。”郑璠将自己心中所想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平心而论的话,郑璠的这番话确实能够快速平定骚乱,而且还能够一举两得。但是却没有认识到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一定区域内的物资总量基本上是不变的,这种大规模抽调物资的后果就是骚乱虽然能够平定,但是物价却没有办法降下来,甚至有可能会继续上涨,这一点在后世各个时期都得到了验证。而且就在谢瞳同意采取郑璠的意见之后,玄影卫的最高命令也开始下达到各个州府的负责人手中。这些人拿到命令之后开始了第二波举动。

就在第二天一早,郑璠和谢瞳开始部署计划准备抓捕郑璠留意的天策府商人的时候汴州开始了剧变。一夜之间城内开始盛传宣武军要开始镇压百姓替商人谋取利益的流言充斥整个城市,并且随着进出的行人迅速传到周边的其他城市。与此同时玄影卫秘密商行开始启动地下商场,组建黑市交易,彻底将汴州的市场秩序打乱。大量的物资在黑市交易,惊人的物价开始从黑市向外蔓延,这个宣武军的大本营也开始了人心也开始逐渐走向崩溃。

面对紧急情况,谢瞳将郑璠的计划打乱,将第一步变成了第二步。开始大肆在城中抓捕那些不法商人,没收粮食等囤积物资,以行动辟谣。这一点很快得到了百姓的认同,朱全忠的大本营还是治理的很不错的。但是查处的物资没有流向市场,而是被宣武军囤积这一点让本来就被黑市炒到了一斗米百贯铜钱的惊人粮价开始公开出现在市面上,并且很多时候还有价无市。这回百姓彻底恐慌了,部分没有着落的百姓开始出城逃荒,然后在城外被那些平时不起眼的小人物劝说,躲入附近的村落中,然后一批批转移消失不见。

原本宣武军对于人口的控制是很严格的,但是架不住这个时候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郑璠领衔的特务机关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场人为造成的灾难上面。所以根本没人发现这些人口是怎么消失的。

而且这个时候天策府的商人也接到命令一夜之间忽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就连他们雇佣的下人这个时候也都不见了。这些让郑璠越发证实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但是此时却没有心思去追查,而是在和谢瞳仔细商量了一夜之后开始决定向市场上抛售粮食,以期能够稳定物价。

由于要稳定物价,所以谢瞳给粮食定价为一斗米五百钱,这原本比之前汴州的粮价已经高出不少了,但是此时却真真切切的变成了良心价。所以几乎就在宣武军投入粮食的第一时间内这些粮食就被哄抢一空,短短三天时间宣武军查处的五座城市共计七百万石粮食被抢购一空。但是粮价却并没有真的降下来,在宣武军停止抛售粮食之后这些原本回落的粮价再次疯狂上涨,并且再也没有办法抑制住。

这一下谢瞳等人彻底傻眼,之前手中握着七百多万石粮食的时候说实话说话还有底气,现如今粮食没有了,粮价没有如期降下来。几人彻底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而就在这时候噩耗再次传来,宣武军境内的人口流失终于被发现,各地人口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踪,但是这种每个地区减少一部分加起来的数字却十分恐怖,农业时代没有人口就没有了一切,汴梁地区本来人口就少,历次战火让朱全忠不得不想办法从齐鲁之地输送人口,费时这么多年终于攒了这么点家当,这时候人口流失不是自毁长城吗?

谢瞳在一面像朱全忠求援的同时一边开始采取紧急措施,以暴力强行限制粮价,对于不按照命令卖粮的各大商人直接抓捕,然后开始在各地宣布禁止一切粮食等生活物品买卖,所有粮食等物品必须限期卖给宣武军,由各地府衙统一安排人手对城中人口实施配给发粮。

这一套很像后世的办法,但是这个时代的户籍制度却让这个办法漏洞百出,各地过不下去的百姓开始进行大流窜,根本分不清那些是不是本地百姓,加上那些当官的故意克扣粮食,造成民怨四起,效果并不明显。

这种办法虽然漏洞很多,但是实施起来确实有效。但是已经到达东都的胡小四却不愿意就此收手,眼珠子一转,开始了另一个计划。面对这些被禁止交易的商人,玄影卫的人开始通过不同渠道搭上线,鼓动他们去别的地区。甚至为了避嫌,也为了给朱全忠统一中原制造麻烦,玄影卫的人鼓动的方向居然是向东去朱瑾的领地,为了编造朱瑾领地的平和和自由,这些家伙不惜发挥胡小四的口才,将齐鲁大地的朱瑾和王师范两人吹嘘了一番,此刻面临绝境之地的中原商人除了极少数之外其他人纷纷意动。朱瑾和朱全忠的关系可不一般,所以去那里这些人可是一点负担和压力都没有,没几天的时间开始纷纷外逃。这些商人的外逃一开始并没有引起郑璠的注意,在宣武军的内部,朱瑾的领地和朱全忠没什么区别。但是等到大部分商人纷纷从汴梁等地逃出来带动的却是整个市场的全面崩溃,汴梁等地的市场上再也看不到一个商人,所有的物资流通都陷入停滞状态,这一下彻底让整个中原大地变成了一潭死水。

此时的长安城,李玄清接到了胡小四的汇报,内容就一句话:中原底定。

这场不伦不类的经济战争到此基本上告一段落。但是李玄清的眼里,这场战争却远未结束。胡小四的后续计划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恰恰这些,对手不像之前没有办法应对。所以沉吟良久,长庆宫中的飞骑再次紧急出动,朝东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