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

大唐颂 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7:07 来源:笔趣阁

天启十一年的帝国会议在正月十六这一天如期举行,只不过在建设部调集了两个建筑公司数万名精锐持续开工三个多月之后新落成的参议院大厦里面焕然一新的圆形会议厅此时坐满了人,甚至就在李玄清带人来的时候里面错落有致的百余人大部分都没有注意到,因为今天的帝国会议内容不同寻常,除了去年的工作总结和今年的工作计划,还有一件天大的事情,今年是岑天时为首的第一任内阁成员任期结束的日子,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帝国行政机关将迎来一次巨变。而身处这场巨变最核心的两人,专门被内阁召回来述职的张建忠和身居工商部高位的慕容瀚海却面色很平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心关注的都是今年这一整年的工作计划。

不过不论下面这些或者是从其他机构抽调来的临时议员还是已经率先进行过选拔的几个老省区议员又或者是那些一府一阁一院高层,在此时都不得不聚精会神来聆听今年的重头戏,天启十一年的工作计划,虽然理论上这些是新首相上任之后制定的,但是帝国经济发展不能因为人选的问题而推迟,所以经济发展计划在岑天时的坚持下就这样定了下来,并且写进了首相换届的明文制度之中。

按照内阁那边制定的计划,在天启十一年,帝国内政在农业上继续推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将东北以及其他各地的国营农场和那些私营的大型农场作为基础,建立稳固的商品粮基地,并且借此机会推广新式水稻小麦种子,借此推动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并且之前李玄清提到的甘蔗也在南方广泛种植,此举对于那些偏远山区不愿意迁徙到其他平原地区的百姓,这就是一个福音,江西等地的农业经济和蔗糖加工产业也今年的计划当中被工商部和农业部提到日程当中,负责承建大型制糖加工产业的江东吴家和张家甚至在整个冬季都没有停下脚步,建设工厂配合各地政府衙门修筑道路平整山地,准备今年进行大规模种植。甚至各地适合种植甘蔗的农户都纷纷接到了衙门的通知告示。

以上这几天目的就是确保在工业发展急剧增长的同时农业的大型化和机械化能够紧跟而上,同时这也是帝国政府压制粮价,吸引农业人口向工业转移的一个隐形办法。粮价持续走低的同时和工业上劳动力紧缺成了今年工商部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在那些危险高危行业由天竺战俘去取代之后,那些剩余的大量岗位就需要协调农业人口去进行转移了,不过和农业部那边采取的办法不同,工商部已经联合六大家族为首的帝国工商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本土的广大农村设立了长期招聘点,并且各地政府也会因此积极配合,力争用这种高薪待遇的方式尽快将农业发展尤其是中原工业扩张带来的劳动力紧缺的局面。

帝国年度会议大部分内容都是以工商业为主,所以慕容瀚海的汇报基本上算是内阁的重头戏,也是帝国今年施政的重点所在。这一点甚至就连交通部和财政部都比不上。不过虽然出了工农以外,其他部分的计划相对而言要平淡不少,但是时至今日没有一个人敢小看当初内阁设置的这大大小小十数个部门了,这些部门在日常的经济生活当中基本上都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且内阁所置各部门都是执掌一部大权的部级大员,其地位甚至比起那些外放为省级布政使还要显赫。所以不论是交通部的完善中原各省的直道计划以及年前上报上来的中原铁路网计划,还是教育部关于帝国教育改革计划,将之前的蒙学和小学定为义务教育,由帝国政府拨款来资助帝国所有的幼龄学子完成学业,都是需要长时间大规模的财政投入,而且和帝国其他部门的计划实施是密切相关。

“这是本届内阁最后一次编写工作计划,但是我想说的是本届内阁所有成员在帝国发展上面所做出的努力还是让我这个首相很满意的。我们历经十年跋涉,在皇上的指导之下,将帝国的工业化火种普及到中原大地,让我大唐从此奠定了千年帝国的根基。这一点我是与有荣焉,将来就算是退休致仕,我想我也会让后辈子孙因为我这个爷爷而感到骄傲。”岑天时在内阁所有部门全部汇报完之后站起身来笑道:“这里我代表所有内阁成员感谢皇上,感谢大唐的诸位先帝护佑皇帝降生华夏大地,才让我大唐荣光重新回到世间,让百姓有了希望啊。”

“先生说笑了,大唐能有今天是在座诸位和普天之下所有的百姓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一点一滴浇灌而来的,工业帝国需要各行各业的百姓和大家持之以恒,不忘初心。”李玄清起身给所有人鞠了一躬然后长身而起道:“我也知道大家此时此刻心里都在想什么,因为在天启八年的时候我就说过岑先生这一届内阁之后,我们以后的内阁首相将采用一种新的制度和办法来选任。如今也到了揭开谜底的时候了。岑先生从首相位置上退下来之后会和副首相拓跋思谏各自率队组建两个政党,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大唐政党制度的确立,以后内阁首相都需要以这种制度来竞选。”李玄清看了一眼在座的所有人道:“竞选的场所就是我们目前所处的参议院,以后参议院不仅仅作为帝国年度会议开会的地方,也不仅仅是审核各部门预算和修改主持律法的所在,更是两党参加竞选的所在。帝国所有的议员在随后也会重新改选,这一点因为杨议长已经提前公布过了,相比大家也都清楚。”

政党制度在座的这些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其中有些人甚至亲自建国李玄清写过的那片政党组建概要,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奥妙。所以所有人都是静坐不动等待着李玄清往下继续,“只不过这第三届内阁只怕是赶不上了,毕竟我们现在的政党还只是在计划之中,岑先生为了帝国政务劳心劳力实属辛苦,我实在是不忍心让他在政务之外再加重任,所以这政党还是等他退下来之后再行组建。不过毕竟内阁首相一职关系到帝国稳定和发展,是断断不能够缺任的。所以我打算十日之后在参议院举行内部会议,一方面为岑先生的离任举行一个交接仪式,另一方面也是为也是公布新首相的人选,接受大家的监督。”李玄清接着道:“按照我和岑先生商议,新首相人选公布之后,三月底正式上任,在此期间由副首相组成看守内阁,继续执行内阁的职权,确保帝国安稳无误的完成行政权力交接。”

李玄清说完之后这些之后并没有直接公布新首相的名字,而帝国会议还在继续,后续的律法院和天策军也陆续登台复述自己今年的工作计划,其后更是全体审议由内阁提出来的今年度的大唐帝国中央财政预算计划书,对于其中一项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庞大预算进行一一审议,持续了整整五天多的帝国会议才在所有人疲惫的眼神之中结束。但是这些议员和政府高官却没有结束的意思,草草结束之后一方面投入到新的一年的工作当中另一方面还需要配合参议院准备正月二十六的这次非同一般的会议。其中岑天时更是和拓跋思谏领衔的看守内阁进行了多项交接,将手头上的政务全部交给对方,并且和对方商议内阁留守人员的名单,确保不会因为大部分人员暂时离任造成内阁瘫痪。而且还好的岑天时也没有离开长安的打算,那些内阁成员也基本都是常住长安的,所以就算是拓跋思谏到时候交接不了也没什么。

而到了正月二十六这天,参议院的会议大厅再次开启,在无数人的翘首等待之中李玄清和岑天时走上前台,看着眼前这位从最初的时候就开始跟随自己任劳任怨的岑中书后人,李玄清深深一鞠躬,笑道:“这些年辛苦先生了,替我守护这大唐天下,为帝国百姓任劳任怨,今日我以大唐皇帝之尊宣布,内阁首相岑天时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劳心劳力功莫大焉,特赐帝国一等伯爵,皇室首席顾问,恩享一生。”

在场所有人在此时都开始鼓掌为这位尊敬的首相大人喝彩,毕竟岑天时这十年的确在首相的位置上兢兢业业,为了帝国的发展称得上是鞠躬尽瘁,当得起李玄清刚才所言的荣誉。这是李玄清第一次颁布帝国的爵位,虽然之前早就说过如今的帝国的爵位更多的是一种荣誉和身份象征,没有了过去的封地和食邑,但是此时听到岑天时的一等伯爵的爵位依旧是让所有人都羡慕不已。

“微臣岑天时谢过皇上,请皇上放心,臣虽然离开内阁,但是此生定然不会辜负皇上的知遇之恩,为大唐繁荣富强继续奋斗不休。”岑天时恭敬跪地谢过李玄清之后起身笑道:“今日我虽然受此大恩但是这份荣誉不是我岑天时一个人的,而是内阁所有成员一起努力得来的,这份荣誉我和诸位一起共享。”

“好了,诸位的功劳我都记在心里,请大家放心。现在我要宣布另外一件大事,也是大家一直关心的一件大事,那就是新首相。”李玄清笑道:“相信大家都好奇我们的新首相到底是谁呢?我们请他上来如何?”李玄清说完之后率先鼓掌,其他人不知道到底是慕容瀚海还是张建忠,但是此时皇帝陛下都鼓掌了所以所有人都跟着起身,也就在这一刻,张建忠被拓跋思谏带着走上前台,只不过他身后慕容瀚海赫然也跟在后面,这一下让所有人都疑惑了。

“好了,我来宣布一下,我们的下一任首相就是——原幽州布政使张建忠。”岑天时此时笑道:“请大家欢迎我们的新首相。也欢迎在关键时刻还能够相互谦让,以帝国大局为念的两位候选人。”

在这一片掌声之中,李玄清摆了摆手笑道:“我今天要感谢的是,我本来以为首相大位面前就算是谦谦君子也免不得要争夺一番,毕竟这不仅仅是帝国行政的第一人,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一展胸中的才气,为百姓谋福祉,这本来就是我等的心愿。但是我没想到的是慕容瀚海和张建忠两人却不约而同的推辞,为了帝国大局,不愿意和对方相争,以免帝国因此出现动荡。”李玄清说到这里肃然道:“帝国首相,身居高位,需要足够的胸襟和气魄,需要有足够的大局观,只有这样才能够掌管这片大唐江山,执掌万千百姓的衣食住行。所以我今天要说的是,今天的这两位帝国俊才都足够担当首相之职,有着足够的才气和胸襟。”

“今天没有落选者,有的只是两位成功者。”李玄清走到张建忠和慕容瀚海面前笑道:“恭喜你们,你们让我看到了一个帝国的希望所在,希望你们以后能够携手合作,让帝国能够更上一层楼,不要辜负我和岑先生对你们的希望,更不要辜负百姓的信任。”

“请皇上放心,建忠必定和岑先生一样,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辜负皇上,不辜负百姓,也对得起此番慕容兄对我的谦让。”张建忠朝着李玄清和岑天时郑重行礼之后拉着慕容瀚海肃然道。

“慕容后知后觉,皇上能够一如既往包容,微臣惭愧,一定协助好新首相尽职尽责。”慕容瀚海见到李玄清微笑着看着自己顿时脸色微红,但是仍然眼神坚定的看着对方道。

“好了,大家都来恭贺这两位,恭贺我们的新首相。”李玄清率先鼓掌,在场之人瞬间掌声如雷,震得这新落成的参议院大厦都开始有了回音,而天启十一年的大唐也正是从这种雷鸣般的掌声中开始了新的一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