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

国姓窃明 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5:43 来源:笔趣阁

隆武帝朱常淓那句掷地有声的“留发者,义民也,剃发者,难民也”,很快就被南京朝廷的宣传机构,大肆扩散了出去。

各种宣传渠道几乎是火力全开,想方设法对着沦陷区喊话。

甚至还通过曹变蛟这边跟清军之间小规模的斥候战,向敌占区渗透宣扬,或是抓到一部分确认是新剃头的汉人战俘后,悄悄给点银子放回去让他们宣传。

郑成功那边,镇江金山寺战场上,也立刻效法了这个套路,把一部分守城战中清军退却时留下的伤员,甄别出刚刚新剃头的,给药治伤,然后放归俘虏,过去宣扬软化敌军中那些被迫从贼的汉人。

多铎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乍一看明军居然放归攻寺战时伤在寺墙外的伤员,也就收下了,但很快就意识到军中开始出现流言,这才改弦更张赶紧收拢尺度,再也不接受明军放归伤员,以免动摇军心。

但这种事情也不好封堵,因为前线操作不当,郑成功下一波放归战俘的举动,居然直接遭到了清军前线督战的满八旗骑兵的射杀驱逐,

虽然影响很快被控制住,军中也被要求禁口,敢有乱传的立刻处死。但即使如此,还是有少量汉军旗和新剃头伪军知道了清军对自己人的不信任和残暴,这种恐惧的种子正在慢慢生根发芽。

多铎为此愤怒不已,找来帮他出剃发令主意的孙之獬,劈头盖脸便是一顿臭骂。孙之獬是没有退路的,只能竭尽全力帮多铎出谋划策,他就顶着辱骂绞尽脑汁,劝谏多铎:

“王爷,事关军心,可不能再拒绝接收伪明军放归伤员了,而应该好好接受,但收到之后把这些放归伤员单独立一营,严密看押,不许他们跟其他从未被俘的士卒交头接耳,如有试图散播流言的,再严刑处死,如此,则可防止郑成功的诡计!”

多铎一听,孙之獬这招倒是有点道理,确实伤兵战俘不能不收,也不能任由传话,还是单独管起来,自成一军另有任用才好。

他也就立刻吩咐全军照办,并且暂时原谅了孙之獬。

然而,事情虽然就这么处理结束了,但南京的大明朝廷宣布的新政策,却终究在清军控制的汉奸仆从军中扎下了一根刺。

很快,多铎期待的“新剃头汉奸勇于当炮灰,一条道走到黑”的局面,就一去不复返了,哪怕多铎封堵了消息,这些汉奸也开始出工不出力,一度让多铎很是恼怒。

明军那边,随着宣传战的不断磨合,官方宣传的口号和政策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升级。

很快,朱树人和史可法、吴梅村就琢磨出了一个新政策,并且开始对着清军中的汉奸喊话:

“鉴于多铎倒行逆施,强行剃发难民,本着大明天子仁德为怀,不忍普通百姓被裹挟进战火。现宣布朝廷对于被剃发难民的反正认定政策:

对于血统确认是汉人的剃头者,只要杀一满人、蒙人长官率队来降,一律认定为被强行裹挟剃发,并非本心。杀满官满将之军功照例叙录、按朝廷法度给以封赏赐官,并赦免前罪。

无法谋杀满蒙长官者,只要杀一积年伪清汉军旗长官来降,同样认定为被裹挟降贼,并赦免前罪,但给予功赏赐官则比照杀满蒙来降者递减一等……”

随后,南京朝廷还出具了一个“积年汉军旗汉奸长官”名单。其中列举了三等可以用来拿人头换功劳洗白的汉奸。

最高一等的,便是诸如孔有德耿仲明等跟随伪清十几年的老汉奸,其次则是白广恩、唐通等曾经对崇祯之死负有历史责任的河北降贼降鞑将领,加上一个朱树人最后特别单列的杀主降鞑的李成栋。

换言之,只要有孔有德耿仲明的下属部将,杀了孔有德耿仲明来降,或者李成栋的属下杀了李成栋来降,不管他们原来所作所为如何,都认定为是“被裹挟从贼剃发”,一律赦免前罪还给官做。

这种灵活的道德底线,若是换了另一个时空的大明朝廷或者说南明朝廷,是绝对不肯开具的。

因为南明朝廷本该都是一群道德绑架的腐儒,一直到南京沦陷前甚至逃到福建时,都是标榜“一日不忠永远不用,剃了头发就是汉奸”。

这种政策如何有利于团结大多数统一战线呢?历史上明朝统一战线的虚与委蛇灵活底线不如清朝,难怪被清朝团结了大多数汉奸灭了。

现在朱树人这么一搞,实在是精微奥义,妙到毫巅,不但灵活坚持了忠义的道德底线,还给了个台阶下——杀长官来降,你本人就算不是真心从过贼!

这不但给了刚刚被强行剃头的人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其实还顺带着给剃头稍微早一点的人,一个反正回来的机会,顺带着一起和稀泥了。而原本要是单独给那些从贼多年的人开小灶,是容易引起人心不服的,还会有恶劣的教化负面效果。

到时候,孔有德耿仲明也好,李成栋唐通也好,一旦到了战局不利时,还不得惴惴不安每天担心自己手下人杀了自己拿人头去献功反正呢!

而且,这种政策宣扬,如果换个南京朝廷的其他阁老部堂去背书,还真就不好使。比如史可法,就算他同意了这个政策,敌人也不会相信,

因为史可法多年来示人的形象就是刚正不阿的道德君子,说他会暂时事急从权虚与委蛇重用反复无常杀主之人,敌人肯定会觉得:

这一切都是暂时隐忍的虚与委蛇,到了将来天下重新平定,肯定还是要秋后翻旧账的!

但朱树人不同,这样的政策从朱树人的宣传口径里说出来,就非常能服众——这全拜朱树人五六年来积累的“灭孝”恶名,他是出了名的喜欢重用专杀义父的反贼酋守义子!

从五年前开始,他刚到黄州当同知,就敢重用被战局逼入绝境的刘三刀、杀了义父刘希尧来投,后来刘三刀还作为一个标杆,在朱树人麾下干得好好的,现在也做到参将了,待遇一直只升不降!

更别说后来朱树人搞蔺养成,再逼迫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都投了,还让他们出卖义父张献忠。

朱树人的崛起史,就是活生生伴随着长达四年的劝义子杀爹史!这是有历史积淀的。

这种肯表里如一重用敌方杀爹义子的人,放出来的统战宣传,那些失足骑墙派才会真信。

……

明军新一轮的宣传攻势,很快就逐步见效了,清军一开始靠剃发令凝聚起来的恐惧、胁从,渐渐被明军彻底瓦解。

好不容易强行剃发抓来的壮丁,再也不愿意真心卖命。

甚至渐渐有一些从贼多年的汉军旗基层军官、士兵,在被当炮灰强行派去打攻打金山寺的先锋、面对很有可能白白战死的危局时,出于求生恐惧,选择了战前偷偷杀害自己的长官,然后跑去对面的明军阵地投敌反正!

比如,从崇祯五年吴桥兵变时就投了鞑子的老汉奸耿仲明麾下,就有一个部将名叫陈绍宗,

因为被多铎逼着连续数日打前阵跟郑成功死磕消耗,出于对白白送死的恐惧、加上觉得清军这次可能要大难临头。

于是陈绍宗在腊月初二夜里,在次日清晨即将被再次逼着当炮灰打消耗的前夜,暗中刺杀了自己的上官、耿仲明麾下的汉军正黄旗右副旗主连得成,然后趁乱杀出清营直接阵前起义。

郑成功苦战多日,原本已经打得挺艰苦了,只是靠着朱树人一直掌握着长江航道、可以从金山寺北侧的水路不断给他援军,他才能死撑在这儿。

郑成功内心其实也知道,能在这儿拖住清军继续打消耗防守战,以一个较高的伤亡交换比削弱清军、积累量变期待质变,本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才一直勤勤恳恳。

现在,所期待的“质变”之一总算来了,清军因为久攻不下,因为明军对汉奸的新政策,居然引来了耿仲明麾下的中层部将杀主来降!

虽然很可惜,没能杀了耿仲明本人,只是杀了耿仲明手下一个排名靠后的副职,但也足以震动清军了。

郑成功当然是小心翼翼又雷厉风行地立刻接应了陈绍宗,同时也留了个心眼,把陈绍宗部放进金山寺防区后就解除了武装,以免对方是诈降,然后就让水路船队把人押运回南京,由朱树人直接安抚处置。

清军为此混乱了好久,汉军旗愈发人人自危,久攻不下的士气低落终于要到了引爆的临界点。

多铎得知后,也是怒不可遏,杀了好几个负有监督不力责任的,还褫夺了耿仲明的指挥权,把汉军正黄旗的兵权交由满人将领直接指挥。

仗打到了这一步,多铎也陷入了犹豫,他已经看明白,朱树人就是利用金山寺在跟他消耗。虽然清军已经登陆成功,但明军始终守着山寺,关键是背后还有临江码头,可以通过长江水路源源不断增援。

明军肯跟他对耗人命,在这种作战形态下,清军精锐迟早都耗完也打不进去!

多铎不得不召集主要属下幕僚,重新商讨对策,他已经决定放弃强攻金山寺这招昏棋了。

这场持续了十几天的攻坚消耗战,再次在清军损兵折将、消耗弹药补给无数的情况下,草草收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