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414章 一轮新月正在冉冉升起

国姓窃明 第414章 一轮新月正在冉冉升起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5:43 来源:笔趣阁

郑成功重创越南海军的事儿,是发生在七月间。

后续追歼残敌、发动地面进攻,这些事儿说起来也就几句话,但其实大军出动哪有那么快收场。前前后后也是一直打到小康六年年底,才杀掉郑柞和所谓的黎朝国主。

后续成规模的叛军反抗,也得再持续几个月,所以一直到小康七年春天,这些破事儿都消停不了。

只不过大局抵定之后,那些体力活儿都不是皇帝需要操心的,前线将领自行解决就是了,后方只要保证钱粮弹药供给不辍。

朱慈煜便在广州城里,过了一个心安理得的新年。这是他出生以来,第一次在南京城以外的地方过年,少不了又把广东周边好好游览了一番。

过完元宵节后,甚至还临时起意,搭乘舰队稍稍出海,去海南的儋州观赏了半个月热带海景。

虽说朱慈煜去年南巡的时候走的就是海路,可毕竟还没到热带海岛见识过,而珠江口的海始终是浑浊不堪呢,考虑到这辈子再也不会来两广了,朱慈煜当然要抓住机会,见识一下碧蓝澄澈的大海。还假借名义,说是为了“出海巡视威慑缅、越,昭示大明对南洋海权的掌控”。

好在朱慈煜头上毕竟还有一个亲爹管着,他倒也不敢太嚣张沉溺玩乐,所以最后着急忙慌赶在二月初回到了广州城,不给随驾官员回去向摄政王告状的机会。

回到广州后,顾炎武便劝谏,说既然缅、越的名分都已敲定,该割让的土地,该归化的范围也已厘清,陛下便该北返还京,结束这一轮为期将近一年的南巡了。

朱慈煜还是有些舍不得,觉得难得早春天气还凉快,想在岭南多待一阵。但他心里也很清楚,就算待也最多只是一两个月,不会多拖。

因为去年他已经见识了两广夏季的炎热,所以一旦入夏,他肯定要北返,这次回去路上就不用太急了,完全可以改走陆路,这样可以湖广、江西一路旅游回去,路上慢腾腾走几个月,等入秋时回到南京城就行。

为了这点小心思,朱慈煜难免跟顾炎武装模作样地商量起报复西班牙人的事儿:

“顾阁老,越南虽然臣服,但去年广州曾风闻佛郎机人在吕宋大肆屠戮我汉人子民。朕身为大明天子,不能坐视汉人白白被蛮夷残害。不如让郑国公搂草打兔子,顺手把吕宋的佛郎机殖民舰队也干掉吧。”

顾炎武不由苦笑:“这事儿还是先谴责为先,还是要给郑国公时间修整。他连番海路进攻缅、越,历战无数,士卒疲惫,舰船残破,岂可立刻再起边衅?

佛郎机人本国距南洋五万里之遥,就算我们大明谴责了,他们一年半之内都不可能得到新的援军,这又有什么好急的呢?

报复肯定是要报复的,不然有损我大明天威,但具体如何报复,还是回京后跟摄政王商议吧。再说,此前请陛下南巡广州,那是因为此处地近缅越,这两国都在我大明西南,为了尽快往还谈判、斡旋分化敌人。

而吕宋在大明之东南,在广州以东一千余里,反而是在福建正南方。就算将来要用兵,也该从福建用兵,陛下回南京听消息便是了。这些佛郎机人的本国君王远在数万里外,也没法跟他们谈判,只能是直接用强了。”

顾炎武非常有原则,他坚持认为,皇帝南巡的法理需求,是因为皇帝代表国家,可以帮国家快速处理外交谈判条件,及时拍板。

如果没有外交的需求,只有国防的需求,那皇帝就不该亲自过问了,当初明堡宗的教训还不够深刻么?皇帝是负责动嘴的,不是动刀子的。以后只要不动嘴的事儿,皇帝就不用靠前部署。

朱慈煜讲道理哪里讲得过顾炎武?最后也只好打个商量,表示折衷一下,他在外面再玩两个月,然后缓缓北归。郑成功那边也让他尽快休整修缮,恢复战力。至于最后打不打吕宋的西班牙人,怎么打,回京后摄政王拍板。

顾炎武看皇帝还算听劝,也退了半步,那他也不会逼急了对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皇帝在外面多玩两个月。

朱慈煜最后拖到三月过半,才从广州开拔北上,月底过韶关入湖南。然后途径南岳衡山不由游山玩水盘桓半月。

皇帝抵达之前,还提前两月下达了徭役征发命令,让工人修了一条登衡山的青条石台阶道路,最后让人八抬大轿抬着皇帝上山,做了些封岳祭祀的礼仪活动——

正常情况下,皇帝哪怕只是坐肩舆,八个人抬也是远远不够的,但山路崎岖,为了安全,就事急从权降低标准了,后续也比照这个规矩办理。

祭祀完衡山,回到衡阳城里,朱慈煜还私下里打听了一下,说二十六年前张献忠灭门桂王全家是在哪儿。

军中有李定国、孙可望的旧部,闻言也是有些惭愧,毕竟当年他们都还是张献忠麾下的“西贼”,就有人指认了古战场的所在。

朱慈煜也装模作样去祭祀了一番,摆足了皇帝的博爱姿态。但他内心想的显然是:幸亏张献忠当年杀了桂王满门,不然皇祖父当年都未必能被父王以宗法顺位拥立为帝……

当初福王系和桂王系的血统远近,都是比潞王洗更近一辈的,福王系只是有别的提前干政的罪名,加上跟东林仇恨太深,所以没法上位。

但桂王可是没有罪过也没有旧仇的,历史上史可法都倾向于用桂王压制福王的伦序,历史上也正是史可法的优柔寡断,放不下这个血缘远近,最后南明内乱葬送了朝廷。

这些变故朱慈煜虽然不知道,但他内心很清楚,桂王灭门对保住大明是有贡献的。

哭祭完桂王后,四月底朱慈煜继续北上来到长沙,然后倒是没多做停留。五月上旬至岳阳,月底至武昌,每处略微凭吊游览十余日。

在长沙登临橘子洲,岳阳登岳阳楼,武昌登黄鹤楼俯观鹦鹉洲,还去大冶兵工厂和钢铁厂视察了几天。

那都是他父王当年创业立基战斗过的地方,对朱慈煜也算是爱国注意教育了,让他知道父王当年从一介监生、二十余年创业到坐拥如此天下,有多么不易。

直到时间进入六月,待在武昌都觉得炎热,朱慈煜才再次顺江而下,经九江,观鄱阳湖,渡江至庐山避暑,观香炉峰瀑布纳凉。期间少不了又提前征发徭役修了一条登庐山的青石板台阶山道。

墨迹到七月底,天气渐渐转凉,他才下了庐山,回到南京赶着找父王母后过中秋节。朱慈煜很清楚,要是再拖下去,连中秋节都错过的话,那父王肯定不会给他好脸色看的。

……

话分两头。

朱慈煜在外面游山玩水、南巡返程的时候,劳碌命的朱树人,却必须在南京继续处理朝政。

过去这一年多,儿子亲政了跟没亲政也没多大差别,还是需要他这个摄政王总揽朝局。唯一的变化,只是外交工作和部分军事工作转移出去了,由那个流动御营处理,剩下四个部的政务依然向南京汇报。

整个小康六年期间,朱树人也没精力折腾别的,一动不如一静。进入小康七年上半年后,因为知道越南已经搞定了,后续只是分化善后压服的工作,他才开始琢磨别的大战略。

顾炎武回报的“两广百姓皆风闻吕宋佛郎机人屠戮南洋汉人”消息,朱树人当然也是第一时间知晓的,而且他比儿子更加不觉得意外。

他前世读史书时,就有明明白白记载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三次最大规模的屠汉事件。

现在看来,事情还是发生了,无非是做得更低调隐蔽一些,而且西班牙人额外多隐忍了几年。

这种事情,肯定是要报复的。但可惜的是,大明如今的仇敌已经够多了。

朱树人内心原本对于大明的“三个七年计划”是有时间表的,现在本该是第一个七年计划顺利完成、土地税和人头税改革成功推进、缅甸越南也被干掉的时间节点。

又冒出一个西班牙,真要动手的话,估计要多拖延大明两年国力,这就得占用第二个七年计划的周期了,钱粮也要往这些方向倾斜。

这就意味着,朱树人决定第二个七年计划彻底搞定大西北和准噶尔蒙古等部,第三个七年计划搞定雅克萨的罗刹人,这个时间表都会被打乱。

如果种田蓄力的时间不够,最后可能就会面临跟历史上清朝一样的窘境,噶尔丹和罗刹人一个西北一个东北同时犯扰大明,到时候就得面临抉择,能不能同时扛住两个敌人,或者至少在其中最艰难地一两年里,同时面对两个敌人。

平行时空的康熙,那可是选择了在尼布楚退缩了一些利益,才换来罗刹人不支援噶尔丹的,现在朱树人可不想让这个利。

为了这事儿,他儿子在外面花天酒地的同时,他可是没少掉头发。最终决定还是干一把。

“罢了,要相信大明后续建设发展的速度,反正距离假想对付噶尔丹还有五六年呢,对付罗刹人还有十几年呢。

就算最后对付噶尔丹的进度拖延了,相信十年后的大明,应该有这个实力同时打赢噶尔丹和罗刹人!”

有了这个觉悟后,朱树人终于决定,让郑成功今年剩下的时间慢慢修整。等秋冬季节再次来临的时候,该对吕宋的西班牙人敲打敲打,就不要含糊。

……

根据形势的变化重新调整国策节奏后,朱树人今年剩下的精力,自然要投注到“大明第二个七年计划”的种田和攀科技上面了。

至今为止,第一个七年计划的种田变法部分,其实完成得非常完美。“废丁分籍”的人头税改革和工农分离、农籍田亩数量下限这些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敢于反抗的人就不多。

而且随着对缅、越对外作战的胜利,还没让国库因此空虚,这些军功都证明了变法的正确性。

自古开疆拓土的军功,都是对内政财税变法的最好力挺。军事威望上来了,下面唱反调的人就会心虚胆寒,嗓门也变小了。

所以第二个七年计划里,上述的改革可以继续推行,只要节奏略作调整、逐步往北方推广就行了。

而一般按照变法改革的节奏,改钱的部分完成后,把最容易跳出来反对的阻挠力量歼灭一部分。然后就可以顺势进一步改选官和吏治,就好比当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的关系。

在这样的思路下,朱树人下一步的目标也就呼之欲出了:

在变法层面,他希望优化大明的选官和考核制度。

在种田攀科技层面,前一个七年大明重点盯在生化环材上,把那些容易摘的、重实验试错、大力出奇迹的“低垂的果实”都摘了相当一部分了。

低垂果实不够摘了,后面这些年自然要注重理论建设,然后理论结合实际,用物理数学思维去指导规划科技进步,不能再光靠埋头做实验了。

好在这个问题,如今也有了解决的办法——早在小康四年冬的时候,刚刚才发明出微积分雏形的牛顿,不就来大明留学游历了么。

当时朱树人就点拨了他,指出了他的数学工具还不够完善,没有双重积分三重积分,解决现实世界物理计算和机械设计的问题还不够好用,让他继续闭关放养自行研究。还让他写了一堆信件,交给去英国卖鼠疫药物和消毒剂的大明商船队带去,高薪重礼多拉一些欧洲理工科学者过来。

如今,又是两年半过去了,时间已经来到小康七年初。

牛顿在经过最初一年半的闭关后,其实就已经把微积分的完善彻底想明白了,补上了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这些数学工具,还深入研究了二项式展开的其他细节补充,总算是把高数融会贯通。

而数学工具神功大成之后,整个小康六年春季到小康七年春季,这一年里,牛顿把精力投注到了证明“方子翎三猜想”上,用数学方法和补充实验,把此前理论中不够严密的地方统统补全。

至此,朱树人此前最早提出、方子翎帮忙整理、牛顿完成彻底证明的“三猜想”,才算是彻底变成了完全体的“三定律”。

当然,因为在这一世,猜想提出者和数学证明者由不同的人完成,最后定律的命名上,也没法再叫“牛顿三定律”了,而是把所有贡献者的姓氏都要追加上去。

这在科学界其实也很正常,比如初中物理课本上讲电磁感应的“毕奥萨伐尔定律”就是毕奥和萨伐尔两个人提出的,而“杨米尔斯方程”是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的。

科学界很少把姓和名都列上去,既然如此,朱树人和方子翎也只要列上“朱-方-牛顿三定律”就可以了。

如今,正是三定律彻底结束闭关、即将出关大杀四方的历史时刻。而朱树人此前让牛顿写信招揽的那些人,也陆陆续续来到大明了。

适逢如此科学盛况,朱树人觉得实在是一个改良大明教育制度、增加大明科举科目的千载良机。

所以第二个七年计划的科研种田和人事、教育改革,完全可以合而为一,互为表里共同推进。

一张新的大幕正在冉冉升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