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332章 不把笛卡尔找来本王就枪毙俘虏

国姓窃明 第332章 不把笛卡尔找来本王就枪毙俘虏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5:43 来源:笔趣阁

话分两头,郑芝龙最后死于大员岛热带雨林的传染病,那已经是隆武三年夏天的事情了,是他在深入原大肚国控制地区、经营郑家地盘时发生的事。

岛上的荷兰人被消灭,其实更在这之前,是春夏之交的事儿。

至于荷兰人从巴达维亚派来的增援舰队被击退,发生的时间点就更早一些了,大约是隆武三年春耕农忙刚结束的时候。

在那场战役中,还有个别荷兰战船被烧伤失去动力,随后被明军水师俘获了,

船上的俘虏,当然也都被甄别讯问了一番。有带信价值的,还会被人快马送到南京,交由鄂王爷朱树人亲自审问,宣示大明天威。

三月底的一天,朱树人在南京,就见到了被送来的几名高级俘虏代表。

这些俘虏倒是没怎么吃苦头,被俘后好吃好喝的,毕竟朱树人交代过,他还要让俘虏们回荷兰带话呢。

……

这天一早,一个四十出头的八字翘胡棕发荷兰男人,以及他的通译手下,就坐着一辆普通的马车,被拉到了紫金城外的公主府。

朱树人在南京,理论上是没有王府的,谁让他的封号是鄂王,他的正牌王府当然只能造在武昌城,以后如果要“就藩”,也得住回武昌去。

但实际上,谁都知道朱树人形同摄政,是不会就藩的。他在南京,就得住在名义上属于他老婆所有的公主府内。

朱毓婵作为今上唯一的独女,待遇当然也很高,公主府的奢华豪阔程度甚至在寻常亲王标准之上,所差的只是一个名分,让人觉得朱树人有“吃软饭入赘”之嫌。

一个掌权天下的大男人,哪能天天住在挂老婆招牌的房子里?

所以过去这一两年里,朱树人又自掏腰包,在公主府以北,另外弄了一个街区,把原本附近达官显贵的地皮都买来,打通另建了一座园子,跟公主府相连。

大致就跟大观园和荣国府的关系差不多吧。公主府就相当于荣国府,新修的园子就相当于大观园。朱树人日常住在园子里,贴近老婆的府邸但又不算住在老婆的府邸内。

此时此刻,一群荷兰人被拉到了公主府和“大观园”外,自然是还没进门,就看得瞠目结舌。

此前他们经过紫禁城宫墙的时候,就已经大为震撼,东方皇帝的宫殿园林规模,远不是他们能想象的。只是紫禁城的宫墙太高,他们也看不见里面的样子,只能天马行空想象。

到了朱树人的住所,马车允许从侧门驶入,里面宫殿楼阁、亭台轩榭、溪流湖泊、假山奇石、沁芳飞瀑、奇花异草珍禽异兽,曲径通幽弯弯绕了几里路都没走完,直接让荷兰人统统看傻了。

“这就是东方的摄政王住所么?当年拿骚的莫里斯亲王府上,怕是也不及十分之一吧。”为首的荷兰官员,用一种不可思议的语气,悄悄对通译感慨,当然他们之间说的都是荷兰语。

通译也是痛心疾首:“谁说不是呢,前几年都听说,东方帝国陷入了惨烈的内乱和游牧入侵,现在看来,他们完全能稳住局势,之前大员的商馆接纳留辫子的游牧贸易,实在是错得太离谱了,最终惹来如此大祸。”

他们口中提到的拿骚的莫里斯,二十年前就死了,是前一代荷兰执政官。但其豪奢一直深入人心,哪怕死了那么久,荷兰人一提起有钱人,还是会想到他的传说。

莫里斯亲王尤以肯花重金购买天下宝马、奢华养马着称。连他家马喝水吃豆的水槽食槽,都是金银打造镶嵌宝石的。

有一次有个汉萨商人向莫里斯亲王展示了一匹阿拉伯来的稀世宝马,速度爆发力都能超越亲王马厩里原有的马,气得莫里斯一个月没吃得好饭。最后竟花了十万盾的天价软磨硬泡把宝马强买下。后来欧洲人但凡得到稀世宝马,都会去亲王那儿踢馆卖掉。

不过当这几个荷兰人看到朱树人府上的豪奢,就知道他们年轻时遥望过的莫里斯亲王,怕是都望尘莫及了。

通译小心翼翼问带路的仆佣:“敢问这王府为何处处张灯结彩?平时也这般妆点么?那些绢花彩灯,怕是用不久又得换吧?”

他问的问题倒也不涉密,王府下人便骄傲地卖弄了:“便是日日用,也没什么打紧!王爷会用不起么?不过是与民休息,不愿意折腾罢了。近日王爷要纳侧妃!”

荷兰人便不敢再问。

几人在忐忑之中等候了许久,侍女和仆佣倒也没让他们干等,好茶细点一直没断,到了午前时分,朱树人终于腾出时间,宣布招他们觐见。

已经被磨得没了脾气的荷兰俘虏,也不顾西方人从不跪拜的礼节了,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头,进去后就选择了跪拜匍匐,并不敢仰视朱树人形貌。

“你们叫什么名字?在荷兰原居何职?”朱树人不怒自威地问,当然说的是汉语,让通译去翻。

朱树人穿越已经八年多,他其实还稍微记得一点英语,但他不想像其他穿越者那样卖弄自己会外语,那也不符合他的身份。

要体现自己知己知彼,有很多手段,没必要掉了牌面。

通译立刻翻译完了,然后那为首的荷兰俘虏乖乖回答:“在下杨森.塔斯曼,忝列海军少将,此前在东印度公司范迪门总督麾下指挥一支巡哨舰队……”

那俘虏提到的安东尼.范.迪门总督,历史上应该去年就染某种急性传染病死了,但估计是朱树人让郑成功提前收复大员,惹出了什么连锁的蝴蝶效应,改变了各荷兰督抚将领的行动轨迹,范迪门现在居然还活着。

当然了,人的天寿有限,范迪门年纪也不小了,就算躲过现在这一死,寿命也撑不了几年。

此前明军击退荷兰人从巴达维亚派来大员增援的舰队时,并没有彻底重创其主力,荷兰人吃亏后就果断丢车保帅熘了。所以被抓的人里也不存在舰队司令什么的,最高的只是一个负责前哨的巡逻分舰队指挥官,也就是眼前这人。

相比于范迪门总督,朱树人听了这人自报杨森.塔斯曼的名字时,倒是微微一惊。

他并不太清楚,眼前这个杨森.塔斯曼是不是就是某大探险家、地理发现者,毕竟荷兰人名字相似的不少。

但“塔斯曼”三个字,还是很有代表性的,澳洲有个岛叫塔斯马尼亚,还有一片海叫塔斯曼海,后世很多装逼小资都喜欢去那儿旅游,说什么“寻求最原理人类文明的宁静”,朱树人前世在微信朋友圈里都看得不要不要的了。

朱树人不动声色地追问:“这么说,你是个负责为主力舰队前哨探路的?你可有什么地理探索功绩?本王素来尊重学者,对于有地理、博物、哲学、技术才干之人,都会优待礼遇。

你若只是个红夷杀人军官,便该按杀戮粗人的待遇,你若是地理学家博物学家,只要把你的见闻分享给我大明,大明自然也不会亏待你。”

杨森.塔斯曼当然也希望得到更好的俘虏待遇,他眼下还不知道朱树人会放他回去,于是连忙说:

“我为范迪门总督做事那些年,带领探险舰队发现过不少地方——当然,那些地方大部分都属于荷属东印度了,希望王爷理解。”

他说这话也是打个预防针,免得朱树人要他帮着夺地,所以先明说他帮荷兰发现的土地都被荷兰殖民了,主权不容置疑。

朱树人只是冷笑,他现在根本就没空殖民,只是试试对方斤两罢了。

见朱树人默许,塔斯曼才抖擞精神卖弄:“过去十几年,我帮范迪门总督发现了香料群岛南部还有一片蛮荒广大的半岛地区,还有一个以我名字命名的大岛塔斯马尼亚,还有史丹顿双岛、汤加、斐济……”

朱树人听到这儿,才微微童孔缩放了几下。

香料群岛以南的巨大蛮荒“半岛”?那就说明,对方并没有环绕那片他新发现的土地全部一周,所以不知道那片土地一共有多大。

这很显然就是澳洲了。

但历史教科书上,澳洲不是再过一百年后、英国的库克船长发现的么?

这里不得不说,朱树人前世读外国地理发现史还是有点浮光掠影了。其实澳洲北部距离东南亚那些香料群岛又不远,才隔了一两百里的海峡,荷兰人早就发现也不奇怪。

只是荷兰人没有环绕全岛,没测出澳大利亚有多大而已,也觉得当地没有文明,也没有香料和其他值钱特产,没法做生意,就没去深入探索。

一百多年后英国人再来,这次是奔着建立殖民点、罪犯流放地来的,是来种田的,不是纯粹追求做生意,才深入探索澳洲全境。

事实上,眼前这位塔斯曼,至少已经沿着澳洲东北部海岸,航行了大约三分之一个澳洲周长了,一直到塔斯马尼亚岛,只是没去西澳和南澳。

而朱树人对于他提到的另外几个地理名字,也不是很了解,就让对方深入描述,这才知道,他说的“史丹顿双岛”,其实就是后来的纽西兰。纽西兰是后来英国人再来占时,重新取的名字。

“看来这人果然就是那个导致塔斯曼海被命名为塔斯曼海的塔斯曼了,也是新西兰的发现者,是个人才啊。”

朱树人暗忖,不由生出了几分招揽之心。

但他还是没忘了正事儿,当下让人拿来一份文书,直接丢在对方面前:“本王今日召见你们,就是让你们回去给范迪门总督带个话:

贵国在大员岛的驻军,无视我们允许他们带走财物、和平撤走、交还岛屿的和平条件,坚持抵抗,坚持侵占大员岛,不肯为他们违背前约与鞑子接触的事付出代价!

所以,最后他们是被强攻破城才投降的,只能按照战俘处置!贵国想要回战俘的条件,都在这上面了,本王不是来和你们谈判的,是宣布这项决定的,能答应,等条件满足之日,我们自会释放战俘,若是不答应,所有战俘都会被处决!”

杨森.塔斯曼听了通译的转述后大惊:“尊敬的亲王殿下,您不能这样,作为文明国家的执政者,怎么能杀俘呢?”

朱树人法令纹一跳:“你们还没看条件呢。”

杨森塔斯曼只好仔细去看,文书倒是已经提前让人翻译成荷兰语了:“让我们找到笛卡尔先生及其门徒,带到亚洲,交换大员岛战役最终被俘的2800多位战俘和商人、水手?

在笛卡尔先生及其门徒抵达之前,所有战俘都会被作为雇农对待,保证温饱在大员岛开荒?”

笛卡尔如今在西方也已经有一点名气了,荷兰上流社会消息灵通的倒也知道其存在,杨森塔斯曼当然也知道。

他好歹也算是一个地理探险家和半个博物学家,对学术还是挺关心的。

塔斯曼犹豫了一下,忍不住试探:“能问一下,摄政王殿下,您要找笛卡尔先生,是有什么目的么?”

朱树人也不含湖:“我在亚洲,都听说了笛卡尔先生的大名,想找他来我这儿,随便负责一家研究所——当然,本王的研究所非常多,绝不止这一家,本王手下擅长技巧算术的人才也不少,其他很多所都已经有得力的负责人了。

本王只是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多一些视角镜鉴,互相切磋或许能有启发,仅此而已。所以你们要是能招揽到更多跟笛卡尔先生类似的、只是名字不为我知的贤哲,也可以招揽来大明,

本王自会重酬重用,当然,本王会考校他们的学问,学问可以差,但是不是骗子本王还是能看出来的。”

朱树人从来不是历史名人集邮癖,他当然也知道一个笛卡尔形成不了质变,将来更多的科技人才要靠大明自己培养。

但现在的问题是,大明就算懂一点自然科学的人,也是读四书五经出身的,思路很局限,朱树人需要一些鲶鱼效应,把水搅浑,跟这些人互相启发。

这才是学术人才国际化的真正意义。

科学家也需要靠门口的野蛮人逼着他们动起来嘛,否则老是躺在那儿论资排辈徒子徒孙,徒子徒孙又不敢提意见,那还搞个毛。

至于朱树人这么说,也是不希望塔斯曼误以为笛卡尔真有多奇货可居,那只是一个招牌,别想高价讹人。

塔斯曼还想跟他谈谈待遇,朱树人就不愿多说了,只说笛卡尔么,在欧洲赚多少,他至少给五倍,也可能十倍,视其贡献而定,还能额外加赏。但这只是一个标杆,不可以援引。

至于其他细节,朱树人直接拿手上的俘虏说是,他们要是不希望那几千个荷兰俘虏重获自由,大可以不照办。

塔斯曼考虑再三,只能表示他只是个带话的,就算一切顺利,从巴达维亚回荷兰,就得航行七个月之久,往返就是十四个月,在欧洲找人、给被招募者留时间安家、决策,也都要时间。

所以至少也要一年半之后才可能把人带回来,慢一点两年都不奇怪。

从巴达维亚航行到大员或者福建,还要再加一两个月呢,关键看风向顺不顺。

朱树人:“时间可以等,反正这两三年里,荷兰俘虏在大员岛不会受到虐待。只要他们努力干活,可以吃饱饭有房子住,还有必要的医疗条件保障。”

得到了他的许诺后,荷兰人只好乖乖就范,先回去筹备了。

PS:前几天都是七千字大章,差不多要换地图了。

但明天会有感情戏,把最后方子翎的事儿清算一下,可以跳过,不想看的明天就别点开书,今天看完后可以提前把阅读目录往回翻几章,这样就不会订阅到明天的感情戏。明天还有一小部分篇幅,最终解决郑家问题的一些戏,没多少,就不断章了,想跳可以一起跳。

周末本来就要出门,所以后天请假,我再捋一捋换地图的问题,大纲被我临时起意折腾乱了。

下周一开始写回跟多尔衮那边重新开战的戏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