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面首开局 > 第三十二章 求见县令

大唐面首开局 第三十二章 求见县令

作者:隐剑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19:43:33 来源:笔趣阁

不可一世张二爷现在很怂,有些害怕,要不是身边有陈子墨陪着,他是断然不敢去县衙的。

虽说平日里也有做些纨绔勾当,欺负些老实人,可一旦真摊上杀人命案这种事情,还是露怯。

说到底,张继良不过是自小养尊处优的富贵公子罢了。

虽说张家也自认书香门第,祖上有出仕的,族人中也有个把在异地当个芝麻小官的,说是豪门,可真要论身份张二爷反而更像是富商公子。

有钱无权!

不良帅领头,陈子墨和二爷在中,不良人押后。

“二爷,与我细说一下是怎么回事。”陈子墨借着机会,向张继良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前头不良帅对于两人私语并不在意,且不说他们本又无串供之事,单说张家在庐州地界也是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能不得罪便不得罪。

“子墨,我真没杀人,我就给了那人两脚罢了,当时不过受了些伤罢了,根本死不了。”张二爷很委屈,要说吓唬人揍几拳踢几脚倒是常有之事,杀人确实绝对不敢的,他又不傻。

“二爷,我当然相信你,现在先把具体情况告知我才好帮你。”

张继良这才一五一十的告知情况。今日午时前,张二爷如往常一样在外晃荡,好巧不巧有人在张继良眼前诋毁张家,言语难听至极。义愤填膺张二爷当然不客气,抓了就是一顿教训,给了两脚将其踹翻在地,对方也只是受些轻伤,当初爬起来后跑了。谁知后来竟然死了。

听完张继良的阐述,陈子墨有些疑惑,为何刚好在张二爷跟前说张府坏话,又在被打后不久就死了,有点过于巧合了。

不过这一切都还只是猜测,很多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不能随意下结论。

正好此时牛伟从后面飞奔着追来,“二爷,陈哥。”

陈子墨见是牛伟,问道:“你怎么来了?”

“张管事让我先跟来的,怕你没个传话的,他随后就来。”

“来的正好,这样,你附耳过来。”陈子墨与牛伟一阵耳语,“速去。”

牛伟得了指派,不敢耽搁,分奔而去。

大唐是郡县制,庐州最高行政长官自然是刺史大人,下设县,县衙则是处理治所案件的地方。

张继良被押到县衙后,并没有立刻进行案件的审理,而是被收监。好在经过陈子墨安抚后,张继良倒也算配合,情绪低落的被不良人押到牢房去了。

不良帅叫阎五,得了好处后向陈子墨承诺,在上官下命令前,暂时可以保证张继良安全,在牢中不会受虐待。

之后,陈子墨请求阎五帮忙,求见县令大人,阎五答应帮忙通传一二。

陈子墨在外间等,不良帅阎五入了后衙通传。

别看阎五身为不良帅,名头响亮,可实际上在县衙的地位并不高,见了吏员都矮半身。这和不良人本身就是贱业有关系,唐朝明文规定,凡家中有人担任不良人的,三代以内不准为官。

官署后衙,县令孙玉楼正在斟酌如何处理张继良的案件。

这个案件目前看来,并不复杂,可真正如何处理孙玉楼却不敢断然处理。

张家也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作为一个近五十岁才补缺到一个县令职位的外来人来说,不好轻易得罪;再加上传闻张家大房夫人张杨氏乃是出自弘农杨氏,只是不清楚是哪脉哪房,弘农杨氏对于没什么根基的孙玉楼来说,那就是参天大树,得罪不起。

可现在这个案件已经闹的满城风雨,世人皆知,若是处理不妥当的话,自己的这顶帽子也不见得保得住。

就在刚刚,县主簿江行云还来过,说是外面意见传的满城风雨,若是不能秉公办理的话,将会让县衙形象一落千丈,也没法子和上头交差,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要求严惩凶徒。

自古主簿与县令多有不和,孙江也不例外。

江行云是庐州本地人,江家也算大户人家,江行云从书吏开始熬了一辈子熬到了主簿的位置,本来去年的时候有望再提一提,可没想道空降了个孙玉楼,两人自然不和,明争暗斗。

不良帅阎五勾着背来到门外,谦卑道:“县官大人,犯人张继良已经关押牢房,张家人请求拜见大人。”

“请进来。”

须臾,陈子墨在阎五的领路下,入了后衙,见到了县令孙玉楼。

“草民陈子墨,见过县尊大人。”陈子墨行礼。

“陈子墨?”孙县令听这名字有些熟悉,仔细看了陈子墨后,暗呼好皮相。

“你是张府的人?可是那个写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的陈子墨?”

陈子墨恭敬作答:“回县尊大人,正是草民。”

孙玉楼脸色缓和许多,带着欣赏的语气说道:“果然生的俊俏,你那鹊桥仙和丑奴儿两首词本官都读过,不错。”

孙玉楼算是个老学究,对于诗词之道尤为喜欢,因此不免对眼前年轻人有些欣赏。

“多谢大人夸奖。大人,草民是为府中二爷事情来的。”

孙县令缓缓坐回座位,挥手示意陈子墨入座,缓缓道:“既然你是代表张家来的,本官不妨直白的告诉你,此事有些棘手。张继良殴打田魁是众目睽睽之下的,很多人都看见了,仵作验尸也证实死因是被殴打后内伤出血而死,事实证据齐全,难逃其罪。”

孙县令喝了口茶继续道:“而且其家眷已经告到了县衙,要求严惩凶徒,外面也传的沸沸扬扬,本官若是不秉公处理,难服民心啊。”

陈子墨有些皱眉,事情比他预想的要糟糕些,“大人,此事可有转圜的余地。”

“有。”说完后,孙玉楼端起茶杯慢慢细饮,笑眯眯的不再说话。

陈子墨心如明镜,马上回应道:“还请大人指点,张府必感恩戴德重谢。”

孙玉楼眼中一亮,放下茶杯,口中轻斥道:“诶,你把本官当成什么人了。”

不过陈子墨却从对方眼神中看出了“你很上道”的意思,这种眼神陈子墨见得多了。赶忙自责道:“是草民的莽撞了,大人为官清廉,乃是正人君子。”

孙县令眯笑道:“算了,不知者不怪嘛。本官知道你于诗词之道很有一手,过两个月便是刺史大人寿辰,本官这里准备了一卷贺寿图,唯独缺了首贺寿词。”

贺寿词,这可有些难倒陈子墨了,孙县令要的肯定是题画诗,陈子墨记忆中关于贺寿诗词却很非常少。

陈子墨作沉思状,孙县令倒是不急,作诗词本就是极难之事,若是马上就能作出来,那天赋也太过妖孽了。

然后,孙玉楼才刚喝了一口茶后,就陈子墨轻吟道:“祝寿筵开,画堂深映花如绣。瑞烟喷兽。帘幕香风透。一点台星,化作人间秀。韶音奏。两行红袖。齐劝长生酒。”

孙玉楼一听,惊讶的看着陈子墨,心说这人也太过妖孽了吧,这么快就作出了一首好词,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孙玉楼跟着反复吟了两遍后记下,口中称赞道:“好词,好词。”

陈子墨暗呼侥幸,自己也就记得这么一首了。

“大人,那···”

孙县令正了正衣襟,肃容道:“此案回旋的余地就在斗杀还是过失杀人。”

陈子墨一点就透,前段时间唐律也翻过,对于斗杀和过失杀人也有些印象。

所谓斗杀就是殴斗时候致人死亡,而过失杀人就很好理解,无意导致他人死亡。

在唐律中,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处罚结果也不一样。斗杀属于重罪,要量刑;而过失杀人较轻,最轻的处罚可以铜代罪,差不多就是私了的意思。

“此案田魁家眷一致认为田魁是被围殴后致死的,乃是斗杀。所以如何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陈子墨赶忙谢过。

临走前,孙县令提了一句,张家与江主簿是否有什么嫌隙,他一致认为此案应该定为斗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