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面首开局 > 第二百二十九章 马嵬驿兵变

大唐面首开局 第二百二十九章 马嵬驿兵变

作者:隐剑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19:43:33 来源:笔趣阁

仓惶逃跑的玄宗一行人自十三日清晨出发,直到中午时分才敢停下歇息,至今还未进食。

因逃的匆忙,未准备太多干粮,因此大家现在都饿着。

曾经风光威严的天家排场早已没了,李隆基与杨贵妃只能搭着普通些的马车。

龙武卫大将军陈玄礼靠近马车,禀报道:“陛下,将士们米水未进,已有些怨言。”

“陈爱卿,告诉将士们,再忍忍,朕已经提前派王洛卿先行在前面准备,到了咸阳县便好了。”

玄宗已经派宦官王洛卿先行,告知县衙提前准备吃食。

可当众人到达咸阳县县衙后才发现,王洛卿与县令等人都已经逃跑了,没有吃的。

玄宗又令宦官去寻当地的官吏官差,然而许久都没人来。

大队人马全都饿着肚子,私底下已经有些怨气。

见着圣上和和娘娘都没得吃食,素来懂的讨好的杨国忠主动朝外寻觅,恰好发现跟随逃难的百姓有带着些吃食的,于是花费大价钱买了些胡饼想要讨好陛下。

纯朴的百姓听闻是皇上娘娘没东西吃,纷纷主动前来献上自己的口粮,都是些胡饼之类的粗食。

“陛下,有些百姓听闻圣上米水未进,主动前来献食了。”

杨国忠欣喜的汇报着,将这些百姓带到了圣驾面前。

一老者带着十几名百姓上前,手中捧着不多的吃食。

看着这些逃难的百姓,竟然愿意提供自己的吃食出来,这个时候李隆基才感觉到一丝愧疚和悲伤。

多么纯朴忠诚的百姓啊,现在却没了家,要随着一起逃难避祸。

见此情形,众人心里五味杂陈。

粮食不多,根本不够分,只能先给年纪小的皇子皇孙们。

平日里锦衣玉食的皇子皇孙们吃的都是精美的食物,哪里吃过这等粗食,可实在是肚子太饥饿,纷纷抢着拿起胡饼往嘴里塞。

吃食难以下咽,一边塞,一边呜呜的哭。

有人带头其他嫔妃也跟着哭,紧接着如同引燃了导火线,不少妇人都开始跟着哭泣。

场面十分哀伤、沉重。

李隆基也无心去责怪这些人了,令人用钱重赏这些献食的百姓,与那领头的老者攀谈几句。

头发花白的老者姓郭名从谨,也是读过书的文化人。

他向李隆基进言道:其实安禄山包藏祸心,早就有造反的举动了。听说朝中不少人都向陛下言及此事,可陛下却不相信,将那些人打杀惩处,才让安禄山造反得逞,陛下才落得这等处境。以前宋大人(宋璟)为宰相时,敢于直谏,所以天下太平。可之后呢,朝中的大臣只是一味地阿谀奉承,取悦于陛下,陛下便不知宫外之事。其实我等百姓早就觉得世道已经有些不稳,奈何无缘面见陛下,有忠心也表不了。正因为如此,才到了这个地步,希望陛下能亲贤臣而远小人。”

这老者的这番话可谓是忠言逆耳,却道出了事实,说出了朝中百官不敢说的话。

那些跟随逃难的官吏们听了此言,纷纷低头不语。

唯有杨国忠斥责道:“放肆,你怎敢如此与陛下说话。”

老者的话侧面意思是说陛下有些昏聩。

这番话如同揭开了李隆基心中的伤疤,让他胸中气郁,可看了眼四周逃难人的惨状,顿时内心沉重无比。

“国舅,算了。是朕的过错,朕愧对百姓啊,一切都晚了。”

此刻李隆基觉得自己似乎有些不配再当这个帝王了,心里便动了禅位给太子李亨的心思。

心灰意冷的李隆基重回马车,不再愿意露面。

众人重新整装后,饿着肚子重新出发,赶往下一个县城。

快至半夜,又累又饿的人才到了金城县。

金城县的官吏和百姓也都逃了,所幸粮食和器具还在,士兵们才能够将就着果腹一餐。

人困马乏,之后人们互相枕藉而睡,也不管身份的贵贱。

深夜时分,从潼关败逃的王思礼赶到,唐玄宗这才知道哥舒翰已经被俘,估计是凶多吉少了,只是他们还不知道哥舒翰被陈子墨救下的事情。

于是就任命王思礼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命令他立刻赴任,收罗散兵,准备向东进讨叛军。

十四日,一行人到了马嵬驿。

这一路上不少跟随圣驾逃跑的人相继脱离玄宗逃去。

而那些保护玄宗的禁军因为饥饿疲劳,心中更加怨恨愤怒,龙武卫陈玄礼看在眼里,心中也是愤恨,同时有了计较。

太子李亨的车驾在后方,这一路行来虽然有宦官李辅国照应,可仍然劳累不堪,借着此时休息时间小睡片刻。

这时,陈玄礼找到李辅国,两人密谋商议了一番。

待太子李亨醒来,李辅国与陈玄礼进言太子,如今天下大乱,圣上年迈,恐怕难以力挽狂然,不如太子及早登位,接手国事,荡平叛贼,还百姓安定。

李亨听后,心中有些心动,却又犹豫不决。

见此,陈玄礼于是改口道,“天下之所以会大乱,其实是有奸臣误国,而这奸臣就是杨国忠等人。为了天下社稷,还请殿下下旨,除了杨国忠。”

“这···”李亨仍然犹豫,担心被父皇降罪。

还是宦官李辅国看出了太子的心思,ww.uukanhuom转言道:“大将军,殿下岂能下旨呢。此事只需我三人知道即可,万万不可明宣出来。”

陈玄礼看了眼太子殿下似乎眼神有默认的意思,心里便懂了,告辞离去。

避开其他人,陈玄礼将禁军聚集到一处,演讲道:“今日天下崩离、陛下震荡,难道不是杨国忠侵害、剥削民众,导致朝野怨恨,才这样子的吗?如果不杀他以谢天下,怎么平息四海人心的怨愤呢?”

禁军本来就心有怨恨,被领头的一煽动,立刻群情激奋,要宰了杨国忠等人。

恰好,有裹挟着逃跑的吐蕃使者因为饥饿,找杨国忠询要粮食,禁军将领见到后,大呼一声:“杨国忠与胡人密谋造反了!”

立刻更多的士兵高呼,往杨国忠杀去。

杨国忠哪里还敢解释,翻身上了旁边的马匹,逃到驿站西门,试图寻求驿站内的陛下庇护。

不过仍然被禁军追上围住,来不及呼喊求救便被乱刀砍死,头颅都被长矛刺穿挂在西门外示众。

紧接着,杨国忠的儿子杨暄与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等人皆被士兵杀死。

杨国忠的妻子裴柔与她的小儿子、虢国夫人与她的儿子裴徽等人见状不妙乘乱逃走,只是到了陈仓县后,仍被县令薛景仙率兵抓获处决。

驿站之内,沉睡中的玄宗被嘈杂声惊醒,连忙问门口侍卫是怎么一回事,侍卫答杨国忠谋反,已被斩杀。

玄宗大骇,杨玉环脸色苍白,立刻哭了。

紧接着有宦官慌张的跑了进来,大呼:“不好了,陛下,禁军把驿站围住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