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面首开局 > 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宓

大唐面首开局 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宓

作者:隐剑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19:43:33 来源:笔趣阁

姚州,处云南境内,最接近南诏的地方。

最接近敌人的地方才利于看清形势作出判断,陈子墨此刻就在姚州。

坐在陈子墨面前的是一位年长男子,姚州都督李宓。

李宓也算是个名人,忠义无双,后世还建有他的庙宇,供人朝拜。

“李大人,你的意思是说,南诏是迫于无奈才叛唐,之后阁罗凤也是迫于无奈才寇边的?”

五十多岁的李宓须发皆白,恭谨回道:“陈大人,下官确实是这个意思。实不相瞒,下官与阁罗凤颇有交情。南诏叛唐的真实原因是前云南太守张虔陀横征暴敛欺压过甚,轻视对待乌蛮各族,更是诬告阁罗凤有谋反之意,因此南诏才不得不反。”

“李大人,张虔陀已死,死无对证,且朝中从未听说你说的这种情况,你让本官如何信你?”

“陈大人,实不相瞒,其实下官与阁罗凤想熟,南诏叛唐前常有书信往来。下官这里有一封天宝九年阁罗凤叛唐后亲笔书信一封。”

说着李宓从怀中取出一信递上。

接过书信,阅览一遍,正如所言。

“李大人,之前为何不上报朝廷?”

“一是不能,二是不敢!”

“哦?”陈子墨有些疑惑,“为何?”

李宓叹了口气,回道:“南诏叛唐已经发生,云南太守府被攻占,我大唐已有损伤,朝野震怒,出兵在即,誓要灭了南诏,此时便不能再拿出来。鲜于仲通其实对下官颇有微词,且素来瞧不起阁罗凤,若将此信拿出,担心被鲜于仲通构陷通敌,因此不敢。”

陈子墨了然,现在鲜于仲通已经不在其位,自然少了些顾虑。

“那李大人,你就不怕本官与鲜于仲通沆瀣一气也构陷你通敌?”

“下官不惧,因为陈大人决计不会。下官虽远在姚州,却早有耳闻陈大人的名声,大人是有才有德的人,岂会行小人行径!”

陈子墨笑了,没想到眼前的老爷子还挺信任自己。

“李大人,关于这件事的原因本官日后会禀告陛下的,可现在的局面你自己看到了,纵使朝廷知道了阁罗凤不是有意叛唐,也于事无补了。”

李宓进言道:“这也是下官接下来想问的,陈大人,不知朝中对南诏的态度具体是怎么样的?”

陈子墨不答反问,“看来李大人已经有了见解,不妨说说?”

“那下官就献丑了。此次阁罗凤引南诏兵寇边,实际并非是想蓄意开战,而是为了食盐等物资。自从两方决裂后,我大唐便停止了与南诏各部的贸易往来。南诏各部落物资缺乏,无奈之下不得意犯边,为了就是食盐等物资,这也是为何他们侵占的几个县镇之后便退去不前的原因。”

“这也是阁罗凤来信与你阐述的?”

“不,这是都是下官自己推断的。下官仍记得自己是大唐子民,已经切断了与阁罗凤的来往。”

陈子墨暗道,看来这李宓的才华不是那些都督武夫可此的,他分析的情况与白飘传回来的消息差不多。

“那你觉得,现今应该如何解决南诏的事情?”陈子墨再问。

“和谈,开边贸,再次让南诏称臣。”李宓正色道:“虽然南诏与吐蕃结盟,可事实上吐蕃自陇右战败后,已经没有太多精力能顾及到南诏了,结盟名存实亡。我相信,只要我大唐表露出重新接纳的诚意,南诏还是有非常乐意重新称臣的。”

啪啪啪~

听了李宓的见解,陈子墨不由鼓起掌来。

事实上,他说的办法是解决南诏最好的办法,前提是李隆基乐意。

“李大人,你的见解独到,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不过,朝中的意思是先打。圣上觉得南诏反复无常小人行径,不能容忍,此前令我大唐损兵折将,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狠狠给予南诏教训才行。所以,本官接到陛下的旨意就是必须先打再谈其他。”

来之前,李隆基给陈子墨的意思就是这样,朝中百官也都是这个意思。

小小南诏竟然敢犯我大唐边境,这些上位者们感觉受到了侮辱,无论如何都要让南诏吃个教训先。

玄宗更是觉得阁罗凤不知好歹,打了他的脸,甚至是有打算直接灭了南诏国的。

所以李宓刚才说的方法暂时不能接受。

况且还有一个原因,陈子墨想要谋取南诏作为大本营,若是直接和谈,就没什么机会将南诏控制在自己手中,所以这仗非打不可。

听陈大人说了朝廷的意思,李宓只能哀伤的叹了口气,无奈。

“李大人,与你相谈一番,受益匪浅,本官打算向陛下举荐你为剑南节度使留后。”

节度使留后是个官名,节度使备选的意思,类似于预备干部。若是节度使返京或者是朝中人遥领节度使之职,那么节度使留后则接手当地的军务大权。

通过一番沟通和了解,陈子墨觉得李宓此人很不错,正好缺个留后。

“这…多谢大人栽培。”

正失落的李宓没想到还被赏识,也算一桩好事,连忙拜了下去。

“李大人快请起!”看着已经半百的李宓拜倒在地,陈子墨连忙扶起来。

想当年去云南旅游时,还曾在他的庙宇中祭拜过的,此时想想有些怪怪的。

之后两人又对接下来的军务做了些交流。

既然已经明确要打南诏,那如何打少不得就要大致商讨一番。

事实证明,李宓对于战事的理解和素养同样颇高,特别是对南诏各部的情况相当了解。

现在就只需要等各州招募好新兵,操练差不多后送来姚州集结,等待朝中的后勤补给到位,就可以请旨动兵了。

不过现在时日还早,现在是天宝十二载正月,少不得还得需要准备几个月的时间。

而陈子墨就要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做好全面部署,不仅仅是军务上的很多事情,还包括白飘那边计划的如期开展。

挑起南诏各部的利益矛盾,引起内乱,然后再率唐军发兵南诏,一鼓作气拿下南诏。之后再以南诏为据点发展,等待应对即将到来的“安史之乱”。

这便是陈子墨的计划。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