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面首开局 >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个新差事

大唐面首开局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个新差事

作者:隐剑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19:43:33 来源:笔趣阁

长安传闻,王鉷之子王准得了怪病,卧床不起,主动辞去宫中职务,闭府静养。

而事实如何只有少部分人清楚。

事后,谨慎的王鉷安排人去查了下,结果证实确实是有人故意将事情露给了玉真公主,只是查不到是谁所为。

而陈子墨则在西山别院享清福。

“世兄,那个讨人厌的王准一病不起,再也不能碍本姑娘的眼了,你说是不是老天有眼。”

哥舒柔是刚到西山别院的,一来便和陈世兄说起这事。

陈子墨笑了笑,心说老天是肯定没眼的,是你眼前这个男人小小操作了一番。

不过他并不打算告诉她事情的真相,就当个幕后之人挺好的。

过了会,哥舒柔带着一丝害羞问道:“世兄,你说为什么陛下还不同意赐婚啊,我爹信里明明说陛下肯定会答应的。”

“怎么,就那么急着嫁给我?”

“才没有,只是我娘和韫秀姐姐都说过,如果两个互相喜欢呢,那就早点成亲,这样就可以趁着年轻的时候多生几个宝宝。”

陈子墨乐了,这妹子心真大,说的是真直接啊,让他都不知道如何接话才好。

只得说道:“放心吧,有情人终成眷属,陛下会答应的。”

李隆基确实已经打算同意赐婚了。

王准欺辱驸马和公主的事情让他再一次意识到,李林甫一党势力实在太过于强大了,连王鉷的儿子都已经跋扈到了如此地步。

这不是他想要的,不利于平衡之道,需要制衡。

所以,他已经下定决心成全陈子墨与哥舒柔,让杨国忠一党势力能够借此再壮大一些。

两天后,陈子墨被玄宗召入宫中。

“臣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子墨一如既往的表现的十分有礼,这也是他能受圣上恩宠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是臣子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表现得十分忠诚尊敬陛下的人。

而事实上,在陈子墨看来这仅仅是取悦李隆基的一种方式罢了,无非是表现的恭谨些,受益却不少。

“陈县男,免礼吧。朕今天召你来,是有件事情与你细说。”

不知为何,每次见到陈子墨,李隆基没来由的就觉得心里很舒适。

“陛下尽管吩咐就是,臣都应下。”

“哈哈,朝中要是多几个你这样的臣子,朕就舒心多了。”李隆基笑了:“放心吧,是件好事。哥舒翰前阵子上了道折子说要让朕赐婚,将他女儿嫁与你,想必这事你肯定心知肚明的。”

陈子墨回道:“陛下,臣与哥舒姑娘两情相悦,哥舒将军因此愿意成全我们。”

“朕素来愿意成人之美,这个媒朕愿意保。”

“多谢陛下成全。”陈子墨大喜,就要跪下谢恩。

“先别忙着谢朕,朕可是有条件的。哥舒翰说愿意用他的军功换朕赐婚,朕却不大同意,军功是他用命换来的,该享受的荣华富贵朕当然要给他。既然是你自己的亲事,朕觉得要用你自己的功劳来换。”

陈子墨听后明白了,李隆基是要对他提要求,让他办事了。

“陛下,臣功劳甚微,怕是不够换。陛下若有差遣立功的机会,臣愿意接受。”

“好,朕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李隆基觉得和聪明人聊天就是简单多了,眼前年轻人脑子反应速度不比李林甫等人差多少。

“事情是这样,前阵子吐蕃探子来报,吐蕃似乎发生叛乱,赞普赤德祖赞死了,由他九岁幼子赤松德赞继位。吐蕃大相末·结桑东则布、大臣朗·梅色被灭族,吐蕃属国苏毗也被被大将恩兰·达扎路恭灭国。

朕搞不清楚吐蕃到底为何发生的叛乱,所以朕想让你以使团吊唁赤德祖赞、恭贺赤松德赞登位的名义出使吐蕃,替朕弄清楚原因,顺便探探虚实,赤德祖赞是不是真死了。”

李隆基想让陈子墨去吐蕃探虚实。

这些年来李隆基与赤德祖赞来回交锋,大唐与吐蕃战事不断,可以说吐蕃一直是大唐的一块心病,宿敌。

玄宗这些年虽然只顾享乐,却仍对吐蕃保持着警惕,他担心是不是吐蕃有什么阴谋,赤德祖赞根本没死,而是隐居幕后另有图谋。

陈子墨懂玄宗的意思,然而他心底并不愿意出使吐蕃。

这可是个极其辛苦的差事,且不说路途遥远,一路艰辛,在吐蕃境内危险重重,光是高原反应就可能要了他的小命。

陈子墨不觉得凭自己这身体能够适应的了高原反应,所以他打算拒绝。

“陛下,吐蕃发生内乱的原因,臣可能知道一些。”

“嗯?你会知道?”李隆基疑惑了。

陈子墨确实是做了些功课的,之前为了对付吐蕃使团,可是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去了解的,再加上之后也时常与往来吐蕃大唐的行商获取过一些信息,根据自己的分析差不多就能推测出来。

“臣推测应该是吐蕃大相末·结桑东则布、大臣朗·梅色与苏毗合谋发起的叛乱,将赞普赤德祖赞谋害了,之后被吐蕃大将灭了。”

李隆基听后,问道:“你的依据呢?”

陈子墨暗自组织了下语言,回道:“据臣了解,吐蕃大相末·结桑东则布权力过盛,党羽众多,早就有取代赞普之心。而苏毗国早就不服吐蕃,有自立的心思,所以他们合谋不足为奇。”

“你说的这些朕也早有掌握,可依朕来看,现在并不是他们发生叛乱的好时机,他们完全可以在等几年,势力大些,赤德祖赞再老些的时候发动。这就是朕搞不明白的地方。”

刚才陈子墨说的这些推测,李隆基的那些谋臣们早就有此分析,不足为奇。但是对于在这个时间段突然发起叛乱充满了疑惑和怀疑。

所以,李隆基觉得另有隐情,就想让使团走一趟。

陈子墨连忙跪了下来,作惶恐状,“陛下恕罪,此事可能是因臣而起的。”

于是陈子墨将此前坑吐蕃大相的那封信的事情略作修饰的讲了出来。

听得李隆基一愣一愣的,敢情原因出自这里。

“陛下,臣也是一时不忿,才会偷偷行此事的,千万不要罚臣。”陈子墨一副求情样。

“原来症结在此,陈县男,你起来吧,朕不但不罚你,倘若确实是你那封信引起的,朕还要记你一功。”

李隆基心情大好,令人去核实此事。

“那陛下能否不让臣去吐蕃了,臣倒不是不愿领这差事,而且怕客死他乡。”

李隆基想了想,同意道:“此事因你而起,确实是不宜让你再去了,吐蕃若是知道是你离间害死了他们赞普,估计是凶多吉少,朕不会让你去送死的。”

陈子墨大喜,“多谢陛下成全。”

“不过,朕就派你另一趟差事,你走一趟陇右吧!”

“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