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面首开局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太子是凶手?(2合1)

大唐面首开局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太子是凶手?(2合1)

作者:隐剑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19:43:33 来源:笔趣阁

事涉皇储,殿内众人表情不一,暂时没人愿意先说话。

一个无亲眷无朋友的反贼,却偏偏只和太子殿下交好,这就耐人寻味了。

现在想想,太子的嫌疑确实很大。当日灯塔倒下来时,太子已经安全逃出去了。试想下,当今皇帝若死了,那受益最大的必然就是太子李亨了。

皇权之争,向来是没有亲情可谈的,况且老李家自始就有血腥争夺皇位的传统,自太宗开始那皇位就沾满了亲人的鲜血。

所以当金吾卫将军说凌统和太子李亨相熟时,众人的表情一窒,李隆基的眼睛也眯起来了。

殿内安静的可怕,没人知道龙椅上的李隆基在想些什么。

最后还是李隆基率先打破了诡异的气氛,他面无表情的说道:“太子最近在忙些什么?”

高力士回道:“太子最近都在东宫,甚少出门。昨夜也受了惊吓,在东宫修养。”

“宣他来吧。”看不出李隆基的喜怒。

有内侍往东宫去了。

“陛下,太子殿下应该与此事无关,想来那只是巧合罢了。”首先为太子求情的是高力士。

要说谁对唐玄宗最忠心耿耿,那无疑是高力士。

李隆基有两人离不开,一是杨贵妃,二就是高力士。

高力士服侍李隆基多年,他很清楚李隆基在想什么,此刻怕是已经开始在怀疑太子李亨了。

与李林甫和杨国忠不同,高力士对太子李亨多有维护。曾经几次太子被构陷时,也都是高力士替李亨在玄宗面前说话。

高力士之所以对太子多有维护,并不是因为他和李亨之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两人关系虽好,太子李亨更是称高力士为“二兄”,但高力士维护太子的出发点其实都是为了李隆基好。

只因为李亨是李隆基的儿子,他不希望看到玄宗骨肉相残。他也很清楚玄宗年事已高,若是皇储再有变,真正损失的也只是皇家,而这皇家就是李隆基的家。

“大将军,朕只是让太子过来自辩下他与凌统的关系,你多虑了。”

“是,是老奴多虑了。”高力士讪笑着回道。

殿内,陈子墨偷偷观察在站各位大人的姿态。

李林甫一如既往的老神在在、像在打瞌睡。

杨国忠十分隐秘的抖动着左手食指,这是他隐秘的小动作暗示在急剧思考,不过还是让陈子墨早就发现了。

王鉷时而眼神微眯,时而睁大,显然心思活泛。

刑部尚书汤固则低眉顺耳,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至于大理寺卿薛朗则面不改色,让人拿捏不准他在想什么。

陈子墨觉得,想必此时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正盘算着如何落井下石吧。

他们都不希望太子李亨将来继承大统,只因一直以来与太子李亨关系不佳,太子李亨也从心里不喜他们。

一旦李亨继位,那么他们的末日就到了。

东宫。

太子李亨自昨日受了惊讶后,就变的有些心事重重。

昨夜灯塔要塌时,内侍方保保第一时间就以最快的速度将李亨护到了楼下。

别看方保保是个太监,但他可是会武的,而且身手不凡。正是因为这样,昨日李亨才能快速顺利的逃生。

方保保轻声来到李亨身边。

“殿下,宫中来人了,陛下召见殿下。宫中安排的人传来消息,说是查到左金吾校尉凌统和此事有关联,已经畏罪自杀,殿下刚好与其相识,怕是…”

李亨陡然一惊,“你是说凌统死了?”

“是的,殿下。”

太子眉头紧皱,驻足思考了会,深吸了一口气后才道:“入宫吧。”

兴庆殿。

太子入了殿,立中拜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昨日受了轻伤,今日可好些了。”

“有劳皇儿挂念,朕只是擦破点皮,无关紧要。倒是你,昨夜可受伤了?”

“多谢父皇关心,儿臣多亏内侍保保强送到安全地方,只是还没来得及救父皇,儿臣有罪。”

“无妨,朕这不是没事么。”

父子两人很和谐的互相关心着,好一番父子深情、父慈子孝,可陈子墨却觉得形式多过亲情。

“对了,皇儿,听说左金吾凌统与你颇为相熟?”李隆基眼睛紧紧盯着李亨,注意着他的表情。

“父皇怎的突然问起他了,儿臣确实与他相识。几年前儿臣有次在宫中,踩空石阶,险些摔倒头撞石阶,恰好是当时的值守凌统扶了一把。父皇常见教导儿臣要知恩图报,便多次谢他,与他攀谈了几次,还时常令人送些礼物感谢他。”

李亨回答的很沉稳,他说的是实情。

“原来如此,朕还不知竟有此事。”李隆基点点头,又道:“你可知,凌统便是昨日行刺帮凶之一,这你如何看呢?”

李隆基说着,静静的看太子的反应,其他人也都看着太子。

陈子墨知道这是李隆基在试探李亨。

“儿臣惶恐。”李亨急忙跪在地上,慌道:“父皇,此事与儿臣绝无半点关系,儿臣也是受害者,险些丧命。儿臣只希望父皇长命百岁,绝对不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请父皇明察。”

李隆基面无表情的看着儿子,似笑非笑道:“是嘛?”

“父皇,儿臣可对天发誓,绝对和儿臣无关。”李亨心里其实有些慌乱,长跪地上不起。

良久,李隆基终于开口了。

“起来吧,朕什么时候说和你有关了,只是想告诉你一声那凌统是乱党。好了,你先回东宫休息吧,想来你昨夜也没有休息好。”

“多谢父皇信任,儿臣告退。”

太子李亨暗自捏了把汗,显然刚才他的内心是极其惶恐的。陈子墨注意到太子的右手被捏的通红。

待太子退下后,李隆基扫了眼众人,开口道:“你们说,太子可能嘛?”

只能说,玄宗还没有完全放弃怀疑自己的儿子。

这样的一个问题,没人敢回答。这就是一个坑,说可能不对,说不可能也不对。

见没人回话,李隆基便开始点名。

“国舅你说。”

杨国忠一副惶恐样,跪了下去,“陛下,臣素来愚钝,臣不知道。”

“王鉷,你说。”

“陛下,臣也愚钝。”王鉷也跟着跪下,虽然他心里巴不得说太子有很大嫌疑。

李隆基把目光转账了大理寺卿薛朗,对方也就直接跪下了。

“哼哼,朕看你们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说。陈子墨,你是言官,素来喜欢直言,就你说吧。先说好,不准下跪说不知,不然朕治你的罪。”

陈子墨暗道一声倒霉,怎么得罪人的话就要让他说,本来他也是打算有样学样跪下说不知道的。

“陛下,请先恕微臣无罪,微臣才敢说。”陈子墨只好硬着头皮谈条件。

“好,无论你待会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朕金口玉言,现在可以说你的想法了吧。”

“多谢陛下。”陈子墨这才道:“微臣接下来说的只会依照推理,不会掺杂个人想法。从现在掌握的线索来看,太子殿下无疑有很大的嫌疑,因为一旦事成,太子殿下便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且凌统还和太子殿下有牵连。太子殿下也有这个能力策划此事。这一点相信陛下和各位大人都能看出来。”

“嗯。”李隆基轻嗯了下,示意继续说下去。

“既然大家都能想到,那太子殿下也能想到。我想太子殿下不至于找一个只和自己有关联的人来,那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和他有关么。相反,假如是有人故意收买了凌统,为的就是不管事成没成,都能嫁祸给太子殿下,以此混淆视听摆托嫌疑。那么,这种可能性也很大。”

“因此,陛下,微臣认为还是需要小心求证才是,尽早找到线索证据,查明真相。”

事实上陈子墨觉得自己说的这些看似有道理,其实基本等于是什么也没说,只是剖析了可能的情况,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他没说。

然而李隆基偏偏吃了这一套。

“嗯,陈爱卿说的在理。李相,该你了。”

刚才老神在在似乎快睡着的李林甫回道:“回陛下,臣觉得此事绝对与太子殿下无关。”

王鉷愕然的看了眼李林甫,没想到对方竟然会直接帮太子开脱。

李林甫仍在说,“太子殿下素来聪明,行事谨慎,熟读兵法,最懂方略。若和殿下有关,绝对不会留有凌统这条这么明显的线索。所以臣认为,此事与太子无关。”

陈子墨暗道,李林甫真是个老狐狸,看似在为李亨开脱,实际上故意在引导李隆基的想法。

君王多疑,李隆基也不例外。李林甫故意说太子李亨熟兵法懂方略,实际是为了让李隆基联想到兵法中的苦肉计。

如此一来,李隆基便会怀疑,这会不会是太子行的苦肉计,故意摆出一个非常明显的破绽,让别人反而不会怀疑到他身上。

事实正如李林甫算计的,本就生性多疑的李隆基,对太子的怀疑更加重了。

以推断论而言,李林甫意有所指的情况是存在的,因为现在也没有线索证明这次事件不是太子策划的,太子仍有很大嫌疑。

见李隆基犹疑不定,高力士主动道:“陛下,当务之急还是尽早寻找线索,查明真相才是。”

“大将军所言甚是。”李隆基从思考中脱离出来,令道:“大理寺、刑部、京兆府,限你们五日内查出明。”

玄宗只给五天的时间,这对于三个衙门来说压力是巨大的。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线索全无,想要查明真相无疑是难出天际。

刑部尚书汤固一脸为难道:“陛下,五天时间怕是···”

“嗯?你在跟朕讨价还价?”

“臣不敢。”

“哼,那就再给你们多加两天,若是不能查出个所以然来,小心你们的脑袋。”

薛朗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个请求。臣希望能让陈御史也能参与进来,陈御史之前与大理寺合作过,而且这次也是他率先发现此事的。”

陈子墨暗自骂了句MMP,没事扯上我干嘛,这不拖我下水么,七天查不出那不是我的脑袋要搬家了。

“也好。”李隆基同意了,“陈子墨,你便从旁协助吧。”

一听只是协助,陈子墨放心了,脑袋算是保住了,只是帮忙而已,查出来有功,查不出来也没什么责任,美滋滋。

“微臣遵旨。”

“嗯,朕累了,今天便到这吧。”李隆基到底是年纪大了,受了惊吓,又起了疑心费脑,感觉有些头疼。

“恭送陛下。”众官恭送。

高力士搀着李隆基往后殿去,路上李隆基又问道:“大将军,你说要真是太子,朕该怎么办。”

“陛下多虑了,太子殿下素来仁厚,对陛下孝心有加,定然不会的。”

“但愿是吧。”李隆基叹了口气。

他今年已经六十六了,早没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只想和爱妃安度晚年,想想富贵。所以才会有李林甫被他一路提到了近乎失控的地位,然后又扶持杨国忠来制衡,无非是为了多享乐几年帝王生涯。

以太子李亨的资质,远没有达到他心中下任帝王的标准,但这几年尽管有人明里暗里暗示太子不配那个位子,或谗言太子有不臣之举,他也只是不断削弱太子的势力,始终没有换掉太子。

而这一次,终于要父子残杀了么。

殿内。

刑部尚书汤固道:“薛大人,洋王大人,陛下让咱们三个衙门查案,那接下来是什么章程呢?”

汤固的意思是,李隆基只让三衙门查案却没有指名谁为主谁为副,到底听哪个衙门指挥。

“我看还是各自查自己的吧。”王鉷木然的丢下一句话走了。

“额也好,薛大人那就各查各的吧,若是有了线索还请通报刑部,告辞了。”汤固也走了。

三个衙门走了两个,陈子墨乐的清闲,不用帮忙正好,不用趟浑水。

“陈大人。”

正当陈子墨也准备溜的时候,薛朗叫住了他。

“薛大人。”

“陈大人,这个案子就需要你多费心了,走,不妨到大理寺坐坐。”

大理寺卿亲自邀请,陈子墨无法拒绝,跟着走了。

王鉷与李林甫并肩而行,主动问道:“相爷,刚才为何主动替太子辩解?”

李林甫轻声笑了,“辩解?什么时候替太子辩解了。我们的陛下生性多疑,我那番话只会让他觉得太子是否是在反其道而行之。等着看吧,陛下还不舍得从位置上下来,怕是已经有新的旨意传到东宫了吧。”

东宫。

从兴庆殿回来的李亨为自己暗自捏了把汗,父皇的试探让他知道父皇怀疑昨夜的刺杀是他谋划的。

事实上,刚才在殿上他撒谎了,其实他和左金吾校尉凌统很熟,不过出于某种原因他选择了隐瞒。

“殿下,陛下派了一队金吾卫将士来,说是保卫殿下安全,防止刺杀事件再发生。”

李亨沉默了一会,之后便是无声苦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