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幕阜山杂事 > 340

幕阜山杂事 340

作者:大雨中的小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09:47:31 来源:笔趣阁

那些坏事发生的有先后顺序,我们只能按顺序来,先说冷华。

冷华这样的人从不用正常眼光看世人,却总有一些浑人能入他们的眼。他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担秋村的苏生,一个是横路的唐仙。苏生和冷家有亲戚关系,他是冷槐的老婆亲弟弟的孙子,在水泥厂做磨机工,水泥厂的生料磨,煤磨,熟料磨他轮流看过,一年到头灰头土脸,但这小伙子只要洗个干净澡,换套好衣服,模样俊俏,身段高挑。他认识冷华,因为他曾凭借和冷槐的那点亲戚关系,在冷家借住过几年。后来到了水泥厂,苏生就在镇上弄了个小房子,也还没娶老婆。苏生和冷华两个年轻人一来二去的就混熟了。苏生长得好看,嘴巴也甜,也有一份正经事,在镇上很吃得开,在冷家受待见,在别家也不被挤兑,渐渐的就有了些名气。唐仙是个司机,开一辆解放牌卡车,平时帮煤矿和水泥厂拉货,他原本不姓唐,姓张。他太爷爷叫张汉清,是个臭名远扬的土匪,五十年代剿匪的时候被解放军打死,张汉清有五个儿子,三个跟着他做土匪,坏事做尽,也跟着被枪毙了,另外一个胆小做不成,在家里种田,张汉清出事后,他突然就跑了,再没出现过,有人说跑进山里做了野人。最小的那个儿子由于先天残疾,做土匪都不合格,他爸让他读了点书,张汉清死的时候,他才十五岁,保了性命,但家人觉得这个姓不能留了,给他改成了唐,从此一心做好事。过了些年月,没人提土匪那茬了,到唐仙这代,家里人丁也挺兴旺。唐仙是兄弟里排行老五,因为脸上有块乌青的胎记,人称唐老乌。他长得高大魁梧,稍微有些胖,车子开的不算好,有些冒失,没少干把谁家篱笆围栏勾了,泥巴墙豁了一块这种事,但该送的货送了,也没闹出多大得事。他每个星期都到水泥厂拉一车水泥,有时送到龙头镇,阳新,有时送到横路,芦溪,最远送的隘城。苏生虽然只是个看磨工,却有个进货的副业,他每个月要随师傅一起去进货,主要是铝矾土,和脱硫石膏这些做熟料要用的东西。约的一般都是唐老乌的车子,跑了几回两人熟悉了,师傅就开始让苏生一个人跟着唐仙去进料。苏生和唐仙两人搭配的挺好,就是有一样事不满意,每次进货,也不知道是水泥料太紧俏,还是老板人本来就难相处,卖家从不帮忙上货,一车货的搬运得把两人累得够呛。苏生就找师傅和主任再要个人,师傅对他使了使眼色,说你找家里拉一个吧,这人手也不够,没闲人给你。苏生领会了意思,就找了冷华。冷华正愁种田没出息,也不管是什么活,就答应了下来。后来发现动不动能跟着苏生坐车到外地拉货,心中大喜,这样基本上都是三人活动了。冷华虽然浮躁,但人讲义气,他感谢苏生的相助,于是搬运的时候,他都特别积极,唐老乌很快接受了冷华。

这三人里,苏生形象好,嘴巴活络,谈买卖的事情都是他来,冷华力气大,样子凶,车匪路霸他出面摆平,唐老乌的点子最多,门路最广。在那个年代,有车的人绝对是占有优势的,除了工作上的收入,唐老乌一直都捞点偏门,比如背着农技站去拉林场木头,帮人搬个家之类的。但这种营生不是每天都有,收入不算多,但特别辛苦。唐仙还有一条来钱的道,帮人家拉车。

拉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拉车,是指将别人出事故的汽车从稻田里,路牙子下,坑里,山谷中,用钢丝绳系好拉上来,也就是如今所说的道路救援那个意思。

横穿幕阜镇的316国道豫章段,自从李闯在六十年代修过,直到八十年代也再没好好修过,财政吃紧的养路队顶多是东一块柏油,西一堆沙子的应付了事。本就羊肠九曲的道路,年久失修后千沟万壑,崎岖不平。晴天灰尘滚滚,雨天泥泞不堪,要是有了积水,那连像唐仙这样的本地司机都够呛,你都算不准那些坑能有多深,更别说有些路基动不动就缺边少角。316国道乃横跨闽赣鄂陕甘青六省,这条路的两端,分别在福建长乐和甘肃同仁,如此重要的道路,不是说绕就能绕的。于是那些长途车的司机们咬着牙齿也只好从这里过,他们中的不少还得赶夜车,于是每十个首次行驶在八十年代的316豫章段上的司机里,几乎就有一个会栽跟斗。这一批运气不好的人里,运气最好的,只是冲进了道路旁的泥田里,除了车子陷在齐膝深的泥里,人并无大碍,稍次些的栽进道旁的水渠里,水泥石头砌成的水渠可能让他们受点轻伤,运气不好的撞在人家的泥墙上,砸坏一间屋子。唐老乌的目标是前两种,因为第三种情况用不着他。他的解放牌车上永远备着一根锄头把手粗细的钢丝绳,有二十来米长,是他从煤矿里找关系花大价钱买来的。可再大的价钱,两次事故他就挣回本钱了。这些被困在幕阜镇的司机,“舍得”出钱。他们车上无不装满了各种各样利用区域差异来赚取利润的货物,比如福建的海产品,卖到西北,西北的面粉,卖到鄂东,陕西的红富士卖给福建的城里人,这些货物经不起等,他们着急着上路,而方圆几十上百里都不会有人能帮他脱困。曾经有从湖北拉橘子的老板带着司机把车开进了刚好下完秧苗的田里,那时还没有唐老乌这样的人,煤矿和水泥厂也没有起色,找不到车子来拖,只能靠人力,于是喊了三四十个村民帮他徒手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车子弄出来后,每人要两元钱,老板傻眼了,但强龙难压地头蛇,往往只好出钱买方便,收拾残局,修车,但最快也要在镇上折腾一两天,橘子烂了才是最大的损失。这时,他们盼着有唐老乌这种大马力,高载重的车子,只要一两个小时就能脱困,然后可以马上修车,兴许当天就能离开。

但唐老乌的收费,绝对是让他们抓心挠肝,但又不得不服的。当有一门赚快钱的生意时,人往往会变得更贪婪。胃口变大吃相就难看了,容易噎着。但贪吃的人哪里管得了这么多?唐老乌让他老家的几个兄弟偷偷的去把马路上几个比较大的坑给捅大了,又让人往马路上撒铁钉子,尖螺丝,但收效甚微。后来他干脆让人去扎停在饭店,和招待所的外地车的轮胎。可能是怕苏生和冷华看不起他,或者怕被告发,也可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事没让他们俩参与。这么一来,他在这方面的收入显著增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