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求娶黄月英 > 第九十一章 刘表的打算

开局求娶黄月英 第九十一章 刘表的打算

作者:一梦九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12:00:43 来源:笔趣阁

卯时刚过。

荆州州牧府大堂,刘表还未至,堂下群吏已到了不少,彼此三五成群,围在一起交谈起来。

“异度兄,你可听说了,那使君长子在九江郡学北边的曹孟德搞屯田呢?”

“伯玄,此事我倒是觉得不错,荆州运粮去九江实在太过遥远,一批粮草运过去,三成就已经在路上被吃了,这还是有水路,白日黑夜都可以行进。”

“不错,异度兄,伯玄,我等应当警惕的是刘琦拿了几个家族开刀,才得以把清查田亩开始屯田,有朝一日,他会不会对我等世家动手?”

蒯越、王威几人围在一起,谈论着刘琦在九江的所作所为。

使君这位长子异军突起,在战场可谓战无不胜,近日又下丹阳,让他们也觉得荆州或有可为。

但是为政方面,刘琦似是不愿和使君一样依赖世家,现在连带使君都有所改变,这让他们感到了一丝危机。

“这应该不会吧,我等世家底蕴又可是那里随便几个小家族能比的,各地的官长属吏,大半都是我世家之人,没了我们谁来给他当这个官儿。”

治中从事邓义走了过来,加入几人圈子插嘴道。

屯田就必然要圈地,那些地在大族豪强手中,平常手段拿不下来,那就只能用强硬手段了,这个他不反对。

九江屯田若能成,他们需要贡献的粮食就会少上不少,就有更多粮食可以转化成家族之中的铜钱金饼了。

只要这位郎君别在荆州这么干就好。

“刘使君到!”

侍者一声高呼。

众官吏连忙各回各位,行礼而道:“我等恭迎使君。”

“诸位无需多礼。”

刘表也不多言语,右手扶着剑柄,左手拿着一卷书纸拍在桌案上:“我儿在外为我荆州征战,入个寿春城都有人胆敢谋害于他,是何缘故?可有人与我说说。”

台下众吏左右望望,无人敢言。

谁都知道这种牵涉到主君长子,一旦答的让主公不喜,那事情可就大了。

“回使君,籍以为大郎君之所以被刺,还是因为九江新降,城内大族欺郎君年幼,不服郎君做主九江。”

有一人起身言道。

众人纷纷望了过去,那人是使君新任的从事伊籍伊机伯,使君的同乡加铁杆儿。

“嗯,机伯所言有理,尔等以为呢?”

刘表微微点头,再望向其他人。

“使君,伊从事所言即使,属下以为,对待此等大族就不该手下留情,新降之地不比荆州,需以雷霆手段慑之,令其不敢动弹,再以我荆州教化之道感之,方能让其心悦诚服。”

又有一人行礼,话语中尽是杀伐之意,慷慨激昂而道。

不过这等话语一出声,立刻有就有人反驳。

“白兄此言恕胡某不敢苟同,新降之地动辄以杀戮,以后可还有人敢降于我荆州?此地就应先行教化,如遇不服,再以武力迫之方能平其心。”

胡姓属吏起身驳斥了一句,面相刘表道:“使君,在下以为九江已降半年有余,如此这般定是教化不足,我荆州大兴学堂,为何不能将其扩于郎君新下之地?”

此言一出。

顿时有人明白点儿味来,这位不是使君安插之人,便是使君的忠实铁杆儿。

别的不说,大兴教化绝对能说到使君心坎儿里。

“有理,兴办学堂可行,其他人还有有何建议,尽管到来,只要有所道理,吾即使不做采纳也不会责罚。”

刘表站起身,对此言大加赞赏,一副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的样子。

“使君,郎君新下数郡之地,近乎皆是望风而降,豫章有名士华歆,九江乃是军镇之地,郎君早有安排,但庐江与丹阳二郡,尚未有新郡守到任,使君应当早派郡守加以治理才是。”

“使君,在下举荐别驾刘先刘始宗为庐江太守!”

“在下附议!”

片刻之后。

大堂之上举荐刘先为庐江太守者已有数十人。

“既然如此,始宗啊,你就去做这个庐江太守,务必广兴教化,如遇人阻拦,务必保护好自身,有我儿这前车之鉴,小心行事。”

刘表笑眯眯看向坐下一人。

“唯,谨遵太守之命!”

州牧府别驾刘先起身行礼,脸上也是跃跃欲试兴奋之意。

一个实权太守,虽然看起来并不能管军。

但是能牧民管政,也比这大堂之上做一个堂官儿要位高权重的多。

有人已然听出点门道来。

这位刘别驾也是刘荆州的心腹之人,现在派出去显然有扩大势力的意思,或许还有意想刘琦。

“德珪,还有子柔异度,方才有人举荐了庐江太守,这丹阳太守你们可有合适人选?”

刘表目光一一扫过蔡瑁,还有蒯良蒯越兄弟二人,大有栽培之意。

蒯氏兄弟二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又看看堂下,他们这一派却是无一人愿去丹阳。

谁不知道丹阳是刚刚打下来的,孙策随时有可能反扑。

而且还有大军驻扎,在那里当个太守,拿不到大权不说,是死是活每天都要提心吊胆,哪有在荆州舒坦。

“回使君,我等尚无合适人选,不知德珪可有合适之人向使君举荐?”

蒯良冲堂上行过一礼,看向蔡瑁而问。

“使君,瑁这里倒是有一合适人选,庞公之子庞山民,凭其才,足以胜任一郡太守之职!”

蔡瑁冲着堂上主坐微微一笑,指向大堂内一处籍籍无名的位子冲刘表拱手。

刘表、蒯氏兄弟还有不少人,同时看向蔡瑁所指的方向。

这可是使君请了好多次都没请下山的贤才,今日竟然主动愿意出仕了。

好事!

“庞君可愿意胜任此职?”

刘表有些惊喜,不用说,这位庞家长子愿意出仕,定然是经过庞公同意了,那也就代表着庞公也开始认可他刘家。

“民尽力而为。”

一个饱经风霜的黑脸汉子,从座位处上前几步,行礼而道。

“好!今日再得庞君,还有诸位贤才同心协力,何愁我荆州不兴!”

“主公英明神武,方得大贤相助!”

有人适时拍上马屁,今日堂议便在欣喜氛围中过去。

不过也有人如吃了苍蝇般难受,比如蒯越。

使君刚封过庞统庞士元为庐江督部军师,恰好那货又在丹阳,现在再把庞山民送去当太守,分明是让这四郡都配合刘琦行事。

偏偏这丹阳郡他们又没人敢去当这个太守,这哑巴亏他们也记在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