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求娶黄月英 > 第十三章 襄阳堂上,诸葛先生

开局求娶黄月英 第十三章 襄阳堂上,诸葛先生

作者:一梦九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12:00:43 来源:笔趣阁

襄阳。

州牧府大堂。

荆州牧刘表站在堂中坐立不宁,镇南将军军师蔡瑁,州牧府主簿蒯越,还有蒯良等一众谋臣武将皆在堂中,面色凝重。

堂末还临时添加了三张桌椅。

门外,还有一个少女不时探着小脑瓜看向堂内,眼中尽是担忧之色。

“蒯主簿,黄祖要的军粮是否运出?”

刘表看了一眼右侧之人。

“回使君,首批军粮五万石已顺沔水而下。”

蒯越起身禀道。

“如此便好!”

刘表面色微微缓了缓,这才看向堂内谋士道:“诸位,长沙太守张羡作乱,我儿刘琦和江夏太守黄祖已先行前往长沙平叛,此时尚无消息传来。

但张羡此人,在荆南四郡之地素有声名、根深蒂固,若有他郡以作呼应,仅凭江夏一军平叛唯恐不足,襄阳大军尚在备战,诸位有何教我?”

堂内众人一阵缄默。

几日前看了黄祖书信,他们才知长沙作乱,而且州牧长子刘琦领着五千人去当了先锋。

那可是一郡之地,就临湘城的兵马都比你多几番,更别说有其他郡策应张羡了。

你说你一个好好的州牧长子,去当这个出头鸟作甚?

现在好了,你先跑去送了,咱们能说的都不敢说了。

万一出错了主意,让你有个好歹来,咱还不得给你陪葬?

片刻之后。

望着仍未有一人出言的堂下,刘表回到座位上,面若寒霜扫视着众人。

正欲发怒。

却见大堂末处,从那临时设置之位上,站起一位身着白色袍服的英俊少年。

年不过十六七岁,在这大堂之上却泰然自诺,毫无一丝紧张之意。

“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儿为何会出现在议事大堂之上?来人,把这稚子给我赶出去!”

有人看到这张异常年轻而陌生的面孔,呼唤道门口的侍卫。

“哈哈哈,使君问计诸位哑口无言,见我年幼不问是非驱离反而张口就来,这议堂,不待也罢!”

少年冷笑转身便要离去。

“阿亮留步!你受吾之邀来此,何需与庸人一般见识。”

又有一人连忙起身,拦住即将出门的少年,将他拉回原位。

被骂作‘庸人’的州牧府幕僚却是暗自底下了头,不敢再言。

少年他不认得,这拦人者他却是认识的,沔南名士黄承彦。

州牧都敬重的名士,还是未来的亲家公,再给他三个胆子,他也不敢还口。

“禀使君,这两位皆是吾之好友,皆有经天纬地之才,这少年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而这位姓徐名庶字元直。”

黄承彦指着一位二十余岁的青年为刘表介绍起来,生怕刘表再误会那可就尴尬了。

事关自己未来女婿性命,他可是好说歹说才把这二人请下山来。

“原来阁下便是徐元直徐先生,表素闻先生大名,却一直不得见,今日可算如愿,平叛之事先生可有教我?”

刘表惊喜走下坐席,来到徐庶身旁拜道。

“使君过誉了,庶尚无计策,不过吾这位好友之才胜庶百倍,他愿为使君解忧,却受如此对待,实为不公。”

徐庶还礼冷声言道。

话中之意,刘表听的真切。

这位徐先生不是不知,他是在为这位诸葛小友抱不平啊。

“此事皆为表之过错,表定然重重处罚此人,还请元直先生勿要介怀。”

刘表道着歉,来到诸葛亮面前行礼道:“诸葛小友,对不住,想不到三四载未见,你竟已长这么大了,不知小友可有奇计?”

三年前,他举荐诸葛玄任豫章太守,诸葛玄把两个后辈小童托付给了他,他随口安排下来,便未作过多关注。

去岁诸葛玄死在西城民变中,诸葛亮请求和弟弟去南阳守孝,他自无不允,未曾想过,曾经的小童已经成长为他都要请教的栋梁之材。

诸葛亮瞅瞅徐庶,又看了一眼望眼欲穿的黄承彦,这才朗声道:“堂上诸君不敢言话,皆因为事关使君之子性命,可竟无一人想到,刘郎君此刻已然大胜班师,只是捷报未至罢了!”

我儿已经大胜?!

刘表愣在当场。

大堂之上众谋臣也呆住了。

短暂的寂静后,大堂之上顿时乱成一锅粥来。

这怎么可能呢!

且不说刘琦从未领过大军,就仅仅劳师远征、以弱击强这二点,就犯了两条兵家大忌,如何能胜?

不少人看向诸葛亮的目光里已满是鄙夷之色,这点常识都不懂,也配叫经天纬地之才?

“诸葛先生此言可有依据?”

镇南将军军师蔡瑁眼中浮出一丝难以置信的欣喜,起身问道。

他也不相信自己这位侄儿能胜,但他期盼如此。

他乃荆州军师之首,又掌管情报,张羡叛乱他没有一丝察觉本就是失职。

只是因为他是刘表的妻弟、刘琦的舅舅,刘表才没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伤他的面子。

私下里两个姊姊已经是把他骂的狗血淋头,现在听到此话,总算让他有了一抹希望。

“对对,先生何出此言啊?”

刘表也回过神来,满脸希冀望着诸葛亮。

“亮曾闻刘郎君南下之前,在城内大量采买了硫黄、火硝两味药石,又听先生之女言,此两味药石皆有助燃之效,诸君可有耳闻?”

诸葛亮不慌不忙扫视着堂内。

众人左顾右盼一番,目光又纷纷移回到诸葛亮身上,有人还带着一丝古怪之意。

刘琦满城采买硫黄、火硝传的沸沸扬扬,他们都是襄阳城内的名流,自然也听说了。

甚至还有不少人,特意打听了这两味药石的用途,尤其这硫黄,内服可是有壮阳之效……

但知晓又如何。

这位长郎君不务正业采买这些东西玩乐,难不成还是为平乱?

“是故,刘郎君即使南下游玩备以作常用,也不用备数千斤之多,既是如此,此等易燃之物刘郎君又为何人而备?”

诸葛亮说着,看向刘表道:“刘使君,郎君南下所为何事应该告诉过使君缘由吧。”

“不错,我儿曾说长沙郡守府来了北地使者,张羡或会作乱,只是老夫当时并未相信,只答应他可以前往长沙探查一番。”

刘表眸中敬色浮现。

诸葛亮目光如炬望着堂内众人,笑出声来:“呵呵!枉诸位还自诩为智谋之士,大事临头,还不如刘郎君一弱冠之人看的长远!”

大堂之内。

有人神色已一变再变,怒目而视向诸葛。

被如此小视,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由频频看向刘表,希望这位州牧来给他们主持公道。

可惜这位州牧大人现在的注意力,全在这位小先生的话语上,丝毫没有察觉到背后众多愤慨的目光。

“亮险些忘了,亮也是尚未及冠之人,吾虽不知这两味药石具体何用,却知刘郎君料敌于先、有备算无备,此乃必胜之道!”

诸葛亮视而不见,继续嘲讽着众人。

“诸葛亮,你休要狂妄!汝所道之言,皆不过臆测而已,若不是这般,我看你如何与刘使君交代!”

一人愤然起身。

却见门外忽然连滚带爬奔来一人,头上顶着一个碗大的包却依旧笑容满面。

“使君!大喜,大喜啊!江夏黄太守和大郎君遣人前来报捷,长沙之乱已平,主谋桓阶受诛,太守张羡被俘,正在压往襄阳路上!”

此话一出。

大堂内已是鸦雀无声。

“刘平,报捷之人何在?快快让他来见我!”

刘表吩咐道门房管事刘平,喜笑颜开向诸葛亮躬身一拜:“诸葛先生真乃大才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