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都市大仙君 > 第八百七十七章:千呼万唤始出来(求订阅!)

第八百七十七章:千呼万唤始出来(求订阅!)

破阵的过程并不顺利,但是结果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期间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徐应龙还是很顺利的穿过了这个混合大阵。穿过大阵之后,徐应龙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这座小小的刘家山顶就像是一处仙家秘境,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濛濛的雾气仿佛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除了大山之外,山顶竟然还有一个诺大的池塘和一条蜿蜒而下的小溪。昨夜刚刚下过小雨,雨后的池塘景色格外迷人,池边奇石竞秀,山野如洗;池上霞光万道,长虹当空;池中奇树倒映,波光粼粼。上空云雾缭绕,置身其中使人顿觉腾云驾雾一般,白云在脚下飘逸。给人一种神秘莫测、飘飘欲仙的美感。

这里,一座大山,重峦叠嶂。一汪清泉,在阳光下流光溢彩。一池碧潭,在卵石的包围中轻声低吟。一条溪水,在青草的抚摸中,踏着鼓点,欢快地走来…

这里的一切都像是有灵性一般,那么空灵,明净,指尖微碰,清凉的感觉传到心里。闭上眼睛呼吸一口气,甜甜的,到达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让人精神倍增。大山的花草便撷了这空气的明净,各自都带着一种灵气。偶尔会有一两只小鸟轻捷掠过翅膀,驻足河边,小爪子碰触了那澄澈、安静的水,水漾起波纹。

徐应龙不是没有见过大市面的人,在九天仙界什么样的仙家秘境他没见过,但那是在九天仙界。在地球上他之前看到的不是什么白骨平原就是邪恶祭坛,即便是瑶池仙境也破败不堪,完全没有仙家道场的那种气势和灵性,完全不能同这里相比。

更重要的是,徐应龙终于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就在在池塘边。徐应龙看到一座小竹楼,竹楼里盘坐着以为须发皆白的老人。虽然不知道老人是不是自己要找的刘伯温,但是徐应龙却能感觉得到,这是一个高手。

在修行界。擅闯别人修炼的道场那是一种极大的禁忌,很可能会引起冲突的,一些性格暴躁的人甚至会产生不死不休的仇恨。毕竟闯入人家的修炼的地方,很可能影响别人的修炼的,一个不慎甚至还会让人走火入魔。

这个忌讳徐应龙自然不会犯。而是找了个地方盘坐了下来,没有打扰老头修炼。这个时候不管他说话的声音轻与重,都有可能影响到老头,最好的做法就是等老头自己醒来,当然了这可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闲来无事,徐应龙干脆也开始修炼,毕竟此地的灵气极为充裕。虽比不上进化之后的混沌空间,但是在地球上徐应龙还真没有见过比这里灵气更充裕的地方。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徐应龙察觉到一阵凌厉的劲道直冲自己而来,当即手掌往地上一拍。整个人迅速向半空中飞去,脱离了袭击。

睁开眼睛之后,徐应龙看到白发老头正隔着池塘在看他。

知道老头刚才只是在试探他,并没有恶意,不然的话以他的修为就不是那么轻轻一下了,而是雷霆一击了。

调整了一下状态,徐应龙当即说道:“后学末进徐应龙冒昧来访,还望前辈见谅!”

“呵呵,这么多年了,你终于出现了!”老头笑着说道。

“哦。听前辈这意思似乎知道我要来!”徐应龙笑着说道。

“嗯,早在六百年前我就预料到你会来这里,但是却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老头也笑着说道。

“敢问您老是青田居士刘伯温吗?”徐应龙出声问道。

“你既然能找到这里,自然心里有了自己的想法。是与不是对你其实没有什么影响,不管老朽承认与否你都已经认定老朽就是刘伯温了,所以你就当老修是刘伯温好了!”老头回答道。

“听您老这话似乎身份另有内情!”徐应龙道。

“呵呵,其实也没什么,刘伯温不过是老朽的其中一个身份而已,你把我当成刘伯温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老头笑着说道。

“看来您老还有其他身份。不知能不能说说?”徐应龙再次问道。

“说与不说其实也没多大关系,那些都不过时过眼云烟,即便是老朽也都忘记了。”刘伯温沉声说道。

听到刘伯温不愿意说,徐应龙也没有勉强,而是再次问道:“既如此,这个问题就此搁置,我很想知道您老是怎么知道我要来这里的?”

刘伯温笑了笑说道:“你既然能找到这里那定然对老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老朽什么最拿手吗?”

“预言!”徐应龙沉声说道。

关于刘伯温知古通今的事情在民间早有耳闻,尤其是那首流传了数百年的烧饼歌就是出自刘伯温之手。大明朝开国之初,刚刚登基的洪武大帝在自己的皇宫里啃烧饼。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早就过上了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烧饼随便吃,想吃甜的吃甜的,想吃咸的吃咸的,日子要多美有多美。正吃着,刘伯温来了。

在这位大明第一智者,帝国首席策士的面前啃烧饼,毕竟影响不好,于是,朱元璋把吃了一口的烧饼扣在碗下面藏起来。

召见刘伯温的过程中,朱元璋突然顽性大发,想起刘伯温种种神机妙算的往事,决定考一考他。于是,朱元璋发问:“先生,你对阴阳术数非常精通,能不能猜出我这碗底下扣着什么?”

又玩这种无聊的游戏。刘伯温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却不敢违令,掐指一算,立刻吟出一句诗:“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陛下,我猜这是个烧饼。”

朱元璋听罢立刻一拍大腿,“准!”

于是,他得寸进尺,说道:“那先生能不能帮我算算后世的事情?”

这回刘伯温不干了,这毕竟是泄露天机的事情,上天定然会震怒的,只得随口敷衍道:“茫茫天数,陛下你注定万子万孙,有什么好问的?”

其实刘伯温还是偷偷泄露了天机,明朝最后果然亡于万历皇帝的儿子朱常洛和孙子朱由校、朱由检之手,岂不正是“万子万孙”吗?

朱元璋当然听不出这个玄机,坚持要问。刘伯温没办法,只得把丑话说在前头:“泄漏天机,我的罪责实在不轻,陛下要是实在想听我算,请赦免我的死罪先!”

朱元璋也不含糊,当下赐给刘伯温免死金牌:“你说吧,我罩着你。”

吃了定心丸的刘伯温开始推算未来,只见他像跳大神一样,算一句唱一句:“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朱元璋立刻打断他:“我南京城防守如此严密,难道还用得着怕谁吗?”

“都城虽然防守严密,但恐怕燕子会飞进来。”耐心地解释完,刘伯温继续唱:“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

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

这段顺口溜内容晦涩,令人不知所云,朱元璋听得似懂非懂。但是,对于后人来说,刘伯温的这段歌词并非无迹可寻,读懂之后,则实在令人震惊不已。因为在这段歌谣中,刘伯温准确预测了朱元璋身后大明王朝即将经历的历史!即燕王朱棣(年号永乐)在谋士姚广孝(秃顶人)的帮助下谋逆篡位的史实。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刘伯温去世几十年之后,连朱元璋也无缘见到,但它们确实发生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