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都市大仙君 >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最期待的艺人!

都市大仙君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最期待的艺人!

作者:沧月傲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4:30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最期待的艺人!(求订阅!)

徐应龙和刘歌都是一愣,没想到王英所说的办法竟然是这个。

看着两人发愣的样子,王英笑了笑说道:“要说这调皮捣蛋谁能比得上徐少,他的黑历史上网稍稍一搜就能搜到很多。但是你再看看现在的他,哪还有半点纨绔公子的样子,像他这样的人整治不听话的小年轻最有经验了!”

刘歌当即笑了笑说道:“你不说我还真没想起来,徐少,要不你就把我家那小子给收了吧!”

徐应龙笑了笑说道:“跟着我可是很辛苦的,你就不怕我把你家宝贝儿子整崩溃了?”

刘歌笑道:“你要是真把那小子整崩溃了我还真服了你了,你都不知道,在家里我和他妈妈都快被他整崩溃了!”

“行了,不谈你儿子了,说说今年这个年咋过呀?”王英笑着问道。

“能咋过,还是老样子,初一睡觉休息,初二陪着媳妇儿回娘家,初三在老丈母娘家待一天,初四一个人返回京都拍节目,一年忙碌的工作又开始了!你呢,今年还一个人过?”刘歌转头问道。

“不一个人过谁陪我,现在这年越过越没意思了,年味儿淡得像白开水一样!”王英道。

徐应龙知道王英一直单身,所以也没有问她的私生活,而是说道:“其实我很不明白,这春节越过越没意思,但为何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想着回家过年,甚至于不惜为此加几个月的班以及挤好几天的火车?”

刘歌笑了笑说道:“春节作为我们民族的盛大节日已传承了2000多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节点,它承载着中国人太多的感情、愿望、**、信仰和梦想。而且春节给予世俗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一种总结过去,期盼、规划和开辟未来时段的当口和节点,是为除旧迎新。”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它给顺利的人更多的梦想。也给许多不顺利的人以希望。尤其是每个人生命的不灭是通过后代来体现的,这也让年老之人努力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有了足够的精神力量。人们把春节的这种开端,作为新的奋斗起点,说它是个人、家庭、群体。乃至民族以及整个国家整个生活节律的一个新的转折点,是并不过分的。”

王英也笑了笑说道:“我认为春节会如此拨动国人的心弦,完全是就是因为春节自古以来就是华夏人和谐人事、领悟亲情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也是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和情感的作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些话,很深刻地表达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人潮滚滚,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景观。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关系的更新。”

“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酒酣耳热之际,一杯酒,一生情,一辈子。也就相逢一笑泯恩仇,尽释前嫌,它平添了许多宽容和谅解,化解了许多怨恨和矛盾。春节领悟亲情、凝聚情感的仪式性作用,在当今更显得无法替代。”

刘歌点了点头说道:“这春节其实就是感情宣泄的一个节日,就好比美国人的感恩节,春节也可以称之为华夏人的感恩节。”

徐应龙笑了笑说道:“春节是春节。怎么和美国的感恩节联系起来了,两者有可比性吗?”

刘歌笑了笑说道:“怎么就不能联系起来,美国人需要感恩,难道我们华夏人不需要感恩吗?不。我们也需要感恩!”

接着刘歌又继续说道:“这个道理其实很浅显,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爱情的人生,人的心理世界就会漆黑一团。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受之于父母、师长的教导,受之于同伴、社会的关爱,受之与自然、环境的恩赐。孟子在《尽心上》说过。做人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意思就是上要对得起天,下要对得起自己人之为人。这需要人们在生活中思考与反思,同时,也需要有某种文化节日的形式来表达,而春节习俗中的团聚、拜年的仪式就具有这种作用。感念上天所赋之赐,感怀父母养育之恩,感谢社会合作之福。”

徐应龙觉得刘歌这话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当即点了点头说道:“还真是,没想到刘哥还有这样的见识和情怀!”

接着徐应龙又说道:“其实在我们这些年轻人眼里,不管是什么节,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洋节日,其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叫人休闲放松。”

王英笑了笑说道:“这话我最有体会,现在常能听到一句话,叫“活得真累”,如果一个人的心老是为追名逐利吊着,你说能不累吗?”

“通过放松调节,心灵安宁。使我们在滚滚红尘中,让人事回归纯净,让世事回归本真。放下舍得,投身自然,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让心灵放逐,任思绪飞扬,若有所思而不作他想,自由自在,安之若饴。”

突然刘歌噗嗤一笑,说道:“不要说得这么美好,想想今晚过后又有多少人喷我们,倒是心性差一点的人整个年都过不好!”

徐应龙不解地问道:“哦,谁要喷我们,为什么要喷我们?”

不待刘歌开口,王英就说道:“能有谁,全国亿万观众呗!每年春节临近,春晚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春晚由谁主持、节目单何时发布、节目设置上有哪些创新、有哪些当红的明星会出现等,这些都会成为每年此时大家热议的内容。”

“然而,面对亿万观众的春晚虽然不乏新亮点,但依然是年年都有人期待、有人叫好,有人失望、有人质疑。流水的春晚,铁打的吐槽。”

徐应龙是第一次上春晚,当然也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当即问道:“为什么要吐槽,好好地上去表演节目难道还有被人骂?”

刘歌道:“吐槽和骂还是有区别的,而且观众也未必是针对节目,甚至于也不是针对明星艺人的,而是针对春晚本身的!”

“为什么?”

“在很多观众的印象里,春晚每年都是近乎程式化的流水线作业。要有歌要有舞,要有相声要有小品,要有戏曲要有流行音乐,要有杂技要有魔术……从1983年至今,从“全民联欢”到“全民吐槽”,春晚这桌年夜饭已经做了32年,似乎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春晚。”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春晚,春晚所承载的期望和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晚会本身。春晚凝聚了十几亿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符号,已经成为几代国人的文化记忆。因此不管节目组怎么努力,几百个人弄出来的美食是无法让十几亿人同时说好的!”刘歌道。

徐应龙笑了笑说道:“合着咱们这些人大老远的就是来挨骂的?”

“那也不一定,如果表演好了,切中了观众的笑点和泪点,或许就不会挨骂了!我听说今年节目组在网上进行过一个投票,评选他们心目中春晚最期待的艺人,你知道排名第一的是谁吗?”刘歌笑着说道。

“谁?”徐应龙当即问道。

“就是你,徐应龙徐少!”刘歌语出惊人地说道。

“我?”徐应龙也是一脸惊讶地说道,这个答案显然有点出乎他的预料。

“对,就是你,而且你的票数超出第二名整整一千三百万票。”刘歌再次爆出了猛料。

徐应龙顿时明白了,为何春晚的节目组会突然邀请自己,按道理说春晚的节目单早就应该定下了,怎么会临直播不到二十天的时候突然向自己发邀请函,原来结症在这里。

想到无数个网友在网上留言投票,希望自己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徐应龙顿时感到一阵感动。自己绝对不能辜负他们,让他们失望,春晚,哥要大放异彩!(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