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富贵皇华 > 第三十五章 钦差之议

富贵皇华 第三十五章 钦差之议

作者:肖某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08 05:59:18 来源:笔趣阁

格外引人注目的八龙金座高出其余辅臣座位一大截,除了形体小一号,除了少掉一条龙,这张八龙金座与小皇帝的龙座再没有别的分别。尤其是小皇帝发现无论他看向哪儿,这张宽大宝座之上盘旋飞舞的五爪金龙都会扑进他的眼里,刺入他的心中。

咦,朝堂怎么如此安静?小皇帝有些不知所措,忙慌慌将注视那张金座的目光移开,只见包括小皇姑在内的众朝臣都低眉敛目,唯有亲王堆里他的亲生父亲永泰亲王和叔叔永和亲王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没有宣召,不可直视皇帝。小皇帝心里突然冒出这个念头,一时便很是委屈。小皇姑也就罢了,怎么连父王和王叔也都不将自己放在眼里,这般大胆地盯着自己?

微微一声轻咳,凤座之上的太皇太后温言询问:“皇上,可是身体还有不适?”

小皇帝一个激灵,急忙摇头道:“没有没有,朕好得很。”

“那是否可以开始议政?”太皇太后又问。

小皇帝恍然大悟,原来大家都在等他发话。他心里突然涌起莫名情绪,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真的很好。他便威严地看向自己身边新近上任的总管太监,沉声道:“宣吧。”

那一直泥雕木塑般的总管太监恭敬地打了个千儿,扬起脖子,尖声长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语打破静默,立刻有人迫不及待地从朝班里扑出,跪倒在地向上首禀告:“微臣兵部尚书谢骏有本启奏吾皇。”

小皇帝抬抬手,和蔼可亲地说:“谢尚书免礼,有话直言。”

谢骏异常麻利地站起身,声音沉痛地禀道:“皇上,凌晨时分从海州镇东军送来军情急报。镇东军大都督葛勇志被刺身亡,虎符失踪。此后两日,东海扶余岛海盗王驾驭战舰登陆海州沿岸,万名穷凶极恶的海盗攻上沿岸城镇,大肆烧杀抢掠。海州刺史黄彬反应不及,竟然让海盗一鼓作气接连攻破数处府县,直捣海州州府海门城。海门城失守被海盗占据,甚至一度攻破海州刺史衙门,黄刺史目前生死不知。”

朝堂大哗。小皇帝瞠目结舌,张大嘴巴直愣愣地瞪着谢骏,耳朵里嗡嗡乱响。多有朝臣在下首悄悄观察小皇帝的表现,见他吓得脸都青白了,不禁心中微叹。

武将们却像立时被打了鸡血,群情激愤。安绥老将军当先出列,声如洪钟请命:“皇上,微臣愿为大周领兵出征,誓将海盗杀个片甲不留!”

所有武将都出列请求出兵,小皇帝眼泛泪花,连连点头,一迭声应道:“好好好,朕允了,朕都允了!”又仰天长叹作感激状,“朕有安老帅和各位将军,何愁大周不安?”

耶?怎么刚才还吵吵闹闹个不停的朝堂又突然安静下来?小皇帝正迷惑不解,却听他身后传出太皇太后平稳而温和的声音:“各位将军请稍安勿燥,用兵乃国之大事,不可轻忽。海州会州驻扎着镇东军四部水师,海州各城尚有城卫戍备军。海盗不过万余,将其驱逐是轻而易举之事。”

小皇帝一张原本青白交加的小脸刹时涨得通红,低下头去讷讷不敢言,暗自悔恨自己的不沉着,恐怕让朝臣们看了笑话。

只听曾经在镇东军领过鲨鳍营的安叹卿禀道:“娘娘所言不错。以微臣来看,海门城虽失守,其余府城应该只是惨遭海盗劫掠,城卫戍备军的战力应该还在。只是因为黄刺史生死不知,各府县城卫戍备军只能各自为战,无法聚合成军形成有效战斗力。而海州会州的镇东军四部水师,又因葛大都督身亡,不见虎符调兵,才无法上岸配合城卫戍备军攻击海盗。”

谢骏又道:“微臣以为,如今最要紧的是,朝廷应派下钦差前往海州督战,以朝廷旨意代替刺史和镇东军掌控军权。先将海盗尽数驱逐乃至消灭,再来追查葛大都督被刺身亡一案的始末以及海州官员的过失。”

安叹卿又补充道:“微臣还认为,除去钦差之外,还应该委派一位武将暂时统领城卫戍备军作战,统一调配兵力,以求尽快结束战斗,也让遭受海盗荼毒的百姓尽快回复平静生活。”

谢骏和安叹卿是大周名将,这二位一言一语便轻松地为海州战事定下了基调。太皇太后询问了其余几位辅臣的意思,又见以安老帅为首的朝中武将也没有异议,便果断拍板定论。

接下来要商议的,便是钦差和这员统军大将的人选。本来安叹卿既擅陆战又擅水战相当合适前往海州领兵,但他身为辅臣,又是负责皇宫戍卫的金甲军大将军,位高权重不说,与万余海盗作战也有些大材小用。

好在大周擅长陆战的将领随便一抓一大把,倒也不是非安叹卿不可。反而因为大周久无战事,将军们早就闲得发慌,闻听有战事个个踊跃请命,争得面红脖子粗,差点用全武行来决定人选。

武将们不惧战事,太皇太后深感欣慰,却也有些头疼该派谁去。她便提高声音道:“各位将军都愿意为国效命,哀家非常高兴。还是先把钦差的人选确定下来,再选一位能与钦差两相得宜的将军同去吧。”

连尚介老大人便颔首道:“如此一来,文武相谐,定能同心协力将海州战事平定。皇上,太皇太后,微臣也想派出刑部干员同赴海州,仔细侦缉葛大都督被刺一案。”

“不光是刑部,孤认为,内卫也应派员前往调查。”武令媺淡然开口道,“有些事情,没有内应是办不成的。海门城孤曾经听商队下属说起过,拥有海州最为坚固高大的城墙。区区万余海盗,是如何攻破城墙攻入城内的,需得仔细查清楚。”镇东军那边还真是会夸大其词,笔杆子一动,五千余人便成了万人。

太皇太后点头赞同,又问诸位朝臣:“各位大人,可有适宜任命为钦差的人选推举?还是说有哪一位大人愿意自荐前往?”

话音刚落,便有一人抢出朝班,俯地叩首道:“启禀皇上,太皇太后,微臣不才愿以一腔热血为国效死!”

一见此人,武令媺便冷下脸来,阴恻恻开口道:“郑侍郎,还真是哪里都缺不了你呐!你愿为钦差前往海州?就不怕把老命扔到了海州捡不回来?”

工部右侍郎郑云阁抬头斜视武令媺,怒目道:“辅国殿下,微臣向皇上和太皇太后请命,干殿下何事?殿下不怕微臣当殿参您僭越之罪吗?”闻言小皇帝的眼睛亮了亮,颇为期待地看着他。

武令媺勃然大怒,起身指着郑云阁就要痛骂。太皇太后立时喝道:“玉松,坐下!”武令媺虽不甘不愿,但只能依言气鼓鼓地落坐。

郑云阁再不看武令媺一眼,又对上首的小皇帝和太皇太后磕头禀道:“皇上和太皇太后明鉴,微臣自小在会州长大,对海州各地也极为熟悉。非微臣大言不惭,微臣若为钦差当事半功倍!”

见此人不提任何参奏事,小皇帝心中不免失望。但因郑云阁乃淳贵嫔的亲叔叔,刚才又与不可一世的小皇姑对上,小皇帝对他的印象真的很好,忍不住再次开口道:“皇祖母,朕认为郑侍郎此言有理。”

见小皇帝开了口,太皇太后迟疑不决,永泰亲王自亲王堆里起身禀道:“母后在上,儿臣也认为郑大人任钦差于战事有利。”他这一带头,永和亲王自然附言,又有许多官员也同声附合。

其实郑云阁突然请命要任钦差,永泰亲王有点意外,他向郑家的许诺是吏部尚书之位。对此,他猜测郑家还不想完全倒向自己,所以郑云阁才会抓住机会求任钦差。

永泰亲王不得不承认,对郑家而言这真是个好机会。海州与会州毗邻,就算郑家顾忌太多不敢把触手过多伸入海州,但要说一点没有是不可能的。

有地利人和相助,再找一位能力卓越的统兵大将,郑云阁若得了差使,简直就是去捡功劳。甚至,若海州刺史于海盗上岸之事上有罪,郑云阁说不定能从钦差就地转任一州刺史。

正是因为实在有这种可能,永泰亲王才赶紧出头帮衬。只要一想到能将一位坐拥一州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收入旗下,他便怦然心动,大感快慰。

但,与郑家不睦的辅国殿下会眼睁睁看着郑云阁如愿以偿?永泰亲王抬眼瞄向三重玉阶之人的那个人。果然见她徐徐起身,向小皇帝和太皇太后行过礼,冷笑看着郑云阁说出了几句话。

“郑大人一片忠心,自然天日可表。只是孤不得不问郑大人一句,郑家几乎已将会州经营得铁桶一般,这是打算把海州经营成第二个会州了?”武令媺这话可真是太诛心,直刺得郑云阁面色苍白,连连向上首磕头不止,高呼冤枉,连连剖白。

但永泰亲王暗叹一声,知道郑云阁的打算肯定落了空。有辅国殿下在身后虎视眈眈,哪怕只是为了避嫌,郑氏宗族都不会允许郑云阁去当这个很可能会拖累郑家的钦差。不过这样也好,说不得郑云阁就要彻底倒向他了!r115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