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富贵皇华 > 第二十五章 大不同

富贵皇华 第二十五章 大不同

作者:肖某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08 05:59:18 来源:笔趣阁

今日的早朝注定平静不了。

小皇帝在东昌兰真公主府遇刺受惊引发高热,如今卧床不起。早有长青殿的管事太监提前通告,今日皇上不早朝。龙椅将空着,高高的金銮殿九阶玉台之上,将只有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凤座隐见人影。

但,辅国殿下不出人意料地上朝议政。自她昨天出现在昌国公世子成年冠礼之上,朝臣们便知很快就能在乾宁殿看见她,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到底是不同了。以前辅国殿下的八龙金座位于第六重玉阶之上,替圣祖陛下听政。现在,她身份再尊贵也只能设八龙金座于群臣之前,尚且低于第三重玉阶之上的辅臣宝座。

但从她平静面容之上看不出丝毫异样,她端端正正坐着,明亮有神的双眼反而不同于以往听政时总是懒洋洋的精神面貌。

自然不同了。听政只能带耳朵,议政却足以左右朝局走向。看似她的地位降低,实则比过去前进了一大步。

永泰亲王看见那个娇小明黄身影的一刹时,咯噔,心便激烈地跳动了一下。他这个皇妹重病多日,太平党徒基本处于蜇伏状态,这使得他暗中操作的一些事儿受到的阻力还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如今她回朝,可以想见太平党也会重新活跃起来。

脸上挂着一如既往谦逊有礼的笑容,永泰亲王来到武令媺座前,笑吟吟道:“玉松这是大好了?”

武令媺徐徐起身。对永泰亲王福身一礼,也笑道:“见过八皇兄。多谢皇兄惦念,多次派人送来补品,我正想着哪一日亲自上王府谢谢皇兄呢。”

“真是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你可是辅国殿下,咱们高攀不起。皇上遇刺,金甲军和内卫仅仅是遍搜兰真皇姐的公主府。以本王来看呐,这要是你遇了刺客,恐怕得把整个太宁城都翻过来吧?!”永和亲王仍然是永泰亲王的跟屁虫,还没走到人前就出言嘲讽,字字诛心。

“数月不见。九皇兄说话还是这般有趣。字字句句要陷孤于不忠之地,风彩不改父皇在朝之时。”武令媺眸光一转,落在永和亲王身上,笑意分毫不改。轻声道。“只是九皇兄的为人处事若能像你说话一样有趣就更好了。孤倒是不知什么时候九皇兄与兰真皇姐走得这样近。还为她抱屈呢!另外,孤听说九皇兄上了奏章,弹劾七皇兄荒废族务。以致族人们怨声载道?”

圣祖第七子永康亲王,自圣祖大行之后也重病缠身。他恢复得比武令媺还慢,如今还在王府休养。认真论起来,他也确实荒废了一些族务。但这事儿安国怀睦老亲王和长肃亲王都知会了武令媺,她已经点了武宏嗣帮着永康亲王打理,早就将要办的事儿都漂漂亮亮地办好了。

永和亲王将嘴一撇,不屑道:“是有此事。怎么,事儿没办妥还不许人说了?就武宏嗣那小子能担得起族务大任来?”

“宏儿年纪虽小,办事却妥当。虽要紧的是,他立身正直,不沾染族里产业一分一毫。就凭这点,这孩子就是个可造之材。”武令媺转头看向永泰亲王,笑问,“八皇兄以为如何?”

这对兄弟打的什么主意,她能不知道?但宗室局已经被她视为自留地,各司主管更是直接升任族老一职,她怎么可能让这两兄弟把爪子再伸进来?

永泰亲王凝视武令媺如花笑颜,点头道:“九弟也只是心忧族人,并没有旁的意思。宏嗣这孩子确实不错,但他到底还只是个孩子,七哥身子又总是不见好,族务大事可耽误不得……”

有人忽然插话:“有劳八弟牵挂,为兄已经见好了。”

循声望去,武令媺吃了一惊,没想到永康亲王竟然瘦成了一副骨架子。他这么摇摇晃晃地走过来,仿佛有阵小风便能将他吹倒。不过他的脸色,虽然仍是青白病容,眼睛却炯炯有神,精神头也健旺得很。

“哈哈!一个两个前几天还躺床上走不动道儿,今儿竟然全出来了!今儿难不成是百年不遇的黄道吉日?!”永和亲王突然指着乾宁殿门口捧腹大笑,原来,同样久病不朝的禄亲王竟然也出现了。

“永和亲王殿下,请勿殿前失仪!”纠礼官早就看永和亲王不顺眼。自小皇帝继位,仗着往日情份,此人一日比一日张狂,经常在殿中大放厥词,相当惹人讨厌。

永泰亲王连忙用力拉了永和亲王一把,永和亲王看了他一眼,这才不情不愿地闭上嘴巴,自去殿中自己的座位落坐。

这是小皇帝登基第一日便立的规矩,言道他是晚辈,体谅各位宗亲长辈议事辛苦,所以给几位长辈亲王都殿中设座。七把辅臣座椅更是高高设于三重玉阶之上,六部堂官和几位年事已高的老国公也都准坐。此举,给小皇帝赢得了一些人心。

禄亲王斜眼扫过几个兄弟和武令媺,也不与众人搭话,倒是温和有礼地询问了纠礼官他的座位,没乱半点规矩地安然落坐闭目养神。武令媺暗自腹诽,瞧她这位好皇兄方才虎虎生风的步伐,哪里像是伤重长久卧床之人。

永泰亲王不再多言,笑着向永康亲王和武令媺点点头,自去坐在永和亲王的上首。永康亲王亦不多话,只眼神与武令媺的目光一触即分,缓步寻座而去。

武令媺看了看时辰,反身走向殿门口,不过片刻便迎到了连袂而来的安国怀睦老亲王和长肃亲王。许久未见两位长辈,武令媺连忙上前请安,三人寒喧数句便一起入殿。

不多时,六部堂官纷纷到场。在京的辅臣,连尚介老大人和安叹卿也一前一后入殿,与长肃亲王一起高踞三重玉阶之上。在上朝时辰到达之前,所有从五品以上京官除去提前请假的都进入了乾宁殿。殿门缓缓关闭。

皇帝宝座后面垂下一挂玲珑珠帘,太皇太后徐氏最后落于凤座。目光往下一扫,她瞥见武令媺已到,心神微松,便扭头示意她的太监总管开始早朝。

随着悠扬一声:“有事上奏,无事跪安。”拉开了今日早朝的大幕。第一件事,由金甲军大将军安叹卿上禀太皇太后,言道皇上在兰真公主府遇刺之事已经有了眉目。三名刺客两人被辅国公主府的内卫当场格杀,另外一名逃走的重伤刺客也已经抓到,如今被关在内卫刑堂。但此人伤势太重一直昏迷,还无法审讯。

既然无法审讯,便只能暂时搁置。虽知此事在日后必定会掀起一轮血雨腥风,但到底还有可转寰时日。不过第二件要议的事儿立马将众朝臣的神经给紧紧绷住。

三朝元老、礼部尚书、资历最久的御前行走大学士杨毅,自座位上颤颤微微站起,向太皇太后当殿请求致仕。

殿中一时静默。

在圣祖朝,杨老尚书便写过几封乞骸骨奏章,都被圣祖好言劝住。但是,当殿请求致仕,他这还是第一次。

太皇太后急忙安抚劝说,几位辅臣也出言劝慰,可这回杨老尚书是铁了心要请辞。太皇太后无法,只能允了老尚书的请求,吩咐礼部侍郎拟奏章,要定下给杨老尚书的封赏。

武令媺心中暗叹,却也佩服杨老尚书的识时务。此前几次早朝,都有人上奏要将几位离京城太远的辅臣调回京中以更好的行使辅臣之职。杨老尚书主动请辞,是要给回京的辅臣腾位子。

这将是一场权力争夺的盛宴。武令媺默默在心中思量,文官职位还好说,毕竟只有云州刺史裴世纬一位文臣,但武官职位就颇费思量了。

无论是襄亲王还是武国公罗元庆,都是带兵多年的大将,战功赫赫、威名远播,无论是在京中安置他们,还是派哪一位大将去接收镇西军和镇北军,都令人头疼。

尤其是两军的兵权,不知会引得多少人垂涎。武令媺如今竖敌太多,连小皇帝都想她死,她更想牢牢抓住兵权。凭心而论,她是不愿意襄亲王离开镇西军的。甚至武国公罗元庆,因他从不站位,镇北军在他手里肯定比落入别人手中要强。

大周朝四大边军由四位大都督率领,金甲军和龙骧军则设大将军之职,地方城卫戍备军受一州刺史节制。若遇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下发调兵命令,临时设立大元帅一职统领出战全军。比如安绥安老将军,正因他曾经在楚国入侵时任大元帅,便连圣祖都尊他一声安老帅。

但平时,大周却没有一个固定的军事机构统率全军。武令媺想起了前世大明帝国的五军都督府,觉得可以借鉴一二。甚至,她认为七位辅臣完全可以组成内阁,像大明帝国的阁老们那样与皇帝共治江山。

不过不急,无论五军都督府还是内阁,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设立且真正运转的。她想着先把文官职位那边理理清楚,该给她麾下忠心部属争取的要不遗余力去争取,该还的人情债也看着是不是能一五一十还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