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富贵皇华 > 第十七章 被弹劾了

富贵皇华 第十七章 被弹劾了

作者:肖某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08 05:59:18 来源:笔趣阁

武令媺看了眼站在殿内臣子中特别显眼的武宗厚,终于咧嘴对他笑了笑。她近几天火气特别大,其实她明白小十二的想法在此位面最正常不过,却还是禁不住的烦闷。她是看着小十二长大的,这娃没被她改造成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好男人,她觉着自己很失败。

但转念一想,她武令媺头顶又没有玛丽苏光环,还当真能彻底左右别人的想法?得了吧。再者,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于是释然。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小十二过得快活就行。

武宗厚方才被妹妹好没来由地甩了脸子,心里一直惴惴,眼巴巴地盯着她不放。见她展颜,他才放下心。刚刚回神,蓦然听得殿中臣子正在奏报的事儿,他勃然大怒,差点卷袖子要揍人。

武令媺被弹劾了。一位年轻御史正面无表情地说:“……殴打质子,于两国邦交有碍。公主殿下此举大大不妥!”

御史台都察御史是上柱国大将军谢骏的嫡长子谢孚,他是谢府唯一的文臣。武令媺缓缓将身体倚靠进王座,不露声色地着意观察谢孚的表情。她只见谢大公子敛眉垂目,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她暗自想,这名御史敢当着她的面弹劾她,谢孚是否知情?

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大约今日要议的事儿实在太大,到场的臣子数量仅次于大朝会之时。所以这名正五品的御史才有机会当殿弹劾武令媺。

不过,武令媺更关心的是,监国的禄郡王会如何处理这桩弹劾。在她看来。这名年轻御史身后的人,明面上是给她难看。主要针对的人还是禄郡王。

这可是个不小的难题。如今皇帝陛下打算秘密建储,禄郡王若是得罪了深得帝心的玉松公主。在二人早有嫌隙的情况下,谁知道这小丫头会不会从中使坏?

若是不处置,在大周与楚国还保持着明面友好之时,质子被打得鼻青脸肿,楚国使节必然会抗议,甚至向国内传送消息。说不定楚国的昏君奸臣们就会觉得颜面有损,头脑发昏犯了糊涂,提起大军兴事问罪。

若事情败坏至此,武令媺难逃罪责。禄郡王这个监国亲王也同样讨不了好。起码皇帝会认为他没有处理政事的才能。其实打仗他倒是不怕,怕就怕因此事再生出别的事端。

武令媺将此中关碍想得通透,她这个被当殿弹劾的人倒是老神在在,半点也不着急。反而禄郡王面色不虞,显然也是想到了关键的地方。

从王座上站起身,禄郡王侧脸看了看身后更高处坐着的小妹妹,这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你说她早不打,晚不打,为什么偏偏要在他监国的时候打呢?

“玉松皇妹。对御史此言,你可有话分辩?”不得已,禄郡王还要堆出笑脸来问话。

他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在三位监国皇子当中。只有自己不擅长于政事。但是尽管如此父皇都还许他监国之权,他由此认为自己还是有希望继承皇位的。所以,在这般紧要的时期里。能不得罪这个日日在父皇跟前晃悠的小妹子,就最好不得罪。

问我?武令媺心中暗笑。面上却一派严肃地说:“二皇兄,父皇只赐予孤乾宁殿听政之权。孤不能开口议政的。”

小狐狸!禄郡王暗骂,不得已对那名御史道:“你且将所奏之事细细写一份奏章递上来,本王会呈上父皇御览。”

好吧,禄郡王的处理手段众臣基本上都想到了。说实话,这样的中庸之法倒也算得上合适,只是显不出他的才能。

那名御史领了禄郡王的王旨,却不退下,再度开口道:“微臣还有一事要奏明王爷,如今玉松公主已然蒙圣恩开府设衙,按照规矩理应出宫入住公主府。”

咦?肿么今天不讨论建储和辅臣的事儿,尽拿她开涮?武令媺安安稳稳坐在王座中,但是大袖下的手指蜷了蜷,很想握成拳头将那名御史也揍一顿。但只有忍。前头她自己说了只有听政之权,现在当然不能就此事发表意见。

方才这名御史弹劾武令媺指使人殴打楚国质子,众臣皆默然。但是现在此言一出,又有数名御史和礼部的官员出列附议。

抬手轻轻抚摸遮住了朱砂痣的抹额,武令媺用手掌挡住自己阴郁眼神。她不明白,皇帝陛下早就说过即便她开府也要经常住在宫里,这些人为什么还急不可待地想她搬出去?难道她碍了什么人的眼睛?难道有什么人想做什么事情?

武令媺是个不折不扣的阴谋论者,想事总喜欢往深处远处去想。大臣们不说还好,一说,她更加觉得不能出宫离开皇帝老爹。禄郡王又大手一挥,让那名御史同样写奏章,他再转交皇帝批阅。

自来乾宁殿议政,先把小事解决,再来攻克难事要事。又议了两件事后,终于由礼部尚书打头,众臣拉开了秘密建储和辅臣制大讨论的序幕。

秘密建储,这没什么好说的,皇帝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大臣们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对此都好一番歌功颂德,明确表示了支持之意。而辅臣制,这就难议了。反对嘛,是和当任皇帝过不去;支持么,又是与下一任皇帝过不去。

武令媺事先已经料到辅臣的事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眉目的,她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但是眼瞅着老半天,朝臣们都只是说些左右逢源的场面话,试图两头讨好,她觉得腻味极了。

足足过去小半个时辰,终于有人出列表态:“微臣以为,皇上于文武二殿之上再设辅政大臣乃是于国深谋远虑之举。只是辅臣的职司是否会与文武二殿重臣和六部相冲突,还需明确界定。辅臣的人选也是重中之重!”

原来是谢骏大将军朗声陈词。武令媺有点觉得他是皇帝老爹的托儿,否则任由这些大臣再打太极,这事儿不知要议到什么时候去。她向来认为,早做决定早安心。

谢骏表明赞成辅臣制后,又陆续有几位大臣表了同样的态。武令媺注意了一下,这些官员当中既有高至正一品的朝廷大员,也有位低的五品官员。虽然安绥老将军不置一词,但是安叹卿附议了谢骏所言。

此外,以怀睦老亲王为首的几位立场中立的宗室亲贵也出列表明了态度。这些人里有武宗厚。武令媺便知道,从来上朝就打盹的小十二肯定是得了皇帝授意来发言的。

禄郡王示意群臣肃静,笑道:“父皇打算设立辅臣辅佐新君,这是父皇的好意,我们几兄弟都是赞成的。”

便有大臣在暗地里大骂,既然你们这些皇子都赞成,怎么先前没有一个人表明意思?你们那一党的人也都像被缝住了嘴巴也似一声不吭,倒坑得咱们在这儿两面不是人。

“如今要议的就是辅臣的人选。”禄郡王扫视众臣,缓缓道,“父皇的意思是在文武两殿臣子中各选两位,再选三位宗室,一共七人。怀睦叔祖,不知宗族会可有决议?”

怀睦老亲王出列,向禄郡王欠身行礼。禄郡王急忙避开,并且深躬还礼。老亲王手抚白须,笑眯眯道:“皇上交待的事儿,咱们个个都上心。昨儿下午,本王就召集族老商议了一番,定下了九个人选供皇上圣裁。”

武令媺立刻竖起耳朵聆听。老亲王念了九位宗室的爵位和名讳。人选当中并没有老亲王自己,但有他的次子,目前就任镇西军大都督的襄郡王。她比较熟悉的人选还有玉牒司主管肃亲王。当老亲王念到武宗厚的爵位时,她吃了一惊。

很显然,武宗厚也不知道自己居然会入选宗室的辅臣人选,满脸的茫然。武令媺微蹙眉尖,除了武宗厚,宗室辅臣人选里没有别的皇子。

静下心来思考,武令媺发现怀睦老亲王提交的九名人选在年纪上很有点意思。就她所知,其中有五人,年纪都在四十五岁以上,年纪最大者已有七十岁。另外四人,除了武宗厚还不到二十岁,其余三人都是三十到四十岁的壮年。

武令媺很清楚皇帝陛下设立辅臣的用意。这些压在新帝头上的大山绝对不是摆设,是要当大用的。而辅臣由上一任皇帝指定,新君绝不可能自己给自己压一座大山。这样说来,如果辅臣年纪太大,在新朝根本就走不了多远,又如何能长久尽责?

怀睦老亲王虽然摆出了九个人选,但武令媺敢肯定,那几位年高望重的宗室恐怕于辅臣无缘。倒是年纪在三十到四十岁左右的宗室有很大的入选可能。

至于武宗厚能入选,无外乎是占了一个皇子的名额。其余皇子,废成庶人的、圈禁的、刚回国没有资历没有声望的、再加上想当皇帝的,看来看去,也就小十二能做代表。

武令媺不得不感叹,老亲王果然是老姜。宗室当中垂涎辅臣之位的人肯定不少,老亲王将圣意揣摩得透透的,宗室的辅臣人选估计不会再有人加入,就在这九个人选里出了。

至于臣子中的辅臣人选,文安武安两殿重臣,若是缩小范围那就仅限于御前行走大学士和上柱国大将军;如果皇帝陛下要扩大甄选范围,那得连御前行走学士和柱国将军们也都算上。啧,有的选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