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 320.钢铁和粮食(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就在这时,刘浩然看到了窗外的卢象升一行,连忙抬手制止了众人说话,不徐不慢的走出了教室,对着卢象升一行行礼道:“刘浩然见过诸位长者。”

“免礼。”卢象升轻轻的抬手示意,“你们这是要结业去辽南了?”

“回长者的话,小子们并没有结业。按照伯爷的要求,只有这次辽南的事情办漂亮了,才算真正结业,否则还要继续学习。”刘浩然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虽然此刻刘浩然并不知道卢象升是谁,但是能够在幼军营里随意走动,而且气势逼人,必定不是一般人。

“此乃宜兴卢九台卢公,曾任朝廷大司马,还不快快见礼。”陪同的济州岛官员介绍道。

刘浩然因为是鲁若麟的弟子,知道的事情要多一些,自然是知道卢象升的,连忙重新见礼:“小子见过卢公。”

刘浩然虽然没有见过卢象升,但是也知道卢象升与金州军的关系比较特殊,所以对于卢象升能够出现在济州岛一点也不意外。

而且他还知道卢象升已经被革职,现在是平民百姓。但是显然大家都没有把卢象升当普通人对待,依然非常尊重。想想也能够知道,对于一个官至尚书的人,即使下台了,但是一身的本事还在的。

“可有打扰到你们议事?”卢象升问道。

“无碍,小子们已经商议完毕了。”刘浩然毕恭毕敬的答道。

“那就好,你们可有空闲与老夫闲聊一会?”卢象升对刘浩然他们发出了邀请。

“敢不从命。”刘浩然立马应是。

幼军营很快就为卢象升他们安排了一间会客室,方便卢象升与刘浩然他们交流。

这些少年在得知是卢象升要与他们交流的时候,全都兴奋了。

别的不说,仅仅只是一个前兵部尚书的身份就值得这些少年们为之拜服了,何况卢象升是朝廷有名的文武双才之人,更是让少年们为之膜拜。

成功人士身上的光环就是这么吸引人。

交流进行的非常顺畅、和谐,卢象升对刘浩然他们多有肯定和鼓励,并不时的提醒他们要忠君爱国,为国分忧。这帮少年全都点头应是,但是心里究竟怎么想的无人知道。

因为刘浩然他们所学甚杂,很多东西甚至连卢象升自己都不懂,也就无从考校学问了。卢象升与少年们更多的是闲聊,顺便观察这些少年的品性和格局。

一番接触之后,卢象升发现这些少年比大明的那些风流才子们强了很大一截。

谈吐、气度、格局、眼界、胸怀、抱负,比同龄的大明士子要强得多。更主要的是他们的那股自信和昂扬,以及想要改变世界的理想让卢象升大为动容。

虽然只是纸上谈兵,但是万一有实现的一天呢?

“浩然,你是幼军营的大队长,你的志向是什么?”卢象升对这个金州军未来的领军人物问道。

刘浩然沉思片刻,“让每一个汉人都可以有尊严的活着。”

卢象升听了皱起了眉头,这个话题很大啊,完全不像一个稚嫩少年的思维。

“何解?”卢象升追问道。

“每一个辛勤劳动的人都不应该受到虐待,他的劳动应该可以让他有尊严的活着;让每一个弱者都有生存的机会,这里是人间,不是地狱,他们也有生存的权力,不应该被肆意剥夺;强者应该维护秩序与正义,克制自己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至少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你的志向会不会不太现实,唐宗汉武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你认为可以实现吗?”卢象升皱着眉头问道。

“我也知道很难,但是并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哪怕只有一个人因为我而改变了命运,我也觉得是值得的。何况金州军已经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而且还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也许有一天梦想就实现了呢。只要我们坚持理想不变,一代人完不成那就两代人,总有会实现梦想的一天。”刘浩然没有被卢象升的话打击到,反而眼神更加的坚定。

刘浩然对自己的老师鲁若麟是无比佩服的,金州军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秩序,改变了无数穷苦百姓的命运。刘浩然相信只要沿着鲁若麟的路走下去,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心中大同的梦想。

卢象升不知道该说刘浩然天真浪漫还是心智坚定,但是能够有这样的理想还是非常让人佩服的,要知道刘浩然不过十五而已,能够有如此远大的报复实属难得。这样的少年不应该贬低,而是应该鼓励。

“非常不错,继续努力,老夫希望你们有实现理想的一天。我们已经老了,大明的未来属于你们,希望你们能够记住今天的话。”卢象升意味深长的说道。

每一个人都曾年轻过,都有过改变世界的想法,但是随着年岁渐长,梦想总是被现实打败。当初想要当屠龙勇士的人,绝大多数都变成了恶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卢象升真心的希望刘浩然他们是一个特例,改变这个世界,打倒那些危害人间的恶龙。

总体来说,卢象升对幼军营的收获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里有一群奋发向上的少年,不为荣华富贵,只为天下苍生能够活得更好而努力奋斗。无论他们是否能够成功,在品格上就高出了大明的那些士子无数倍。

济州城里可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每一个地方都让卢象升看到了闪光点,让他无比的着迷。他时常在想,要是大明也是这样,又该是怎样的一副光景。

可惜这些只能想想,根本就无法实现。

济州岛对卢象升确实非常开放,连一向戒备森严的钢铁厂、兵工厂、船厂都向他敞开,让他知道了金州军可怕实力的来源。

连绵数里的钢铁厂让卢象升看得恍惚,也终于明白金州军为什么能够有那么多的钢甲和武器了,这里的钢铁产量实在太吓人了。

朝廷虽然在各地也有不少的炼铁厂,但无论是在规模、技术还是生产效率上都比济州岛的钢铁厂差得多。特别是朝廷或者民间的炼铁厂炼出来的铁质量很差,做兵器、农具、日用品时都需要继续加工才能使用,费时费力,成本自然也就更高了。

金州军的钢铁出炉的时候就已经是初级的钢材了,最起码比同时代的锤炼钢要好,在成本和质量上自然有巨大的优势。而且金州军在炼钢技术上一直没有止步不前,技术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不断的改进现有的炼钢技术。

现在唯一制约济州岛钢铁产量的是原材料的供给。

炼钢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和煤炭,而这些济州岛都不产,全部需要从外面输入。铁矿石和煤炭属于大宗的廉价货物,非常占用船只运输能力,长途运输会大大的增加成本。所以钢铁产业想要真正的做大,尽量靠近原材料产地就非常重要了,这也是鲁若麟北上与鞑子争夺辽南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阶段,占据辽南的金州军可以通过朝廷和朝鲜更方便的获得炼钢所需要的原材料。从长远上来说,消灭鞑子,占据辽东的矿产资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知道辽东可是有鞍山这个巨大的铁矿,而且其他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绝对可以满足钢铁产业的需求。

钢铁是工业的基础,现在全世界都缺乏钢铁,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用缺口都非常巨大,所以即使生产再多的钢铁都不愁卖。而且钢铁的普及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生产效率,提高工农业的产量,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都不为过。

望着一炉炉出炉的钢水,卢象升在震惊中沉默了。

在他的眼里,这些钢水就是武器,就是钱。只要有足够的人口,就可以化为无数的军队。

只要金州军治下的人口有足够的数量,鲁若麟完全可以瞬间将军队的规模扩大好几倍,那样的话金州军的实力就太可怕了。

难怪鲁若麟在占据绝对主动的情况下还接受了朝廷的招抚,甚至不惜付出大量的利益来换取人口,那些人都是金州军的后备兵员啊。

卢象升担心一旦金州军的实力扩张到一定的程度,是否还能够保持克制,通过与朝廷达成妥协来换取人口。到时候金州军完全可以直接进攻大明本土,人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想想都觉得可怕。

看完了钢铁产业,卢象升并没有继续在济州城里逗留,而是开始前往济州岛的乡村,考察济州岛农村的粮食种植情况。

军队的基础要素除了武器装备,粮食更是重中之重,甚至比武器还要重要。没有粮食的军队都不需要别人打击就会自行崩溃,历史上无数的军队因为断粮而被击败就足以证明了粮食对军队的重要性。

如今的济州岛早已不比从前,除了济州城这个核心大城之外,还零散分布着一些小城和小镇,繁华程度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些小城和小镇在管控着周围村庄的同时,还为周围的村庄提供服务和交易的场所。

环绕济州岛的环岛大道已经在两年前建成,这条大道为标准的水泥路,路宽十米,非常宽敞。

济州岛上的城镇几乎全部围绕环岛大道建成,再加上向周边辐射的一些支路和小路,构成了济州岛现在的交通体系。

济州岛的道路基础建设可以说是非常完善了,即使是乡村也有碎石路可以抵达,大大的促进了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流。

卢象升正是沿着环岛大道开始了他的乡村考察之旅,他的第一站来到了一个离济州城不远的乡村。

这个乡村因为离济州城比较近的缘故,受济州城的影响比较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这里的农田里并没有种粮食,而是以各种蔬菜为主。

在找到这个村子的村长,道明来意后,村长热情的接待了卢象升一行。

村长是金州军的一个退伍老兵,也是见过世面的,显然这样的接待并不是第一次,非常的熟练。

“不知道这位大人想要在我们这里看什么?是地里种的庄稼还是到村民家里去坐坐聊聊天?”村长也没有客套,直接询问来意。

他没有去打听卢象升一行是干什么,既然卢象升他们没有提前知会,也没有自报家门,他也乐得装糊涂。反正卢象升一行这么多人,又有军队护送,不可能是假冒的,也没有人有这个胆子。

卢象升想了一下,“先去地里看看吧。”

村长马上在前头带路:“诸位大人请随我来。”

众人很快来到了地头,田里种的几乎都是蔬菜,不少村民都在地里忙活着。

见村长带着一帮人在地头来回走动,这些村民们也是见怪不怪了,继续忙着自己的活,一点搭理的意思都没有。

村长怕卢象升误会,连忙解释道:“经常有大人来村长里检查,村民们被打扰的次数多了也有些不耐烦,我就向镇上提了意见,镇长就下令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扰民,百姓自便就可以了。如果大人您对哪一户感兴趣,我将他叫过来就是了。”

“不必,先看一看吧。”卢象升对于这样的爱民之举倒是非常赞许,金州军的官民和谐可见一斑。

卢象升毕竟不是种田的,地里的蔬菜苗他几乎都分辨不出来,不过他知道这些绝对不是粮食。

“你们为什么不种粮食?”卢象升向村长问道。

“以前也种过粮食,后来到村子里买菜的人越来越多,价钱也是越开越高,大家伙觉得还是种菜比较划算,现在都改成种菜了。另外最多种点土豆、玉米、红薯自己吃,麦子是没人种了。”村长显然对这个问题回答过很多次了,所以答起来非常从容。

田里不种粮食种菜,这在大明是绝对不提倡的。为了保证粮食供应,菜农始终是少数,像这个村子这样不种粮食只种菜的情况更是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