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 311.墙头草(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慈善总会除了自身造血之外,向外界募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资金来源渠道。毕竟慈善真要用心做起来是非常花钱的,钱自然是越多越好。

不过募捐这个事情也是很有学问的,最好是双方两厢情愿,否则很容易操作成逼捐,那样的话传出去就非常不好听了。

以李雪晴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想要举行募捐还是非常容易的,只是偶尔用用还行,用多了容易掉价,也会让别人看低了。

这个时候张光瑶的身份就能够形成很好的互补了,毕竟英国公府在大明北方权贵和商人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偶尔由她来组织一下募捐,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光瑶见过夫人。”张光瑶对李雪晴行了一礼,毕竟李雪晴现在的身份是伯爵夫人,并不比她这个公爵千金差。

李雪晴将张光瑶扶起,面带微笑的说道:“我比你痴长几岁,就托个大,叫你妹妹了。妹妹能够来帮我,实在是令我非常开心,我这身上的担子也要轻得多了。”

张光瑶连忙谦虚的说道:“姐姐千万不要这么说,小妹我什么都不懂,不给姐姐添麻烦就好。”

“有什么麻烦的,咱们这事简单,花钱就行,再也没有比这容易的事情了。就是平时要到外面跑,会稍微辛苦一点。”李雪晴笑着说道。

“小妹不怕吃苦,而且做善事是积福的事情,旁人求还求不来呢。”张光瑶善解人意,给李雪晴戴了个高帽子。

“你能够这样想最好。其实说是让你来做文书,那不过是对外面的说词,岂能委屈了妹妹这个人才,以后你就和我一起在外面行善积德,露露脸就好了。”李雪晴肯定不能真把张光瑶当文书使,即使张光瑶愿意,那也是大大的浪费。

“一切听姐姐安排。”张光瑶只是想体验下金州军女官们的生活,获得一些自由,并不是非要做文书的工作。在案牍上劳心费力也不是张光瑶喜欢的,她更喜欢在外面接触一些新鲜事物。

对于张光瑶和李雪晴一起做慈善,英国公府的老管家还是非常满意的。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也是非常有面子,不但不会被人瞧不起,反而会高看一眼,非常适合张光瑶的身份。

为此,老管家还代表英国公府给慈善总会捐了一些钱粮,以示支持。

以往不食人间烟火的张光瑶通过与李雪晴一起做慈善,了解到了很多社会的阴暗一面,以及平民百姓的痛苦,对她的思想造成了非常大冲击。

她从来没有想过人会活成这样,这么的困苦。道听途说与亲眼见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还是在金州军有救助的情况下,很难想象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处境。

外表刚强,其实内心非常柔弱的张光瑶经常被那些惨状刺激得泪水涟涟,更加觉得做慈善是一份非常伟大的事情。

有了动力之后,张光瑶开始主动出击,那些京中勋贵的管家们顿时遭了殃。

每家都被张光瑶找上门去“劝捐”,不捐的话也不发脾气,就是赖着不走,让那些管家们都是无可奈何,只能或多或少给一些。

毕竟张光瑶身份特殊,又打着金州军的旗号,大家都要卖一些面子。

有了切实的成绩,张光瑶的干劲更足了,对慈善事业也更加上心了。每次从那些被救助者身上收获的感激都会让她异常的满足,这也是她持续下去的动力。

这样大规模的行善很快就让慈善总会在辽南声名鹊起,引来了很多的关注,连带着李雪晴的名声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很多穷苦百姓甚至以“李观音”来称呼李雪晴,李雪晴的口碑正在逐渐发酵,只要持续做下去,声望只会越来越高。

就连张光瑶也得了个“女菩萨”的雅号,让她乐得找不到北。

正在金州军这边建设、开荒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满清也没有干坐着。

虽然入关大军非常疲劳不宜马上出征,但是他们的回归大大增强了满清核心地带的防御力量。因此皇太极将原来的留守部队抽调出来,派往辽南。

此次清军领兵的是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统兵两万直扑复州。

清军并不是准备以这两万人来攻打辽南,这些人想要攻下有金州军驻守的辽南无异于痴人说梦。阿济格统帅的这两万人不过是清军的前锋部队,是为后续大军打前站的。

阿济格的任务就是探清金州军的虚实,给金州军制造压力,让金州军不能安心备战。

因为阿济格的到来,复州的清军力量得到了大大的加强,可以在与金州军的探骑交锋中派出更多的力量,金州军的压力开始倍增。

阿济格的出动也意味着清军针对辽南的军事行动正式开始,估计等到天气继续转暖,入关的清军修整完毕,就是清军大举出动的时候了。

面对清军的咄咄逼人,金州军也没有怂,出动了骑兵师、第二师,前出到新金一带与清军对峙。

因为最近得到了大量的人力补充,金州军再一次的扩编了。

独一旅和独二旅正式升格为四师、五师,另外又新组建了六师和七师。不过六师和七师刚刚成军,连训练都没有完成,所以只能驻守在南关一线加紧训练,现在基本上还没有什么战斗力。

其中第六师是以卢象升的天雄军为骨干组建的,师长鲁若麟让卢象观他们比较熟悉的孙什担任。两个旅长一个是卢象观,一个是金州军的老人,尽量做到了安抚和平衡。

虽然天雄军原来的战斗力就不错,只是金州军的作战方式和训练要求与传统的明军差别比较大,第六师依然需要通过训练来提升战斗力和磨合队伍。

水师的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扩编了水师三旅和水师四旅,足足增加了一倍。如今的金州军,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士兵数量都有了大大的加强。

阿济格南下的消息现在知道的人还非常少,鲁若麟不想引起无谓的恐慌,何况区区两万清军他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现在南关一线驻扎有六个师的兵力,加上水师和近卫师随时可以支援,即使皇太极带大军来了鲁若麟都不怂,何况是阿济格这个先锋部队。

所以辽南这边根本就没有受到清军南下的一点影响,该干嘛干嘛,稳得很。

就在这时,鲁若麟迎来了一位老朋友,东江军的沈世魁。

自从朝廷委派鲁若麟建立辽南都督府之后,金州军与东江军的关系就变得有点微妙了。

以前虽然东江军严重依赖金州军,但是至少在表面上大家是盟友,是平等的关系。现在朝廷成立了辽南都督府,鲁若麟成了都督,沈世魁是副都督,在官职上就低了一等。

加上朝廷非常明显的甩锅行为,今后的粮饷是不可能出了,只能由辽南都督府自筹。金州军一直都是自给自足倒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东江军来说就不一样了。

虽然这几年朝廷对东江军的补给少得可怜,但是至少名义上朝廷有供给东江军的义务。现在朝廷连这个义务都不想履行了,直接将东江军扔给了金州军,连招呼都没有打一个,可见有多么急不可耐。

说到底还是穷的,要是朝廷不缺钱,根本不可能将控制军队的最重要手段交到鲁若麟手里。

既然朝廷那边没有指望了,现在唯一能为东江军提供钱粮的只有金州军了。

只是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拿人手短、吃人最软,一旦东江军开始用上了金州军的钱粮,以后要不要听鲁若麟的话就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了。

面对这种情况,东江军上下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

高层普遍有些不太情愿,毕竟金州军和朝廷不同,强势又离得近,随时都有可能将东江军吞掉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像沈世魁这样的人还能不能保住现在的地位和权力就不一定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是金州军真的吞并了东江军,肯定要用自己的人来掌控兵马,原有的东江军高层们会是个什么下场就很难说了。所以沈世魁他们对于划归到鲁若麟底下还是有些抵触的,虽然双方的关系一直不错。

普通的士兵和底层军官则不一样,他们对加入金州军抱有非常大的热情,甚至有点迫不及待。

东江军的士兵当兵为的是什么?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都不是的,他们就是想要活下去。有饭吃、有钱拿,可以保护、养活家人。如果能够杀鞑子给亲人报仇当然更好,就这么简单。

东江军的士兵几乎都是从辽东逃出来的汉人,他们被鞑子逼得活不下去了,所以跑到皮岛求生。

皮岛的条件有限,很难养活这么多的汉人。以前有朝廷的补给,日子还能够勉强维持下去。等到朝廷也力有不逮之后,东江军的日子就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要是没有金州军的资助,东江军即使没有鞑子的攻击也会坚持不下去,所以普通士兵对于投靠一个钱粮充足的新老大不但没有意见,反而非常期待。

更何况这些年随着与金州军的交流增多,金州军士兵的待遇情况东江军这边是非常清楚的。那条件东江军的士兵听了都直流口水,要不是有军法约束,金州军也比较克制,否则早就跑到金州军那边去了。

好在这些士兵虽然去不了金州军,但是家人们大多迁过去了,而且普遍过上了非常幸福的日子,也算是沾了不少的光。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羁绊,金州军和东江军的关系非常微妙,可以说东江军离了金州军就会立马分崩离析。

所以当得知自己要划到金州军麾下,东江军的士兵们是非常兴奋的。

谁不想有好的武器装备,顿顿吃饱吃好,每月足额领到军饷,还有分到田地。这些东西只要沈世魁点头,正式加入金州军,接受鲁若麟的统领,就都可以实现,没有比这更美好的前景了。

群情激动之下,沈世魁等一帮东江军大佬们即使有心拒绝也绝对不敢说出来。而且与金州军切割的事情他们也不敢,所以沈世魁借口商议军情来到了旅顺城。

这也是清军夺走旅顺之后沈世魁第一次来到旅顺,看着与印象中的旅顺截然不同的样子,沈世魁甚至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

金州军占下旅顺才多少时间,就已经将旅顺来了一个改头换面,连沈世魁这样的东江老人都认不出来了。

虽然早就听说金州军的营建能力非常强悍,但是只有亲眼看到之后,沈世魁才明白这已经无法用强悍来形容了,完全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啊。

对于沈世魁鲁若麟是给足了面子,亲自到码头迎接。

“东江伯别来无恙啊。”鲁若麟满脸笑容的对沈世魁行了一礼。

“劳烦平辽伯挂念,老夫尚好。”沈世魁也还了一礼。

其实论官职鲁若麟是都督,沈世魁是副都督,鲁若麟要高半级。只是沈世魁自觉还没有谈好条件,不愿意就这么轻易低头,所以就以爵位相称。大家都是伯爵,没有谁大谁小一说。

对于沈世魁那点小心思鲁若麟清楚的很,也没有在意。

从东江军接受金州军的援助开始,东江军就已经是鲁若麟碗里的肉了,无非是什么时候吃,怎么吃的问题,所以鲁若麟一点都不担心东江军会飞走了。

“一路辛苦了,我已在城内略备薄酒为老哥你接风洗尘,请。”大家都是熟人,也就没有多客套,直接回城,收编的事情有的是时间慢慢谈。

一路上沈世魁一边看着旅顺一派兴旺发达的场景,一边对鲁若麟说着恭维的话,从金州军入京作战到旅顺城的建设,反正没少夸。至于辽南都督府和军情的事情,提都没有提。

鲁若麟也乐得与他一路上打哈哈,聊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等到进城上了酒桌,几杯酒下肚,双方又找回了以前的那种亲密,沈世魁才拿出一点干货来。

“鲁老弟,朝鲜那边派人给我带话了。”沈世魁还真有军情禀报,不完全是借故来旅顺与鲁若麟讨价还价的。

“哦,什么情况?”鲁若麟丝毫没有惊讶,因为情报司昨天才递交了朝鲜的最新情报,只是他没有想到朝鲜也暗地里与沈世魁通了气。

想想也是,沈世魁在皮岛深耕多年,与朝鲜的关系非常深,不是鞑子说斩断就斩断的。朝鲜遇到这么大的事情,事先通报一下沈世魁也很正常。

至于朝鲜这么急急忙忙的向金州军和东江军传递情报,是因为鞑子要朝鲜出兵五万协助清军攻打辽南,并索要了大批的钱粮。

面对清军的强势逼迫,朝鲜不敢不答应,但是心里的憋屈就别提有多大了。要不是干不过满清,朝鲜早就想反出满清重回大明的怀抱了。

虽然不敢拒绝清军的要求,但是朝鲜暗地里也留了一手,将自己知道的情报悉数告知了金州军和东江军,企图做个墙头草两边卖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