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 284.与勋贵们的合作(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最后王、陆两位掌柜的实在是舍不得那么多钱买最好的位置,但是也没脸待在最外围,所以将捐款加到五千两外加一千五百石粮食,去了丁字区。

随着商人们陆续到达,终于出现了一些豪商,买了丙字区的位置。

对于这样的大主顾,不但有太监亲自送到座位上,而且上的茶水点心明显要高档不少。用的茶具一看就知道是宫里的精品,而且明确告之宴会后可以带走,是皇后娘娘的赏赐。

就连坐的桌椅都是黄花梨木的,比丁字区的红檀桌椅要高档不少。

更可气的是,丙字区伺候的宫女们,都要比丁字区的漂亮不少,这样的区别对待再明显不过了。

丙字区只有十来张桌子,最多不过坐七八十号人。不像丁字区,几十张桌子,起码可以坐几百人,分量完全不一样。

后面发生的事情更加令人眼红,宫里的大太监王承恩、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还有顺天府的府尹郭建初亲自到丙字区与每个商人进行了亲切的交谈,给足了他们面子。

几位京城的大佬言语之中对这些商人赞赏有加,并表示以后京师里的生意会让底下的人重点关照,让那些商人们受宠若惊。

不管这些承诺的真实性有几成,能够结识这几位在京师颇有影响力的大人物,这些钱就花得不亏,何况朝廷和内廷这次如此给他们面子,让他们与有荣焉。

看到这样的场景,那些在其他区的商人们动心了。这宴会还没开始呢,就已经如此重视丙字区的商人了,后面说不得还会有什么好处呢?一些原本准备藏富的商人开始回到入口,对接待的太监言明,他们要升舱。哦,不是,是升区。

面对这样的要求,太监眉开眼笑的答应下来,将代表他们的小纸条慎重其事的换到了丙字区,然后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安排小太监亲自送往丙字区。

一旦有人带头,后面的人就开始跟进,很快丙一和丙二两个区域就坐满了。只能说这京师里的有钱人真的太多了,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现在一个小小的攀比,就跑出来一堆。

在商人、士子代表们进场之后,朝中的大臣也开始进场了。

比起商人们的大手笔,这些大臣们就要小气得多了。几十两、几百两比较普遍,上千两的都不多。

其实这也很正常,这些大臣们即使再有钱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拿出来,那岂不是明摆着说自己贪污受贿吗?

勋贵们则要大方得多,大家都知道勋贵们有钱,而且勋贵们和皇室几乎是一体的,这个时候不展示一下忠心,难道是想被皇帝记恨在心里吗?

这些勋贵们很有默契,按照爵位的高低,捐献的标准依次为伯爵五千两,粮食一千石;侯爵一万两,粮食一千石;公爵两万两,粮食两千石。

按照这个标准算,确实出的不少了,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内廷大佬们都非常满意。

要不是有这么多人围观,又是皇后娘娘的寿辰,这些铁公鸡们肯定是不会出这么多的。

最引人注目的中间空桌也终于名花有主,大明帝国内的几个大商帮拿下了那几个位置,分别是山西商会、徽州商会、扬州盐商,以及江南地区几个实力强劲的地方商会。

为了这些位置,每个商人捐出的银钱起码在十万两以上。就这一张桌子,为朝廷和内廷赚来了大几十万两的银钱,让操办此事的王承恩和杨嗣昌大大佩服鲁若麟的奇思妙想。

既然人家花了这么多的钱,该给的面子一定要给,反正也损失不了什么,不过是放下点架子。这是鲁若麟告诉陈新甲的原话。

所以薛国观带着一帮内阁大佬们,依次会见了旁边的商会代表,以及丙字区的商人们。至于其他区的商人们,人数太多,意思一下就行了。

然后就是士子和百姓的代表们,亲民风展示得十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这些商人和官员们到场后,金州军的士兵们也开始入场了。

为了这次的大场面,鲁若麟足足安排了一千名士兵。高台上站了两百多人,其他的士兵沿着两边依次展开,尽量让大家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崇祯皇帝携皇后以及几位皇子、公主出现在了承天门之上,底下的臣民跪倒高呼万岁。

因为不是什么正式的朝廷大典,所以一切从简,也没有必要那么严肃。

简单的开场之后,表演就开始了。

周皇后和皇子、公主们在皇宫里也听说了金州军唱歌的事情,非常的好奇,但是没有机会听到。这次能够借着给皇后祝寿的机会来观看表演,也算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满江红》、《男儿当自强》、《精忠报国》、《一条大河》,这些在京师中最火热的歌曲在金州军这些原唱口中唱出了最强的风采,听得人热血沸腾。

为了让这些贵人们听得过瘾,每首歌曲还唱了三遍。

除了金州军士兵的表演,教坊司底下的乐户们还表演了乐曲和舞蹈,气氛还是非常欢乐的。

期间,崇祯皇帝在承天门上接见了几个大商会的代表们,毕竟花了那么多钱,总要表示一下重视。

这些商会代表们无一例外的获得了皇帝御赐的牌匾,都是崇祯手书的“天下义商”,并赐官承直郎,可谓给足了他们面子。

那些花高价钱坐进丙字区的,也都获得了一个朝廷颁赐的,盖有皇帝私印的“积善之家”牌匾,赐官承事郎。其他花了钱的商人们,则赐官迪功郎。

宴会结束时,早就准备好的纪念币就发到了每个人的手里,连金州军的士兵们也是人手一个。

平民百姓对于参加宴会还能收获这么有价值的礼物感到惊喜,权贵们则对这样的形式感到有些新鲜。发纪念币完全是惠而不费的手段,而且面子上也过得去。

这款纪念币虽然只有一两,但是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升值空间巨大,一般人家甚至都可以当传家宝了。

百来个金质的纪念币则发给了朝廷的大臣以及勋贵们。

比起银质的纪念币,金质的无疑要高档得多,让他们大臣和勋贵们也很满意。

为了记录此次盛会,朝廷还会在京师永定门旁铭刻立碑,所有捐献了钱粮的商人富户,都会留名其上,也算是让他们的这些钱出得更有价值一些。

比起以前明目张胆的勒索,虽然这次也是花钱买平安,但是无疑朝廷这次做的就要好看得多。一个得了名,一个得了利,双方总体上都还比较满意。

盘点此次宴会的收获,居然收到了近两百万两的银子,以及十几万石粮食,大大出乎了崇祯和内阁的预料。

这么大一笔收入朝廷和内廷肯定都不会轻易放过,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交锋之后,双方达成了协议,内廷拿走一百万两,剩下的给国库。

好歹是打着皇后寿辰的名义举行的慈善宴会,内廷又是出人,又是出东西的,怎么可能不分一杯羹?

朝廷对此也没有什么怨念,毕竟是白得的,而且数目也不小,偷着乐就可以了。

鲁若麟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金州军在京师以及朝廷内的声望更高了。

而且鲁若麟点石成金的本领被传得神乎其神,更夸张的说法是济州岛和辽南遍地黄金,就看有没有胆子前往发财了。

宴会过后前来鲁若麟这里套近乎的商人、权贵们更多了,都有意向到辽南去看一看。

只要确定金州军能够挡住鞑子的攻击,想必这些人都会有去辽南做生意的想法。

这年头无论做什么事情,名声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名声可以让你事半功倍,这也是鲁若麟留在京师刷声望的主要原因。

辽南想要大发展,离不开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的支持,但单靠金州军一家发展速度始终会有极限,所以如何利用大明内部的资源来发展金州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些大明的权贵们,手里握着大明王朝的绝大多数资源,不管是土地、资金,还是人力,大半都在他们手里。鲁若麟借着这次进京的机会,死命的讨好朝廷与皇帝,为的是什么?并不是想在朝廷里获得更高的位置,那些对鲁若麟来说没有多大的用处。

鲁若麟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与朝廷一条心,让这些权贵们打消顾虑。再通过树立良好的形象,宣传金州军的与众不同,吸引更多的人去金州军的地盘发展。不管这些人是权贵也好,普通百姓也罢,对金州军都有好处。

说白了,鲁若麟在京师做的那么多事情,所有出发点都是在为辽南和济州岛招商引资,吸纳人口、人才和资金。现在看来,效果非常不错。

原本对金州军不甚了解的官员和百姓,现在逐渐知道了金州军的一些事情。加上鲁若麟暗地里人安排的人引导,大家对金州军的印象非常好。对于金州军治下百姓的生活富裕程度,虽然大家还不是太相信,但是很多看不到希望的人还是愿意前往试一试,万一是真的呢?

至此,鲁若麟在京师里的活动差不多要结束了,他也要回辽南去了。不过,最后他还有两个勋贵需要拜访,一个是成国公,一个是英国公。

成国公府上的拜访波澜不惊,没有想象中的那些以势压人的狗血剧情。

成国公朱纯臣多老奸巨猾的人,能够在朝廷中屹立这么多年,没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怎么可能。

几个国公府的势力主要集中在军队,特别是京营,再就是其他的一些商业利益,从本质上讲与现在的金州军并没有什么大的冲突,相反还有不少的合作空间。

鲁若麟也是给足了朱纯臣面子,至少礼数上没有什么失利的地方。

对于鲁若麟这样一个实力派,朱纯臣也是和蔼得很,一点国公的架子都没有。有这样的基础在,双方很快就在生意上达成了合作。

主要集中在肥皂、镜子、羊毛线、羊毛布等生意上,属于正常的商业合作,不存在谁吃亏的问题。另外还涉及到一些军械、食盐等敏感物资的买卖。

成国公府除了可以倒卖金州军的畅销物资之外,还可以向辽南出售煤、铁矿石、石灰石、羊毛、牲畜等物资。这些都是金州军急需的原材料,几乎是来者不拒。

像成国公府这样存在了几百年的大明顶级家族,他们所掌握的资源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不光是他们一家,加上附庸和亲近的权贵,他们可以调集的资源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

只是以前受生产能力的限制,这些资源不怎么受重视。现在有了金州军这样一个大客户,他们手里的资源和渠道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可以预见,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入,辽南的生产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期,不仅是原材料的需求会猛增,产品的产量也会大大增加。这个时候一方面需要加大原材料的供应,另一方面还需要扩大销售市场。

想要在短时间内达成目的,与大明的权贵们合作就非常重要了,因为这两方面的优势他们都具备。当然,前提是友好合作,互利互惠,毕竟金州军也不是吃素的,不会任由别人宰割。

成国公府的拜访顺利而又圆满,双方都很满意。风声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鲁若麟的态度,那就是合作一起发财。

有了这个基础,更多的勋贵们开始上门寻求合作,鲁若麟很快就与这些勋贵们打成了一片。

鲁若麟对英国公府的拜访则要比成国公府要随意一些,毕竟两家现在也算有些渊源了,不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好歹有些人情在。

利益永远是维持双方关系的最好纽带,鲁若麟同样与英国公府达成了一系列的商业合作,而且条件比成国公府还要优厚一点。

鲁若麟还鼓励张世泽造船,毕竟以后随着双方贸易更加频繁,影响交易的除了物资供应和销售,运输也会是个巨大的问题。如果自己手里有船,交易的灵活性就会大大增强。

为了增加张世泽的信心,鲁若麟甚至承诺,如果张世泽嫌造出来的船没有达到预期收益,金州军可以全部回收。

不光是英国公府,其他勋贵如果有造船的意向,鲁若麟同样可以兜底。

随着贸易越来越频繁,船只的紧张问题一直困扰着鲁若麟,金州军的船厂一扩再扩,工人一加再加,依然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购船需求。

所以鲁若麟希望其他势力也加入到造船的行列来,缓解金州军运力紧张的问题。

只要金州军保持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其他势力的船越多,对金州军的经济发展好处就越大,所以鲁若麟一点都不担心。

临了,张世泽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要求,他想让张静睿随鲁若麟一起出发,去金州军转一转。不光是他,随行的还有一些勋贵子弟。

对此鲁若麟当然表示欢迎,现在金州军对外界一直持开放的态度,欢迎各方前往游玩、考察、投资,不过鞑子除外。

从张世泽和勋贵们的态度可以看出来,面对大明危急的局势,这些勋贵们也暗地里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否则也不会将这些子弟们派往金州军的地盘,说不定就是在为自己找一条后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