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 109.文宣司起航

明末之兴汉 109.文宣司起航

作者:猪哥老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7 17:14:52 来源:笔趣阁

李雪晴察觉到鲁若麟想要招揽柳如是,这几天抽空陪柳如是参观了刘雅婷、张凤仪、梅君兰领导的部门。

李雪晴很是能够理解柳如是的心态,同为才女,那种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憋屈并不会因为她们是女人就少多少。看着那些才能明明比她们差多了的士子们中举、中进士,踏入官场,她们却只能成为文人权贵们的陪衬,甚至是玩物,心中有太多的无奈。

李雪晴很是庆幸自己遇到了鲁若麟,因为有了他的出现,自己才迎来了新生,活出了精彩。正是因为理解,所以李雪晴带着柳如是遍访了兴汉军里的高层女性。刘雅婷、张凤仪、梅君兰,这些位高权重的女人们让柳如是知道了女人也能活的如此肆意和精彩。遍布兴汉军的女官们完全没有大明女子的那种谨小慎微、唯唯诺诺,那种昂扬、自信,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头,令柳如是羡慕和赞赏。

虽然唐朝出了一个武则天,达到了女人权势的巅峰。但这只是昙花一现,官场依然是女人们的禁区。柳如是看到了刘雅婷等人在自己的部门挥斥方遒时的气概,那些男性属下对她们的尊敬和仰慕,觉得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承认她真的动心了,任何一个有抱负的女人都受不了这种诱惑。最重要的是这里不歧视女性,特别是她这样有风尘历史的女子。

打定主意的柳如是决定立即返回江南,与盛泽归家院赎身,一刻也不想耽搁了。得知柳如是决定加入兴汉军的鲁若麟大喜,专门安排船只与她回去,并派人随身护卫,赠了许多钱财和镜子,叮嘱她如果有其他姐妹愿意来济州岛,大可为她们赎身。柳如是身藏豪气,并没有作女儿态,一句“请都督安心等候,必不负所托”,傲然离去。

知道柳如是决定加入兴汉军,李定成等人是非常纠结和遗憾的。不比柳如是毫无挂念,李定成等人在大明寒窗苦读十余载,付出了太多的汗水,骤然放弃真的是很不心甘。

大明的动乱还没有波及到江南,李富川这样的小家族也无法体会到王朝末世的降临,只知道世道比较艰难罢了。只有那些朝廷中枢才明白国事是如何艰难,但总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完全不会想到区区几年之后大明就会轰然崩塌。

相比起明朝这个处境艰难的巨无霸,无法预料到他会破产的李定成等人依然觉得是比兴汉军更好的平台,不舍放弃就很容易理解了。

鲁若麟设身处地的想了下,也没有为难李定成等人,反而承诺兴汉军会一直给他们留个位置,令李定成、王学仁即是感激又是羞愧。

李富川和王道成这次也不虚此行,鲁若麟批给了他们部分水泥,让他们带回江南销售。水泥的好处李、王二人深有体会,根本就不愁卖。以前是水泥产量完全不够自己使用,所以很少外售,现在因为产能扩大,济州岛的建设进入平稳期,才能有部分的水泥对外出售。

收获满满的李富川一行决定返回松江了,见识到了兴汉军的强大,李富川等人对于与鲁若麟的关系更加重视,决定加大在济州岛的投入,将双方的关系捆绑得更牢靠一些。

回到吴江盛泽归家院的柳如是直接跟妈妈徐佛摊牌,表明了自己的意向。好在徐佛为人还比较宽容,特别是听说柳如是去济州岛是去做官之后,非常惊讶。等到柳如是详细介绍了兴汉军中女子为官的情况后,徐佛这才相信天下间竟然真有如此神奇的地方,对柳如是的选择也表示了支持。

当柳如是提出想要带走院里一些姐妹的时候,徐佛很是不舍。

这些女子都是她费心调教出来的,准备以后为她赚大钱的。不过当柳如是拿出鲁若麟赠与的钱财和镜子之后,徐佛终于还是松口了。如今在江南镜子可以紧俏的很,没有关系,根本就是一镜难求,何况像柳如是拿出的镜子这么大,真的很是稀罕。

赎回自由身的柳如是带着十余名姐妹回到了济州岛,经过简单的培训和考核后,得到了梅君兰的认可,开始上任文宣司副司长。

上任之前,鲁若麟还专门把柳如是叫来好好的交流指导了一番,为她理清思路,确定工作方向。对于鲁若麟超前的宣传思路,柳如是只能在心里写个大大的服字。而且听鲁若麟话里话外的意思,这还是因为条件和人手不够,很多想法不能实施,否则绝不是如此这样小打小闹。

柳如是的首要任务就是组建文宣司的班底,招募人员。她带过来的姐妹们自然都被她收进了文宣司,如今兴汉军有多缺人她算是知道了,每天都有各部门的人到移民司申请要人,几乎是只要培训合格的他们都要,没有性别、年龄限制。她可不敢把姐妹们留下来,否则不用半天连渣都不会剩下来。

第一批被柳如是收编的人员就是那个爆红的戏班子,当这个犹如仙女一样的女官告诉戏班的班主要把他们收编进文宣司,从此吃上官家饭的时候,这个叫郭长生的班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大明,戏班子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比平民都不如,很受歧视。在大众的认知里,大概就是和青楼女子差不多吧。郭长生来到济州岛也有一段时间了,见识了济州岛的繁华安定,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赚钱买套房子留下来。

因为济州岛平民的待遇非常好,收入也很高,导致知道情况的戏班子成员人心浮动。要不是因为戏班子生意太好,郭长生许诺了很高的报酬,那些手下们估计都要跑光了。如今听到柳如是要把他们收入官府,给个出身,而且郭长生本人还许诺了官职,这就是个大大的惊喜了。

对于这些戏班子成员而言,无疑是一步登天了。当官啊,再大胆的戏子们也不敢幻想有这一天。郭长生和成员们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至于戏班子,有了官身,还要啥自行车啊。但是结果往往出人意料,戏班子不但没有解散,还要大大的加强。郭长生他们不但要重操旧业,还要带新人,演出柳如是她们新编的曲目。

按照鲁若麟给的方向,新编的曲目叫《流民王小二》,描写的就是流民王小二历经重重困难,克服了饥饿、寒冷、死亡,最后来到兴汉军,开始新生活的故事。济州岛民众绝大多数都是难民出身,这样的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为了写好这个曲目,柳如是她们深入民众当中,收集他们的经历,再进行艺术性的加工,拿出了最后的剧本。新剧目的表现形式完全脱离了戏曲的范畴,更像后世的舞台剧。布景、背景音乐、直白的台词、众多的人物同时出场,这样的新型艺术方式让柳如是非常着迷。

为了演好这出新剧,柳如是精挑细选了一批演员,服装道具尽量真实,不断的进行排练,最后在通过了鲁若麟的点头后才开始公开演出。

公演是在济州城的中心广场进行的,这个广场是济州城最大最繁华的广场,当初在规划的时候就留足了面积,用来举办大型的公共活动。

这次公演鲁若麟带李雪晴、雪梅、王四水夫妇,还有许多兴汉军高层进行了观看,济州城的众多商人百姓更是将广场围的水泄不通。

不出意料,《流民王小二》大获成功,受到了民众的热烈追捧,当天就加演了三场,依然阻挡不了民众的热情。这出新戏立马就成了济州城的热门话题,热聊榜的榜首,热度居高不下。

大受鼓舞的柳如是工作热情更加高涨,大肆招募人员,组成了三个剧组,在兴汉军范围内巡回演出。剧组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掀起热潮,更是有很多人追着剧组看演出,妥妥的追星粉丝。

文宣司一炮打响,取得的成绩非常亮眼,在潜移默化间树立了兴汉军的良好形象,令民众们更加感激鲁若麟,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当鲁若麟需要他们挺身而出保护现在的一切时,相信他们也会更加踊跃。

这就是宣传的作用。

除了组织演出,文宣司还创办了《兴汉月刊》,用来刊登一些重要的时事评论、外部消息、商业信息、奇闻异事、新闻人物和事迹等,并且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各种文章,鼓励大家创作优秀的作品,还承诺了稿酬。当然要求是要用白话文写作,因为《兴汉月刊》面对的是整个大众市场。

《兴汉月刊》的第一期头版就是鲁若麟撰写的评论文章《论王朝之兴衰》,在济州岛引起了轰动。

鲁若麟的文章通篇白话文,只要是识字的人都能看懂,而且创造性的加入了标点符号,使得断句不再是难题,也少了很多争议。好在鲁若麟在济州岛威望太高,没人敢质疑。要是在大明,保证会被那些文人们批判得一钱不值。

在文章里,鲁若麟的论点并没有着眼于一朝一时,因为王朝灭亡的原因各有不同,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真要总结各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那完全可以写一部鸿篇巨制。但是王朝的兴衰却总是有迹可循的,鲁若麟主要谈论的就是土地和人口。

很多时候,文人总会把王朝的盛世归结于君明臣贤,把主要的功劳归功于人,标榜人治的作用。并且经常用前朝的盛世明君来激励后世的君王,亲贤臣远小人,潜台词就是“我是贤臣,重用我吧”。至于社会最重要资源--土地的分配问题被刻意的忽略了,即使大家都知道土地兼并的危害。

以前对这个问题有清晰认识的多为士人,普通百姓并不清楚其中的原由,现在鲁若麟就直接掀开了这层窗户纸。

自秦汉以后,华夏王朝基本已经占领了周边适宜开发和耕种的所有土地,版图面积大致固定了下来。这就造成华夏的耕地面积处于一个固定范围,在耕作技术没有太大进步的前提下,能够养活的人口也是有一个上限的。

而且这个上限只是理论上的,如果大量土地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普通百姓凭借少量的土地,或者做佃农,根本养活不了太多的子女,这个承载上限还会大大降低。

一旦人口数量超过了这个上限,耕地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口,要么出去占领更多的土地,要么减少人口。而华夏周边适合耕作的土地已经没有多少了,即使有,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开发成本也过高,当权者并没有向外拓展的动力,那么只剩下减少人口这一条了。

当然减少人口并不是主动的杀死治下的百姓,而是当权者即使明白土地兼并的危害,但是当需要自己舍弃利益时,又会变得心存侥幸,直到活不下去的百姓造反。

一旦大规模的农民造反形成,基本也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而争顶之战并不是你想什么时候结束就结束的,当新的朝代建立时,都会发现人口经过战乱而大量减少,原有的土地大户绝大多数也被消灭了,大量的田地无人耕种,土地资源也开始重新分配。

这个时候的主要问题就变成田多人少,朝廷就会分发田地、鼓励开荒、奖励生育。这个时期只要不发生太大的意外,因为社会矛盾缓解,百姓人人有田安心耕种,基本都可以迎来王朝盛世。

再然后就是由盛转衰,开始下一个轮回。

鲁若麟的观点简单易懂,老百姓一想,好像是的啊,我爷爷的时候家里有20亩地,家里日子过的很好。后来子孙多了,土地也不够分了,家里的人要跑到地主家当佃户才能勉强糊口。再后来遇到灾荒,苛捐杂税又重,土地也被地主低价买去了,一家人只能做了流民,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济州岛的这些人基本都是鲁若麟论调里那些被减少的部分,都有亲身的经历,所以读起来特别有感触。

其实除了上面的办法还可以提高农业技术、培育高产作物、发展工商业等也可以缓和人口矛盾,只是鲁若麟没有详细讲述,不过即便如此还是引起了民众的热议。

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以及拼音的推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完成了初步的识字,阅读起来并不是很困难,所以《兴汉月刊》卖的非常好。

除了鲁若麟的文章,《兴汉月刊》还对当前的大明状况进行了分析,把大明的土地分配情况大概的分析给了民众看,以及为什么他们被收了越来越多的苛捐杂税,最后被逼得家破人亡。

大家看过之后才知道,哦原来那些勋贵高官文人们不交税,朝廷把这些账最后都算到我们的头上去了,难怪赋税越来越多,卖儿卖女都不够了。这些贼子们真是可恨啊。

《兴汉月刊》通过分析大明财政崩溃的原因,还顺便为全民纳税做了宣传,也得到了民众的响应和认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