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234章 王霖与皇帝的利益交换

赵佶慵懒地靠在软塌上,翘着腿,面上带着某种意味深长的神态。

王霖知道,皇帝这是终于忍不住,要与他谈谈赵福金的事了。

他与赵福金的事并没有瞒过皇帝的眼睛。

说来也正常,毕竟他也没有刻意遮掩,尤其今日带赵福金出宫,更是近乎明目张胆,本就是故意对皇帝的一种试探。

但他没有主动开口。

他只要一张口,就要消耗圣卷,抵消此番救驾大功。

但皇帝主动张嘴那就不同了。

王霖故作愕然道:“不知官家要与臣说什么?”

赵佶呸了一声:“你这小厮着实狡诈,你与茂德这两日……以为朕不知么?”

赵佶及时将那句“郎情妾意”咽了回去。

王霖面上适时露出几分惶恐之色来,赶紧跪拜下去:“臣罪该万死!只见茂德帝姬为臣伤怀憔悴,几近形销骨立,实在于心不忍,故一时情难自已,还请官家治罪!”

赵佶沉默片刻。

澹道:“茂德这半年的情形,朕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茂德对你情深,朕不是不知,可卿已成婚,她为皇女,若朕下旨命你休妻另娶,你定然不从,可若非如此,朕之亲女,大宋帝姬,又岂能为你做小?”

王霖默然不语。

休妻是不可能的,你这是废话,说了等于没说。

他心说你是皇帝,你说了算,你一定会有办法的。

他就不信了,自己救了他两回啊,不该给点回报么?

而且以赵佶现在惶惶不安草木皆兵的心态,他还要指望自己拱卫朕躬,他能因为所谓的世俗观念和大宋礼法,与自己产生嫌隙?

当然,王霖其实并未完全指望赵佶。

再等上几年,反正茂德年纪还小,将来的事……一旦时机成熟,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只要赵佶不要逼着赵福金出嫁便是。

“你准备怎么安置茂德?”赵佶缓缓道。

“臣不知,臣死罪!”王霖伏地不起。

赵佶啼笑皆非道:“你这小厮……这是在给朕耍赖么?”

王霖:“……”

赵佶:“……”

“本来,你是朕之门生,又是朕之爱臣,与朕结为翁婿之谊,那是最好。可大宋礼法在,驸马不能掌兵,朕心里左右为难呐。”

“朕思前想后,此事难办。朕一时难做决断。”

赵佶自顾又道:“不过这事先不急,该是你的始终都是你的。倒是另外还有件事,需要你为朕分忧。”

“臣聆听圣训。”

“朕虽说要将恽王子嗣贬为庶民、内卷流放,并郑贵妃所出子嗣降爵、罢黜出京,但心中着实于心不忍。都是朕之子女,朕实在不愿看到骨肉相残……不如将这一干人等流于青州安置,不知你意下如何啊?”

王霖面色一变。

果然。

皇帝这是想在他和太子之间埋上一根刺啊。

看来,到了此刻,他与赵桓永远也回不到从前父贤子孝的和睦状态了。

为了对赵桓形成制衡,他打起了自己的主意。

“朕知道你为难,不过,当下的局面,也只有你,才能护得住朕这些子嗣啊。否则,太子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朕没说错吧。”

王霖眸光闪烁,皇帝这是要与自己做利益交换。

只要他同意护住恽王内卷和郑贵妃所出子女,便同意他和赵福金的事。

如此一来,他与赵桓必定不睦。

眼前或许还能保持面子上的和谐,但未来一定会分崩离析。

王霖思忖道:看来这回自己这个太子少师的头衔,肯定是要被摘掉了。

他突然想起赵佶之前将赵构遣往青州、充为迎金使的事,再加上此番意欲将这几个皇子统统送往青州,赵佶明显是在太子外想另竖一杆旗了。

恐怕……张叔夜要被调离京师。

还是有些小瞧赵佶了。

毕竟当了二十年皇帝的人,就是快烂木头也被熏成了黄花梨。

赵佶目光炯炯,紧盯着王霖。

王霖略一思忖,便当机立断。

经此一事,赵桓再行夺位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受恽王牵连的这些人人头滚滚,恐怕大多数朝臣包括领军的武将,都会吸取深刻的教训。

而失去了恽王及吕颐浩这个政敌,李纲这些阁臣恐怕也未必会支持他提前登位了。

而赵佶这个皇帝春秋正旺,还有很多年要活,除了他主动让出皇位,赵桓想要取而代之难如登天。

“臣当尽力而为,请官家放心。但此事怕要引起太子殿下的强烈反对。”王霖道。

赵佶大笑:“朕会下旨明发中外,他要反对,就来找朕理论。”

……

赵桓与李纲、张叔夜、吴敏一番甚众讨论,终于定下了章程,准备上奏赵佶裁定:

一、恽王子嗣贬为庶民,内卷流放云贵,永不赦免,永不进京。外戚、朋党流放。主要涉及恽王妃朱凤英及侧妃裘治的亲族。

二、王贵妃贬为贤妃。肃王等降爵一等,罢黜出京流徙河北边塞,永不录用。

三、燕王、吴王、驸马都尉顾大川,从逆,赐死。三枝夺爵,子嗣后裔圈禁应天府。

四、吕颐浩、张邦昌、白时忠、薛集让等九人附逆死罪,家属流放岭南。其余附逆朝臣、军将,各领惩罚,既往不咎。

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妥当的方案,即达到了重罚严惩叛逆的目的,又不至于株连无辜,最大限度确保了朝堂的稳定。

然而赵桓拿着这个方案再去延福宫找赵佶上奏,赵佶无疑提出了细节性的变动,原则同意,但将恽王后裔家卷及肃王这些人的流放安置地改为了青州。

赵桓自然勃然大怒,父子俩又争执一回。

只是这回赵佶非常强硬,赵桓迫于无奈,只能咬牙屈从。

延福宫外,李纲等人间赵桓面色铁青,问明究竟,都暗有思量。

很显然,皇帝这是在防着太子,而且还要人为在太子与王霖之间设置障碍,防止太子与王霖内外一体。

其实赵桓也心知肚明,只是心中的怒气不可遏制,就拂袖而去。

望着赵桓离去的背影,李纲突然道:“张太尉,帝王心术从来如此,经此一事,怕官家今后对谁都不甚信任了,不过,太子仍旧会是太子,希望他能端正心胸,以大局为重。”

张叔夜叹息:“除此之外,怕官家也对老朽心生怨怼,老朽估摸着,用不了两天,官家就会下诏将老朽与河北的种师中对调了。”

吴敏默然片刻,沉声道:“我等忠于社稷,岂能因个人荣辱荒废国事。实则张太尉去河北领军也势在必行,恽王与边军多有勾结,若不换将,怕官家心中是不安稳的。”

且说太子赵桓气冲冲返回东宫。

刚进寝殿,太子妃朱涟就走进来哭拜在地:“殿下,臣妾父亲绝无叛逆之举,恽王谋乱,与臣妾家无关呐,还求殿下开恩,看在臣妾的面上,饶过朱家这一遭吧。”

赵桓本就心情糟糕,朱涟又来哭哭啼啼,顿时就怒不打一处来:“你还有脸在本宫面前嚷嚷?你们朱家清白无辜么?你妹朱凤英为恽王妃,恽王与你朱家交往密切,你让本宫怎么能相信朱家无辜?”

“本宫不诛朱家九族,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赵桓旋即想起赵楷为了谋划算计自己,竟娶了朱家女为妻,他潜意识里一直认为朱家在两头下注,心中的怨气积累到现在,也终于爆发出来。

“你父朱伯材是个什么东西?!区区一个朱家,将两女分嫁本宫与恽王,其意若何?你敢说你不知?”

赵桓面目狰狞起来,突然探手就狠狠扇了朱涟一记耳光:“不要说朱家,纵然是你,本宫也饶不过去……本宫明日就上奏父皇,废黜你的太子妃之位,你便与你投机钻营的朱家人一起,流放出京吧!”

赵桓拂袖而去。

朱涟捂住娇颜,泪如雨下,她断没想到,原本恩爱无比的年少夫妻,为何就到了这恩断义绝的程度,他……他竟然要废了自己啊!

朱涟嚎啕恸哭,哭晕在赵桓的寝殿。

……

恽王府。

四旬上下风韵犹存的王贵妃也就是恽王的生母,面色哀伤,目光无助望着站在自己身前的子女,两行清泪无声流淌。

肃王赵枢17岁,相国公赵梴8岁,徐国公赵棣11岁。

新婚的崇德帝姬与驸马曹缇。

恽王妃朱凤英。

恽王侧妃裘治及恽王所生幼子女。

消息传出来了,基本尘埃落定。

禁军已经将恽王府团团包围。

最多十日,他们就要被降爵流徙青州。

赵枢面色激愤道:“母妃,太子这是要将我等置于死地啊,我不服,我要进宫找父皇!”

王贵妃突然探手给了赵枢一记耳光,厉声道:“若非你父皇从中开恩,尔等早就成为太子的刀下之鬼,此时此刻,你还要折腾么?认命吧,好在尔等去的是青州,你父皇方才让人给本宫带话说,他已经交代过王霖,不会给你们苦处受的。”

“这都是命啊!

”王贵妃痛苦起来。

赵枢等人也哭拜在地。

朱凤英突然冷冷道:“恽王若不谋逆,何来今日之祸?你们当真无辜吗?可怜我朱家,才是平白遭受横祸,谁又为我朱家说上半句话来?”

朱凤英仰天幽叹,陡然一头撞向殿中梁柱,瞬时头破血流,当场死于非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