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201章 阳谷县,王婆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第201章 阳谷县,王婆

作者:格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03 13:54:15 来源:笔趣阁

深夜。

大名府守军两千人马高举火把,在知府裘人杰带领下,将城外的卢家庄围了个水泄不通。

天降横祸,卢俊义举族震动。

裘人杰高呼道:“卢俊义谋反,来人,将卢家庄四门封闭,林冲,尔速带人杀进卢家庄,搜集卢俊义谋反的罪证!”

卢家庄作为河北大名府的大财主,家中豢养的护卫壮丁自然不少,然而卢俊义不在府上,光靠大管家卢忠一人,焉能抗拒官府的搜查。

裘人杰亲自带队进入卢家庄,按照密函的提示,二话不说,直奔卢俊义在内宅的书房。

书房内果然发现了那首藏头诗。

裘人杰狂喜过望,他正愁着如何收拾卢俊义,这才刚头疼就有人暗中送药丸来,有了上述证据,何愁不能给卢俊义定罪!

其实真正论究起来,光凭一首没头没脑的藏头诗,要给卢家定谋反大罪,显然证据链单薄。

裘人杰心知肚明,立时命麾下军卒连夜将卢家庄翻了个底朝天。

卢家的财帛诸物不知被裘人杰搜刮多少,房契、地契、金银细软足足装了上百大车,裘人杰一概贴了封条,命人连夜拉回城里入库。

说是入了官库,但实际上会不会进裘人杰的私囊,那就是天知道的事了。

更要命的是,裘人杰在后园搜出了数百柄刀枪剑戟之类的兵器,作为谋反的铁证之一,也随即运回府城。

实际上,作为本地最大的土豪,卢家庄还养着一支数百人的乡兵,卢家储存有兵器也实属正常。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大量的兵器就显得非常敏感。

关键是卢家人根本没法辩解清楚。

卢家庄就这么被抄了。

裘人杰趁热打铁,立即发了缉拿反贼卢俊义的海捕文书,行文河北山东各府县,要求一体缉拿。

同时上报东京。

接下来的这一两天内,林冲带人四处查封卢家的产业店铺,而裘人杰担心卢俊义报复,龟缩在重兵把守的府衙内寸步不离。

倒了卢俊义,吃饱裘人杰,这话是绝对不夸张的。

裘人杰知道这事要做就必须做绝,否则以卢俊义的武功和他在江湖上的影响力,后患无穷。

他命林冲以卢家上百口人和卢氏数百族人的性命为要挟,胁迫卢俊义投桉自首。

卢俊义是重情重义的好汉,虽然明知是裘人杰的圈套和恶意陷害,但还是不愿意牵连众多族人,翌日下午,于是投桉。

裘人杰当即将卢俊义打入死牢,上了重加铁锁。

大牢中,林冲面色复杂望着深陷牢狱被打成死囚的卢俊义,轻叹一声道:“卢员外,你不该自投罗网的。”

卢俊义冷冷一笑,背过身去,也不理睬林冲。

林冲苦笑摇头,又打量卢俊义一眼,转身行去,脚步略有些凝重。

为虎作伥,谋害卢俊义这样的豪杰之士,林冲心底蛮不是滋味。

但他自己也很清楚,从当日他迈出的第一步开始,他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无法再回头了。

……

梁山。

王霖与晁盖宋江等人盘桓一晚,翌日一早便启程下山,准备继续赶往河北大名。

旁人都以为他为迎接皇九子赵构而去,实际他根本就是冲卢俊义来的。

王霖嘱咐宋江在梁山设了鸽房,与青州随时保持通讯畅通。

至于梁山该如何统管,他其实也懒得多说。

若是宋江连这点事都办不好,那也就不用在他麾下做事了。

晁盖宋江率梁山数十头领一直将王霖送至山下,在阳谷县与郓城县的交界处,尔后洒泪而别。

王霖略一盘算,如今路经郓城县,不好过门不入,便想去探望一下娘舅张胜。

其实还是蛮近的亲戚,他这具身子的亲娘舅。

骨血之亲。

而且当时他受狗大户诬陷入狱,若没有张胜出面营救,怕也没有他的今日。

王霖顿时有些汗颜。

他如今也算发迹了,身居高位,家资亿万。

可这一两年间忙忙碌碌,诸事繁杂,竟将这门亲戚给疏忽了,没给多少关照照拂。

一念及此,王霖即刻赶往东溪村。

他上次专门来张家谢过一次,自然轻车熟路。

只是来到张家这个不大的院落之外,听院中传出阵阵哀伤哭泣之声,心头一惊。

便直接推门进院,敲开了张家的主屋。

此时,张胜与其妻张王氏正哭做一团,其子张朋与儿媳张李氏在旁相劝。

突然见到王霖进门,张胜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人。

待发现居然真的是只见过一面、后来据说当了大官的外甥王霖,张胜一时间也忘记了愁苦事,呆呆愣在那里。

反倒是张朋反应稍快,立时将王霖让进屋来,但也不知该说什么好,面上反正有些错愕之色。

张家这门亲戚基本没有往来,上次张胜出面帮王霖传递求救书信还是第一次,后来也就见了王霖一面,简单客套两句,收了王霖一些礼物,就再无交集。

至于后来王霖发迹的事,张家人隐隐绰绰也听闻了一些。

一则不知真假,二则就更觉高攀不上了,况且王霖远在青州,天高路遥,如何相见?

实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本来前身与张家就无往来,况且王霖还是个穿越者,感情更生疏。

王霖躬身一礼:“外甥王霖,拜见娘舅、舅母大人!”

张胜两口子脸上泪痕依旧,他们深吸口气,想起王霖如今的身份,有些畏惧不安。

赶紧扶起王霖,王霖又与张朋夫妻见礼。

张朋简单一说,王霖方知这回来得是巧,张家正遇上了一桩滔天祸事。

张胜一子一女,女儿张兰年方十九,前载嫁于阳谷县一个父母双亡的商贾之子。

本来靠着两间绸缎铺子生活富裕,不想过门不及三月就成了寡妇,随后就传出克夫的名头。

这年月,克夫的帽子一旦戴上,对于一个年轻寡妇而言那几乎就是灭顶之灾。

张兰只能谨守门户,顶着流言蜚语,苦苦度日。

不久,就被阳谷县的大户、官宦门第王家的公子王三官看上,托县里有名的王婆说和,想要纳为小妾。

张兰不肯,就得罪上了王家。

后来发生的事连张胜都不清楚如何了,总之王三官的妻子黄氏突然就死在张兰家,王三官的母亲林氏告了官,张兰以与人私通、杀人等数项重罪入狱,被判死刑,来年问斩。

阳谷县,王三官,王婆,林氏,黄氏……王霖心念电闪。

这些人连在一起。

基于对金瓶梅人物性格特点的了解,王霖很快便揣测出了某种事实的脉络。

王霖缓缓起身,这事既然遇上那肯定不能不管。

无论如何,这是前身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娘舅,张兰就是亲表姐,再说张胜也算对他有恩,怎么能不管不顾?

“娘舅,舅母,你们且不必担心,一切有我,我会想办法救出表姐,而且……”

王霖环视张家现状,有心提出让他们举家搬迁去青州,他也好就近照顾,但又觉得暂不必提这茬,就没再说什么。

张胜大喜:“外甥要是能帮俺们,兰儿就有救了。朋儿,给你表弟老爷磕头!”

这声“表弟老爷”把王霖喊得苦笑起来。

他见张朋竟真的要对自己行跪拜礼,赶紧一把扯住张朋道:“表兄万不能如此,你我兄弟,长幼有序,你焉能拜我?”

张朋的妻子张李氏在旁热切道:“请问表弟老爷,你真的就是人说的那位伏虎神将、天子门生、总管青来六州的伏虎军节度使大老爷啊?”

王霖轻笑:“回嫂子话,我正是你听说的那个王霖。说来也实在惭愧,我自打离开清河去东京赶考,随后去沂州赴任,再往后又去了青州,最近还奉朝廷昭命出使金国,这一来二去的,没有抽出时间来拜望娘舅和舅母大人,外甥惭愧!”

王霖冲张胜两口子郑重其事又行了一个大礼。

说起来也是心中有愧。

若是他能早些想起为张家考虑,哪怕是借借他的名头,在这郓城县和阳谷县一带,张家人何至于被人算计欺负到这般地步?

张胜放声痛哭,老泪横流。

外甥来了,女儿有救了。

……

王霖带着张朋来到阳谷县。

虽然他对宋刑统了解颇多,知道被定罪与行刑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日子,在这期间,张兰应无大碍。

但这可是个暗无天日的时代,有权有钱者逍遥法外,贫苦卑贱者求告无门,张兰一个弱女子能不能在狱中撑下来,会不会出现意外,还真不好说。

王霖让张朋带了些钱去阳谷县大牢上下打点,最好是能见张兰一面,让她安心等待几日。

随后王霖便去了阳谷着名的这条商业街。

这本来是武大郎的寓所之所在。

武大郎如今已经是名满山东的武大掌柜,原本的一切都被王霖一脚揣进了故纸堆里,可武大郎隔壁那个叫王婆的老妪还在。

这可真是宿命的缘分。

王霖本来想,西门庆死后,他与王婆这些围绕在西门庆身边的小人物,不再会有交集,结果冥冥中注定,他还是又走到了这条街上。

王婆家果然与小说描述中一般无二。

大敞开着两扇木板门,透风撒气的门厅里传来两个女人的聊天声,王霖停下脚步,避在门口一侧。

“那吴氏今年不过二十三,自打那西门庆死了后,家里铺子产业一应无存,就靠娘家接济度日,不过去年开了间果子铺,生意倒也敞亮,日子也渐渐好起了。”

这个声音略嘶哑苍老,又透着油滑之气,王霖猜测便是那王婆。

“所以啊,应大官人就瞧上她了,想要娶了她当填房。就托俺来找婶子您,帮着说和说和。”是个稍年轻的声音。

“哎幼喂,什么应大官人,不就是当初西门庆的帮闲应伯爵吗?这厮过去靠着西门庆过活,现在刚赚几个钱,就瞄上主家的娘子啦?好不要面皮哦!”王婆笑骂道。

“一点小意思,还请婶子您笑纳。应大官人说了,此事成了,另有重谢。”

两个女人叨叨咕咕说了好半天,最后似是王婆收了银钱,应承了此事,就送走了来人,一个三十岁出头油头粉面的妇人。

而眼前的王婆,满面红光,梳着油亮的发髻,穿一件湖绿色的衫子。

年约五旬上下,五官倒也周正,只是眼珠子滴熘乱转,一看就是巧舌如黄奸猾刁钻善于察言观色的市井妇人。

王婆在自家门口撞上王霖,见王霖衣衫华美,俊逸英武,手中还持着一把古色古香的宝剑,一幅富家公子哥的打扮。

便又满面堆笑道:“郎君这是……”

王霖微微一笑,拱手道:“在下燕青,眼前可是咱阳谷县有名的王妈妈么?”

王婆扫燕青一眼:“老身正是王婆,不知郎君找老身何事?”

王霖上前将一锭银子塞进王婆手里,笑道:“在下想向妈妈打听点事。”

王婆顿眉开眼笑:“郎君这般客气,请进,请进!”

于是王霖就进了王家,他要想打听张兰事的来龙去脉,自然要先找这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王婆。

这可是个走街串巷的包打听。

听王霖问起家里开绸缎铺子的犯事的张兰,王婆明显有些紧张。

但她这种市井媒婆哪里能扛得住王霖的言语拿捏,无非是又塞了一锭银子,稍加引诱,王婆就七嘴八舌添油加醋将事都说了个透彻。

也就把王三官给卖了。

十两银子的事。

“没想到张氏娘家还有郎君这等豪阔的亲戚。按说这张氏也是个可怜人,刚过门就死了丈夫,一人过活,可她家那两家绸缎铺子实在是来钱快,县里惦记上的可不止一人……”

“那日王家的少爷王三官路过她家,见了张氏一面,那花容月貌哟,勾得王大少魂不守舍,回来就托老身去说媒,说要纳张氏为妾。”

“王家是县里的官宦人家,虽说王招宣不在人世了吧,但王家在京里还是有些相识靠山的,所以……对张氏来说,嫁到王家为妾也不失为是一条出路。”

“可张氏个性倔强,性子也烈,就是不允。老身说了几回,也就没辙了。可不料啊后来出了一场大祸事……”

王婆压低声音道:“那王大少的正头娘子黄氏听说,找上门去指桑骂槐,不料就被那张氏给杀了……”

王霖面色不变道:“王妈妈,可我这远房表姐性子这般老实,连只鸡都不敢动,怎可能杀人?这中间难道就没一点蹊跷?”

王霖又取出一锭银子搁在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