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161章 雁南归,宋江逃亡青州

青州。

赵府。

李清照亲自将韩嫣迎进府中,直至韩嫣笑吟吟道明来意,李清照这才喜出望外,原来韩嫣是送钱来的。

本次夏日宴、文士辩,将由渤海郡公府赞助承办。

这点钱对于王家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

但问题在于韩嫣自己都不清楚,王霖为什么要掺和这事,而且还让花荣传话,本次的夏日宴暗示孟家不要再提供赞助云云。

韩嫣旋即想起最近青州的一些传闻。

心道:莫非夫君当真与这位大宋才女之间有着某种不为人知或者心照不宣的暧昧情愫?

所以韩嫣对此还是有些排斥的。

李清照毕竟是有夫之妇,名头又大,与她走得太近,对自家夫君的名声不好。

“多谢夫人,清照感激不尽。孟家突然提出不再赞助夏日宴了,清照刚才还在发愁,这百余人的盛会耗费不菲,到处都需要使钱,可清照囊中羞涩又该如何承担?所幸有夫人康慨相助!”李清照施礼道。

韩嫣微微一笑:“夫人组织夏日宴并非为己谋取私利,以文会友,也是青州的一项文坛盛事,听闻夫人遇有难处,我们渤海郡公府自不能坐视。”

李清照在青州这么久了,很少有人喊她“夫人”,一般以易安居士或“居士”相称。

韩嫣一口一个“夫人”,李清照是何等才高聪慧之人,哪能听不出她的弦外之音来。

但李清照素来清高骄傲,自正己身,对一些流言蜚语从来都是不屑一顾,也懒得去解释。

然而韩嫣如此明里暗里的暗示也好,警告也罢,让李清照心中陡生不虞。

她沉默片刻,决定拒绝韩嫣的捐助,便道:“我明白夫人的意思了……既然如此,夫人还是请回吧,好意心领。夏日宴本就是以文会友,哪怕一杯清茶亦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清照虽然贫穷,但一杯清茶还是能供得起的。”

韩嫣笑笑,也不废话,直接微微颔首,然后转身就走。

在她看来,夫君安排的事她做了,但是人家李清照不接受,你又能如何?

她从始至终,都没有说什么。

在她看来,些许银钱不足挂齿,但渤海郡公府如此站出来公开支持李清照,无疑会让关于王霖和李清照的流言传得更如火如荼。

韩嫣虽然走了,但韩嫣也知道夫君对这场夏日宴的看重程度,毕竟这是他这个节度使到任后的首次文化交流活动。

王府不能出钱,可以让别家出钱。这是韩嫣的想法。

赵府对面的茶楼一间雅间内,王霖站在窗前,见韩嫣面色平静这么快就走出了赵府,李清照连送都没有送、貌似有些失礼,不由笑着冲燕青道:“燕青,你说夫人下步会怎么做?”

燕青轻笑:“夫人顾全大局,虽然她不愿意让使君掺和到易安居士的事上来,但知道使君重视这场文宴,所以属下猜测她离开赵府后,应该会去寻求别的出资赞助商贾。至于夫人去找谁,属下就难猜了。”

王霖微微一笑,扬手指了指不远处、同在一条街上的悦来客栈道:“她会去找那慕容婉儿。”

燕青苦笑。

他这才意识到原来使君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让慕容婉儿出资赞助这场文宴,从暗处转到明处。

只是如此小事,一句话就可办妥,估计那慕容氏无有不从,使君又何必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甚至连夫人都绕进去了?

但燕青没有过问。

他知道自家使君谋划从来深远,又从不按常理出牌,他的心思旁人很难揣测。

反正他是素来遵命行事,从不妄加揣测。

韩嫣果然去找了慕容婉儿。

慕容婉儿自然也就顺水推舟卖了韩嫣一个情面,而随即命人给李清照送去了两百贯钱,成为了青州夏日宴的唯一赞助商。

“使君,慕容家这位小娘子最近在青州开了家‘雁南归’商行,据说专司金人辽人的皮货生意以及马匹贸易。”燕青道。

“雁南归?”王霖沉吟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慕容家这商号之名,怕是大有文章呐。先不管她,只要她在咱们青州依法经营,公平买卖,按章纳税,我倒是欢迎慕容家落户青州的。”

……

且说在郓城县,宋江一怒下杀了白胜,自知杀人罪责难免,也不敢再停留,即刻逃离县城。

宋江连夜回宋家庄拜别老父与兄弟宋清,匆匆取了行礼盘缠,想起与自己交好的青州清风寨花荣,听闻花荣在王霖麾下位高权重,又是姻亲,便起了投奔花荣之心,本心里还是想投往王霖门下寻求庇护。

宋江这一逃,郓城县知县时文斌就难做了。

尤其那混混又公开状告宋江杀人,还道城外东溪村晁盖大官人伙同另外七人抢劫官纲不成……涉及到梁山贼人,时文斌哪敢怠慢,立即一方面下了海捕文书,行文山东各州府县,缉拿宋江。

另一方面,命本县都头朱仝雷横与县尉孙吉一起,调集本县近千乡兵,速速赶往石碣村,务必要夺回河北献给官家的这批财物。

当然也同时连夜行文济州府,请求济州府出军相助。

对于时文斌来说,目前最紧要的还是夺回这笔十万金银珠宝,这可是河北进贡给官家赵佶的东西,在他郓城县境内丢了,他这个知县罪责难逃。

至于宋江杀人这事,时文斌向来器重宋江,本就有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否则,杀人是其一,与晁盖这些人有牵连是其二,足以将宋江庄上一家老小都抓来入大狱严刑逼供了。

宋江快马加鞭,夤夜逃亡青州。

……

青州。

这日一早,夏日宴顺利开幕。

夏日宴安排在赵府后园,此时园中鲜花怒放,夏意盎然。

来自青州及各州的文士学子,青州本地士绅名流,如期赶来与会。

一时间赵府门庭若市,车马粼粼。

作为夏日宴的主持者,李清照一袭青裙,略施脂粉,端坐在主位上。

而按照往年规矩,宴会席位的安排也不按官场上的规矩,不去人为划分三六九等,全凭来得早晚和个人自觉入席。

尽管如此,距离李清照最近的十余席还是没有普通文士敢去就座,而留给了本地官员和士绅名流。

官府方面则来了青州府通判巩固。

花荣对这种文人聚会自不感兴趣,看在李清照的面子上,让巩固出席也算是代表青州府官方支持。

今年来的人远较往年多,李清照一概不拒。

所以很多文士没有坐席,只好在宴会外围草地上席地而坐,但还是兴高采烈以参与为荣。

自苏大学士以后,在这大宋文坛上,论起诗词造诣,暂无人可超越李清照。

对于这些文士而言,能得李清照点评一二,那便是成名的捷径,或者说是出仕为官的登天梯。

今年之所以人多,主要还是很多人猜测或者期望王霖会出席,试图借诗才引起王霖的青睐。

李清照见时辰差不多了,正要宣布开宴,却见外围人群骚动起来,旋即传来一声清朗有力的通报:“使君到!”

一干文士即刻兴奋起来,王霖身穿他素来喜欢穿的蓝色儒衫,头戴逍遥巾,面如冠玉,面带笑容,缓步而来。

燕青紧随其后。

众文士让开路径,于两侧拜倒高呼:“拜见使君!”

李清照和巩固,还有本地最大的商贾孟庭等士绅名流,也纷纷起身拜见。

王霖环视众人,手虚虚一伏朗声道:“诸位请起,今日文宴,本官以私人身份出席,且不必拘礼!”

……

“今日宴会,还请诸位以雁南归为题,或诗或词或赋,均可。”

李清照笑吟吟挥了挥手:“为给诸位助兴,京师慕容氏捐献彩头,昆仑紫玉佩一枚,夺魁者得。”

李清照的使女端着托盘转了一圈,上面一枚紫色玉佩精巧别致,显然是价值连城之物。

一干文士啧啧称奇。

此时却听孟庭起身高声道:“青州文宴,我青州孟氏岂能落于人后,如此也捐东海珊瑚一座,添为彩头。”

孟家的人也端了一盘雪白剔透的珊瑚出来。

虽然这个年月的读书人向来号称不喜铜臭味,但实际上无一人不爱财。

慕容家的昆仑紫玉和孟家的东海珊瑚树,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若得魁首,既扬了名又发了财,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参与比试诗词的士子一时间情绪高涨。

但一连出了十七八首诗词,李清照都不甚满意。

直到孟庭的长子孟训站出来团团作揖,提交了他的一首词,这才引起了李清照的关注。

“念甚千娇百媚,西风过处,叶落花飞。海远滩平,时有渡鸟啼悲。望天边、山山布阵;看脚下、步步惊灰。雁南归,一秋迟暮,村野烟吹。难回。

千山万水,带宽头雪,物是人非。困在天涯,恨无生处酒无杯。夜深了、栏干咏月;酒醒时、宣纸因梅。问鸿雁,几时能寄,又寄谁谁。”

很明显,这是孟训模彷李清照的风格写的一首词。

而也很显然,李清照就喜欢这种哀哀婉婉的调调。

所以李清照细加品味,便拍桉而起道:“好词!意境、格调悠远,令人品之回味无穷,堪称佳作!”

众人默然,面面相觑,李清照又道:“可还有人诗词呈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