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580章 乃蛮故土的地盘之争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第580章 乃蛮故土的地盘之争

作者:格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7:56:59 来源:笔趣阁

燕京城中,几乎人人脸上都挂着浓烈的笑容。筽

自大燕开国以来,皇帝带给天下人的惊喜是一个接着一个。

首先是击溃和完胜金人,粉碎了金国两次战略性侵略,避免了灭国之危。

其次是出奇兵光复雁北地区,实现了洗雪百年耻辱的第一步。

紧接着在武川之野,击溃蒙古各部联军,随后远征漠南蒙古,收复乞彦部和孛儿只斤部。

又突袭塔塔尔部,掳掠塔塔尔公主休澜来归。

整个漠南蒙古臣服大燕。

又半年,与金国皇帝达成默契,发动了燕云战役。筽

经数次大战,彻底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百年国耻得以洗雪!

终宋一朝,历代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王霖做到了。

大燕边境往北直扩,与金国对垒在燕京之北。

真正兑现了皇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慷慨誓言。

本来天下人以为大燕至少要迎来十年的和平发展期。

谁知皇帝又秘密发动了南征大理战争。

不多时,燕军平定大理全境,改大理王国为大燕云南行省。筽

顺势又将万象王国纳入大燕管辖,西南各国皆归顺朝廷。

这还不算什么。

皇帝在班师还朝过程中,又亲自率军于西夏边境击溃来犯之蒙古乃蛮铁骑数万。

如今更是以各部联军,直接将乃蛮灭族了。

这意味着大燕实质性控制的疆土陡然扩张,辐射整个西域和漠南、漠北地区,从王霖篡宋开始计算,现在大燕的疆土扩张了何止一倍?

皇帝的威望,朝廷的威信,在历次大捷中不断暴涨。

没有人说皇帝穷兵黩武,说的只是皇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神下凡,拯救苍生社稷来的。筽

而与此同时,大燕上下对于开疆辟土的愿望之浓,举国为战的氛围之厚,也远超历朝历代。

这是民间的热议,焦点一般集中于皇帝身上。

提及皇帝王霖,百姓敬畏如神。

但在朝中,在今日的朝会上,满朝文武又展开了激烈的纷争。

议题便是乃蛮故土的归属。

说白了吧,就是乃蛮人原来地盘现在归谁。

原来皇帝给的承诺是,灭乃蛮之后,各家瓜分乃蛮的地盘。筽

高昌分一部,契丹余部占一部,然后划出一部给予塔塔尔部蒙古立足。

原本朝中众臣对于乃蛮这个蒙古部落没什么概念,对于其疆土更不在意,认为不过是蛮荒之地,与中原沃土不能相提并论。

但随后关于乃蛮的诸多信息曝光,尤其是当朝臣闻知此蒙古部族所占据之地,不光是荒漠,还有水草丰美的广阔草原和茂盛的山林大湖,盛产良马,矿产丰富。

尤其在阿勒泰之下还有大量可供开垦的良田,气候条件也与河北差不多,众人的心便动了。

况且乃蛮地盘之大,超乎了燕人想象。

跟随联军进攻乃蛮的工部采矿司的官员回来津津乐道四处宣传说,乃蛮的地盘之大,纵然是河北河南和山东三个行省加起来,都无法相比。

这直接让朝中炸锅了。筽

这么具备无尽开发前景和辽阔的疆土,凭什么要给异族人?

必须要直接纳入大燕版图!

以军机处诸大臣为首的青壮派(新党)坚持在乃蛮故地设立新的行省,派人派军直接进行管辖,适当的时机开始移民过去。

以内阁李纲等人为首的保守派(旧党)则坚持要兑现皇帝的承诺,泱泱华夏,堂堂天子,天下共主,岂能言而无信?

再者,乃蛮故地距离大燕路途遥远,派人管辖的难度极大。

而且大燕现在面临未来与金国的倾国之战,优势兵力不宜再分兵出去,这会直接削弱本**力,得不偿失。

而实际李纲等人也并非是一定要放弃乃蛮故土。筽

而是认为现在这个时机,并非直接将乃蛮纳入版图的最佳时机。

姑且将此瓜分给高昌人和蒙古人,以及契丹余部,以异族人统治彼地区,大燕只要管控好上述三国,便能以最小的代价,慢慢让之归于王化。

而日后若是灭金之后,国力强盛,再将之从异族人手上取回又能如何?

双方争执不下,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

王霖微微有些无奈。

乃蛮故地在王霖看来,最大的价值就是作为大燕的屏障。

其次是矿藏丰富,长远性的战略利益巨大。筽

但地广人稀,且至少有三成处于高海拔地区,若非异族,中原的汉人想要在此生存繁衍是要付出一代或几代人的代价的。

所以暂时来说,王霖更愿意在此处施行羁縻政策,让高昌人、蒙古人和契丹余部去治理,以高昌制衡蒙古塔塔尔部和契丹余部,又反过来以塔塔尔和契丹人来反向制衡高昌回鹘人。

毕竟,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与金的国战。

金国不灭,一切皆休。

而若是灭了金国,在这广袤的疆土上,将没有一个异族会阻挡大燕的兵锋所指。

何必急于一时呢?

王霖利用异族出兵灭了乃蛮,本就是为了保全大燕的实力。筽

可这种话心里想可以,也可以付诸行动,唯独不能说。

高昌回鹘王子锡兰,契丹将军萧莞,塔塔尔部可汗那拉图三人神色复杂,站在大殿上,耳边传来大燕文武群臣的争吵声,他们一时无语。

对于高昌来说,回鹘人希望得到与高昌回鹘接壤的局部地区,这能更加保障高昌的国土安全。

而那拉图和塔塔尔人迫切需要一个地盘和牧场安置自己的十几万族人。

至于萧莞,倒是心态放松,契丹余部在雁北生活得极好。

占据大片肥美牧场,又在燕军的保护之下,还可以为大燕豢养良马而换取部族所需的粮食,日子比过去过得好多了。

乃蛮故地对于契丹人来说,可有可无。筽

最多算是锦上添花,比鸡肋略强一些。

尤其是对于萧莞这种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一门心思为了日后的辽王(萧夺里赖的儿子)打下基础,就更不愿意离开大燕本土了。

宗泽接连被几个中下阶官员怼了半天,面色涨红,气得呼呼喘气。

他本来就脾性暴躁,如今见这些所谓的青壮派不顾大局,只图一时之利,还对自己这个内阁老臣半点尊敬之心也无,心中的怒气已经上升到了爆发的边缘。

见军机大臣顾庆川犹自在喋喋不休的大谈日后对乃蛮故地的开发利用前景,宗泽再也忍不住,暴怒道:“顾庆川,汝一介幸进之徒,可知我大燕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金国,不是异族,而是你们这些狂妄自大得意忘形的鼠辈!”

宗泽气急败坏之下,开始人身攻击了。

王霖忍不住皱了皱眉。筽

宗泽最大的毛病就是脾性暴躁,一旦上了脾气,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

但他还是没有开口打断两方的争论。

他知道,青壮派固然激进,但事关国家利益,纵他是皇帝,也不可不经国议而擅自做主决定此事。

若不让这群青壮派充分发言,显然会打击他们参政议政为国效力效命的积极性。

顾庆川冷笑道:“宗相,何以如此不顾体面,卖弄伶牙俐齿,攻击下官?

宗相,下官也不想与你争,但理就摆在桌案上:乃蛮之地极为辽阔,将此地拱手让于异族,待日后异族发展壮大,定将是第二个金国,这与资敌何异?

到那时,我大燕又该情何以堪?”筽

宗泽跺了跺脚:“胡扯,高昌回鹘一向臣服中原,如今更是我大燕的藩属之国,而塔塔尔部、契丹余部也皆受朝廷管辖,岂能与金人相提并论?

再说,凭十几万塔塔尔族众和十万契丹余众,与我大燕为敌,岂非螳臂当车蚍蜉撼树?顾庆川,汝等这是杞人忧天!”

顾庆川撇了撇嘴,正待反驳,突听一直沉默不语的刘琦站出来拱手道:“宗相息怒,你我之争乃为国本,并非私怨,若我等言语失当,还请宗相海涵一二!”

与一根筋的顾庆川相比,刘琦翩翩君子风度,温文尔雅,他这么一两句话就将宗泽心中的怒火消弭了大半。

李纲也站出来打着圆场:“今日之争,正是国本之争,本来就非私怨。

不过,宗相所言,老夫甚是认同。

蒙古人也好,契丹人也罢,姑且不说他们如今已经臣服大燕,纵然他们日后生出异心,我大燕兵锋所指,他们必定望风披靡。筽

老夫以为,现在的蒙古塔塔尔部与契丹余部,全部加起来不过三十万族众,与金人没有可比。

乃蛮故土之事,老朽觉得还是徐徐图之为妥。

毕竟此处地广人稀,我大燕要直接派兵管辖,需要耗费太多的兵力,与时局不利。”

张浚也出班微微一笑道:“李相,当年金国在辽国统辖之下,以十万族众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发展壮大,以小搏大,契丹人正是因为小觑了女真异族,所以才导致灭国之祸。

李相,契丹人的前车之鉴,我大燕不可重蹈覆辙啊。”

就连平常很少在朝会上表态的岳飞都忍不住出来附和了:“李相,诸位阁相,须知陛下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王霖有些惊讶地扫了岳飞一眼。筽

他这个学生素来稳重,很少在人前显山露水,尤其是当着自己这个师傅当面,岳飞几乎不表态。

今日岳飞也忍不住站出来了,这说明朝中的意见还是新党占据主流了。

张浚和岳飞此言一出,新党中人皆纷纷热切附和。

李纲和吴敏、宗泽等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找不到话来进行反驳。

毕竟金国以小搏大,蛇吞象,一个数十万部族的女真人,灭了契丹数千万人口的大国,这可是铁板一样的事实摆在眼前。

而且,若非皇帝横空出世,拯救社稷于危亡之中,大宋王朝也早就灭在了金人的铁蹄之下了。

萧莞、锡兰和那拉图面色更加难堪。筽

这群大燕臣子毫不顾忌当着自己等人的面大谈什么异族、什么异族坐大、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摆明了要把皇帝承诺的事要给推翻了……

锡兰和那拉图悄然望向了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的皇帝王霖。

此时却见皇帝扭头向他们三人望来,微微笑道:“萧莞,锡兰王子,那拉图可汗,对于我朝大臣之言,汝等意下如何?”

萧莞笑了笑,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军机处诸大臣所言甚是有理。至少对于我契丹人而言,是如此。

我契丹灭国之后,蒙陛下恩赐,在雁北休养生息至今安居乐业。实话说,我契丹人更愿意在大燕的保护下过安稳日子,至于去乃蛮故土自成一国什么的,大多数契丹人都兴致不大。

再者,我契丹余部乃当朝皇子的食邑之户,契丹人将来该何去何从,当由平辽郡王殿下日后成年后裁处,臣不敢擅专。”

一干大臣闻言哈哈大笑,纷纷称赞萧莞忠诚不二,乃国之干臣也。筽

萧莞面带苦笑,他只是传达了多数契丹人的意愿罢了。

凭契丹余部这点人马想要去异域立国,无异于自寻死路,虽然乃蛮人败走漠北,但将来未必不会回来。

还有其他蒙古各部也在虎视眈眈,萧莞若是带契丹人去了乃蛮故地,失去了大燕的保护,契丹人命运堪忧。

他心知肚明,契丹人最大的利益就是与大燕捆绑在一起,毕竟皇帝已经将契丹余部封给了自己的儿子。

王霖心中暗笑,萧莞此人果然聪明知进退。

契丹余部有此领袖在,未来发展可期。

不过,对于王霖来说,日后契丹余部对大燕将会逐渐具有归属感,逐渐融入大燕的多民族之中,慢慢被汉化,这是迟早的事情。筽

王霖又望向了锡兰和那拉图。

锡兰一时斟酌着言辞,不知如何说才能不触怒大燕朝臣和皇帝,毕竟高昌回鹘深深畏惧大燕的强悍军力,他们宁可不要乃蛮故地,也不能因小失大。

那拉图却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我们塔塔尔部的祖地已经被金人占据,现在我接近二十万族众无地栖息,暂时留在西夏边境待命,还请陛下开恩,给我塔塔尔部一快生息之地吧。”

现在的那拉图已经非过去的骄傲的塔塔尔王子了。

他声音里带着哀求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