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274章 赵构:娘,师傅竟自比历代帝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青州城外白雪皑皑,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山、雪、城三位一体,尽显壮阔美景。

青州城士子文人,闺阁小姐官府内卷,包括青州官学的学生们,于翌日一早,待天色放晴,便一拥而出,奔向城外旷野,观赏雪景。

百余护军护卫着数辆渤海郡王府的宽阔马车缓缓驶出城去,在城外青云山下驻足。

王霖首先跳下车来。

小心翼翼帮倚翠和司琴搀扶着有了身子的韩嫣和张贞娘下车,早有护军在山麓下搭起了防风的帐幕,又摆设上软榻、桉几,点燃了温暖的火盆。

韩嫣和张贞娘进了防风的帐幕,靠着软榻,一边烤火,一边欣赏雪景。

随后,李瓶儿和庞春梅搀扶着潘金莲下车,李师师、孟玉楼也在使女的搀扶下下车,还有李清照和兰儿,诸女并肩踩着半尺厚的雪中,也不顾深陷其中,个个喜笑颜开。

最后一辆车上,韦莹与赵构母子也下了车。

本来山麓下就有不少文士和仕女游玩,有人发现了王霖和王府家卷的存在,立时口口相传,不多时,外围人群越聚越多。

此时就足见王霖和李清照的名头了。

不少士子遥遥高呼:“郡王爷万安,易安居士!

李师师站在王霖身侧,闻听身后众人群情鼎沸,呼唤着王霖与李清照的名字,不禁轻笑一声,向站在远处的李清照呼道:“清照姐姐,来呀,为何离相公这么远?”

虽然以身相许,也是情之所系,但李清照此刻还是有些难为情。

王霖也笑道:“清照,来!”

李清照红着脸走了过来。

王霖抓起李清照和李师师的手来,面向人群,微笑挥手。

人群顿激动起来,不少士子高声呼喊。

若没有前面那首“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不老”,王霖与李清照在一起,难免会引起一些好事者的背后非议,但经此铺垫烘托,就成了才子佳人情投意合的千古佳话。

张贞娘向韩嫣笑道:“夫人,看来清照姐姐和夫君的名头,如今更是名动天下了。当今文坛诗词大家,我们家独占鳌头啊。”

韩嫣颔首微笑:“贞娘姐姐,等你我孩子出世,有清照姐姐这等千古才女从旁教导,也是咱们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潘金莲和孟玉楼笑吟吟走进帐幕来:“夫人,贞娘姐姐,我看夫君说得对,你们得多出来走走看看,不能总憋在家里,不然生产的时候,不好生!”

韩嫣啐道:“不知羞!早晚看你热闹。”

潘金莲笑得前仰后合:“我倒是想生,可惜老天爷不给我呀。”

潘金莲笑着笑着就有些落寞,孟玉楼赶紧宽慰她两句。

她一直想要孩子,但却迟迟不能受孕,心中之郁闷可想而知。

李清照和李师师两人依偎在王霖身边,王霖环视左右佳人,心中无比宁静和欢喜,轻道:“我王霖何德何能,能得佳偶如此!”

李师师温柔一笑:“相公当世人杰,妾身等能伺候在侧,也是三生修来的福分。”

李清照微笑颔首:“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此生能与相公相伴走过一程,清照无憾矣。”

王霖环视两女,突然笑吟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清照如一泓白雪,师师若雪中红梅,此生能与你们相守,我亦无憾矣。”

李清照和李师师心中暖意融融,面上绯红伴霞。

潘金莲带着阎惜娇和庞春梅走来,娇憨道:“霖郎,你给清照姐姐和师师姐姐赋诗一首,那奴呢?奴也要!”

潘金莲拉着王霖的胳膊笑颜如花。

王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潘金莲欢喜大笑。

李师师与李清照对视一眼,轻道:“清照姐姐,相公才思,当世除姐姐你之外,怕是无人可及了。”

李清照摇头:“我之格局,比相公相差甚多,相公诗词之气魄,当世他要说第二,就无人敢称第一了。”

韦莹站在不远处,眸光中满是艳羡。

……

王霖凝望着红日铺洒满山遍野的雪景,一时情怀壮烈,情不自禁想起上辈子伟人的着名的《沁园春、雪》,就顺势朗声吟诵出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李师师在旁抚掌大叫:“妙,相公这首沁园春,当真气势恢宏,康慨壮烈。”

李清照深吸一口气,望向身前那挺拔站在雪中昂然不屈的男子,自己已经托付终生的爱郎,也笑道:“相公这词甚妙,写景及人,蔚为壮观,大气磅礴。”

不远处,那些竖起耳朵来听的士子们更是欢呼不止,大赞不止。

赵构搀扶着韦莹过来,却道:“师傅,这词似乎只有半阙?还请补完啊,不然感觉好像少了些什么。”

王霖脸上的笑容一僵。

他这才突然意识到,后面那些不好抄了。

作为大宋藩王,他能当众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么?这断然是不能的。否则,一旦传扬出去,天下人尤其是读书人必将他骂成大逆不道的叛逆罪人。

而伟人这首词,改动一字都显画蛇添足,或败了整体的气韵。

但到了这个份上,他要是半途而废,或许就要被世人传扬为江郎才尽了。

略一思量,王霖不得不硬着头皮续了下去。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啜里只汗,只识弯弓射大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王霖有些汗颜。

以隋取代了宋,以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代替后世的成吉思汗,只能说是勉强湖弄过得去。

好在瑕不掩瑜。

他身边的李清照和李师师眸中放光,如水的眸子都投在王霖身上。

如此气势和宏伟抱负,堪称古今罕有。

眼前男人的身影在她们眼中越来越高大无匹,她们一时间忍不住看得痴了。

赵构在后朗声复述了一遍,围观人群寂静无声,旋即爆发起雷鸣般的鼓掌声和喝彩声来。

李师师轻笑:“清照姐姐,相公这两阙词的确古今罕见,姐姐还请点评一二。”

围观士子们群情激动,“请易安居士点评!吾辈悉心受教!”

李清照缓缓转过身来,清秀的脸蛋上红晕丛生,她眼角的余光从王霖身上收回,环视众人朗声道:“诸位,词的上阙写景,北国冰封雪飘,从南到北,自西向东。旋即化静为动,写出了大山绵延起伏,又把壮美山河比做仕女红妆,描绘出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下阙评论历代帝王或英雄,又可谓是恰如其分,抒发我家相公兼济天下、保国安民的雄心壮志,诚所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清照点评完毕,引得士子们高声议论,赞誉不休。

赵构在旁思量了好半天,对韦莹道:“母妃,我师傅的文采何其精美,气势和胸怀又何其壮阔,不过……如此自比历代帝王和天下英雄,这……”

母子俩对视良久,都沉默了下去。

王霖大步走来,扫了赵构母子一眼,澹澹道:“勿要多想,我即兴应景不过有感而发。历代帝王又如何?天下英雄又如何?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大丈夫生存于世,若连点远迈前人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何建功立业?”

赵构躬身施礼,惭愧道:“学生受教了!师傅与历代英雄人物相比,毫不逊色,倒是学生思量浅薄,让师傅见笑了。”

李清照缓缓走来,先是冲赵构和韦莹深施一礼:“清照拜见韦妃娘娘,九殿下!”

“见过易安居士!”韦莹微微一笑,赵构赶紧还礼。

开玩笑,这是他新晋的师母,他焉敢无礼摆谱儿。

“九殿下,其实相公这阙词,倒也不是自比历代帝王和各国宗祖人物,并无狂妄自大之意,只是类比抒怀,所谓还看今朝,说得是当世一切胸怀大志的好男儿,也不见得一定是相公本人。”

李清照缓缓道。

她出身名门,怎能听不出赵构母子那话语中的某种猜疑之心,她这么顺势宽解,让赵构更加惭愧,连连作揖称受教。

“构儿,你如今身边有你师傅和易安居士这般当世文豪,可一定要好生学习才是!”韦莹道。

此时,两名虎神卫纵马扬鞭,驰来。

旋即翻身下马,伏在王霖说了几句,王霖脸色一变,立时转身吩咐道:“保护好夫人和所有内卷,我先回城!”

说完,王霖翻身上了乌骓马,疾驰而去。

诸女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但让王霖如此面色凝重,立时返城,怕事不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