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239章 御史台言官群起而攻之

王霖无语。

这赵桓是不是魔怔了……居然将朱涟孤身一人逐出宫来,这摆明了就是逼她去死。

难道就不怕朱涟在宫外死于非命,殃及东宫的清誉?

王霖叹息一声,牵马缓行随在朱涟身后走了一段,终还是忍不住唤住了她:“太子妃,你这是要回朱家吗?”

朱涟身子踉跄了一下:“是。”

“可从此处到朱家,还有些路途,你孤身一人行走,怕是有些不妥,不如我送你回去。”

朱涟惨澹的面上勉强挤出一丝暗然的笑意来:“我一个弃妃,又被太子这般羞辱逐出宫来……他本意就是想让我死在宫外,你若帮我,岂不是连累了你?”

“你与太子何至于此?”

朱涟脸上的泪无声流淌,良久不语。

过往恩爱都是一场虚空,而或许到了此刻,才真正暴露出赵桓狭隘刚愎和绝情的本性来。

还让她说什么呢。

“太子执意认为朱家与恽王勾连,要夺他的储君之位,无论我怎么解释,他都半点也不容情,想必是将我们朱家恨之入骨了吧……”

“我妹自戕,朱家全族即将流放,我自当然也活不成了……王少师,你且去吧,不要管我,否则会牵连于你。”

王霖叹息。

他其实知道自己很难管这事,毕竟朱涟的身份太敏感了。

可若不管,朱涟今夜就会死在当街。

不说现在的朱家已经被圈禁,她就是赶回朱家怕也进不去重兵把守的朱府,单说此处距离朱家至少有数里之遥,她一个弱女子孤身夜行,遇上巡夜的金吾卫还好说,若遇上夜里出没的歹人,还不知要遭遇什么样的凌辱。

当然,也可能她在半路上就自己寻了短见。

王霖思之再三,见死不救这种事他干不来,还是先把朱涟救了再说吧。

……

“太子妃,事已至此,其实人还是得往前看,既然太子无情绝义,你也没有必要为他搭上性命。你先在我这边安心住上一两日,我会想办法送你回朱家。”

朱涟扑在床榻上抽泣不止。

“想想看,你还有父母高堂健在,哪怕是朱家流放,也还是有条活路,你随朱家去青州,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况且你还有个儿子……将来母子总有见面的一日,不是吗?”

王霖劝了好半天,见朱涟还是流泪不止,也知一时间难以宽解,此刻夜里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明显不妥,他便转身行去。

他将朱涟安置在府中后园一角的一间厢房中,他在京城的这座府邸下人极少,平素后园这边无人过来。

走到门口,王霖又叹了口气道:“太子妃,你毕竟曾经是太子妃,我还是那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况且你若是在我这边自寻短见,可真是就害了我。你放心,我明日就想办法把你送进朱家。”

朱涟强撑着身子站起来,哽咽道:“奴已经不是太子妃了,王少师唤我名字即可……其实真不如让奴去了死了的好……”

朱涟想起尚在宫中的幼子,从此怕永无相见之日,又想起赵桓的冷酷无情,一时间悲从中来,眼前一黑,身子缓缓倒下。

王霖闪身过去一把扶住她,她的身子冰冷而颤抖。

“你好好歇着,不要想太多了。不管怎么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朱涟忽然反身扑在王霖怀中放声恸哭起来。

……

王霖出宫回府时,皇城内的御史台衙门灯火通明。

御史台,又被称“宪台”、“乌台”。

汉朝人很有意思,给御史起了一个绰号。

由于御史台附近有柏树,树上有很多乌鸦,于是被乌台。乌台里的御史被称为“乌鸦嘴”。

到了宋朝,言官的权力就更大了,不要说文武百官忌惮,有时候连皇帝都畏惧三分。

为什么言官如此猖狂呢?

第一:嘴皮子厉害,文官们是最会吹的,也是最会说的,而且说起来有理有据。

第二:祖宗之法保护。

第三:从赵匡胤开始,朝廷就专门设定了一个规矩:上言不会受罚,甚至设立了保护机制。

正所谓文死谏,武死战。

言官们不怕皇帝,因为死了,还能流芳千古。后人还要称赞直言敢谏。

但言官是怕小人和权臣的。蔡京把持朝纲数十年,在位时,鲜有言官敢弹劾东京六贼,大抵就是这个原因。

今夜,大宋御史台内,上至本衙主官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下至台院侍御史,殿院殿中侍御史,察院监察御史,三院舍人、主簿、吏员,林林总总百余人齐聚院中,面色义愤,群情鼎沸。

御史大夫宋廷为。

左右两位御史中丞孟林,郭志舜。

侍御史郑学、殿中侍御史东方亮、监察御史陈光。

宋廷为朗声道:“诸位同僚,且请安静,今夜聚集,不为别的,只为一事。”

“太子少师、渤海郡公、青来节度使王霖,目无朝廷纲纪,原本幸进之人,却倚仗官家宠信肆意妄为,残酷暴虐,妄杀朝廷命官。前,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不经有司审判,死在他的手上。近,河北大名府知府裘人杰,亦如出一辙,加诸于谋逆之罪,却又不经朝廷议罪,妄自诛杀之!”

“更有甚者,竟当殿仗剑诛杀翰林清流秦桧,血溅当场,凶悍之气沸于宫阙!此贼如此胆大妄为,将我大宋礼法至于何地,将我辈文臣至于何地?须我等群起而弹劾,捍卫祖宗法度!捍卫文臣体面!”

宋廷为振臂高呼,各班御史们瞬时高声附和不止。

御史中丞孟林挥挥手:“诸位同僚,明日朝会之上,我等当人人起而上奏,力求朝廷严惩王霖,不可姑息养奸!”

同为御史中丞的郭志舜站在一旁,面色有异,却一言不发。

他本不知宋廷为召集同僚为了什么,然而到了衙门才知,原来他要纠集御史台上下,在明日朝会上向皇帝发难,集体弹劾王霖。

要知道,明日朝会的主要目的是为王霖议功行赏,若是出现所有言官群起而声讨之的风波,估计这事就黄了。

早不发动晚不发动,此刻发动,真是居心歹毒啊。

郭志舜自忖道:“宋廷为本是吕颐浩门生,此番弹劾王霖难道是为给吕颐浩报仇?但又不对,吕颐浩串谋恽王谋反,罪该万死,皇帝没有诛他九族已经算是给文臣留了面子,这时候触怒皇帝,有你宋某人的好果子吃?”

“此人一向八面玲珑,媚上两端,以王霖如今权势已成,已经如日中天,就算是言官弹劾也无济于事,他难道不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居心何在?”

“难道……”郭志舜面上浮起一抹惊色。

……

子时。

王霖刚躺下成眠,就被唤醒。

不得已起身更衣,燕青就带着一个中年男子匆匆进厅。

来人四十出头,面色方正,身材魁梧,颌下三缕黑须,双目炯炯有神。

王霖拱手道:“郭中丞!”

郭志舜拱手道:“夤夜造访,冒昧之至,不过事出紧急,下官反复思量,还是觉得提前来跟使君通个信较好。”

“郭大人请讲。”

“今夜,御史大夫宋廷为、宋大人突然召集我辈御史台全体同僚,意欲在明日朝会之上,集体弹劾使君——得君幸进、残酷暴虐、妄杀文臣,还请使君万万有个思想准备!”

弹劾我?

王霖皱了皱眉,斟酌道:“宋廷为……可是吕颐浩的门生吗?”

“正是。”

王霖思量了一阵,笑了:“想必吕相此番附逆被杀,宋大人这是迁怒于我了,想要给吕相报仇雪恨么?”

“是,也或不是。”郭志舜轻声道。

“怎么说?郭大人请赐教。”

“宋廷为选择在明日朝会上发起弹劾,本就诡异。而前番使君诛杀慕容彦达时,御史台御史便群情激奋,意欲弹劾使君,可却被宋大人压下。而此番他却又主动发难,着实令郭某不解……想必,另有缘由?”郭志舜目光深沉道。

王霖沉吟不语,良久才道:“多谢郭大人提醒,我知晓了。郭大人深情厚谊,在下记在心中,改日必有后报。”

郭志舜轻叹一声,犹豫一会,终归出口道:“下官来使君府上报信,并无攀附使君之意,也不图回报,只是但求使君日后对王贵妃所出的天家子嗣略加照拂,下官就感激不尽了。”

王霖抬头望着郭志舜。

此人与自己并无交情,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连夜报信,必有所图。

他笑了笑,“原来如此。还请郭大人直言,不知为何提出此意?”

“不瞒使君,小女郭兰乃肃王妃。”

郭志舜躬身一礼,“恽王反叛,但肃王及其他诸王并无附逆,着实无辜,但天家震怒,已不可挽回,下官只愿小女能在青州平安度日,了此一生,仅此而已。”

王霖缓缓点头:“好。请郭大人宽心,我定护住郭大人亲卷安危。燕青,送郭大人!”

王贵妃及其子女不可能真的对恽王赵楷谋反一事毫无所知,但纵然参与也不是主谋,既然赵佶都要放过她们,王霖又何必徒做恶人。

郭志舜夤夜前来示好,他就做个顺水人情也无妨。

“多谢使君,下官告辞!”郭志舜匆匆而去。

王霖脸上的笑容瞬时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