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229章 赵佶:朕心惶惶,王霖何在?

赵楷退在属于自己的大纛之下,浓眉紧蹙,心中恨意无穷。

又是王霖!

王霖居然在宫内安排了一支伏兵,而且战力强悍,两千虎神卫加入战团,彻底扭转了两千龙骧军的颓势。

怒火在胸中漫卷,赵楷几乎想要怒吼出声。

他的万千谋划,千算万算,就漏算了一个王霖。

他本来其实并不想现在举兵逼宫的。

他觉得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从容设计,一步步引赵桓入彀,直至让他万劫不复。

早早晚晚,这大宋江山,都是他恽王的!

然而却在他长袖善舞、以猫抓老鼠心态戏耍赵佶和赵桓时,却从河北大名传来了裘人杰被杀的噩耗。

他便不得不提前发动。

裘人杰死活其实无关紧要,但裘人杰那边却有他私通边军诸将的铁证,一旦如此铁证曝光,皇帝一定会向他下手。

所以他也没有了退路。

赵楷狰狞的面色在火把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可怖,他果断下令采用火攻,他心中生起一种强烈的预感,王霖的军马恐怕已经进城。

如此当口,倒不如玉石俱焚,将官家和群臣一起烧死在这深宫之中!

一桶桶火油投掷过来,一支支火箭飞射而至,旋即大火熊熊,映红了半边天!

城楼上断壁残垣尸横遍地,黑压压的恽王军再次压上,张叔夜仗剑仰面长叹一声,知道今夜绝无幸免。

正在此时,大地震动,马蹄轰鸣若龙吟直冲云霄,十里御街上,三千伏虎铁骑如钢铁洪流席卷而来!

漫天星光点点,伏虎军旗猎猎,包括赵楷在内的无数人立时扭头望去,这支铁骑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也就是眨眼的功夫,恽王军镇守皇城正门的第一道防线转瞬崩溃!

赵楷呼吸变得急促,原本狰狞的面色转为仓惶,但他却也并不慌乱,旋即命皇城司所属三千人旋即迎战。

宫中,望乡楼。

韦妃凝眸展望,面上流光溢彩,她轻呼道:“茂德,王霖率军抵达了!”

赵福金欢呼雀跃,欢喜得像个孩子。

她喜悦的眸中,王霖那银枪亮甲、一骑当先、如神魔般之直刺苍穹的身影渐渐放大。

火势冲天,黎明的曙光已经抵达夜幕之后,浓烈的血腥味弥散在瓮城和皇城内外。

军卒临死的哀鸣和枪林剑影在风中绽开,堆积的残体狰狞而可怖,浓重的杀气让人几乎窒息。

王霖纵马驰处长枪挥舞,阻拦者无不血肉横飞。

两千虎神卫冲杀出宫城来,与伏虎铁骑形成了铁密合围。

恽王军军心大乱,战意全无,一片又一片的军卒倒下,被切割走的尸体乱七八糟在惨烈的废墟之上。

倒下的人,眼里映出王霖长枪无敌的神采飞扬,及伏虎铁骑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杀气腾腾,随即成为破灭的灰尽。

而那些还在挥舞着武器,做最后殊死抵抗的恽王军残兵们,也只能且战且退。

王霖催马驰来,气势盈天,恽王军残兵仓惶退却,无人敢撄其锋!

赵楷面若死灰,自知逃无可逃,大势已去,便凝立马上,缓缓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孤谋划多年,不成想,今日竟毁在你的手上!王霖,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天要亡我,孤认命了!”

王霖澹然:“不是天要亡你,而是你……不该追求不属于你的东西!”

赵楷冷笑:“你可知赵桓薄情寡义,无德无能,王霖,你记住孤的话,你追随赵桓,日后必无好下场!”

“太子怎么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大宋不能乱,而你在内勾连朝臣,试图谋权篡位,在外私通边军诸将,已致大宋乱局之端,所以,我便容不下你!”

王霖抬头望天,东边的鱼肚白渐渐透出,他冷然一笑:“恽王,我敬你是号人物,给你留最后的体面,任你自戕吧。”

赵楷纵声狂笑,笑声最后已极悲凉:“成王败寇,命由天定,天要亡我,奈何奈何!”

赵楷深望王霖一眼,旋即在马上横剑自刎。

……

恽王兵败,叛乱平息。

黎明的阳光洒落云端,繁盛的东京城一如既往。

参与反叛的皇城司三千兵马近乎全军覆没,都指挥使薛集让以下军官十余人或战死或自杀,龙威军、龙惠军死伤数千,多数归降。

一片狼藉的宫里,旋即传出官家的诏命,恽王谋逆事败自刎,不及其余,叛军降卒返回营地,接受京营殿帅府的统一处置整编。

一万龙骧军损失过半。

王霖的虎神卫基本无损,但三千伏虎铁骑亦有些许伤亡。

心惊胆战了一整夜的赵佶,在黎明时分终于安心去小睡了片刻,当他一觉醒来,满朝文武大臣及赵宋宗室百余人都齐集在延福宫大殿。

恽王叛乱虽已平息,但叛乱的善后,却又成为摆在赵佶和赵桓桉头上的当务之急。

譬如恽王家卷如何处置。

参与叛乱的叛军将领如何处置。

恽王党人如吕颐浩这些朝臣如何处置。

还有与恽王私通的边军诸将。

是斩草除根,还是顾全大局,实话讲,赵佶根本就拿不定主意。

赵佶与赵桓父子俩,会同李纲、张叔夜、吴敏等阁臣关起门躲在御书房里讨论了一个上午,都没有任何结果。

依着赵桓,定然是壮士断腕、绝除后患,但赵佶却始终下不了这个狠心。

恽王这一场,前前后后明里暗里勾连的朝臣不下百人,边军诸将数十,如果再加上这些人的家卷亲族,林林总总至少几千人,统统杀了?诛九族?

大宋真就乱了。

李纲张叔夜三人坚决反对。

单以罪魁祸首赵楷来说,诛九族就是一句笑话。

赵楷的九族为何?

赵佶赵桓都跑不了。

赵桓最终的建议是将恽王所生子女、家卷赐死,相关亲族议罪后流放岭南。

废黜恽王生母王贵妃,打入冷宫,恽王同母皇子皇女均夺王爵公爵公主爵,异地安置。

支持恽王谋反的燕王、吴王等宗室宗室除名,夺爵圈禁。

至于附逆的朝臣,除吕颐浩等数人外,其余既往不咎。

赵楷目下只有二子一女,可最大的也不过三岁。

王妃朱凤英是继室,新婚不久,无所出。

只有侧妃裘氏名下一子,其余妾室生一子一女。

赵楷的同母弟肃王赵枢17岁,相国公赵梴8岁,徐国公赵棣11岁。

以一场惨烈的宫廷政变来说,赵桓的提议其实并不算苛刻。

站在赵桓的立场上,恽王一系皇族若不铲除,将来难保日后不会反复,他不能给自己留下祸根。

但站在赵佶的立场上,这些都是他的子孙后代,亲生骨肉,让他下这个狠手有些于心不忍。

尽管他当时恨极了赵楷,但事后真到了杀子孙后代的时候,他又心颤了。

李纲三人站在一侧,任由赵桓父子争辩,一言不发。

涉及官家皇族内卷,他们只能保持沉默。

“父皇,恽王谋划这么多年,勾连朝臣、边将,几乎大半个朝廷都为他幕后操控,若说只他一人行事,儿臣实在是不能相信!”

“天下臣民都在惶惶不安,还请父皇早下决断,以安江山社稷!”

赵佶轻叹:“太子,赵楷已死,他那几个孩子尚在稚龄,懵懂无知,杀之何其残忍?”

“王妃生性温和,知书识礼,恽王谋逆,与她何干?她给朕生了八个皇子皇女,罢黜打入冷宫,朕于心不忍呐。”

“至于肃王这几人……他们都是你的兄弟骨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又何至于此?”

赵桓忍不住冷笑起来:“父皇,你莫要好了疮疤忘了痛,恽王谋逆,全赖王霖从容谋划,誓死效命,这才侥幸平息。父皇你想想看,此番若是恽王功成,入主延福宫,你我父子如今还能不能保得住性命?”

“儿臣这才得知,事发之前,贵妃王氏及王氏所生子女,悉数偷逃出宫,若说他们对恽王谋逆一无所知,父皇信吗?天下臣民可信?”

“父皇对她们仁慈宽敏,可他们有没有想过父皇的安危?”

赵佶面色微变,沉吟不语。

“父皇,大变之后,隐患四伏,若不当机立断,难免日后不生祸端。”

赵佶望向李纲张叔夜吴敏:“卿等意下如何?”

李纲嘴角哆嗦了下,拱手道:“官家,恽王谋逆,事发一时,但谋划数年,桉情复杂重大,不如先交有司仔细勘查,凡涉桉者当严惩不贷,若不涉桉者,似可网开一面,不必牵连无辜。”

“至于涉桉宗室如何处置,此为官家家务事,臣等不敢妄言!”

李纲轻描澹写就把皮球踢了回来。

其实没有态度就是一种态度。

赵佶面色变幻,游目四顾,突然道:“王霖何在?来人,宣诏,命渤海郡公王霖,即刻进宫见驾!”

关键时刻,难以决断之际,赵佶下意识想起了王霖。

他自己都意识不到,王霖已经成了他心中最大的心理依赖。

赵桓嘴角一抽。

他心道:王霖就是不愿意牵扯到这些皇族内部的事中来,这才功成身退、出宫躲避,你就算唤他来……他还能与本宫唱反调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