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196章 李清照,欲说还休!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第196章 李清照,欲说还休!

作者:格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7:56:59 来源:笔趣阁

燕青在青州设立的鸽房,在这个秋天终于还是建设起来了。

使用了独家秘方和新式菜式的聚义楼酒楼生意越来越红火,武大郎目前已经是大宋最大的餐饮业老板了,人称“武大掌柜”。

以聚义楼酒楼在各地的分号为依托,以聚义楼在青州的总部为中心,每日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信鸽穿梭往来。

很少有人注意到青州上空频繁出没的一大群雪白鸽子,只有李清照偶尔会站在院中抬头仰望,生出些许半点白鸽从天上过的诗情画意。

三千虎神卫一边扩招,一边选择精干力量分赴天下。

王霖越来越重视信息的刺探侦缉,在这个没有通讯网络的冷兵器时代,王霖只能通过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来避免自己成为瞎子和聋子。

而燕青在这个方面逐渐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来。

这两天,东京传来的信息说,皇九子赵构已经出发赴青州而来,不过正如王霖所希望的那样,赵构有意无意地绕行河北大名,准备从河北大名经东平再赴青州。

故意绕一圈。

毕竟还是个贪玩的孩子。

而从河北大名府传来的信息却说,原梁山头领林冲投靠了皇三子赵楷的外戚、侧妃裘氏的父亲,大名府知府裘人杰。

燕青格外关注河北大名的消息,这显然与他的出身有关。

尤其是关于卢俊义的消息。

最近的消息让燕青隐隐有些不安。

裘人杰贪婪成性,到任即开始疯狂敛财,目标便是河北大名本地的商贾士绅。

卢俊义作为大名府最大的财主,因为不屑与裘人杰为伍,最近已经被官府查封了城内的多家店铺。

不过卢俊义根本就不在乎。

卢家的产业庞大,名下的店铺数以千计,你就是把大名府城内的店铺全部给他查封了,也损伤不到卢家的根本。

王霖在府内有个隐秘的小书房。

王霖经常独自一人在书房内捣鼓一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通过渤海商号目前已经变现为巨大财富的东西,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这个小书房除了燕青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进。

这是府中最大的禁地。

从各地来的信息,除了一些特别紧急的燕青会当面及时汇报之外,其余的都会先经他的手汇总,然后分门别类给王霖装入桉头上的匣子中,如来自东京的信息都会集中在“东京匣”。

王霖推开小书房的门,照例坐在书桉背后先去阅读信息,这就与他上辈子的晨读一般习惯。

王霖最近关注的焦点实际还是在于卢俊义和赵构,以及梁山方面。

宋江的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目前的梁山战将数十,喽啰过万,可谓是兵强马壮。

他日到了摘果子的时候,王霖不会犹豫不决,不过当下还是先养着的好。

“皇九子构离京,绕行,赴大名府。”

“时迁、戴宗下山,去大名府。”

“半月内,裘人杰命林冲查封卢家店铺十余间,矛盾渐激化。”

“种师中出军定州,奔袭涿州,无功而返。”

看完这些信息,王霖嘴角慢慢噙起一丝古怪的笑容来。

他知道,苦苦谋划了这么久,一个适当的时机终于还是成熟了。

他断无可能放过卢俊义这等当世无敌的勐将。

“燕青,我明日一早,先独自一人先去河北大名,你随后率两千虎神卫、三千伏虎铁骑火速急行军跟来。”

燕青震惊,不知王霖突然要去河北大名意欲何为,而且还要带兵前往!

但燕青对于王霖的军令,从来都不会多问半句。

……

青州城外,日暮西斜。

李清照披着件大氅,凝望着漫山遍野的秋色,心有所感,便轻声吟道: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她的使女兰儿站在一侧,见使君王霖独自一人缓步行来,兰儿刚要大礼参拜下去,却被王霖摆摆手,示意她不要出声,免得打扰了李清照的才思。

李清照凝望山色良久,幽幽一叹。

突听身侧有人轻笑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同样是咏秋之作,如今物是人非,想必先生情怀也与过去自是不同了。”

李清照扭头见识王霖,面色大红。

王霖所吟是她多年前所作,那时与赵明诚还是郎情妾意之时,词中多含暧昧,如今重阳依旧,却是时过境迁事事休了。

“使君何往?”

“我去军营归来,见先生独自一人徘回山麓之下,若有所思,就过来看看,果然又闻先生新作。”

李清照默然,叹息。

王霖望着她越加清瘦的侧影,不由轻道:“先生悲秋源于内心抑郁,其实人生苦短,转瞬即过,应当该放下时就放下,风物长宜放眼量,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才是。”

李清照缓缓点头:“好一个活在当下,言简意赅,颇具真谛啊!使君好意,清照明白。只是清照天性如此,一时情怀激荡,控制不住,又在这自怨自艾,倒让使君见笑了。”

“其实清照倒也不是放不下过去,而是觉得未来浮萍无依,略有所感罢了。”

似是觉得自己解释得有些多余,李清照赶紧又换了个话题道:“清照素闻使君诗才绝世,平时却鲜能得见使君大作,如今恰逢秋景,这山色如此瑰丽,不知使君可否有佳作赐教?”

王霖轻笑:“如何敢在先生面前献丑?”

“请使君赐教。”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王霖略一思忖,就缓缓道出。

王霖其实没有多想,辛弃疾这首关于秋的丑奴儿就脱口而出,但吟完他就有点后悔了。

这李清照本来就多愁善感,如今自己又来了这么首“愁云惨澹”的词,岂不是让她更加沉湎不可自拔?

然而李清照却直接会错了意。

她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只觉王霖这“欲语还休”,似隐隐绰绰在向自己表达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怀,忍不住双面飞霞,垂下头去。

“端的是好词。”李清照良久才幽幽道:“真的是天凉好个秋,临终点题,妙不可言。使君诗才不亚苏学士。”

“岂敢!”

“我甚少夸人,此话言出肺腑,并非阿谀奉承。”

两人并肩站在坡下,指点着漫山美景,吹着微凉的秋风,谈兴渐浓。

此时,不远处来了三五辆马车,这几辆马车刚下山归来。

坐在其中一辆车内的贾氏掀开车帘,见李清照与一个翩翩浊世公子哥儿站在那似乎郎情妾意的样子,心头就起了很强的妒忌心。

贾氏煞费苦心将李清照逐出赵家,又掌控了赵家大权,最近听闻李清照进渤海郡公府上任了个劳什子的女官,背后也没少诋毁谩骂。

如今见李清照离了赵家,照旧有这种俊美的青年公子陪伴左右,她心里头的那股邪火一时间就没忍住。

“李氏,你果然天生**,行为不检,刚被赵家驱逐,这就又勾搭上哪家的哥儿了?”

李清照脸色一变。

她转身将贾氏与她的使女——那个叫兰香的恶婢缓步走来,面带冷笑。

贾氏身后不远处,还有两个被下人前呼后拥的锦衣男子站在那,向这边投来玩味的瞥视。

王霖转身望去。

他便猜出这估计就是赵明诚家里那个越来越嚣张的小妾贾氏了。

贾氏把贾家在来州的产业搬迁来了青州,又在青州城内开了几家铺子,几乎把赵家改称贾家了。

而且,她父亲贾来还攀附上了东境首富、青州孟氏。

又通过孟氏往知府花荣府上送了不少银钱,买通了不少花家的下人,包括花家的大管家花场。

花场是花荣兄妹家族的人,论起辈分,花荣还得喊花场一声叔父。

花荣如今位高权重,自然也从老家来了些人投奔依附,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贾来父女今日在赵家在山中的别苑宴客,请的就是孟家家主孟庭的小舅子董悼,花荣府的大管家花场。

其实这些小动作焉能瞒得过王霖的眼睛,只是贾家父女作为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王霖懒得去管罢了。

而且他也相信花荣不可能给贾家这等人品卑劣的商贾当什么保护伞,至于花荣身边有几个蛀虫,只要不影响大局,王霖还是觉得等花荣自己发现自行铲除比较好。

他并不知,他眼里的这些小人物——如孟庭的小舅子董悼,花荣的管家花场,但在青州人眼里,这已经是惹不起的大人物了。

孟家家主孟庭的女儿嫁给花荣为妻,还是使君王霖一力促成。

花荣是王霖麾下第一大将,还兼任青州知府,从五品高官,又是王霖的大舅哥,与花荣沾亲带故的这两人自然水涨船高。

在青州,不说欺男霸女,欺行霸市暗中敛财还是有的。

只是青州人敢怒不敢言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