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565章 武松与武大反目(1)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第565章 武松与武大反目(1)

作者:格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03 13:54:15 来源:笔趣阁

大燕复兴二年的这个春天,春风和煦,大地快速回暖。阑

现在作为大燕都城的燕京,就是过去辽国时期的南京。在唐朝幽州城的基础上建成。

城墙高三丈宽一丈五尺,幅员三十六里,是辽国五京中最大的城。

其城其实还是参照中原王朝都城的规制扩建而成,分为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又名皇城。

皇城中存在大量辽国皇亲权贵过去居住的宫殿区和皇家园林区。宫苑规模较大,略加修缮和统一规划,便成了王霖现在所居的皇宫。

王霖起初并不准备大兴土木,但作为大燕皇朝的统治中心,皇宫实际也是一种国力的象征,在内阁群臣的强烈建议下,王霖这才同意保留大部,局部予以改建提升。

原本外城只有两条贯通全城的干道,一条是东西向干道,名檀州街,一条是南北向干道。另外两条干道则只能从城门通往皇城而终止。

受人口的限制,原幽州城的外城规模并不大,共建有18坊。阑

很显然,随着大燕定都在此,全国人口络绎不绝迁移而来,现在的燕京城规模和容量都不足以适应现在的需求。

故户部于去载末开始,就开始在燕京之野扩建外城,相当于是围着幽州城建设新的燕京城的城垣和防御设施,以及能提供给大量人口居住活动的空间。

扩城工程召集了百万民夫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估计到今年夏末,就能初见规模了。

当然,城中的建设也在如雨后春笋般推进。

毕竟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相应的官方机构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外城建成后,原幽州城的外城就自动变成内城。

在王霖的规划中,新燕京城的规模至少要是开封的两到三倍,不然,很难满足需求。阑

这两日王霖微服在燕京城内和外城的扩建工程现场转了几圈,深有感触。

难怪他前世的地方官们都热衷于城市基础建设,因为这的确是一种快速拉动经济发展的捷径。

一业兴,百业兴。

百万民夫的吃喝拉撒,扩城和大搞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各项近乎天文数字的原材料,会拉动全国所有行当整个产业链条的协调运转。

大量的商贾往燕京而来。

燕京城外通往西夏吐蕃和西域,通往河北河南山东及大燕各地两个方向的官道上,驼铃声不绝于耳。

现在的大燕执行了较前宋更为宽松的商贾优惠政策。阑

因为大燕皇朝迁都,原前宋的都城东京,就恢复了它本来的名字开封。

但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徙出去,开封已经渐渐萧索下来。

当然,数百年北宋立国的京城,开封的底蕴还是在的。作为如今大燕皇朝河南行省的首府,自强于普通州府。

王霖在开封设立了锦衣卫的重要分支机构,南衙。

南衙的主要职责是监控群居在河南洛阳的北宋皇族和躲在开封皇城中的前宋皇帝赵构,遥领整个中原地区的锦衣卫事务。

出于慎重考虑,王霖将南衙的重任交给了对自己忠诚不二的武松。

作为大燕忠勇侯的武松,早已成家立业,膝下有了一双儿女,儿女双全,高爵厚禄,皇帝心腹,可谓是众人艳羡的人生赢家。阑

开封府城。

忠勇侯府。

皇帝将北宋皇城的东宫作为锦衣卫南衙的办公机构,东宫之外的原北宋逍遥侯府赐给了武松开府。

一个身材极其令人瞠目的三寸丁矮矬子,满面富态,穿着锦衣绸缎,挺着肚子晃悠悠明目张胆进了忠勇侯府,守门家兵却没一个人敢阻拦。

这自然是王霖多时不见的武大郎了。

现在的武大早不是过去清河县那个受人欺负和歧视的矮丑穷了。

他现在人称武大员外、武大官人,富甲天下。阑

为全国连锁酒楼聚义楼的大东家,将酒楼开遍了大燕天下,乃至西域各国和海外等地。

即便是刚定鼎完毕的云南行省,已经改名为昆明府的善阐府中,也有了聚义楼的分支。

武大素来在全国各地巡视聚义楼的生意,最近才回了开封,就住在兄弟武松忠勇侯府隔壁的一座宅子里。

武大晃悠悠来到武松府上的花厅,见武松正在宴客,便等候在了一旁。

来客非比寻常,乃是京城韩家的族人。

皇后韩嫣的亲眷。

韩家虽然与很多世家一样跟随皇帝迁移去了燕京,但开封作为根基,也没有废弃,很多生意和产业都留在了这边。阑

而武松不光掌控锦衣卫南衙,还挂了兵部尚书衔,以三省兵马大总管的名义,节制三省(河南山东江苏)厢军。

可以说是大燕皇朝派驻在中原地区最有权势的重臣。

而且武松与皇帝的亲近关系世人皆知。

武松上月主动将自己的一双儿女送往了燕京的忠勇侯府,无形为质,以表自己对皇帝的忠诚之心。

所以京城韩家派人在巡视开封生意时顺便拜见武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武松自比为皇帝家奴,主母韩嫣的家眷他当然不会怠慢。

当然,韩家人知道武松性格耿介,脾气火爆,又秉公仗义,所以一些见不得光的事也不可能找武松帮忙。阑

武松将韩家人送走,这才发现自家兄长等候在了厅外,不由奇道:“哥哥为何在此处?找某有事么?”

武大嘿嘿笑道:“兄弟,哥哥我的确是有点事,要与兄弟商量一二。”

“哥哥,请进厅中叙话。”

兄弟两个进了花厅,屏退下人,武大这才压低声音道:“兄弟,你我兄弟如今不比在清河县了,你为大燕忠勇侯,位高权重,这天下人谁敢不敬仰?

而为兄我,掌控聚义楼多年,可以说是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武松呵呵一笑,拱手向燕京方向道:“都是陛下恩宠所至!”

“兄弟,为兄我这些年也积攒了不少钱财,我准备……”阑

武大迟疑着,犹豫了一下。

武松不以为意摆摆手道:“哥哥何必这般不爽利,有话就直说,跟兄弟我还吞吞吐吐作甚?”

武大深望着兄弟武松。

这个性格豪爽的兄弟,这么多年了,尽管已经掌握重权为大燕少有之权贵,却还是一如既往,性格作风不减当年。

“兄弟,为兄想要……”

武大咬了咬牙直接道明来意:“为兄去年在海外发现了一座荒岛,我已经派人在岛上秘密经营,创建了一片基业,我想……举家迁移过去,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不知你觉得如何?”

武松愕然。阑

他沉吟良久道:“哥哥,海外荒岛?你既然寻觅到荒岛,应该交给朝廷归为国有,岂能据为己有?”

武大冷笑道:“海外荒岛何其之多,我武家占据一处又能如何?

我武家兄弟为大燕立下功勋无数,我这些年苦心孤诣经营聚义楼,为陛下内孥积累了多少财富?

若是兄弟觉得不妥,可上表陛下,让陛下册封此处荒岛于我武家便是!”

这才是武大的真正用意。

武松倒抽了一口冷气。

他这才陡然明白,原来自家兄长存了海外自立一国的巨大野心。阑

他恐怕借助大燕的国力已经贪墨了不少财富,暗中积累了不小的势力。

如今或许是觉得时机成熟,这才来跟自己摊牌了。

眼前这个哥哥,已经不是过去清河县卖烧饼的武大郎了。

“哥哥,某绝不会上这个表!

某说过,我武家深受皇恩,当世世代代为陛下奴仆,绝不能有贰心!

哥哥,你占据的海岛,当立即进献给陛下和朝廷。”武松断然道。

武大皱眉:“兄弟,你可想清楚了,现在正是我武家光宗耀祖的最好时机!阑

那处海岛远离大燕,海岛上的土著早为我派人征服控制,若是能得皇帝册封,我们武家就可以在彼处自成一国,岂不强过你窝在这开封城中为人驱驰?

你我兄弟联手,我这些年积累的财富尽可悉数转移海外,到时候,海阔天空,谁又能耐我们兄弟何?”

武松心中怒起。

他压住火气缓缓道:“哥哥,某且问你,你我兄弟能有今日,原因若何?”

武大迟疑了一下,才勉强笑道:“当然是陛下给了机会,你我兄弟用心用命,才有今天!”

武松再也忍不住怒火,拍案而起:“哥哥,你这是忘恩负义!

若没有陛下,如何能有你武大的今日?阑

陛下帮你娶亲,助你营运酒楼,对你聚敛私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以为你在背后的小动作,陛下当真不知么?

而某有今日,更是陛下皇恩浩荡所赐。

某曾对天盟誓,生生世世子子孙孙绝不背弃陛下,若违背此誓,人神共愤!

哥哥,听兄弟一句劝,千万莫要以为聚义楼如今的局面就是你的功劳,若无陛下遣锦衣卫和慕容世家的力量暗中扶持,你……一文不值!”

武松深吸一口气又道:“哥哥,陛下雄才伟略非你能想象,陛下对我们武家兄弟恩比天高,背弃陛下禽兽不如!

你如今若是存了养老和安于富贵之心,当即刻将聚义楼交于锦衣卫,或在开封,或回山东老家,当一辈子的富家翁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可若是你起了异心……

陛下手段,天威莫测,哥哥你不要走上一条不归路!”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