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539章 龙首关上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第539章 龙首关上

作者:格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03 13:54:15 来源:笔趣阁

高太后微微动容。

大燕皇帝亲征?

这……有些不太对劲。

凭直觉,高太后觉得此事怕不是自己目前所知的这么简单。

“太后,燕人两路大军入侵,势不可挡,目前一路连屠我大理两城,杀戮我子民数万,逼近龙首关;另一路进攻石城郡,好在咱们高家已经整军出击,应该能在威楚府拦住这一路。”高氏轻道。

作为大理皇后,高氏很想站在自己丈夫的立场上,出面责成高家交出凶手,尽快平息大燕怒火,消弭祸端。

但高氏心中很明白,高量明是高量成的胞弟,高家嫡子,高家断无可能交出高量明的。

高太后沉默一会,才凝声道:“何以如此啊?!竟然能惊动大燕皇帝御驾亲征,这是于我大理,有多大多深的仇恨啊?”

高氏轻道:“据说高量明看中了燕人商队中的一个美貌女子,派军抢夺,不想燕人商队奋起反抗,所以那支商队千余人都死在了紫溪山下。”

高太后怒斥道:“荒唐至极!高量明实在是无耻之尤,败坏我高家声望!”

高太后又沉声道:“但即便是杀了燕人一支商队,燕人不至于举大兵来攻吧?这可是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事。”

高氏沉默了下去。

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此时,联袂走进来一对少年男女。

少年正是段正兴,段正严的儿子,德妃所出。

少女明眸皓齿,英姿勃发,正是高氏之女、大理公主段婉清。

段婉清和段正兴拜倒在地:“拜见太后、母后。”

这双孙儿孙女素来为高太后喜爱。

见状高太后不由温和笑道:“正兴,婉清,快起来,你们怎么有空来看祖母?”

段正兴忧心忡忡道:“祖母,大燕皇帝御驾亲征,数万大军逼近龙首关,还有一路大军进攻石城郡,只要龙首关一丢,我大理就要亡国了。”

高太后笑笑:“别怕,燕人虽然势大,但我大理军马也不是吃素的。

龙首关易守难攻,关上两万守军,燕人要想攻破龙首关,不是那么容易的。

再说龙首关前后,还有数部之众阻拦燕军,燕军孤军深入我大理腹地,胜算不高。”

段正兴犹豫一会,还是道:“祖母,孙儿可是听闻,这位大燕皇帝英明神武,曾以一人一力杀退金国二十万大军,如同神人一般。

他麾下的锦衣铁骑为大燕骁勇精锐,连金国铁浮屠都不是对手,我大理军马能抵御之?”

高太后打了个哈哈:“正兴,这种以讹传讹的话,你也信?”

段婉清突然插话道:“祖母,娘,婉清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高太后呵呵一笑:“婉清,有话就说,跟祖母还这么客气作甚?”

段婉清俏面上渐渐浮起一抹凝重之色:“祖母,娘,孙女得到消息,说是高量明看中的那位大燕女子,乃是大燕皇帝王霖的皇贵妃慕容婉儿,现在慕容婉儿生死不明,不知是死在乱军之中,还是已经被高量明糟蹋了……万一……”

段婉清都不敢往下想了。

段婉清这话如同石破天惊,高太后和高氏立时陡然惊骇。

大燕皇帝的皇贵妃?

若是如此……大燕与大理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难怪大燕皇帝会御驾亲征,而且燕人手段冷酷,连屠两城!

高太后颤声道:“婉清,你这话从哪听来的?”

段婉清幽幽一叹:“我是在高相国家中听下人无意中说起的。”

高太后再也坐不住了,她缓缓起身急道:“让高量成进宫来见我!”

……

作为大理的北部屏障,龙首城以其锁山控海、易守难攻的特点,成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关城坚固雄伟,扼住了茶马古道的要冲,成为拱卫大理皇城的最大屏障。

高山夹雄关。

锦衣铁骑在关下扎营。

辕门口,王霖率锦衣诸将凝望着远端的龙首关,城关高耸入云端,其雄壮之势令人咂舌。

王霖默然道:“小乙,没想到在这西南蛮夷之地,竟有如此雄关,难怪大理人在北部边陲驻军不多,原来都凭借此关据守。”

燕青凝重道:“陛下,此关易守难攻,守军近两万。我军若是强攻,怕是要损伤惨重。”

锦衣铁骑虽然战斗力强悍,但均为骑兵,而且只有万人。以万骑攻雄关,结果可想而知。

王霖沉默不语。

他还没有狂妄到以万骑来灭大理全国的程度。

他之所以没有调动燕军主力南征,主要是担心河北边境不稳。但即便不动用燕军骨干,不代表王霖可调动的军事资源就没有了。

川贵两个行省的厢军四万人进攻石城郡,不过是牵制大理的兵力,王霖真正的进攻方向,还是自北而下。

王霖沉默一会,回头望向了遥远的北部高原。

良久,他轻道:“小乙,西夏与吐蕃联军按照计划,应该也快进入大理国境了。”

燕青颔首道:“回陛下,若是不出意外,夏蕃联军翻越茶马商道应很快会抵达旦当!”

王霖徐徐点头。

王霖在离开河北时,就命人传诏耶律南仙和吐蕃人,命西夏调集兵马三万借道吐蕃,联合吐蕃兵马两万,共计五万人翻越茶马商道,直抵大理境内。

翻越高原行军,对于燕军来说可能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对于西夏和吐蕃军马而言,尤其是常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部族来说,这并不算什么。

现在的吐蕃各部混战,最大的部族首领潘起率数十万部众臣服于大燕,与大燕往来密切,自称为大燕皇帝义子。

而作为回报,王霖也命户部廉价为缺盐和生活物资的潘起部提供食盐和部分铁器、粮食。

可以说潘起部能在吐蕃诸部中胜出,主要就是大燕的支持。

所以潘起部对于皇帝的诏命唯命是从。

而联军有熟悉地形的吐蕃人带路,行军速度其实反倒比燕军更快。

王霖率万骑抵达龙首关时,西夏吐蕃联军已经占领了旦当,南下距离龙首关也不过两三百里路了。

西夏兵马统领李志山,为耶律南仙的心腹大将,也是燕青夫人李岚的堂兄。

而吐蕃人居然是大头领潘起亲自统率,吐蕃人此来,一为助战,二为朝拜皇帝。

龙首关上,主将高建昌率众登临城楼,眺望着关前燕军的大营,面色阴沉。

龙首关的确易守难攻,山川险固,而且关中守军充足,眼前这支燕军也就是万骑,抗住燕军进攻应该问题不大。

但大燕国力强悍,远非大理能比。

大燕皇帝若是在大理国内出现意外,大燕必定举国来侵,到时候,数十万燕军全线压上,大理纵然举国为战也抵挡不住。

作为高家庶出子嗣,高建昌对嫡枝高量明为了一个女子无故攻杀燕人商队的事极为愤怒,这不但为高家,也为大理招来了灭顶之灾。

另外一路燕军数万之众,高家军纵能抵御,怕是要将因此损伤不小。

而由此与燕人结为深仇大恨,这对高家对大理都不是什么好事。

副将段其昌为大理皇族,段正严的侄子。

段其昌道:“将军,燕人皇帝居然亲率大军侵我大理,这是不是有些过于小题大做了?难道他就想靠这万骑人马,灭了我大理?段某纵觉得有些不对劲。”

高建昌叹了口气:“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等只能坚守龙首关,否则龙首关一丢,大理就算是亡了。”

两人正说话间,突听关城楼上传来激烈的军鼓之声,高建昌和段其昌心中微惊,俯身望去。

只要山道上,千余燕军铁骑飞驰而上。

领头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英武青年,一身缟素,手持长枪,胯下白马,气度冷漠。

而其身后,明黄色的龙纹大纛高高飘扬。

千余铁骑皆臂缠白绫。

“龙首关主将可在?”王霖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清晰无比的传进关城上所有大理守军军卒耳中。

高建昌在关城上探出头来,他深望着不远处纵马横枪的大燕皇帝,大声叫道:“在下正是龙首关主将高建昌,不知当面可是燕国皇帝陛下?”

“正是朕。”王霖澹漠道。

高建昌大叫:“汝燕人无故举兵犯我大理国土,屠戮我大理子民,岂非欺人太甚?”

“高建昌,你为朕向段正严和高量成传几句话。

大理人无故屠戮我大燕商队千余性命,这其中,还包括朕的爱妻慕容婉儿。朕与大理此仇,山高海深。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朕如今举兵而来,报仇雪恨不死不休!朕以半月为限,汝大理若不即刻投降,交出杀人凶手,朕大军所至,兵过屠城,鸡犬不留!

朕有言在先,不听朕言,勿怪朕言之不预也!”

王霖摘下后背神臂弓,搭箭引弓,嗖一箭射来。

这一箭如若电闪,攸而射穿关城上大理守军的主将扈旗,又余势不减,直接射中悬挂于军旗之后的一面军鼓上,发出激烈的嗡鸣!

高建昌和段其昌面色骤变。

好生神射!

此时却听王霖冷漠无情的铮铮誓言在半空中炸响:“汝等大理人自作孽,屠我大燕子民,辱我爱妻,朕在此立誓,若不灭大理一国,若不将高家罪魁斩首示众,朕誓死不还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