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488章 封狼居胥,有朕,亦有诸位!

天高云澹,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近万。

太行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王霖当众在真定城楼上洋洋洒洒,一阙清平乐问世。

皇帝最近诗兴大发,经常会有佳作问世,所以身边早就伺候着记录起居注的近臣和誊抄皇帝诗词的翰林学士。

还有张魁等三位当世大儒的门生随驾。

王霖此阙清平乐引得真定城楼上群臣拜谒,高呼绝佳传世作。

这阙词里说的长城自然是秦汉防御胡人的城关,也就是原本燕云故地的外长城。

而苍龙,大抵是遥指金国了。

皇帝的心怀壮阔和冲天豪情,引得随驾众臣尤其是岳飞张浚杨沂中刘琦宗颖等少壮派诸将听得热血沸腾。

目光都望向了遥远的上京。

这是杨沂中首次见到皇帝吟唱传世诗词。

皇帝不久前在演武场上孤身手刃数十蒙古勇士的威勐,与今日儒衫飘飘信手拈来笔墨涂抹山河壮阔的雅致,两相交错,让杨沂中微微有些失神。

站在花芯身后的杨月儿俏面上满是红晕。

照此下去,她确定自己快要沦陷了。

如此圣君,哪怕为他而死,都与有荣焉。

宗泽轻吟这阙清平乐,赞道:“陛下才学冠绝古今,尤其这番帝王指点江山的气魄,纵然苏学士复生,也拍马不及。”

王霖笑笑,却是回望岳飞等诸将道:“朕所谓的苍龙,却非金人,而是蒙古人。”

众将愕然,蒙古?他们配么?

“尔等不要小觑了蒙古人。蒙古铁骑之可怕,不亚于金人。蒙古人的先祖常说狩猎是最好的老师,它教会蒙古人如何驱赶猎物、如何摆开阵势。

根据长期的狩猎经验,蒙古人创立了海子阵战法。简单来说,骑兵在战场上没有固定阵型,像海水波浪板般忽聚忽散。

聚是为了集中力量痛击敌人,散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化解敌人的伤害,再加上箭失的灵活运用,使得蒙古骑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得益于机动迅速,蒙古骑兵往往喜欢正面突击,两翼包抄的战术,这也是他们从狼群中得到的启发……

所以,要战胜蒙古骑兵,要充分发挥我军反应敏捷,切割快速,聚而歼之的灵活战法,同时要结合地势和天时……”

王霖面对诸将本来是提醒他们不要小觑了蒙古骑兵,但说到后来,就成了一种针对蒙古骑兵战法的讲解,不但身侧的翰林学士开始专心记录,就是岳飞这些诸将也认真聆听,准备随后整理下来,即刻传书雁北,让韩世忠参照。

唯有宗泽在旁沉吟不语。

皇帝并未有蒙古人作战的经历,如此对蒙古人的长短信手拈来,无疑只能说明皇帝做了很多幕后的功夫。

翰林学士又毕恭毕敬上前为皇帝换了崭新的真定宣纸,这是皇帝亲自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式纸张,还未在全国推广。

王霖抬头望天,天空湛蓝。

他缓缓提笔写道:“永遇乐·真定城楼怀古。兼赠宗汝霖公以共勉之。大燕复兴元年秋末,朕与众臣诸将登临真定城楼,送诸国使团,有感而发。”

宗泽父子在侧,看了,面色动容。

宗泽长身一揖,知道这是皇帝当众为他树立威望,其意深远。

宗泽面色涨红,心中感动。

在他心里,眼前这位大燕开国之主与历朝历代皇帝最大的不同,就是心胸开阔,真正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非但不疑,还还赋予最大的权柄。

丝毫不担心臣下握有重权,危及朕躬。

他哪知道,他们这些忠臣良将起起伏伏的一生,都在王霖的眼底。

以宗泽而言,堪称是为国鞠躬尽瘁以身许国。

对于这等忠臣能将,他还怀疑什么?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右六年,望中犹记,风雨河北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阙词书就,宗泽已经泪流满面。

他是元右六年的进士。

出仕在河北大名府。

这一路风雨走来,从底层县官,直至当朝阁相,执掌大燕权柄。

皇帝当众问一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显然是还要委以重任。

日后封狼居胥,他宗泽亦是见证者和主导者!

宗泽此刻情怀激荡,颤巍巍跪拜在皇帝面前,山呼万岁不止。

皇帝的传世诗文,必将名垂不朽。而上一次与皇帝诗文名垂千古的,是名将张叔夜。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朕当年在东京,感张太尉壮行河北御敌,书破阵子赠张太尉,后滑州一战,朕站在滑州城楼,凝望河北河南,可怜白发苍苍之张太尉,已然率数万将士以死殉国!

今日朕于真定城楼之上做此阙词,意请宗相及各位保重,日后封狼居胥,踏平胡儿,为大燕开疆辟土,有朕,亦有诸位!”

宗泽嚎啕恸哭,这位朝中宰辅终于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绪,百感交集。

岳飞等诸将身后,张叔夜二子,张仲熊与张伯奋相携跪拜在地,哀呼吾皇万岁。

其父虽死,但能得皇帝如此评价,早已名垂不朽!

众臣,诸将皆拜倒,真定城楼上山呼万岁一浪高于一浪。

杨月儿在拜倒的瞬间,两道清澈火热的目光投向皇帝之身。

身前,花芯似有所觉,优雅绝美的嘴角划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

花芯早就心知肚明,以杨月儿这般年纪的少女,在皇帝的魅力下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沦陷。

……

阴山北麓,丰州以北的广大区域,为雁北水草丰盛之地,这片草原素来是契丹人的良马场,也是天然的牧场。

孛儿只斤部和乞彦部之所以联合陈兵万骑于武川外围,目的就是为了抢占这块优质牧场为己有。

当然,原来合不勒的计划是顺势劫掠雁北九州之地。

管亥率蒙古人离开真定时,针对蒙古人设立的口袋阵就开始慢慢扎紧。

西京的韩世忠分兵三万进驻宣德。

吴玠吴嶙兄弟所部屯守云内。

张俊则率西军五万开进丰州。

刘延庆父子则率军出雁门,北上凉城。

至此,大燕镇守在雁北和防御河东防线的二十五万西军精锐悉数开动,一个以武川草原为中心区域的大口袋阵早已成型,就待蒙古人入彀了。

即便如此,王霖还是觉得不放心,早命西夏天德军五万人马穿越戈壁,沿大青山徐徐东进迂回至武川之后九十九泉。

武川之野。

呼伦堡,原为契丹人防御蒙古骑兵的戍堡。

此刻在草长莺飞的草原上,呼伦堡随着契丹的灭国而渐渐荒废,一支燕国兵马飞驰而至,很快就在呼伦堡上搭建起一座小型的京观。

蒙古草原杰出英雄人物,孛儿只斤部大王子合不勒及其麾下蒙古勇士七十四人的首级堆砌而成。

秋末的草原上黄花遍地,呼啸的东北风席卷上了巍峨的大青山,潜伏在吴川外围的蒙古孛儿只斤与乞彦部联军万骑,由孛儿只斤首领敦必乃统率,等候了数月之久,没有等来燕人皇帝的册封,而是等来了其子合不勒的噩耗!

白色的蒙古皮粘帐幕淹没在茫茫大草原上,数万匹蒙古战马一起悲鸣,孛儿只斤首领敦必乃,面色愤怒,凝望着南边的武川草原和雁北各州,肩头都在颤抖!

他的儿子合不勒为蒙古英豪,人称草原上的蒙古雄鹰。

是孛儿只斤十万部族的希望所在。

如今却被燕人斩首,以首级铸京观!

此为蒙古人的奇耻大辱!

敦必乃身边,是他的侄子孛儿只斤勇士俺巴孩,再一侧是侥幸逃回蒙古的乞彦部二王子管亥。

俺巴孩怒声道:“管亥王子,合不勒是你的安达,你却弃他独自逃生,汝不配为我蒙古勇士!”

管亥冷笑:“合不勒触怒大燕皇帝,又要与大燕皇帝搏命,死在燕国皇帝手上,与我何干?我若不视他为安达,不想为他报仇雪恨,现在就率我乞彦部的勇士返回,你们孛儿只斤还能说什么?”

俺巴孩还待说什么,却被敦必乃以严厉的目光阻止。

敦必乃道:“管亥贤侄,合不勒被燕人凌辱,所杀,铸京观于武川之野,此乃我蒙古十八部的奇耻大辱,是长生天的奇耻大辱!

我意联络各部,聚集蒙古大军,讨伐雁北,为合不勒报仇雪恨,你意下如何?”

管亥眸光闪烁,却缓缓点头道:“我意也是如此。敦必乃首领,我可回乞彦部奏明我父,乞彦部再增兵三千,可由俺巴孩去乃蛮等诸部求取精锐,然后我等一举攻下雁北,取了武川牧场,也是一桩美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