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393章 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张魁冷然道:“太子虽为一国储君,却也为末学后进,岂能对前辈大儒无礼?”

赵构勃然大怒,心道你们现在又以老子是太子来攻击了,可你们刚才拿老子当太子看了?

赵构毕竟少年心性,立时反唇相讥:“既然知本宫为大宋储君,汝昔年也曾入朝为官,食君之禄,为国供养。孤为君,汝为臣民,纲常分明,又敢对本宫无礼至斯?”

张魁刚要怒形于色再加辩驳,突见赵构跺了跺脚,扬手指着他斥责道:“目无君上,枉顾礼法纲常,你何为大儒,不过纠纠老匹夫而已!”

王霖见赵构将张魁骂得气冲斗牛,就在冷眼旁观。

其实这些腐儒也该骂骂了,自恃清高,自以为儒教名流,连一国储君都敢当众驳斥,简直反了天了。

张魁刚要再说,宗泽忍不住站了出来,拱手道:“张儒,君臣之礼不可轻忽!纵圣人当年,也为人君之臣,圣人苗裔,亦受人君封赐。何况汝之过去为臣、如今为民,焉能狂言冲撞大宋嗣君?”

“尚请三思而后行!”宗泽撩起袍袖,气势勃发。

若张魁再敢当面无礼,自以为圣人门徒便凌驾于皇权至上,他便召兵来将张魁三人抓紧昭狱,让他们学些规矩。

宗泽刚正之名贯于朝野。

张魁深吸一口气,缓缓拱手道:“老朽一时情急,僭越,当自省之!”

意思是说,我纵然有错,也只能以圣人之道来予以自我反省,你敢动我?

王霖在旁看得暗暗摇头,看看这大怂王朝,养士数百年,将天下读书人的臭毛病惯出来多少?一点基本的规矩都不懂了。

赵构有些得意洋洋,冷视着张魁。

张魁没有理会他,径自又冲王霖拱手道:“还请燕王答之,我儒教经学之要旨何在?”

王霖仰面向天,望了望高悬的烈日,北风漫卷,吹得现场人面红耳生疼。

略一沉吟,他缓缓道:“简而言之,格物致知尔。”

为确保这场辩论的完胜和单边碾压,他选择了北宋大儒二程和朱熹的理论。

眼前这三人都是二程学派的弟子,而朱熹更是二程洛学的集大成者,也一脉相承。

后来赫赫有名的朱子,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孟的大人物。

尽管王霖很讨厌朱熹的那套“存天理而灭人欲”的调调,但此刻,拿朱熹的理论来应对这三个僵硬的老顽固,那是最恰当不过了。

他们甚至连反驳都不敢。

否则,就成了背师弃祖,离经叛道。

这就是政治正确。

程远景、张魁和周子宴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眸光中读到了震惊。

王霖居然轻描澹写就道出了程派经学的真谛和核心内容。

在这个绝大多数读书人其实仍旧停留在人云亦云、当前辈大儒和圣人言的复读机的时代,一个能提出独立思想判断和见解的读书人……是很少见的。

关键王霖还言之有物,非常的……有深度。

嗯,还说到了张魁三位大儒的心坎里去。换言之,就是触及了灵魂深处。

引起了共鸣。

也似乎隐隐将他们心中酝酿多年、模模湖湖的东西,用明确的语言和方法论提出来,让他们感觉如释重负,原来如此!

这……怎么可能?

一介武夫,力能伏虎,杀人如麻,竟比他们更懂儒学至理?

张魁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他紧盯着王霖,苍老浑浊的三角眼睛眨也不眨一下,颌下长须微微颤抖,陡然又追问道:“燕王,何为格物致知?”

王霖面上似笑非笑,澹然回望张魁:“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此为先程颐公的解释。”

张魁连连点头。

洛学派系读书人,何人不知程颐的名言?

“而以孤之浅见,所谓格物致知,可起鸿篇大论,但归纳起来说,可以用12字真言来概括……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不知诸公以为然否?”

王霖前面以程颐的原话来堵张魁的嘴。

随后,又将朱熹的理论“据为己有”,公然提出。

这虽然只有短短12个字,却几乎道尽了朱熹一生所学。

是他必生学问的总结。

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朱熹学问的精髓之一。

王霖站在还未出世的朱熹肩膀上,给了张魁三人兜头一记重拳,估计也因此抹杀了一个未来的超级大儒。

张魁面色陡然涨红如同醉酒。

他身子颤抖,站在原地陷入了良久的兴奋的沉思之中,至于周子宴和程远景,则用不可思议的惊骇眼神望向王霖。

王霖身形不动如山。

红日光芒投射其身,年轻英武挺拔的身姿昂立于万众瞩目之下,气势渐起,直射苍穹。

张魁三人心中泛起惊涛骇浪。

普通士子此刻尚反应不及,但师承二程的张魁三人治学数十载,苦思不得其解,今日王霖这12字就如同佛偈真言振聋发聩,让他们如醍醐灌顶,惊雷炸响,如梦初醒。

张魁思量半天,方才沉吟颤声道:“好一个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诚哉斯言!王爷,可否为老朽等再细加阐释讲解一二?”

傲慢的老朽张魁,用了称赞之词,还用了恳请讲解二字,态度更是端正恭谨万分,这与方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周遭士子目光凛然,所有人都望着王霖,现场鸦雀无声,只能听见三个老头粗重的喘息声。

张魁三人需要再听一听,王霖阐释与他们心中所想是否一致。若一致,王霖对他们而言,就如同点拨,推动他们在学术上跨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王霖笑笑,澹澹道:“所谓穷天理,就是生而为人,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读书人更要如此。所谓读书明理,若读书人都不通天理,岂非圣人之悲哀?

诗曰,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何意?孤以为,这天底下的读书人其实很多都未弄通天理何存,故存心之正,还不若屠狗之辈。所以,孤今日之言,还请诸位士子三思。”

“所谓明人伦,要知道和坚守做人之礼。孤敬三位大儒为前辈尊长,是为人伦,三位敬太子为国之储君,也为人伦。”

王霖侃侃而谈,说得张魁面色发红。

“讲圣言,通事故,便是说言行举止要知敬畏,讲规矩,方能通晓世故人情。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王霖这番话将12字真言阐释得通俗易懂,至少在场这些读书人听得连连点头,赞不绝口,非常认同。

这里面,至少又出了两处绝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如此阐释圣人之道,非常新鲜,又让人觉耳目一新,入耳入心!

“好一个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衍圣公孔阶在台上拍手称赞道:“燕王殿下微言大义,足以让我等耳目大开,获益匪浅。”

张魁三人垂首喃喃自语,心神不属,状若失魂落魄。

李纲缓步而出,冲王霖拱手道:“王爷这番答对,当名垂青史,垂赐后学。衍圣公,单以王霖这两对佳句,足以道破圣人之道,本相以为,这儒教大宗师的尊号,燕王当之无愧!”

……

孔琳起初站在远端,并未听清王霖方才所言。

只能见王霖与三位当世大儒,对答如流,无比从容。

无论风采还是气势,都为人中之龙。

孔琳犹豫片刻,就带着两名同样男装的小丫鬟慢慢随着人群往前靠近而去。

来到近处,便听到了王霖后面那段关于“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的解释,尤其是那两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直接触及少女的心扉深处,让她美眸透亮,心泛涟漪。

她心中暗道,果然是传说中与李清照并列的风流人物,此等妙理禅机哪里是等闲人所能吟出?可谓字字珠玑!

她面色泛红。

霞飞双颊。

她本以为这位自己要嫁的燕王,为一介武将,心狠手辣,杀人如麻,至于那些所谓的才名怕也多半是以讹传讹。

结果现场一看,品貌……在当下来看,明显是鹤立鸡群。

风采超绝。

而纵然是文才学问,也堪为当世一流啊。

可谓是无一处不完美。

如此人物,难道真的是神仙下凡?孔琳心中呢喃,低语。

此时,与她心中同想者还真有不少人,站在她左侧的一个官宦小姐打扮的少女面目清纯,她昂首脆生生大声道:“燕王殿下,世人都说你是紫薇星君下凡,这是真的吗?”

那意思是你怎么什么都懂,除非是神仙。

当日那本《伏虎神将传》可是在京师大卖大火。

上面说王霖便是紫薇星君下凡,为了拯救苍生。

围观众人心生震荡,都用极其复杂的目光望向了王霖。

王霖沉默不语,装作没有听到。

他心道,自己这个灵魂穿越者在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下凡”的“神灵”吧?

赵构在旁干咳两声,却是冲一直在低头沉吟不语的张魁、程远景、周子宴三人沉声道:“三位大儒,燕王答对可还令汝等满意?嗯?”

不过他这一插嘴,就将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张魁三人身上。

观礼台上的唐恪掩面无语。

他苦心孤诣说动这三位大儒出山,本意想搅黄了这场荒诞的儒教大宗师盛典,结果,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成就了王霖在儒学士林中的赫赫威名。

他没当成绊脚石,反而成了垫脚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