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246章 王霖:哪怕把这天捅一个窟窿出来

明德门外。

王霖静静凝立在宫门前,抬头望向血红的残阳。

真的是残阳如血,染红了西天。

王霖虽然神色不变,但站在这就如一把出鞘的利剑,气势摄人。

燕青身着锦衣,纵马疾驰而至。

他翻身下马,躬身道:“王爷,都已安排妥当,两千虎神卫早都撒出去了,加上咱们原来安排在京中的人手,完成王爷交办的事,最多就是一夜!”

“前些时候出了御史台那档子事后,属下就已经派人盯着这群狗鈤的了。其实也不难查,就是花些银钱的事,王爷,不查不知道,一查真的是藏污纳垢,耸人听闻呐。”

“燕青,一定要顺藤摸瓜,一查到底,找到谣言的源头,杀无赦!”

“至于构陷茂德的那17人,每一家都不许放过,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此外,给大理寺卿邓吉山家送一份拜帖去,上面以我的名义,写八个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燕青凛然道:“属下遵命!”

燕青纵马驰去,从皇城四周各处渐渐现身出百余名身着大红色飞虎服、身材挺拔、腰挎朴刀、年约十七八岁的虎神卫来,飞速向王霖处靠拢。

这飞虎服是王霖参照明代锦衣卫的飞鱼服设计出来,刚在京定制完毕,首先换装的还是这批虎神卫。

与飞鱼服不同的就是花纹,由飞鱼换成了飞虎。

当然,也不像锦衣卫的飞鱼服那么花哨,一律都是单色。

这极大降低了飞虎服的制作成本。

但即便如此,还是极大提升了虎神卫的军威,也使其有别于伏虎军卒了。

百余虎神卫整齐划一单膝跪倒在地,慨然道:“拜见王爷!”

王霖挥挥手,虎神卫旋即起身自发列队于身后,肃然无声。

明德门的龙骧军守将略有些紧张。

这位大宋新晋的伏虎神将、渤海郡王,于宫门外聚集人手,意欲何为?

但作为王爵,又为统兵大将,王霖本身就符合护军护驾的规制,谁又敢说半个不字。

嘉德帝姬赵玉盘和她的驸马曾夤站在远处,见王霖神色肃杀,犹豫下,还是并肩缓缓走来。

“渤海郡王!”赵玉盘呼道。

王霖扭头望去,见来的是一个双十年华、容颜秀美、身段婀娜的花信少妇,她旁边是个差不多年纪、文质彬彬的青年男子,便拱手道:“见过嘉德帝姬,驸马爷!”

见自己的丈夫明显对王霖有些畏惧不前,赵玉盘不得不自己独自上前来笑道:“渤海郡王这是要进宫么?”

王霖摇头:“不,我刚出宫来,我在此……略赏玩一下宫城的风景!”

赵玉盘优雅的嘴角一抽。

你带着百余杀气腾腾的护军,一看都是勇武之辈,聚集在宫门前,还说赏玩什么风景,怕是……

赵玉盘想起赵福金的叮嘱,便叹息一声道:“郡王其实不必担心,茂德安然无恙,父皇已经下旨,将周吉、焦贺等人打入大理寺大狱,由大理寺严查严办,若经查实,这些人纯属恶意诬告,朝廷定会严惩的。”

“茂德担心你会做出一些……事来,就托本宫来告知你,此刻人言可畏,她不便再于你会面,郡王爷还是回府安心等待,朝廷一定会给茂德一个交代。”

王霖眸光一亮:“嘉德殿下,朝会已然结束?我在此处,咋没遇上出宫的大臣?”

“父皇赐宴,应是宴会未结吧。”赵玉盘道。

王霖眉头紧蹙:“此时此刻,官家饮宴照旧?”

弦外之音是你女儿都被污蔑成这了,你还有心思喝酒?

赵玉盘见王霖明显极度不满,立时苦笑起来:“茂德也在宴上,本来父皇还召集了诸皇子皇女入宫,茂德担心你,所以托本宫提前出宫给你传个信儿。”

王霖哦一声,向赵玉盘躬身一礼:“如此,多谢殿下,也烦请殿下帮我转告茂德,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以后一切诸事有我!”

“在下告辞!”

赵玉盘突然轻呼道:“渤海郡王慢走,我有个事请托……”

“殿下请讲。”

“驸马同母弟曾仁,原在龙惠军中充任指挥使,听闻郡王爷在南京开府操演新军,不知能否在神武军中谋个差事?”

赵玉盘微微有些不好意思。

本来这事不是什么大事,作为当朝帝姬,她找王霖办点事也属正常,只是今天本为茂德传讯,突然又提及私事,确实有点那啥。

曾夤向王霖投过期待之色。

王霖略一沉吟。

其实曾家也是大宋名门,武勋之家,累世在军中效命。

以曾家的影响力,曾仁通过枢密院或兵部混个差事并无问题,但曾家想安排人进神武军,显然是某种试探,试图与王霖交好的试探。

其实这两天,韩家、折家、三槐王家等武勋家都通过不同渠道找上王霖,流露出安排自家子弟进神武军任职的想法,王霖都没有拒绝。

他现在几乎与大宋文臣这个庞大的官僚体系成为寇仇,不宜再与武勋权贵闹翻,诺大一支军队安排几个纨绔子弟算什么。

无非一个顺水人情罢了。

一念及此,王霖便微微笑道:“殿下客气,我随后便命人通知枢密院,将曾将军的名字递交上去。”

赵玉盘大喜,连忙称谢。

就连曾夤都上前来道了一声谢。

王霖拱拱手,转身就走。

见王霖取过坐骑驰马行去,百余虎神卫就像是一阵风卷过宫门,奔去四面八方,旋即消失不见。

真如鬼魅一般来无影去无踪。

赵玉盘明眸微动。

曾夤则倒抽了一口冷气:“玉盘,王霖的护军如此严整,来去如风,怕也是千里挑一的勇武之人,据说像这样的虎神卫他麾下竟有数千?”

赵玉盘点点头:“正是。马扩回朝说,王霖前番出使金国,路遇高丽人劫掠,便率三千虎神卫奔袭高丽,险些将高丽灭国,临了,还掳了高丽王太后和高丽公主及高丽各家权贵嫡子去青州为质……”

“而且在金国,他的虎神卫与金人铁浮屠对战,毫不逊色……否则,恐怕金人也未必就这么顺利同我大宋结盟呢。”

“如此彪悍勇勐,难怪就凭这数千人马,王霖竟能力挽狂澜,灭了恽王的叛军,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曾夤轻叹:“看他这架势,怕是茂德若出半点差池,他要带人闯进宫去闹个天翻地覆么?”

赵玉盘长出了一口气:“茂德就担心如此,所以才让我来给他报信,走吧,我还是担心,王霖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除非父皇将那周吉等人全部斩了……但杀言官,怕要引起文臣鼎沸,士族不满。”

曾夤点头:“能杀一两个带头的,就算给茂德正名了,悉数斩杀,绝无可能。”

……

周吉、焦贺等人虽被打入大理寺,但随后引起了近乎潮水般的建言。

凡是在京的官员无论品阶高低,都开始群情汹涌给皇帝上书。

打着言官无罪、广开言路的名义为这些人求情,同时更是有成百上千的读书人及上述人员的家属齐聚在大理寺衙门之外喊冤。

大理寺卿邓吉山望着桌桉上摆着的王霖送来的拜帖,上面那八个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面色复杂。

抓是抓了,事实也明摆着,周吉这些人罗织罪名、构陷茂德帝姬。

但大宋从未有杀言官的先例,这回若非茂德不顾皇族公主体面,击响了登闻鼓,将事闹大,恐怕抓都难抓。

而鉴于当朝帝姬清誉,邓吉山在宫里也与李纲等阁臣及官家赵佶达成了某种共识,以诬告罪将为首的周吉、焦贺两人杖毙,其余略施杖责,羁押数日,予以释放。

全部都杀了……这怎可能?

邓吉山长叹一声,王霖这边施加压力,衙门外又有士子群情鼎沸,他心中越来越烦躁不安。

李纲和吴敏草草应了皇帝的宴会,没有回府,直奔王霖的渤海郡王府。

作为朝中的老奸巨,他们焉能不知这事的“苦主”不是茂德帝姬赵福金,而是王霖。

要想平息化解这场风波,王霖的态度至关重要。

“郡王,请恕老朽直言了。”李纲拱手道。

王霖澹然一笑:“李相请讲。”

“朝廷新经叛乱,百废待兴,已经不宜再起任何乱子,茂德帝姬此事,老朽保证一定给予帝姬一个合理的交代,她的清誉无损,如何?”

王霖神色不变:“李相的意思在下明白了,也就是说这些人污蔑诋毁当朝帝姬,竟也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么?”

李纲咳咳两声:“郡王爷入朝以来即为武职,素来在地方统军,可能对我朝规制不甚了了,闻风议事本就是言官谏官权责,其间纵有偏差,纠偏则可……”

吴敏在旁道:“杀一儆百,已是朝廷极限。这还是因茂德帝姬击响登闻鼓,自证清白所致。”

王霖突然笑了:“两位相公的意思是说,若非茂德帝姬伐登闻鼓,她这回被人诬陷、清誉尽毁,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喽?”

吴敏尴尬一笑,拱了拱手。

李纲沉默一会,道:“建隆三年,太祖皇帝立下誓约,一曰: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曰子孙有逾此誓者,天必殛之。其实不光我大宋,历朝历代,不杀言官,已是规制。”

吴敏也道:“郡王爷,仁宗朝嘉右六年,苏辙参加制科考试,苏辙所做的策论将矛头直指仁宗皇帝:陛下近岁以来,宫中贵妃已至千数,歌舞饮酒,欢乐失节,坐朝不闻谘议,便殿无所顾问。此事苏辙亦是风闻坊中流言,其实不实,但仁宗皇帝一笑置之,此事便不了了之,苏辙还被授了官职。”

“此般实例不胜枚举,郡王爷还请息怒,三思!”

王霖面上浮起一抹冷笑来:“还真是戴着免死金牌呢……但是,为国建言也好,监察百官也罢,总得以事实为依据、以律法为准绳,岂能沦为发泄个人私愤的诬告?”

“况且,女子清誉对女子而言,何其重要。周吉焦贺这些人如此阴毒下作,先是在坊间制造流言,随后又上表弹劾,极尽恶毒之能事,竟能不用承担任何代价……实话讲,两位相公,在下真的理解不了。”

“请问两位相公,言者无罪与言官无罪能相提并论且混为一谈否?”

李纲和吴敏叹息,“这是祖制,目的还是为了广开言路,增加监督,总是利大于弊的。”

“两位相公苦口婆心,在下心领了。当然,既然朝廷规制如此,在下作为大宋臣子,自当遵从。不过,我仍然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王霖声音虽然平静,但话语中透露出的杀气却隐隐戳戳。

李纲和吴敏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

但言尽于此,该说的能说的都说了,王霖一时半会拧不过这个弯来,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李纲临去时又劝道:“言官无罪或有迂腐之处,但规制行至千年,根深蒂固。郡王爷为当朝重臣,受官家倚重,且不可因私愤而废公务,作出过激之事来……否则,定会让亲者痛仇者快,还引得天下人群情汹涌,留下千古骂名啊!”

王霖凛然道:“李相,这天下万事,都大不过一个理字。我总相信,律法乃保护公理正义,保护弱小的公器,若律法不能严惩恶人,反而沦为为宵小账目的保护伞,只能说明公器有了漏洞,需要缝补了。”

“两位大人以为然否?”

李纲与吴敏面色一变,却只能复又轻叹。

……

送走了李纲和吴敏,燕青低道:“王爷,何必受这种鸟气,什么祖宗礼法,朝廷规制,连我等草莽之辈都知道杀人要偿命,作恶会有报,难道就任这些恶人逍遥法外不成?不如让属下带人杀进大理寺,将这些人斩了首级……”

“杀他们如屠猪狗。但这样的人根本杀之不尽,你杀这些,未来会有更多冒出来,我们又能杀多少?”

“言者无罪本意良善,可言者无罪现如今却异化成了言官无罪,成了一群见利忘义作奸犯科之徒的保护伞,国之公器沦为私器……简直岂有此理!”

“王爷,难道这朝中就没有真正一心为公的言官么?”

“有的,可能还不少。但真正一心为公的言官,会罗织罪名、随意诬告么?不会的。所以,这所谓言官无罪的伞,保护的根本不是真正的言官。”

王霖抬头望向阴暗的夜幕,轻道:“哪怕是把这天捅一个窟窿出来,我也要碾碎了这劳什子的什么言官无罪铁律……那就索性打破这牢笼,为后世开一片晴天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