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走出大山的云 > 363流转土地

走出大山的云 363流转土地

作者:山谷村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5:19:34 来源:笔趣阁

安顿好城乡共养实验鸡园的事后,尚云决定流转一部分土地,来发展一批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保障种植户的利益,避免种下卖不出去的问题。经过一个冬季的联系,尚云已经和外地的客商签订了洋芋、红小豆和荏的订单种植意向合同。

年前,尚云已经调查过了,在尚家河村这片土地上,最适应种植的是紫花苜蓿、红小豆、洋芋和荏,紫花苜蓿已经被群众接受了。

尚家河村两委已经争取到了三千亩紫花苜蓿种植任务,免费给农户发放苜蓿草籽,并且免费给肥料。

由于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是牛羊骡马最好的牧草,村民对种植紫花苜蓿的积极性很高。

相对于紫花苜蓿,荏、洋芋和红小豆,村民们种它们就是为了自家用,没有多少积极性。

加之,种荏、红小豆和洋芋村上没有扶持,虽然尚云给村民们说了几次,但村民们认为种它们还不如出去打工,并不想种植。

既然尚家河村的村民不愿意种植,尚云现在也不是尚家河的村主任,他不能再把目光放在尚家河村。

是时候把眼光放在其它村了,其它村比尚家河村条件好,平地也多,能够利用机械化耕种。

其它村和尚家河村一样,人们对种地不怎么感兴趣,觉得来钱最好的方式还是外出打工。

打一天工就有一天的收入,种地就不一样,要受气候、雨水和价格的影响。

十多年来,工业产品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可粮食的价格一直在原地踏步,而种地需要的化肥、农药、机械费和人工费都在长。

种地能见多少钱,只有种地的人知道。种地的人知道了,就越来越不愿意种地了。

外出打工,为农民开通了一条谋生的路子,也为农民从大山走往城里开通了一条进城路。

打工出的力气没有种地出的力气多,一个人打工见的收入比一家人种地的收入要高许多。

人都是现实的,农民也一样,虽然老家风景如画,但为了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去打工。

尚云花了三天时间跑了曲柳湾乡十六个村,劝说村民们签订订单种植,没有人对这种种植方式感兴趣。

大家感兴趣的是,地由你来种,我来给你打工。地种好种坏,是你的事,每天只要你给我钱,我就由你来指挥,我的地也由你在上面折腾去。

针对农户不想种地只想打工的思想,尚云决定流转一部分土地,当然土地的流转金是非常便宜的,一亩一百块钱就可以流转到平地,至于陡坡地一亩有二三十元就可以流转到手。

考虑到大量劳动力进城、村里缺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尚云不敢流转陡坡地,因为陡坡地机械难以进去。

尚云想多流转一些土地,利用机械化耕种、收割,通过订单种植保证销路,通过种农户很少种的荏和红小豆来获取利润,当然也种一些洋芋。

经过十五天的奔波,尚云终于流转到了一万亩耕地,都是平地,机械都能进去。

虽然一亩地流转费用只有一百元,可流转的土地多了,还是一笔大数目。

一万亩,就得流转费一百万元。尚云手中也没有那么多钱,只能在合同里面写道,等秋后庄稼出售了结账。

农户都憨厚,觉得自己家的地闲放着,一亩地也就一百元,一家最多也就三千元左右,也不急得用那么点钱。既然秋后结账,就秋后结账。

当然也有一部分农户,害怕尚云是皮包客,种了自己的地,到时候如果亏本了,拍拍屁股走人了,见不了钱,而且还让自家的地白白浪费了一年。

对于那些有所顾虑的农户,尚云也不去和他们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反正山里地多,反正大量的地没有人愿意种,尚云要流转的就是农户废弃的耕地。

这几年,种地就有种粮补贴,土地荒芜了,就没有种粮补贴。尚云让废弃的土地重新种上了粮食,土地的主人不但能够见上一亩一百元的流转金,而且还可以享受上一亩一百左右的政府种地补贴。

在流转土地这个事上,没有多少难度,如果尚云想继续出钱流转,还可以流转几万亩。

没有那么多钱了,尚云不想继续流转了。流转来的土地需要旋耕、施肥,这些都离不开钱,而且种子也需要用钱来买,锄地、收割都需要钱。

突然手中有了如此多的土地,尚云也成了名人。当人们纷纷不愿意种地时,尚云却选择了种地。

大家不理解尚云,许多人等着看尚云如何折腾。如果多的土地,不像浮桥城乡共种实验菜园只有二百来亩地,难道尚云要和城里人一起来种地。

尚云大面积流转土地的消息,被许多村的村支书知道了,许多村支书开始打电话让尚云来流转他们村的耕地。

耕地荒芜,已经成了各个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按照上面的规定,耕地是不准荒芜的,必须要确保耕地红线。

为了让废弃的耕地重新长上粮食,乡村干部磨破嘴皮,还是收效很少,许多家庭全家都搬走了,男人外出打工去了,女人带着娃娃进城成了陪读妈妈,自家的地也就没有人种了。

亲戚邻居自己家的土地都种不完,当然不会去种其它人的耕地。土地,以前是人们心里的宝,人们一度为了吃饱肚子,疯狂地开荒种地,现在的土地,越来越被农户冷漠了。

听说尚云在大面积流转土地,许多支书仿佛看到了解决他们村荒芜耕地的办法,纷纷打电话找尚云。

有二十二个村支书开出的条件是,流转费不要你掏一分钱,只要你来把耕地复垦了,不要荒芜了就行了。

尚云听了那二十二个村支书的话,心疼他花了五百万元签订的那些流转合同。早知道不用出钱能够流转来土地,他就不会花钱去流转土地了。

尚云心里在纠结着,要不要把那些流转土地的合同和农户废除了去。合同刚签订,也没有进农户的土地,这个时候去和农户废除合同,应该难度不大。

主要的问题是,人都是有脸的,刚刚签订了合同,还没有过一个月,便提出来要废除,这样会让那些农户怎么看尚云。

这一万亩土地流转合同,涉及到环江县二十个乡镇一百二十个村,如果尚云突然提出来要终止合同,按合同要求,得给农户给百分之二百的违约金。

即使尚云把脸一抹,去求农户废除合同,也得出高于流转费的违约金。如果尚云不给违约金,农户怎么看待尚云?这种事,绝不能去做,生意人,最讲究的是信用。尚云和农户的合作才刚刚开始,一定要将信用放在最前面。

在这件事上,尚云终于认识到他还是太匆忙,对市场调研不足,让他在没有种地前,便白白浪费了一百万元,本来能够不出这一百万元就能够流转来耕地,偏偏自己出钱去流转了一万亩。

种地究竟能不能见来钱,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地方,一切都要看老天爷的脸,如果老天爷不下雨,地上的庄稼就会旱死。如果老天爷突然来一场冰雹,亭亭玉立的庄稼就会被打死。

做事,最害怕瞻前顾后。考虑重重,便什么都干不成。

既然已经决定要豁出去干一番事,就不要瞻前顾后。

要干就干大,尚云在一亩地出了一百块钱流转来一万亩耕地的基础上,再一次免费流转来了一万五千亩耕地,总涉及到两个县二百八十九个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