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走出大山的云 > 350销售问题

走出大山的云 350销售问题

作者:山谷村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5:19:34 来源:笔趣阁

也许是养母服用了“塞扁鹊”开的中药起了作用,也许离开医院后,养母的心情好了,反正这几天,养母的病情减轻了。

大便不用开塞露了,也不呕吐了,腿部骨折和肿瘤手术都做的很成功,腿部的疼痛也明显减轻了,也稍微能够弯曲了。

随着疼痛的减轻,一日三次的中度止疼药,也变成了一日两次,在服药的量上,也由一次两片变成了一片。

这止疼药,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麻醉神经的,能少吃还是要少吃。如果长期服用,产生了依赖,那就离不开了。

胡云儿伺候了一周尚云的养母后,离开了尚云的家,去了九九红服务总公司,九九红服务总公司可以没有尚云,但不能没有胡云儿。

胡云儿就是九九红服务总公司的具体负责人,公司的具体运转不能离开她。

庄杏子白天要在浮桥批发部上班,黄娟娟白天要跑班车,白天照顾养母的事,就落在了养父和尚云的肩膀上。

晚上,两个姑娘会来轮流照看尚云的养母,让尚云得以睡个好觉。两个姑娘无私的奉献,让尚云很感动。

昨天,尚云离开周书记办公室后,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没有了,生活突然变得轻松了。

长期因为养殖场和村上的事,绷紧了神经的尚云,突然同时放下了两个重担,让他有点不适应。他一路骑着摩托车,感觉自己轻飘飘的,宛如一片落叶,轻飘飘的在初冬的寒风里飘着。

接下来该干什么?养母需要他,他要照看养母。直播间粉丝也需要他,他晚上八点后要直播两个小时。这下也闲了,就多播一会。

直播间的粉丝并没有忘记尚云,从医院回来的尚云,第二天晚上开播时,人气最好的时候,在线观看人数上到了四万六千多人。

只要开播,一天弄一两千元不成问题。这主播就是好,可以让贫穷的人变得有钱,可以让手中没有钱的尚云重新有了可以花的钱。

养母从来没有看过直播,从医院回来后,成天睡在床上闷得慌,晚上尚云直播时,养母看见直播间热闹,总嚷嚷着想和主播间粉丝唠唠嗑。

为了让养母开心,尚云时不时也会让养母在直播间露个脸,养母在直播间除了说说她的病,也会说社会太好了,她还不想死,还想多活几年。

一个患癌的病人在生命倒计时,却非常迷恋人间,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

养母在直播间还回忆了那些吃不饱的岁月,还回忆了第一次看电视剧的那个情景,说她就没想到这辈子还会坐在自己家里看电视。养母说,她至今为止不明白,为什么电视里面能够出来娃娃,就像她不明白为什么手机能够通话一样。

养母进入尚云直播间,不但没有走粉丝,反而多了一些粉丝。粉丝们夸奖尚云有孝心,看见尚云直播时给养母翻身、喂饭、接屎尿,都说尚云是个好主播。

养母听见直播间粉丝夸尚云,心里高兴,也会随口夸几句尚云。也有人问养母,你的女儿对你好,还是尚云对你好。

这个时候,养母总会说狗牙子对我好,桃子就不是个东西,好歹她是我惯养大的,忘记我的却是桃子这个狗东西。

自从回到家后,养母也不瞒着尚云给她的大女儿尚桃子打电话了,尚桃子打过来电话,她也不接了。

一切都在变化着,包括人的思想也是起伏不定的,养母终于改变了对尚云的看法,从心底里接纳了尚云。

从乡政府周书记办公室走出来后,尚云一直想着,今后的路该怎么去走。

前不久召开的村民大会,在讨论种地这个问题时,村民们的反应冷淡,都不想种地,想去外地打工。即使种地,也只想少种一点,弄点瓜果蔬菜和牛羊草料。

关于种植紫花苜蓿,尚云已经和村民沟通过了。明年开春后,村上准备争取来三千亩苜蓿种子,让村民们在自家的草地上种紫花苜蓿。

农户有了紫花苜蓿,不但可以给养殖场卖草,而且还可以发展养殖业。随着尚家河村游客的增多,一部分青壮年会回来拉着骡马接送游客,骡马也需要草。

环江县黑山羊的价格也一直在上涨,随着清水湾黑山羊养殖场的壮大和走出去,黑山羊一定会成为村民们的致富产业。

尚云想让村民们多种草,多养殖黑山羊,以黑山羊来增加养殖业收入,这也是县委、县政府的意思。

最近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农户养殖黑山羊的政策,包括给贫困户发放五万元贴息贷款、对拥有三十只以上黑山羊的养殖户补助草棚和羊棚。

村上多地,但平地太少,为了让机械能够进地,对坡耕地的改造是村上发展种植业的前提。

村上计划在2015年新推一千五百亩耕地,加大对坡耕地的改造,推地计划已经报给了县水务局,正在审批中。

为了找到一个适应尚家河村民的种植产业,尚云在那次讨论会议后,便从村民们手中流转了三千亩耕地,准备做实验田。一亩一百块钱的流转费用,土地流转期限是一年,流转合同也签订了。

一千亩耕地种植荏,一千亩种植洋芋,剩下的一千亩种植红小豆。这三样作物,都是村民们认为适应尚家河村种植的作物。

红小豆现在有贩子收,一斤二元五角钱,如果直接拉到西原市,可以多卖三角钱,网上也有卖红小豆的,价格在三元到五元之间。

荏,当地没有人收,整个西原市也没有贩子收。在直播间,有个粉丝给尚云联系到了一个外省人,是制药厂的,愿意掏钱收,给的价格是一斤六元钱。

为了让尚云能够安心种荏,那个外省人还说愿意签订订单收购合同。尚云想多打问一段时间,保留下那个外地客商的电话后,没有急着和那人签订订单。

既然荏能够作为药材进入制药公司,那么一定还会有人收,只不过尚云因为信息闭塞,不知道收购商的信息而已。

至于洋芋,环江县超市一斤洋芋零售价是八角,批发价是六角五分钱。按照一亩产一千二百斤来算,按照批发价出售,一亩洋芋也能见七百多元。

如果风调雨顺,一亩洋芋产两千斤也是可以的,到时候一亩地除过成本,也能见一千块钱左右。

问题的瓶颈出在销售上,种的洋芋、荏究竟销售给谁?即使红小豆,也存在销售的问题,不同的渠道,销售的价格就不一样。

销售的问题如果解决了,那么一切制约种地的问题就解决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天,尚云因为养母困在了老家,那里也去不了。但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路提供了许多便利。

尚云通过直播间粉丝,不断了解着一些关于荏和洋芋的销售问题,他也让网红雪莉莉和果甜甜帮着他问问荏和洋芋,还有红小豆的价格,问问有没有客商愿意发展订单种植。

如果能够和客商签订订单种植,那么销售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订单种植可以让农户放心去种植,可以避免因为市场波动影响农产品的价格。

订单种植有一个最低保护价,这个最低保护价也是农户能够承受的最低价。在订单合同中,会写上在交货时,在最低保护价的基础上,作物的价格会随着同一时期价格的上涨而上调。

对,应该写上这一条,万一交货时,农产品的价格比一年前签订合同时发生了较大的上涨,那么价格一定要随着上调。

尚云心里想着订单合同的签法,打开手机,在网上搜索到了一个关于订单种植合同的模板。

有了这个模板,就不用自己绞尽脑汁去想了,现在的网络就是好,可以共享别人创造出来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