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走出大山的云 > 第一百一十一章宣读政策

走出大山的云 第一百一十一章宣读政策

作者:山谷村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5:19:34 来源:笔趣阁

就在尚云想着如何把村民们闲置的荒地利用起来时,包村领导李副乡长带来了乡政府的最新会议精神。

根据乡政府早晨的会议精神,村民们对自己的承包地如果不耕种,造成闲置的,一律不发放种粮补贴。

为了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早些时候乡政府已经和各村委会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

这次会议,乡政府进一步对农村大量耕地变成荒地做了政策性的解读和强调。

根据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搁置荒芜三年以上的土地将被村集体收回”,所以对于荒芜三年以上的耕地,会被当地的村集体收回。

李副乡长说,乡政府的意思很明确,不是让我们去收回耕地,而是让我们去劝说村民们重新复垦,把耕地种上庄稼。

黄支书抽了一嘴旱烟,说道:“种?现在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孩子,老人们种了几十年地,多数都腿脚不方便了,腰也酸了,种个十来亩还勉强可以,家家户户一百来亩怎么种过来?”

李副乡长说道:“这也是我们乡面临的一个通病,许多村干部提起让村民们去种地,都愁得没有法子。”

黄支书说道:“要不,我们就不劝说了,直接收回来,当做集体用地算了。”

李副乡长说道:“潘洼子村上周去收村民们的撩荒地,就和村民们发生了矛盾,干群关系恶化,闹到了乡上。”

黄支书说道:“自己不种,还不让收,他们要干吗?”

李副乡长说道:“村民们的意思是他们去打工,只是暂时忙得种不过来地,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在城里也没有家,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如果那一天在外面打不成工了,还要回来种地。”

黄支书说道:“等那一天来了,再重新分配给他们土地不就行了。”

李副乡长说道:

“村民还是害怕到时候会分不到自己的手里,一旦村里把土地收回去,村里一定不会把土地闲放着。

即使他们将来回来,要土地,也不一定会原模原样分给他们,现在占有的不一定会分到他的名下,也许会分给别人。”

黄支书说道:“说到底,他们心里对外出打工没有底,害怕那一天回来了没有地种。这就叫做留一手,想着把地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李副乡长说道:“周书记意思很明确,要求乡村干部一定要想办法让荒地重新种上庄稼,即使不种庄稼,种草也行,绝不能荒芜了。终于收地,那都是最后无奈的选择。”

黄支书说道:“种草,也没有收草的,也变不成钱。”

李副乡长说道:“县政府发文规定给我县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五万元的贴息贷款,鼓励我县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养了牛羊就需要草,我们就结合这次贷款把荒地的事一并解决了。”

黄支书说道:“也只有这样了。”

黄支书看了一眼正在看书的尚云,说道:“尚主任,当前这两项工作,无论是扶贫贷款,还是消除荒地,都牵扯到我村绝大部分群众,我们要不要召开个群众大会。”

尚云放下手中的书,说道:“你和李副乡长商量一下,如果觉得有必要,就开吧。”

黄支书说道:“我和李副乡长早晨在乡政府开完会后,已经碰了个头,决定开个群众大会,就等你的意见。”

尚云说道:“我同意。”

黄支书开始给六个组长打电话,让六个组长通知群众,明天早晨八点钟家家户户的户主,不是户主的,来个拿事的也行,来村部开会,开会时一并把土地确权证带来。

第二天早上八点钟,群众陆陆续续进了村部。

各组组长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来,黄支书让等一等。

阳春三月,大地刚解冻,山桃花刚露出一点点红,大家也不怎么忙,既然黄支书让大家等一等,就等一等。

尚云抬头看,发现站在村部院子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其中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来人的比例为百分之七十以上。

过完年,村里的青壮年陆陆续续去了外地打了工,留在家里的也就是走不了的老人,连许多孩子也被他们带进了城。

男人去外地打了工,女人带着孩子进了县城,当起了陪读妈妈。

村里偶尔有个年轻人,也是因为家里有需要照顾的老人留在了家,属于万般无奈。

也有个别年轻人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暂时呆在家里的,他们穿梭在城里和家里,打起了短期临时工。

来的村民在村部院子里等了一个小时,还差二十五户没有来。

黄支书一个个打电话问,得知十户因为整户外出来不了,五户不想来,没有什么原因,就是不想来开会,六户腿脚不方便来不了,剩下的四户家里忙乎着来不了。

有人开始跺脚骂娘,到底开不开会呀,如果不开,老子就要回家了。

是呀,家里猪呀狗呀等得要吃,有屁快放,放完了我们还要回去!

他妈的,八点的会,到了九点还不开,害得我连个屎尿都没有来得及拉。

众人吵吵闹闹,黄支书清了清嗓子,拿起话筒,喊话道:

“都不要嚷嚷了,现在开会,请李副乡长宣读县上关于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给贴息贷款的通知。”

大家开始变得安静,骂骂咧咧的也住了嘴。

李副乡长拿起文件,开始念道:

“为了鼓励我县广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县委县政府特决定为每户发放贴息贷款五万元……”

有人开始低声议论,五万元,怎么那么多?

养牛养羊,谁来养?

它外大,我喂了二十个山羊,成天咩咩咩叫个不停,还叫养。

就是的,孩子们都进了城,就我们这些老骨头,吃饭都成了问题,还养。

平时买一袋盐,来回得跑二十多里路,哎,再这样下去,我也跑不动了。

我的腿疼得厉害,一天到晚和老伴爬着在地里还要干活,那里来的精神去养羊和牛。

都干他妈的那些活干吗?我们多半截身体已经入土了,说不上睡一觉就死了。

哎,这阎王爷不要命,只要活着,还是要挣扎着。

“都不要吵了!”黄支书冲着人群喊道,“想拉闲话,等会开完了着。”

人们重新听李副乡长念文件。

李副乡长念道:“贴息贷款的期限是三年,三年内农户自己不用出息,三年后,如果不按时归还,政府不再贴息……”

有人喊道:“不要念了,我们这些老骨头,去贷款,年龄过了,信用社也不给贷!”

“是呀是呀!给我们念,我们也记不住!”

李副乡长停下念文件,抬起头望了望黄支书,黄支书吼道:“记不住,你跑来干啥?”

“我不来,家里就没有人来!黄一鸣,你吼什么!”

黄支书说道:“你记不住,你家里的儿子儿媳都去了外面,你说这个事牵扯到你家,你说怎么办?”

“牵扯到我家,你撵到天津给我家那个土匪说去,这以后开会不要通知我老汉,走了二十来里路,腿都走麻了,还要站下听你们说个不停,听来听去,就是记不住。”

黄支书说道:“下面我宣读一下有关耕地变成荒地的政策,对于那些让耕地变成荒地的,停止发放种粮补贴……”

提起耕地,大家变得肃静。

这地呀,曾经是大家的命根子。

即使年轻人去了城里,他们这些上了年龄的也舍不得丢。

听说要收回,大家的神经绷得紧紧的,可要种,腰酸背疼腿抽筋,也种不了那么多。

“都听清楚了没,如果听清楚了,就回去把政策给你们的儿子讲清楚,如果没有听清楚,就回去给你们的儿子打电话,叫他们给我打电话,我给他们解释……”黄支书拿着话筒大声喊着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