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走出大山的云 > 第一百一十章投资土地

走出大山的云 第一百一十章投资土地

作者:山谷村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5:19:34 来源:笔趣阁

一定要让这些荒芜之地变成金疙瘩,走一条不同寻常的创新之路。

水由于流动而活,风由于吹过而被人感觉到,人由于创新而获得发展。

当今世界上,艺术品与土地、黄金并称为三大世界级资产。

今天闲置的土地,明天就是黄金。

历史上的大邱庄,人口居住分散,村庄东一块,西一块,道路坑坑洼洼,耕地是退海地,盐碱化非常严重。

由于地势低洼,几百年来盐碱和沥涝成了大邱庄人不能逾越的两道障碍,为了克服困难,几代人都在实验着怎么走出贫困。

自古以来,大邱庄以农为生,人们辛辛苦苦在上面耕作,却依然难以解决温饱,粮食亩产很低,就是好地块,亩产也超不过150斤。

曾经的大邱庄和今天的尚家河村非常相识,自然条件差,人们生活贫困。

就是这样的大邱庄,在村支部书记禹作敏的带动下,走出了贫困,成为了国内第一庄。

禹作敏,天津大邱庄原党支部书记,一手把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改造成了盛极一时的中国“首富村”。

禹作敏启用村里能人,给村里引进了钢铁企业,用钢铁公司激活了村里的经济,让贫穷的村子彻底脱胎换骨。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大邱庄的钢铁企业就开始迅速裂变、扩张,一个企业繁衍成几个,“以钢为纲”,带钢、线材、管材生产线一条接一条建起来。

1992年,大邱庄的企业发展到达了一个顶峰,当时,这个天津小村惊动了美国《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写道:“这个村有4400人,却有16辆奔驰轿车和100多辆进口的豪华小轿车,1990年人均收入3400美元,是中国平均收入的10倍,1992年,大邱庄的工业产值据称达到了40亿元。”

1990年,人均收入3400美元,折合人民币是多少呢?

想一想,就让人吐舌头。

这简直就是一个传奇故事,从一个吃不饱饭的村子,突然一跃而起,变成了盛极一时的首富村。

尽管今日的大邱庄已经无法和过去相比,但它的故事,对村庄的发展依然具有很好的启示。

尚云认为,大邱庄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及时乘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如今的尚家河村,正处在脱贫攻坚的黄金期,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正在源源不断向尚家河村运来。

尚家河村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是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带领大家致富的时候了。

曾经的大邱庄人靠着支部书记禹作敏带动村里翻了个天,如今的尚家河村同样需要一个人――一个能够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的人。

黄支书年龄大,不愿意去创新和改变,只求能够完成上面交代的各项工作。

用黄支书的话来说,他不愿意去折腾,他整天想着的事便是,在种好自己家二亩地的同时,盼望着村民们不要闹事,能够完成上面领导交代的事,能够过了各级检查就行了。

尚云可不这样想,他以为既然当上了村干部,就应该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

要想在尚家河这个立地条件特别差的地方,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并不那么容易。

这些天来,尚云一直在想着应该出奇招走奇路。

应该拿出置地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去大胆地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尚云如此安慰自己。

要尝试,就得有一定的资本。

没有资本,尝试就是一句空话。

尚云愿意把九九红服务总公司赚来的钱拿来尝试,即使失败了,爬起来,重新再来。

反正赚来的钱来自于社会,就当重新回归了社会。

该从何处去尝试,办企业,这尚家河村暂时还不具备条件。

对尚家河村而言,目前最大的资源便是大量荒芜之地,尚云愿意在被村民们遗弃的土地上面做文章,让这些废弃的土地变得升值。

如果在土地上面尝试成功,尚云愿意带动周边更多的人走出贫困,他会把他的经验向西原市的广大村庄推广。

当然在这种模式中去推广,也是一种自我介绍和积累财富的过程。

也许这种念头就是一种贪心,可适当的时候,贪心也是必要的。

让每一个念头都应该服从于利益的动机,始终认识,我是我生命的重心,我会决定什么适合我,也会决定什么不适合我。

好运不是等来的,也不是靠来的,需要依靠自己去开创和争取。

一旦产生了希望得到东西的念头,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地真正得到它。

为了得到需要得到的东西,就不要吝啬,去大胆地投资吧。

没有投资而获取的,要么是陷阱,要么是人情。

尚云不愿意掉进别人设计好的陷阱里,也不想欠别人的人情。

这个世界上,也许最难归还的便是人情。

既然难以归还,就不要去欠。

赚到的钱,最好去投资。

尚云发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身边中的许多人人变得越来越富有。

一部分人富了后,不想去投资,因为投资有风险,害怕连老本一起丢了。

尚家河村的人虽然贫穷,但在银行里存钱的人也有不少,多着一两万,少着一两千。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人越贫穷,赚来的钱越舍不得去花。

也有把钱不存在银行,放在家里的。

前年,黄家庄的黄大爷就把一千块钱塞进小麦袋子,他觉得安全,可惜被老鼠咬了个稀啪烂。

后来要磨面,黄大爷取钱时,傻了眼,发现小麦里面的钱变成了碎片。

黄大爷摸着碎钱,一把泪一把泪地哭着,想起来就叫人心疼。

那是钱呀!该死的老鼠!你傻了眼睛!不得好死!

有人说,黄大爷,你咋就不把钱存到银行去?

黄大爷从枣木箱子里面取出来一张发旧的纸条,让大家看。

有识字的人认得那是一张取款单据,准确地说是一张结算清单。

25年前存的5250元,25个春秋过去了,连本带利取出了12500元钱。

那个时候,黄大爷有钱,经常贩卖牲口,跑过内蒙,去过青海,陕甘宁经常去,乃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就是这样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赚了钱不去买房子,想起了存钱。

可惜了那些钱,25年前的一间房,变成了现在的一两个平方米。

黄大爷也许对存钱失望透顶了,便想起来把钱藏在小麦袋子里。

藏在小麦袋子,小偷小摸一定摸不到,一定非常安全,可老鼠还是闻到了钱的汗臭味,偏偏喜欢上了钱,放着小麦不去吃,偏偏吃了钱。

不要笑黄大爷,这钱在手中,不去投资,就是死钱,和老鼠咬了一口差不多。

其实,我们每个家庭都有投资的需求而且也做过投资的事情,比如买房、买股票、买保险甚至买比特币。

就是现在的学生们,也知道去投资,比如去起点看看小说,对那些能够带来精神愉快的小说去打赏、订阅,也是一种投资。

所以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投资已经变成了刚性需求。

有人说就目前而言,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有三类,土地、黄金、艺术品。

尚云没有钱去投资黄金,也没有钱去投资艺术品,就去投资土地。

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吃住行都离不开土地,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珍贵的也是土地。

土地之所以能与艺术品、黄金并称世界最优质的三大资产,很重要的原因:人们离不开土地,土地比任何一个人都活得时间长,无论是谁在土地上去翻动,都会带来一点收益,收益大小,全看那个人的能力。

历史上,许多王朝的更替,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土地和人类的关系。

土地不只是富人的游戏,它更适合于大众草根。

自古以来,许多流芳百世的艺术品都带着一点点泥土味,而人类热爱的黄金,离开土地,便无处安放。

比起艺术品和黄金,土地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