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神诡大明 > 第二百六十章 人间清醒

神诡大明 第二百六十章 人间清醒

作者:油炸咸鱼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05 05:17:50 来源:笔趣阁

白莲总教内有一盏灯火逐渐熄灭,这代表有地仙层次的修士死去了。

谁敢在应天府杀人?

胆子实在是太大了些。

三十六卫所之中,同样酝酿着怪异的香火气息,任凭是谁也难以想到,应天府的官军之中,居然会有白莲教的人,甚至本身卫所的存在,就是白莲教修士栖身的庇护之处。

因潞王在此,一切皆有可能。

南方确实是个好地方。

江南无藩王,是永乐帝之后的潜规则,因顺天府起,而应天府曾是建文帝所在之处,故而没有封分藩王,而其他的藩王也不敢提及此事,这是宗室们默认也是决不可去触碰的规矩。

不要说在应天就藩,胆敢来到这里,就罪同谋反。

三十六卫所中,有数个地仙层次的修士出动了,但他们只是接到了潞王的命令,前去观察那些脱离愿念影响的人而已,地仙层次修士的陨落,并不在他们的预料范围之内。

“仅仅是金丹地仙,而未成元神地仙的话,便不具备元神逃命的手段,更没有阳神化身可供逃命,于是肉身毁坏,魂魄多半也是被灭杀了。”

“已经向王爷禀告了。”

卫所成了潞王的私人武装,白莲教的修士们对此倒也有别样的看法。

此乃大势不可逆也,非潞王一人之行为。

到了这个时代,这些朝廷的卫所,其实又有哪些不是成了家丁呢?

当朝廷的丁,和当王爷的丁,也没有什么区别。

.......

“原来你是沈璟大人的弟弟。”

姬象问清楚中年书生的家世,也算是明白他身上那份正气是从何处来的,这其中的规律早已摸清,那便是不在朝廷当官而接触民间生活过多,写过大量戏曲话本的人,身上会出现这种力量。

儒道的力量过于唯心,权势滔天的人往往被正气疏远,而被官场疏远,或者屡考不中,以至于苦中作乐的这些人,往往具备正气诞生的条件。姬象想着,这真不是穷的只剩下一身正气了?

或许抛开那些金银珠宝,和一言定人生死的大权,才能看到作为一个读书人最重要的自我本质。

沈璟老先生做过光禄寺丞,不过万历十六年就辞官回家了,虽然姓沈,但倒是不知道,和现在的阁老沈一贯有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不过这些倒也不是很重要。

事实上,这位老先生的名声,在民间反而十分的响亮,只是因为许多本畅销书籍上都印着他的大名。

在姬象看来,甚至是在民间看来,除去身为戏曲家的身份之外,最重要的为世人所熟知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位“畅销书的同人文作者”。

《水浒传》可是畅销书籍,而沈老先生写过《义侠记》,主角正是水浒中的武松。

并且《义侠记》还是被专门作为戏曲剧本来演绎的。

这应天府的街道上,那些繁华市集附近,一直都有戏曲班子在演这个剧本,还是较为火热和赚钱的,毕竟武松快意恩仇,一路乱杀的剧情,谁不愿意看呢?

“家兄正在潜行打磨笔锋,上一次我回去见他时,他正在写《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说实话,我不太明白您口中的正气是什么意思。”

“大概七八日前,倒是接到了来自顺天府的调令,有一位叫做柳梦寅的人给家兄发来信件,据说是邀请家兄前往顺天一见,说实话,此人略有无礼,哪里有让知天命的老人千里迢迢前往远处会见笔友者?更何况家兄早已辞官不做,归于乡里.....”

姬象笑了:“那你兄长去了吗?”

“暂时还没有,不过家兄显得很紧张,又连长吁短叹,不知为何苦恼。”

“这柳梦寅莫非是内阁高官不成。”

沈珫摇摇头,表示不理解。

“去吧,去了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姬象随口说了一句。

沈珫奇怪:“您莫非是知道此人内幕?”

姬象:“不是柳梦寅叫你兄长去的,是万历皇帝叫你兄长去呢。”

沈珫张大了嘴巴,稍显呆滞,更是疑惑不解。

“皇帝召见一个作戏曲的人有什么用呢?”

姬象神秘一笑:“或许这位皇帝来了兴致。”

沈珫则是面露愁容。

一国之主,喜欢戏曲?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那,这是不是有些不好,在下人微言轻,应天国子监的学正也不过是九品官而已,怕是无法与天子说上什么话了,不知可否请您代在下为陛下进言?”

“南唐后主....”

沈珫话说一半,忧愁之意已尽在不言中。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皇帝要是不务正业,这不是糟了。

姬象倒是寻思,其实现在万历皇帝也没有啥正业,他每天的工作应该就是扒着朝鲜战报在看,内阁的阁老们又不是死人,能十年不上朝,朝廷还可以正常运转,甚至官员空缺都不补充,不得不说,万历自然还是有点政治手段的。

“不必担心,这也是万历皇帝现在工作的一部分。”

“去就是了,若是害怕被皇帝扣下,不介意的话....可....小提我名。”

“在天子前,我还是有三分薄面的。”

沈珫虽不知道为什么听曲写书也成了工作的一部分,但他也没有直接询问,既然这位仙人让自家兄亲放心去,那就只能去了吧。

到了顺天,一切应该就都明白了。

至于面子,朝廷内部的一些通知,顺着大运河抵达应天,可是要比姬象来到这里还早。毕竟姬象在中途去了好几个地方晃荡。

朝廷唯二的仙人层次高手,当然是有这个面子的。

“仙人哥哥,刚刚用的是什么法术?”

小女孩沈宜修终于找到机会说话了,此时三人已经隐藏在人群之中,而让沈珫和沈宜修都感到惊讶与怪异的是,不论他们走得多慢,不论他们向哪个方向去走,他们的不远处,总能出现柳子民的身影。

“小娘子说的是飞剑,还是遁术?”

姬象的手里揣着金子,这是从银瓶娘子哪里拿的,而登仙大会是个好活动,这里有钱的人是真的不少,金银首饰满地都是,金遁之术几乎是毫无阻碍的使用,非常的顺滑。

没想到十三大遁中,排名倒数第一的金遁,居然也有这种可以随世应化,处处显圣的时候。

沈小姑娘的根骨很不错,或许和她大伯的正气有关系,自小受到熏陶,于是根骨便生出非凡神异。

或许,没有受到这应天府中怪异愿念的影响,也是因为这一点。

是白莲教的人布置的愿念,影响的民众么?

看起来也不太像,并且愿念影响的似乎并不深,而潞王这个词汇进入到姬象的耳中,也算是有一段时间没有听到这位王爷的动静了,记得上一次知道他名字的时候,还是在迷龙赌场。

“白莲教和这位王爷有些关系,不过都敢在这里开登仙大会了,和谋反也没有区别了吧。有恃无恐,其后必有高人撑腰。”

姬象嘀咕着,又听到小姑娘的问话,问的是关于遁术的事情。

“这是一种可以用来飞快逃跑的法术,可以跑得比兔子还快哦。”

姬象一本正经的回答着,沈小姑娘瞪着漂亮的小眼睛,一副你在搪塞我的表情。

于是她也板起小脸问道:“我能学法术吗?”

姬象看着柳子民惊慌的背影,简单的回应小姑娘:“法术,可不是看着好玩就能学的。”

“刚刚要抓你的那些人,是白莲教的人,他们也会法术,不用在正路上反而用在邪门上,纵然口头上说的天花乱坠要给世人谋福祉,事实上大部分不过是借助法术来敛财罢了。”

“这世上不使用法术来为善,而是去作恶的人实在是太多,修士并非真正的仙人,而真正的仙人也并不是你想象中那种无拘无束,东游沧海而西栖昆仑的自在者。”

“所以,要学习法术,第一点,不要抱着玩耍的心态。”

“要对法术本身有敬畏之心,世人因为法术而惧怕你,并不是因为你这个人有多可怕。”

“法有无穷威力,谨慎驱使。”

姬象说的都是谆谆教诲。

沈小姑娘听了之后,突然正色道:“要发誓吗?”

沈珫立刻教训了她,告诉她不要乱想这些有的没的,发誓不是什么可以随便说的东西,却没想到沈小姑娘表示自己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

“学习一种东西,无非出于三种动机,喜爱、被迫、仇恨。”

“喜爱这个东西,才会主动的去学习它。”

“被迫学习这个东西,则不会太过在意它的规矩。”

“因为仇恨而学习这个东西,这应该就是邪道了。”

“现在我是因为喜爱而想要试一试的,为此我愿意发誓绝不为恶,我们去庙中祭祀神灵,神灵也一定能听到我的誓言的,我认为这是表明我意见最好方式了。”

沈珫则是沉默了,看着姬象不说话,此时却忽然道:“我家女儿,四五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古代诗人的诗歌,并且过目不忘,而且从中理解古人的许多思想,有人曾经为我家女儿看过,说她的天资是非常高的,生来就具有智慧。”

“确是如此。”

姬象微微点头,看向沈小姑娘:“我倒是对你刮目相看了。”

于是心中想着,表里山河合并的时日将要到来,不知还有多少年,若是有些天才人物,与其在之后被某些仙人带歪,不如趁早收入自己麾下。

顺天府的匠户孩子,玉泉山的小狐狸,上清派的道子,还有眼前的沈小姑娘,一看是个儒仙的好苗子,正气不够的话可以从冯梦龙身上薅一点,也算是采阳补阴了。

嗯...小狐狸?

狐小十从某些方面来说,一直学不会金光咒,也是另一种方向的天才。

心念想到此处,于是....

“那好吧,教你个什么呢?”

“就...金光咒吧。”

应天府诸集市,张灯结彩,秦淮河画舫上,美人如玉。

“不过,教了你金光咒,你也得帮我个小忙。”

“带我去些地方。”

姬象说着,沈小姑娘很有礼貌:“那是应该的,神仙哥哥要去什么地方?”

“庙宇,寺院,手工作坊,总之,是那些香火鼎盛,又供奉着种种神像的地方。”

姬象说出意味深长的话来,说罢又指向一处集市,这时候沈家父女才发现,这不过走了几步,又换了一处街头,柳子民熟悉的背影还在不远处。

“那手工作坊我刚刚看了。”

“上面倒有不少关公。”

夕阳坠落,夜幕星河,而应天府内依旧是花团锦簇,相比于同时同刻的北方顺天府,现在应该早已陷入到一片黑暗当中,并且有阴司神将开始进行全城巡查。

宵禁,在明代后期,已经几乎没有多少南方大城还在遵守,严格遵守宵禁的,只有各个关卡,以及九边重镇。

至于应天府,这个既无藩王,也无皇帝,却是南方的经济中心的宏伟巨城,现在也早已陷入到一片狂欢当中,甚至连那些应天六部的官员们,都不在乎这些事情。

毕竟从顺天府被调到应天府就等于是降级下放,纵然官身品级不变,可是离开了真正的政治中心,也就代表不能在皇帝面前露脸,此生的政治生涯基本也就到此为止,若想多领些俸禄,便混着来就行了。

连官员都不关心此类事情,应天府中的国子监生员们,自然也敢出去随意放肆,事实上应天的国子监,虽然与北方顺天国子监齐名,可世人都知晓,南边的这个国子监,里面大部分的深员,不过是朝廷旧宿,或是地方官僚的子嗣,在南国子监中修业是假,镀金是真。

贵族的公子,作学生的打扮,呼朋唤友,提灯带酒,乌泱泱的涌到街头,那些凑在一起整酸诗的秀才看到他们就必须避让,在没有白天时指点江山的气魄,着实是面有羞惭。

不过,官僚子弟们也并非全部聚在一起,走的远了些便也就散开,都剩下一个个的小团体,而其中三位官僚子弟,遇到了两位美人。

这两位美人带着面纱,邀请他们前往自己的画舫做客。

“三位公子,可否借一步说话?”

“王爷选中了你们。”

三位官僚子弟迷迷糊糊,愿念让他们的认知扭转,觉得欣喜不已,甚至开始讨论自己的才华已经传到了潞王的耳中,而那两位美人在他们的身后,衣衫之下露出蝎子与蛇的尾巴。

妖魔们开始聚集到应天府中,并且幻化成人了。

而姬象附近,也出现了许多的妖魔,但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与姬象打招呼。

而是看着那身皂衣,想到了两天前发生在他们脑海中的事情。

“就是他....”

“皂衣!”

“他...还带着潞王选中的两个人,是国子监的学正和他的女儿,也是身上沾染了正气的人。”

人群中,浑身裹着袍子,看着和江湖大侠一样的高大男人,对身边的其他妖魔下达命令。

“不知为何,当时那种感觉,就好像.....这个人仿佛是我等的天敌!”

“这皂衣,那或许是一种血脉中的感应.....在告诉我们....必须....杀死他!”

秦淮河岸,烈杰太子离开画舫,按照潞王的指示,在八月十五的前一天晚上,准备与姬象相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