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金圣祖 > 第一百零六章李仁孝

金圣祖 第一百零六章李仁孝

作者:北宫释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16:58 来源:笔趣阁

宋太上皇赵昚苍老的脸上闪过一抹疲惫,但还是支撑着听着宰相周必大的奏报。

周必大一脸忧虑道:“金帝此次维新变法中的二十四条,其中就属《出关入境违禁物法》最为致命。

金国粮食禁止出关,这对我大宋来说,是一道无解之题!

粮食这东西变不出来,金银铜钱又不能当饭吃。

一年以内还有法子撑下去,可一年以后,就会有一百多万人无粮可食,百姓就会大规模饿死,买儿买女,易子而食,流民遍地,匪聚山林。

还是得跟金国交涉,将粮食从禁出关名单中拿出来,哪怕是多给些钱也在所不惜!”

太上皇赵昚一声叹气道:“以前朝廷笑话金国只存粮不存钱,是一群不知治理国家的蛮夷。

但现在看来是咱们错了,金国一断粮,朝廷存储的金银铜钱都成了只能看不能吃的废物。

百万人的口粮啊!

还不知道这消息传到民间,粮价会长到什么地方去!”

周必大也是叹道:“听说离金国近的地方粮价都涨到平常粮价的四五倍之多!

甚至很多民间商贾借此机会,大肆收粮,囤积居奇,让民间粮价大涨。甚至都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

粮价一涨带动的所以物品都提高涨价。

民间百姓以不堪重负,苦不堪言!”

话音刚落,一旁的西府相公留正立刻道:“绝不能让事态持续恶化,朝廷应该先做三方面准备。

一方派遣使臣与金国商榷。

一方面趁着金国此法刚刚颁布,还未施行,金国想要把关口重新改建,派遣官吏等等,还要三个多月的时间。

朝廷因该先派人到金国收粮,不管多与少,起码给了朝廷能多撑下去的时间。

再一方面,派人控制流言蜚语,抓捕造谣之人,朝廷与商贾谈判,让他们不要再继续囤积居奇,放粮于市,平息人心浮动,压低粮价。”

留正刚说完,皇帝赵惇不待太上皇说话,抢先道:“可,就按相公之策执行。”

太上皇赵昚转过太深深的看了一眼赵惇,将自己刚到嘴边的又吞了回去。

赵惇并未察觉到太上皇赵昚大略带深意的眼光。

赵惇继续道:“除粮食外,牛、羊、马、铁也应该让金国放出禁单,否则咱们的丝绸、瓷器、茶叶以后也不输入金国。”

赵惇说完后留正面带尴尬道:“好叫官家知晓,臣听北方的细作回道,金国此次关税重定,将国朝丝绸、瓷器、等都列入奢靡品名单中,全部课以重税。

而金国此法一旦实施,朝廷南货以后会败给北货。

很明显金国此法就是不让我朝货物进入其国内。

今天早上臣还收到两浙东路,与两浙西路士绅商民的联名上书,让朝廷出面解决金国重税一事。”

留正说完后低着头不敢看御阶上的赵惇。

赵惇听到留正的话后,闹了一个大红脸,自己在朝中百官的见证下是大大的丢了一把脸。

太上皇赵昚看到皇帝赵惇丢人现眼,心中想笑,强忍着泪水没让自己当众笑出来。

赵惇转身看到太上皇赵昚将头撇到里面,身子一抖一抖的。

就知道赵昚肯定在看自己的笑话。

赵惇眼中闪过一抹怨恨,不发一言,重回御椅坐定。

赵昚转过头看着脸色青沉的赵惇,没理会他,而是问留正道:“那不知该派遣何人出使金国啊?”

留正想了一会道:“回上皇,臣想亲自出使金国,臣想见一见金帝,臣想亲眼看一看金国的维新变法。

臣想知道金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没有谋划我朝之心。

臣想看一看他的明昌维新到底可不可能成功。

如果金帝确实有谋我之心,那我朝就得小心戒备。

如果金国可能变法成功,那我们就得早做准备。

臣不去亲眼看一看,臣不放心。”

“相公何必如此,相公年事已高,又是朝廷宰相,身居重任,怎可千里劳动,去金国虎狼之乡!

若金国有害你之心,朕失一心腹,朝廷失一柱石。万万不可去!”太上皇赵昚劝阻道。

留正听到太上皇的挽留之语,心中感动,但还是坚持道:“正是因为臣乃宰执之臣,臣才要亲自去目睹一番,其他人臣放心不下。

臣身为一国宰相,金国不敢做出冒天下大不韪之事。

臣的安全上皇不必担心,望上皇准许!”

赵昚不死心的又劝了劝留正,可留正主意已定,坚持要出使金国。

最后赵昚只能同意,以留正为钦差使臣,出使金国负责宋金两国边关会谈一事。

……

西边银川,大白高国、夏国都城兴庆府皇宫内……

现任夏国皇帝李仁孝,在位五十多年,也是夏国的第五位皇帝。

年迈的李仁孝拄着拐杖,走在皇宫大内的御街上,身后跟着一名长胡子的官员。

李仁孝边走边说:“金国的这个明昌小娃娃现在在金国搞什么维新变法,哈哈,你觉得能成吗?”

那长胡子官员也是一边走一边回道:“回陛下,这明昌皇帝,与其祖父世宗差远了。”

“哦,怎么说?”

长胡子官轻蔑的笑道:“改革一事放在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

可这明昌皇帝,却召集宗室、群臣一起商议改革,幼稚!

历朝历代,哪一次改革不是,皇帝支持,重臣改革。

得先有了权才能改革,改革之事出自一两人之手就可,不可公布于天下与群臣,此才可将自己的底线想法隐瞒起来,让反对者不知头绪,无招可反对。

得一步一步来,慢慢来,不能着急。

可明昌皇帝,先是召集宗室群臣将自己的想法底线说了出去。

又用宗室改革。

而且还太急太快,一上来就搞出这么多的政策。

依臣看最后只会一地鸡毛,竹篮打水一场空。

陛下何时听过明着改革的?

陛下何时听过用宗室改革的?

陛下何时听过将自己改革之法公布于众的?

纵观古今,可有这种改革之法?

所以臣会说明昌皇帝一定失败!”

“是啊!古今皆无这种改革之法,朕从未听过,枢密使可听过?”

“闻所未闻!”

李仁孝听后点了点头道:“又是个蠢货皇帝!”

二人继续往前走了一会,这时李仁孝突然转过身看着长胡子官员道:“你说,古今皆无?”

“是啊,古今皆无!”

“那会不会从此就有了这种改革之法了?”李仁孝睁着眼睛看着长胡子官员问道。

长胡子官员也是一震,接着摇了摇头道:“不可能,从古至今都无人做出这种事情,就可见此法不成。”

“可朕看任何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你没做过怎么不知道不成了?

说不定咱们身在庐山而不知真面!

说不定在咱们不知道的国家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改革成功过!”李仁孝有些疑神疑鬼的说道。

“哈哈哈哈!

臣不信,除非让臣亲眼目睹,那个皇帝用这种方法,用宗室,改革成功过。

否则臣绝不会信这种幼稚之法!”长胡子官员坚定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