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金圣祖 > 第四百零九章西夏地方军

金圣祖 第四百零九章西夏地方军

作者:北宫释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23:55:28 来源:笔趣阁

嵬名令公说的横山防线,在场的众人都熟悉不过,于是嵬名令公指着地图中的东南侧一带道:

“现今我军在横山一带部署有两个监军司,可根据长安传来的消息,金军在东面的兵力部署起码不下二十万!”

二十万!

听到二十万这个数字,众人一片哗然!

之前众人以为金军在东边的部署有个十万多就已经很多了。

实在是没想到,金国如发了疯似的在东边部署了二十万大军!

更令众人恐惧的是嵬名令公接下来的话。

只见嵬名令公脸色不变继续道:“而根据多方情报推测,其金军东路军光是八旗兵就高达十万左右!”

哗!众人又是一片哗然!

“当然!”嵬名令公也不敢继续在打击众人,终于说出一番令众人放松的话:

“虽说有十万八旗,但实则真正的八旗战兵只有三万左右,余者皆是金军苍头组建。”

就这一会众人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样,时上时下,被嵬名令公调动情绪死死的拿捏在手中。

待众人重新适应之后,嵬名令公突然微笑道:“金军虽有二十万,但想要依此突破横山防线,根本是不可能的。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本帅建议向横山地区继续增加兵力,以达到万无一失,从而朝廷使可专心一致对付西面之敌!”

此刻听了半天而插不上话的西壁讹答,终于迎来说话的机会,于是西壁讹答问道:

“既然令公认为应向横山增兵,那么应该增兵多少合适,用哪支部队了?”

嵬名令公继续解答道:“太傅所问,本帅是这么认为的。

当下西边的右厢兵马要应对宋军以及玉门之外的金军,本就兵力不足,更不可能去动。

现在唯一可调动的兵马只有河曲兵来增援横山。”

“河曲兵?”西壁讹答听到此言,表情变得严肃,显然是不愿意调动河曲兵马。

就连上首一直不说话的李纯佑都皱着眉头,更出言道:“令公可否在思量他法?

河曲之兵地处关键,是朝廷心腹,国之利刃,贸然调动,若出点什么意外,只怕会动摇国家根基啊!

还望令公慎重啊!”

嵬名令公摇头道:“可现在朝廷只剩河曲之兵可动,余者皆不可动,若不调河曲之兵,该调谁呢?”

嵬名令公的话令令李纯佑也一时无法回答,毕竟就像嵬名令公所说,不调河曲兵,朝廷再无兵可调啊!

说到此处就不得不说一下夏军的军事制度,以及兵力部署了。

夏军的军事制度从宏观角度来说共分为中央军以及地方军。

先从地方军说起,夏国的地方军在行政上共分为左右两厢,东厢(左厢),西厢(右厢)。

夏国的东西两厢是以黄河为界线,将西夏版图区分为左、右两厢,成立了十二个监军司,各有番号编制,各自划分军事驻扎基地。

其中左厢神勇军司驻守于夏州弥陀洞(陕西榆林,或明堂川)。

左厢祥右军司驻守于盐州(陕西定边县)。

左厢嘉宁军司驻守于宥州(陕西靖边附近)。

左厢静塞军司驻守于韦州(宁夏同心附近)。

左厢西寿保泰军司驻守于柔狼山(兰州以南的定西城附近)。

左厢卓罗和南军司驻扎于兰州黄河北岸喀罗川侧。

东厢朝顺军司驻扎于贺兰山地区克夷门(或天都山)。

西厢甘州甘肃军司驻扎于甘州(甘肃张掖地区)。

西厢瓜州西平军司驻扎于瓜州(甘肃敦煌地区)。

西厢黑水镇燕军司驻扎于黑水城(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

东厢白马强镇军司驻扎于娄博贝(内蒙阿拉善左旗吉泰兰地区)。

东厢黑山威福军司驻扎于黑山(夏州以东的黑山,陕西榆林附近)。

每厢各辖六监军司,全国共分为十二监军司,相当于十二个军区。

各监军司由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及下设之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官等分掌驻军事务。

每个监军司的都统军等职都由李氏皇族或党项部落首领担任,甚至是世袭。

所以十二个监军司亦可看做是十二个部落,这十二个部落与李家共同执掌夏**政。

所以夏国体质看似封建,实则内里依旧是部落联盟制。

因为二十监军司下辖看似有州县,其实每个州县属于各地监军司所辖,属军管制度。

依次可见夏国的监军司属于军政一体制度。

同时每个监军司各辖兵额四万左右,有个别的甚至高达五万人,全国地方军共有五十万左右。

而夏国的地方军兵制是多而杂,有党项的部落氏族兵,有用汉人甚至是其他民族所组建的外族兵。

其两族兵制也各有不同。

首先夏国实施的是全民皆兵制度,也就是说民就是兵,兵就是民。

平常无战事时,只有党项人半耕牧,半军事,维持夏军的军事框架。

只有在发现战争之后,夏国才会在民间征召,扩大军队规模。

同时党项兵实施的是具有党项宗族血统的一种氏族征兵制度。

氏族兵制的特性就是在党项宗族里依据部族为一个单位,一支部族地方武装就是一支军事力量。

无论是战时征兵还是平时服兵役,都是采用以帐为依据(一家一户)为一个单位,而摊派兵役。

男性龄至十五岁时称之为丁,就要开始接受服兵役的义务。

夏制,男子年十五为丁,二丁取一人为正军。

从接受服兵役的两丁中遴选录用一人划归为正军。

再从兵役四丁里面调派两人跟随军队做苦力(杂徭),也称之为负担。

由正军与负担联合构成的一个基层军事单位“抄”,也是西夏兵制组织中最小的一个单位。

其中正军为战兵,丁为辅兵,负担为民夫。

抄为夏军事组织中的基层单位,一人为一抄,四丁为两抄。

党项部族所有征调兵士均由其所在的宗族部落头领统辖。

而党项军队编制则是彷北宋军制建立都、营、团、军四级编制。

每一个监军司下辖四五个军,依次组成夏国的地方军事力量。

每个监军司除了党项兵之外,亦有外族兵团。

其中外族兵大部分都为汉人,这些汉军以往是由俘虏组建,后来直接以当地汉民组建,谓之撞令郎。

这些撞令郎往往会作为前锋使用,在战争开始时负责发起第一轮冲锋,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党项羌氏族兵士的伤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